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律别再卷,新西兰才是最优解

puppy

咱们学法律的,真的只有这一条路吗?或许可以换个赛道看看新西兰!这儿的法律体系不仅和英美澳加一脉相承,全球认可度高,而且律师资格认证路径也相对清晰友好。最香的是,这里有让人羡慕的work-life balance,毕业后还有宽松的工签政策,无论是留下来执业还是作为全球职业跳板,都超有优势。别再内耗啦,这篇文章就带你解锁这个宝藏留学地,看看它到底是不是你的“最优解”!

阅读前的小提示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绝对干货满满!咱们不谈虚的,只聊最现实的问题:如何花更少的力气,过上更爽的生活。如果你正被“内卷”折磨得喘不过气,感觉前路茫茫,那请一定耐心看完。或许,你的世界会因此打开一扇全新的窗。

学法律别再卷,新西兰才是最优解

上周和在伦敦“搬砖”的学长 Leo 通了个电话,凌晨一点,他那边还是深夜。

电话接通时,我都能听到他敲键盘的哒哒声和灌咖啡的声音。Leo 是我们这届的传奇,国内顶尖法本,英国 G5 的 LLM,毕业后过五关斩六将,挤进了人人羡慕的“魔术圈”律所(Magic Circle)。朋友圈里的他,永远是西装革履,出入伦敦金融城最高端的写字楼,背景是泰晤士河的璀璨夜景。

“累吗?”我小心翼翼地问。

他停下敲键盘的手,沉默了几秒,然后是一声长长的叹息。“累?我感觉自己就像个陀螺,停下来就得倒。你知道吗,上个季度我算了下时薪,可能还不如在麦当劳打工。每天对着永远看不完的 due diligence 文件,改了20遍的合同半夜又被 senior 合伙人一个电话叫起来重做。我有时候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楼下灯火通明,真的会怀疑,这就是我拼了命想要的未来吗?”

挂了电话,我心里五味杂陈。Leo 的困境,几乎是所有法律人的缩影。我们寒窗苦读,闯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为的就是一个光鲜的 title 和一份体面的收入。可当我们真的踏上这条路,才发现跑道上挤满了和我们一样优秀甚至更优秀的人。无论是国内的“法考”内卷,还是英美澳加的“精英游戏”,我们似乎永远在奔跑,永远在焦虑,生怕一不留神就被甩在身后。

咱们学法律的,真的只有这一条路吗?有没有一个地方,既能让我们实现专业价值,又能让我们像个“人”一样生活?

或许,我们可以把目光从拥挤的北半球,投向南太平洋那个被誉为“中土世界”的国度——新西兰。

你的法律学位,在这里是“全球通”硬货

很多同学一听新西兰,第一反应可能是“羊比人多”“是不是有点村”。但对于学法律的我们来说,这个“村”可不简单。它的法律体系,对我们来说简直是无缝衔接,而且含金量超高。

新西兰是英联邦国家,它的法律体系是纯正的普通法(Common Law)。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在新西兰学的法律知识、判例和法学思维,和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一脉相承的。你读的案例可能是英国上议院的经典判决,你学的合同法原则可能和澳洲的别无二致。这种同源性让新西兰的法律学位成了一张“全球通”的门票。

咱们来看点实际的。根据最新的 2024 年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法律与法律研究),新西兰有三所大学的法学院稳居世界前 100 名:

  • 奥克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 奥塔哥大学 (University of Otago)

这些学校不仅在学术上享有盛誉,它们的毕业生在全球法律市场也极具竞争力。我认识一位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毕业的学姐 Sarah,她毕业后先是在惠灵顿一家本地精品所工作了两年,积累了扎实的实践经验。因为新西兰的法律环境相对没那么“卷”,她作为初级律师能接触到更多核心业务,成长非常快。后来,她想去更大的平台看看,很轻松地就申请到了新加坡一家国际律所的职位,做的还是她擅长的商法业务。面试官对她在新西兰受到的系统性普通法训练和实践经验非常认可。

Sarah 常说:“在新西兰读法律,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了你选择的权利。你既可以选择留下来过安逸舒适的生活,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个超高性价比的跳板,去闯荡更广阔的世界,没人会质疑你学位的含金量。”

