英硕VS澳硕,毕业难度大揭秘

puppy

正在纠结去英国还是澳洲读研的你,是不是也被各种“毕业难度”的说法搞得头大?都说英硕是百米冲刺,一年时间学到头秃,毕业全看一篇论文;澳硕像场马拉松,看似轻松,但没完没了的小组作业和presentation也能让人心态爆炸。但事实真是这样吗?英硕的“魔鬼”论文真的无法攻克?澳硕的“宽进严出”又到底严在哪里?其实,两者的考核方式和学习节奏差别巨大,适合的人群也完全不同。别再只听零散的吐槽啦,这篇文章就带你从课程设置、评分标准到真实的学习压力,把英硕和澳硕的毕业难点掰开揉碎了讲清楚,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英硕 vs 澳硕 毕业难度速览
对比维度?? 英国硕士 (英硕)?? 澳大利亚硕士 (澳硕)
学习节奏百米冲刺,强度集中在一年内马拉松长跑,战线拉长至1.5-2年
核心难点期末大论文 (Dissertation),一锤定音持续性的小组作业和演讲 (Group Work & Presentation)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Essay) + 考试 + 毕业论文平时成绩占比高,形式多样(Quiz, Report, Presentation, Exam)
适合人群自律性强,能独立研究,抗压能力好的“学霸”型选手擅长团队协作,表达能力强,喜欢平摊压力的“合作”型选手

哈喽,各位LXS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扒料的网站小编。最近后台私信爆炸,问得最多的就是一个“世纪难题”:英硕和澳硕,到底哪个毕业更难?

上周我还在一个留学群里潜水,就亲眼目睹了一场“辩论大赛”。刚从UCL毕业的学长Leo说:“信我,来英国,一年肝完所有,毕业论文写到看见凌晨四点的伦敦,但熬过去就是胜利!” 话音刚落,悉尼大学在读的学姐Jessica就跳出来反驳:“别听他的!澳洲才是真正的磨人。我们一学期三个小组作业,每周都有presentation,遇上猪队友能让你血压飙到200,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

群里瞬间炸开了锅,手握offer的小白们更迷茫了:一个像速效救心丸,猛但快;一个像文火慢炖,熬得慌。这到底该怎么选?

别急,今天小编就来当一回“拆弹专家”,把英硕和澳硕毕业路上的那些“雷”一颗一颗给你们拆解清楚。咱们不听玄学,只讲事实,用最真实的案例和数据说话,帮你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节奏!

英硕:浓缩的都是精华,还是“压力锅”?

一提到英硕,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短平快”。没错,一年时间,把别人两年的知识塞进你的脑子,听起来就够刺激。这就像一场百米冲刺,发令枪一响,你就得玩命往前跑,没时间热身,更没机会掉链子。

英硕的学习通常分为三个学期。前两个学期是授课型学习(Taught Modules),你需要像海绵一样疯狂吸收知识,应对接踵而至的Essay和考试。真正的“大Boss”在第三学期,也就是夏天,这段时间没有课,你的全部精力都要投入到那篇决定你生死存亡的毕业论文(Dissertation)上。

这篇论文到底有多重要?这么说吧,在英国,一个硕士学位通常是180个学分。你前两个学期辛辛苦苦学的所有课程,加起来可能占120个学分,而这篇毕业论文,自己就独占60个学分!这意味着,就算你之前的课程门门优秀,毕业论文一旦挂了,最后可能只能拿到一个Postgraduate Diploma(研究生文凭),而不是Master's Degree(硕士学位)。这刺激不刺激?

我有个在曼彻斯特大学读商科的朋友,就真实体验了一把“论文地狱”。他的论文要求是15000字,从定题、找导师、文献综述、设计问卷、发放回收、数据分析到最后成文,总共就给了他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那段时间,他每天的作息就是图书馆、宿舍两点一线,阅读的文献堆起来比他还高。为了回收300份有效问卷,他跑遍了曼城的购物中心,见人就发。他说:“那感觉就像身体被掏空,大脑还在高速运转,每天唯一的念头就是‘今天写了多少字’。”

这绝不是个例。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非欧盟国际研究生中,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常年位居第一。在2021/22学年,有超过15万中国学生在英国高校就读。庞大的基数下,每年都有学生因为无法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学术节奏或在毕业论文上栽跟头而烦恼。

英硕的难,就难在这种“all in”的压力。它要求你有极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你得自己规划研究进度,主动约见导师(导师很忙,不会追着你跑),在海量的文献中找到自己的创新点。这个过程非常孤独,也非常考验一个人的学术素养和心理素质。如果你是一个享受独立思考,自律性爆棚,并且能在压力下保持冷静的人,那么英硕这种“速成”模式可能会让你很有成就感。

澳硕:马拉松长跑,累点居然不一样?

