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必看!留学生最多的日本大学

puppy

还在为择校头疼吗?除了看专业排名,其实还有一个超实用的参考指标,那就是“留学生人数”!你想啊,留学生多的地方,往往意味着大学对国际生更友好,校园文化更多元,各种支持也更到位。你的“同款”小伙伴也多,融入起来更容易,没那么孤单。这篇文章就帮你盘点了留学生数量最多的日本大学TOP榜单,看看早稻田、立命馆亚太这些“大佬”校到底藏着多少国际学长学姐,更会告诉你怎么利用这个信息,帮你精准定位,选出最适合你的那一个!快来看看你的梦校上榜了没?

选校小贴士,悄悄告诉你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绝对是干货!咱们不只看冷冰冰的数字,更要聊聊这些数字背后,藏着什么样的校园生活,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排行榜只是个起点,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留学舒适圈”,才是咱们的终极目标。准备好一杯咖啡或奶茶,咱们慢慢聊!

择校必看!留学生最多的日本大学

还记得我刚到日本的时候吗?那是在一个有点阴冷的秋天,我一个人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站在东京一所大学的宿舍楼下,心里那叫一个七上八下。周围全是飞速掠过的日语,每个人的表情都看起来很忙碌。我鼓起勇气想问个路,结果对方礼貌地鞠了一躬,说了句我没太听懂的敬语就匆匆走开了。

那第一个月,我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融不进去的局”。上课时,小组讨论我插不上话;去食堂吃饭,永远是自己一个人默默扒拉米饭;想找人聊聊天,又怕自己日语不够好,给别人添麻烦。有好几个晚上,我都在想,我是不是选错地方了?那种感觉,就像是掉进了一个透明的玻璃缸,外面世界很热闹,但都与我无关。

转机发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个学校的国际交流会,才发现,原来我们学校总共就不到一百个留学生!而且大部分还是埋头在研究室的硕博士前辈。难怪我感觉这么孤单。后来,我认识了一个在早稻田大学的朋友,去她学校玩了一次,彻底被震惊了。校园里随处可见不同肤色的面孔,英语、中文、韩语、法语……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国际交流中心的活动海报贴满了公告栏,食堂里甚至还有清真窗口。我朋友说:“我们这儿?找个老乡组队打游戏都分分钟的事,更别提各种国际社团了,你根本不会觉得孤单。”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选校除了看专业排名、看地理位置,还有一个超级、超级、超级重要的隐藏指标——留学生人数!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个数字,它直接关系到你的留学体验、你的社交圈子,甚至是你未来几年的快乐指数。

一个留学生多的大学,通常意味着:

  • 对“外国人”更习以为常:从教务处的老师到宿舍的管理员,他们见过的留学生比你吃过的饭团还多,处理你的各种疑难杂症(比如在留卡更新、奖学金申请)都经验丰富,沟通起来障碍小很多。
  • 国际化的校园氛围:你身边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课堂讨论会变成“世界青年说”,文化冲击会变成你日常的调味剂,视野和格局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开了。
  • 完善的支援体系:学校有动力和资源去建立专门的留学生服务。比如,免费的日语角、针对留学生的就职辅导、心理咨询服务,甚至还有专门为国际生准备的宿舍和奖学金。
  • 更容易找到“同类”:说白了,就是自己人多!无论是想找个中国胃一起去吃火锅,还是找个学习搭子一起泡图书馆,都容易得多。这份归属感,在异国他乡真的太重要了。

所以,今天我就不跟你聊那些虚的,直接上数据,带你看看日本到底哪些大学是咱们留学生的“大本营”。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最新的调查数据(通常会有一年左右的延迟,我们以能找到的最新官方数据为参考),我给你整理了一份“留学生最多的日本大学TOP榜单”,快来看看你的梦校在不在里面!

第一梯队:宇宙中心的“国际范儿”大佬

1. 早稲田大学 (Waseda University) - 当之无愧的No.1

留学生人数:约5,500人以上(不同统计年份略有浮动,但常年霸榜第一)

说到留学生多,早稻田大学说自己是第二,估计没人敢称第一。作为日本私立大学的“双雄”之一,早大不仅学术实力强,国际化程度更是做到了极致。走在早大的校园里,你真的会有一种置身于“小联合国”的错觉。

为什么早大这么受留学生欢迎?