这种全球认可度,与英美澳相比毫不逊色,但获取它的门槛和过程,却要友好太多了。

成为执业律师?这里有一条清晰可见的路

聊完学术,我们来聊点最实在的:如何成为一名当地的执业律师。这可能是无数法律留学生心中最大的痛点。

在国内,你需要通过通过率常年在 10% 左右徘徊的“天下第一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在美国,你需要先读一个昂贵且漫长的 JD 学位,然后面对各州花样百出的 Bar Exam,加州律考的通过率有时候还不到 50%。在英国,传统的 LPC+TC(培训合同)模式是出了名的“一位难求”,一个顶尖律所的培训合同可能有上千人申请,录取率堪比中彩票。现在改革后的 SQE 路径虽然看似灵活,但其高昂的考试费用和对合格工作经验 (QWE) 的要求,对国际生来说依然挑战重重。

而在新西兰,这条路清晰得像一条官方指南,只要你按部就班地走,终点就在眼前。

成为新西兰律师(Barrister and Solicitor)的路径基本上是“三步走”:

第一步:完成一个新西兰法学院的法学学士学位(LLB)。这是基础,通常需要四年时间。对于已经有国内法学学位的同学,可以申请减免学分,缩短学习时间。

第二步:完成职业法律研究课程(Professional Legal Studies Course,简称 Profs)。这个课程是连接学术和实践的桥梁,由新西兰法律教育委员会(New Zealand Council of Legal Education)授权的两家机构提供:The Institute of Professional Legal Studies (IPLS) 和 The College of Law。课程内容非常实用,包括律师实务技能、信托账户管理、法律文书写作等。重点来了,这个课程通常只需要 13-18 周的全日制学习就能完成,而且它不是一个选拔性考试,只要你认真学,通过率非常高。

第三步:向高等法院申请注册。完成 Profs 课程并拿到结业证书后,你就可以向新西兰高等法院(High Court of New Zealand)申请注册成为律师了。这个过程主要是材料审核,证明你品行良好(good character)且符合所有要求,基本就是个流程性的步骤。

看到了吗?整个过程没有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淘汰赛,也没有“找工作找到头秃”的焦虑。只要你完成了规定的学术和职业培训,拿到律师执照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这给了留学生一个非常稳定的预期和极大的安全感。

我认识一个叫 Mike 的朋友,他本科在国内读的非法学专业,后来去奥克兰大学读了法律。他告诉我,他身边很多同学,包括本地的 Kiwi(新西兰人),都是在毕业前就已经安排好了 Profs 课程,毕业后无缝衔接,半年之内就完成了从学生到律师的身份转变。这个速度和确定性,在其他主流留学国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Work-Life Balance 不是神话,是这里的日常

好了,现在你已经是新西兰的执业律师了。那么,等待你的是不是也像 Leo 那样无尽的加班和深夜的咖啡?

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恰恰相反。

新西兰是全球范围内将“工作与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理念贯彻得最彻底的国家之一。在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美好生活指数”(Better Life Index)中,新西兰在工作与生活平衡这项指标上常年名列前茅。数据显示,新西兰全职员工的平均工作时长远低于许多发达国家,只有一小部分员工(约11%)需要长时间工作,远低于 OECD 13% 的平均水平。

“下午五点半,办公室的灯基本就全黑了。”这是我在惠灵顿一家中型律所工作的朋友 David 的原话。他每天准时下班,夏天去海边冲浪,冬天去附近的雪山滑雪,周末约上朋友去徒步。他说,在这里,加班是例外,而不是常态。老板和同事都默认,下班后的时间是你自己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你可能会问,不“卷”怎么赚钱?新西兰律师的薪酬确实不像纽约或伦敦那样动辄开出令人咋舌的天价起薪。根据新西兰法律协会(New Zealand Law Society)和各大招聘网站的数据,一个刚拿到执照的初级律师(0-2年经验)在奥克兰或惠灵顿这样的大城市,年薪大约在 6.5 万到 8.5 万纽币之间。这个数字看起来可能不算特别高,但别忘了,新西兰的整体生活成本,尤其是房价,相比于伦敦、悉尼、纽约要友好得多。更重要的是,你的时薪可能远高于那些在金融城“燃烧生命”的同行。