聊完“短跑选手”英国,我们再来看看“长跑健将”澳洲。澳硕的学制通常是1.5年到2年,节奏明显放缓。很多人觉得,时间长=压力小,那就大错特错了。澳硕的“累”和英硕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它不搞“一锤子买卖”,而是把压力平摊到你留学的每一天。

这里的关键词是:Continuous Assessment(持续性评估)。你的最终成绩不是由期末考试或一篇论文决定的,而是由无数个部分累加而成。一门课的成绩构成可能是这样的:平时出勤10%,课堂测验(Quiz)15%,个人报告(Report)20%,小组作业+演讲(Group Project & Presentation)25%,期末考试30%。

看出来了吗?每一环都不能松懈。你今天偷个懒没去上课,可能就丢了分;下周有个小组讨论你没参与,你的印象分可能就没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容错率高,不至于因为一次失误就全盘皆输。但缺点也同样明显:你永远在为下一个deadline奔波,根本没有“咸鱼”的时候。

而这其中,最让中国留学生“闻风丧胆”的,就是小组作业(Group Work)。

在墨尔本大学读传媒的朋友跟我吐槽,她简直要被小组作业逼疯了。一个四人小组,一个本地学生(local),一个印度小哥,一个欧洲同学,加上她自己。开会时间永远凑不齐,每个人对作业的理解天差地别。Local同学想法多但执行力差,印度小哥口音重到交流靠猜,欧洲同学倒是挺积极,但写出来的东西完全是两种风格。最可怕的是,总有人想当“甩手掌柜”,在deadline前夜突然消失。最后,往往是中国学生默默扛下所有,熬夜把PPT和报告肝完,第二天还要强颜欢笑地一起上台演讲。

根据澳洲教育部2022年的数据,在澳的国际学生中,中国学生占比高达26%,是最大的留学生群体。这意味着,你在澳洲课堂上,有极大概率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组队。这既是文化碰撞的绝佳机会,也是对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情商的巨大考验。

除了小组作业,Presentation(演讲)也是家常便饭。对于很多性格内向、不习惯在公众面前表达的中国学生来说,用非母语对着全班同学和教授侃侃而谈,压力可想而知。从做PPT、写讲稿、反复练习,到现场的临场发挥,每一个环节都是挑战。

所以,澳硕的难,不在于学术深度有多么高不可攀,而在于对你“软实力”的全方位考察。它逼着你走出舒适区,去沟通、去协作、去表达。如果你享受团队合作的氛围,乐于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并且表达能力不错,那么澳洲这种实践导向、重视过程的教育模式会让你如鱼得水。

毕业率和优秀率,数字背后的真相

聊了这么多感受,我们再来看点硬核的。很多人会问,那到底哪个通过率高?哪个更容易拿高分?

先说英国。英国的硕士成绩分为三个等级:Pass(通过,50-59分)、Merit(良好,60-69分)和Distinction(优秀,70分以上)。一般来说,拿到Pass,也就是顺利毕业,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只要你按时交作业,论文不跑题,基本都能过。根据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UCAS)的一些非官方统计,英国硕士的整体毕业率通常在90%以上。

但是!想拿到Merit,特别是Distinction,那就非常难了。尤其是在人文社科领域,给70分以上意味着你的作品达到了“可出版”的水平,教授们给分非常谨慎。在很多顶尖大学,能拿到Distinction的学生比例可能不到20%。你的毕业论文成绩,往往是决定你能否拿到Merit或Distinction的关键。

再看澳洲。澳洲的评分体系更细化一些,通常是:Pass(P, 50-64分)、Credit(C, 65-74分)、Distinction(D, 75-84分)和High Distinction(HD, 85分以上)。所谓的“宽进严出”,主要就体现在这个“严出”上。澳洲大学的挂科率并不低,尤其是一些著名的“挂科神课”。比如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的某些工程和商科课程,挂科率一度成为学生间的“传说”。

想在澳洲拿高分(D或HD)同样是挑战。因为你的成绩是平时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每一次小测验、小作业的疏忽,都会拉低你的总分。而且,小组作业的得分往往取决于整个团队的水平,充满了不确定性。你很难像在英国一样,靠一篇论文实现“逆风翻盘”。

总的来说,单纯比较“毕业率”意义不大。在英澳这两个教育体系成熟的国家,只要你认真学习,顺利毕业都是大概率事件。真正的区别在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毕业生”。是拥有优秀独立研究能力的“专才”,还是具备出色协作沟通能力的“通才”?

好啦,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心里已经有了一杆秤。

最后,咱们不说废话,就问自己几个最实在的问题:

你是那种喜欢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赌最后一把大的选手,还是喜欢分散风险,步步为营的选手?

你是享受一个人在图书馆里啃文献的宁静,还是更喜欢在团队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你是社牛还是社恐?让你当着几十号人的面做英文演讲,是激动还是发怵?

想清楚这几个问题,答案其实就已经在你心里了。英硕和澳硕,没有绝对的好坏,也没有绝对的难易。它们就像两条不同的登山路径,一条陡峭但近,一条平缓但长。关键在于,哪条路的风景,更契合你的性格和期待。

选对了节奏,再难的路,走起来也会是享受。祝大家都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顺利毕业,前程似锦!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639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