首先,它的英语项目多到爆炸。从本科的国际教养学部(SILS)、政治经济学部(PSE)、社会科学部(SSS),到研究生的亚洲太平洋研究科(GSAPS)、国际交流研究科(GSICCS)等等,几乎涵盖了文理工商所有领域。这意味着,即使你日语是零基础,也能在这里找到适合你的专业,用英语完成学业。

其次,早大的支援体系堪称“保姆级”。他们有一个专门的“留学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从你拿到offer开始,签证、住宿、奖学金、选课,每一步都有专人指导。我那个在早大的朋友就说,她们的国际学生休息室(International Student Lounge)超级棒,随时可以去那里喝喝咖啡、聊聊天,还能找到不同语言的助教帮你修改论文。这种被“罩着”的感觉,安全感满满。

真实案例:我的学姐小M,在早大的国际教养学部读书。她说,她们班上30个人,来自15个不同的国家。课堂作业经常是跨国小组合作,讨论一个议题,比如“全球化下的文化认同”,你能听到美国同学的个人主义视角,也能听到印度同学的集体主义思考,当然还有中国学生的独特见解。她说:“这种思维碰撞,比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要珍贵一万倍。你不再是一个‘中国留学生’,而是一个世界公民。”

2. 東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 学术殿堂的国际引力

留学生人数:约4,000人以上

作为日本第一学府,东大的光环自然吸引了全世界最顶尖的头脑。虽然它以治学严谨、门槛高著称,但其国际化的步伐也从未停止。东大的留学生构成和早大不太一样,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比例非常高,很多都是冲着这里顶尖的科研环境和教授来的。

东大为留学生提供了很多极具吸引力的项目,比如全英文授课的PEAK(Programs in English at Komaba)本科项目和GSC(Global Science Course)项目,让理科大神们可以无缝衔接。对于研究生,更是有大量的研究室直接接收英文申请的学生。

在东大,你遇到的留学生朋友可能就是某个领域的未来大牛。这里的氛围更偏向于学术和研究,大家讨论的话题可能是最新的量子物理进展,或者是某个社会学模型的应用。如果你是一个热爱钻研、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学霸,那东大的国际圈子绝对能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激发。

真实案例: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分享,一位在东大工学系研究科读博的中国学长说,他的导师是行业内的泰斗,实验室里一半都是外国人,有来自德国的、法国的、韩国的。他们每周的组会都用英语进行,大家的研究方向虽然不同,但经常互相提供灵感。他说,在这里,国籍被淡化了,唯一的身份就是“研究者”。

第二梯队: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先锋”

3. 立命館アジア太平洋大学 (Ritsumeikan Asia Pacific University - APU) - 全日本最“不像日本”的大学

留学生人数:约2,500人,但占比惊人!

如果说早稻田是“大而全”的国际化,那APU就是“小而精”的极致。这所大学绝对是日本高等教育里的一个“奇葩”(褒义)。它的地理位置很特别,不在东京大阪,而是在九州岛大分县的一个叫别府的山上,一个以温泉闻名的小城市。

APU最牛的地方在于它的学生构成。全校大约一半是日本学生,另一半是来自世界约9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这种50/50的比例是写进学校DNA里的。在这里,国际化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天的日常。课堂是日英双语授课,宿舍是混合居住,学校的官方文件、通知、活动全都是日英双语。你甚至会看到日本学生为了和留学生做朋友而苦练英语,留学生则在这样的环境下日语飞速进步。

APU的校园文化非常独特,每年都会举办“多元文化周”(Multicultural Weeks),每周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学生主导,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美食和艺术,整个校园就像一个持续一个月的世博会。

真实案例:我有个朋友在APU毕业,他形容那里的生活是“每天都在留学”。他的室友一个是泰国人,一个是乌兹别克斯坦人。他们宿舍的日常交流就是英语、日语和各种手语的混合体。他说,在APU待了四年,他不仅学会了日语,还了解了穆斯林的斋月,尝过了正宗的冬阴功汤,甚至还能说几句简单的韩语。这种沉浸式的跨文化体验,是任何其他大学都难以复制的。

4. 大阪大学 (Osaka University) & 九州大学 (Kyushu University) - 关西与九州的国际门户

留学生人数:均在2,500人左右

作为顶尖的国立大学,阪大和九大在各自的地区扮演着国际交流中心的角色。它们都拥有强大的理工科和医学,吸引了大量来自亚洲及世界各地的优秀研究生。

大阪大学地处繁华的关西地区,商业氛围浓厚,为留学生提供了很多实习和就职的机会。学校本身也设有“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为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阪大的“人間科学部”在国际上也很有名,吸引了不少对社会学、心理学感兴趣的文科留学生。