这种文化甚至催生了全球闻名的“四天工作制”实验。2018年,新西兰公司 Perpetual Guardian 率先尝试了四天工作周,结果发现员工压力减小,生产力反而提升了。这个理念如今正在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纳。在一个鼓励你高效工作、尽情生活的国家,法律行业也概莫能外。

想象一下,你不再需要在深夜的办公室里,靠外卖和咖啡维持生命。你可以在完成一天充满挑战的工作后,去感受海风,去攀登群山,去和家人朋友享受一顿悠闲的晚餐。法律工作对你而言,不再是生活的全部,而是让你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的一部分。这种价值感和幸福感,是再高的薪水也换不来的。

毕业即失业?不存在的!宽松工签为你兜底

对于留学生来说,最现实的问题莫过于毕业后的身份问题。辛辛苦苦读完书,如果不能留下来工作,一切都等于零。而新西兰在这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诚意和友好。

新西兰政府为国际毕业生提供了非常慷慨的“毕业后工作签证”(Post-Study Work Visa)。根据新西兰移民局目前的政策,只要你完成了学士学位或更高级别的课程,你就有资格申请一个长达三年的开放式工作签证。注意,是“开放式”的!这意味着在这三年里,你可以为任何雇主工作,从事任何领域的工作(除了一些特定职业),没有时薪或工作内容的限制。

这三年意味着什么?

它给了你一个无比从容的“缓冲期”和“探索期”。你不需要像在美国的同学那样,毕业后只有短短几个月的 OPT 时间,找不到工作就得卷铺盖走人,更不用去抽那中签率极低的 H1B 工作签证。也不需要像在英国的同学那样,为了拿到一份能担保工签的工作而挤破头。在新西兰,你有整整三年的时间,可以不慌不忙地寻找自己心仪的律所,可以去尝试不同的法律领域,甚至可以先去咖啡馆打半年工,思考一下人生方向,完全没问题。

更给力的是,律师(Solicitor)这个职业,已经被列入了新西兰移民局的“绿色清单”(Green List)!绿色清单是新西兰为了吸引全球紧缺人才而设立的快速移民通道。律师被列入 Tier 2 类别,这意味着只要你获得了新西兰的律师执业资格,并找到了一份对口的全职工作,工作满两年后,就可以直接申请居民签证(绿卡)。

这条路清晰、稳定,而且成功率极高。从留学、毕业、拿工签,到找工作、移民,整个链条环环相扣,几乎没有断点。新西兰用实实在在的政策告诉你:我们不仅欢迎你来读书,我们更希望你这位受过良好法律教育的人才能留下来,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份子。

这份底气和安全感,对于漂泊在外的留学生来说,价值千金。

写在最后:这真的是你的“最优解”吗?

说了这么多新西兰的好,它是不是就完美无瑕,适合所有人呢?当然不是。

新西兰的法律市场规模,肯定无法与伦敦、纽约或香港同日而语。如果你的人生目标是成为顶级投行并购案的首席律师,经手上百亿美金的交易,那新西兰可能不是你的主战场。这里的薪酬天花板,也确实没有华尔街或金融城那么高。

但如果你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答案可能会不一样。

你想在深夜CBD的格子间里,对着电脑屏幕改第20遍合同,用健康和时间换取一份看似光鲜的薪水吗?

还是想在下午五点半的惠灵顿海边,吹着南太平洋的风,思考的问题不是下一个 billable hour,而是下一个浪头会从哪里来?

选择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新西兰提供的是另一种可能性,一种专业成就和个人幸福可以兼得的可能性。它不是让你“躺平”,而是让你“站直”了,有尊严、有节奏地去生活和工作。

如果你心动了,不妨现在就行动起来。去奥克兰大学、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官网看看它们的法学院课程设置;去新西兰法律协会(NZLS)的网站了解一下行业动态;上 LinkedIn 找几个在新西兰执业的校友聊一聊,听听他们最真实的感受。

别再被“内卷”的洪流推着走了。停下来,看一看,远方那片宁静的“中土世界”,或许真的藏着你的“最优解”。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5232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