九州大学则坐落在福冈,一个生活成本相对较低、生活节奏舒适的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上靠近亚洲大陆,九大与中国、韩国等地的学术交流非常频繁。它的“共创学部”是一个非常新的学部,强调跨学科解决社会问题,也非常受国际生欢迎。同时,九州大学的伊都校区是日本最大最先进的校园之一,设施非常棒。

选择这类顶尖地方国立大学的好处是,你既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和研究资源,又能体验到不同于东京的地域文化,生活压力也相对较小。

5. 日本経済大学 (Jap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 榜单上的“神秘玩家”

留学生人数:常年位居前列,人数惊人

这所大学可能很多同学都没听过,但它却是留学生人数榜单上的常客,甚至有时候能排进前三。这主要是因为它独特的招生策略和课程设置。日本经济大学在福冈和东京都有校区,开设了大量针对留学生的课程,尤其是在经营、商科等领域,入学门槛相对一些顶尖名校来说没有那么高。

它为许多想来日本学习商科、但可能在语言或学术背景上稍有不足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国际商务能力。虽然在综合排名上它无法与前面提到的“帝国大学”或早庆相比,但对于目标明确,希望在日本学习商科并尝试就业的学生来说,这里庞大的留学生社群和校友网络可能是一个独特的优势。

如何聪明地利用“留学生人数”这个指标?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对这些大学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但记住,数字只是参考,千万不要“唯数量论”。选校是个技术活,得结合自身情况来分析。

1. 看“绝对数”,更要看“比例”。

像早稻田,留学生人数多,但因为它本身学生总数就庞大(超过4万),留学生的占比大概在10%左右。而在APU,虽然绝对人数只有两千多,但占比接近50%。这两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你在一所巨大的日本大学里,有一个热闹的“国际部”;后者是整个大学就是一个国际化的熔炉。你喜欢哪种氛围?

2. 追问一句:“留学生都来自哪里?”

很多大学官网会公布留学生的国籍分布。有的学校可能90%的留学生都来自东亚和东南亚,而有的学校则非常多元,欧洲、北美、非洲的学生都有。这没有好坏之分,只看你的期望。你是想找一个文化背景相似、更容易沟通的环境,还是希望体验一个极致多元、每天都有文化冲击的环境?

3. 挖一挖:“留学生都集中在哪些学部/研究科?”

一个大学整体留学生人数多,不代表你所在的专业留学生也多。很多大学的留学生都集中在国际教养学部、语言中心或者某些特定的人文社科研究科。如果你是去读一个非常传统的理工科专业,有可能整个系里还是你一个“独苗”。所以,在申请前,最好能上你想申请的那个学部或研究科的网站看看,了解一下那里的国际学生情况和英语授课的课程数量。

4. 搜一搜:学校到底提供了哪些“干货”支持?

别光看宣传册上写的“我们欢迎国际学生”。去学校官网的国际学生中心页面上仔细看看,他们具体提供什么服务?

  • 有没有专门给留学生的奖学金?种类多吗?金额高吗?
  • 有没有保证第一年入住的留学生宿舍?价格怎么样?
  • 有没有免费或平价的日语课程,而且是根据你的水平分班的?
  • 有没有专门针对留学生的就业辅导?比如修改日文简历、模拟面试等。
  • 有没有心理咨询服务,并且提供中文或英文服务?(这一点超级重要!)

这些细节,才是真正决定你留学生活质量的关键。

最后的最后,想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选择一所大学,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没有哪所大学是完美的,排名高的不一定适合你,留学生多的也不一定就完美无缺。关键在于,你要想清楚,你来日本留学,最想要的是什么?

是想在一个纯日式的环境里,逼自己一把,把日语练到极致?那或许一个留学生相对较少的学校更能锻炼你。

是想在拿到顶尖学位的同时,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打开自己的国际视野?那早稻田、APU这样的学校可能就是你的天堂。

还是说,你的首要目标是学术研究,希望和最聪明的大脑一起探索未知?那东大、阪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在等着你。

别怕花时间,去YouTube上搜搜这些学校的校园Vlog,看看在读的学长学姐们分享的真实生活;去学校的官网,把国际学生的页面翻个底朝天;如果有可能,甚至可以试着通过社交媒体联系一下在读的校友,问问他们的真实感受。

当你能清晰地想象出自己漫步在那个校园里,在那个图书馆里学习,在那个食堂里吃饭的样子,并且内心感到兴奋和向往时,那么,恭喜你,你可能就找到了最适合你的那一个。

祝你,选校顺利,前程似锦!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4181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