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变动 | 生效时间 | 主要影响人群 | 核心要点 |
|---|---|---|---|
| 家属陪读签证(Dependants Visa)收紧 | 2024年1月1日 | 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及本科生 | 除博士等研究型课程外,大部分留学生无法再为家属(配偶、子女)申请陪读签证。 |
| 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PSW)审查 | 审查报告于2024年5月14日发布 | 所有计划留英工作的毕业生 | 移民咨询委员会(MAC)建议“维持现状”,PSW签证暂时安全,但未来仍有不确定性。 |
| 签证及医疗附加费(IHS)上涨 | 2024年2月6日 (IHS) | 所有签证申请人 | IHS从每年£470涨至£776,学生签证申请费涨至£490,留学经济成本显著增加。 |
| 工作签证(Skilled Worker Visa)薪资门槛提高 | 2024年4月4日 | 计划通过工作留在英国的毕业生 | 普通门槛涨至£38,700。毕业生作为“新人”有优惠,但最低门槛也提高到£30,960。 |
“喂,妈,我拿到UCL的offer了!传媒专业,我的dream school!”
上个月,我的朋友小A在电话里兴奋地向家人报喜。她和老公规划了好几年,打算趁着她去读硕士,老公和他们四岁的女儿也一起到伦敦,体验一年的英伦生活。一家人连在哪个公园周末野餐、去哪个博物馆都讨论好了。然而,就在她准备递交签证材料的那个晚上,手机弹窗跳出一条新闻:“英国内政部确认:明年起硕士学生将无法为家人办理陪读签证。”
小A的兴奋瞬间被浇了一盆冷水。之前所有的美好规划,仿佛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她给我打电话时,声音里满是焦虑:“你说,这书还读得成吗?难道真要我和家人分开一年多?”
小A的经历,可能是最近大半年里无数准留学生的缩影。各种“留英变难”“PSW要取消”“签证费暴涨”的消息满天飞,搞得人心惶惶。感觉就像是在玩一场“鱿鱼游戏”,规则随时在变,刚拿到入场券,赛道难度就升级了。
别慌!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一样,把这些让人头大的政策一条条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会真的被影响?我们这些“待宰的羔羊”又该怎么接招?这篇文章,就是你的“定心丸”和“攻略图”。
第一道坎:家人不能陪读了?这事到底有多大影响?
咱们先聊聊最让小A崩溃的家属签证(Dependants Visa)政策。这可能是本轮改革中,最“快准狠”的一刀。
新规的核心很简单:从2024年1月1日起,除了攻读博士学位(PhD)或其它研究型硕士课程(research-based postgraduate courses)的学生,其他所有国际学生,包括占绝大多数的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都不能再为家属申请陪读签证了。
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如果你读的是一年制的市场营销、金融、教育学这类硕士,你的丈夫、妻子、孩子都不能以“家属”身份陪你一起来英国了。
为什么突然来这么一出?英国政府给出的官方解释是,为了“阻止人们利用学生签证作为在英国工作的后门”,并表示家属签证数量的增长“出人意料地高”。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根据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的官方统计,在2023年,签发给学生家属的签证数量高达14.6万份,比2019年的1.6万份翻了快十倍。这个数字确实很惊人,也成了政府削减净移民数量的首要目标。
这个政策对谁的影响最大?
答案是:那些已经成家、有一定工作经验,希望通过留学来提升自己,同时让家人体验海外生活的“成熟”学生。就像我的朋友小A,她已经30岁了,是一位工作多年的产品经理。对她而言,留学不只是拿个文凭,更是整个家庭的人生规划。现在,她被迫要做一道选择题:是追求事业发展,还是维持家庭团聚?
我认识的一位学长,去年带着妻子和孩子去了布里斯托读公共政策硕士。他妻子利用陪读签证在当地一家咖啡馆找到了兼职,孩子也上了家附近的幼儿园,一家人适应得很好。他说,如果晚一年申请,这个计划就彻底泡汤了。他坦言:“如果不能带家人,我可能根本不会选择出国。”
当然,如果你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那这个政策对你基本没影响。但如果你是拖家带口的,现在唯一的路,就是去申请博士或者极少数的研究型硕士了。这无疑大大提高了门槛,也让很多人的留学梦变得更加遥远。
第二道“鬼门关”:PSW要取消?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说家属签证是“当头一棒”,那关于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我们常说的PSW)要被取消的传言,就是一场持续了半年的“凌迟”。
PSW签证有多重要,不用我多说了吧?它允许在英国完成学位的国际学生,毕业后可以无条件地留在英国工作或找工作,本科和硕士毕业生2年,博士毕业生3年。这几乎是英国留学最大的“卖点”之一,是无数人选择英国而非其他国家的核心原因。
然而,从去年年底开始,英国政府内部一些强硬派人士就不断放风,说PSW签证被“滥用”,成了“低薪移民”的通道,必须进行审查,甚至暗示要取消它。
一时间,所有留学生社群都炸了锅。大家心里都在打鼓:我这书还没读完,路就被堵死了?那我毕业后怎么办?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难道就换来一张文凭然后卷铺盖走人?
这场风波在2024年5月14日迎来了关键节点。英国政府委托的独立机构——移民咨询委员会(Migration Advisory Committee, MAC)发布了他们对PSW的快速审查报告。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宣判。结果呢?
报告的核心结论是:**建议“按原样保留”毕业生签证!**
这颗最大的“定心丸”终于落地了!MAC在报告里明确指出,他们“没有发现该途径存在普遍滥用的证据”。报告还用数据说话,指出PSW签证持有者毕业五年后,收入水平能赶上英国本地毕业生,并不会拉低整体薪资水平。而且,PSW对于维持英国大学的全球竞争力、吸引优秀人才至关重要。
比如,报告提到,2023年共有超过11.4万份毕业生签证获批,其中印度和尼日利亚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如果没有PSW,这些学生很可能会选择去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提供类似毕业后工作机会的国家。
所以,从目前来看,PSW是安全的!你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
但是,我们也不能高兴得太早。虽然政府接受了MAC的建议,没有对PSW本身动刀,但他们同时宣布了一些“配套措施”,比如:加强对大学和招生中介的监管,提高对学生财务能力和英语水平的要求等。这就像是,主干道没封,但在路口增设了几个检查站。
这场风波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英国的移民政策是高度政治化的。只要“削减净移民”仍然是政府的核心目标,PSW这块“肥肉”就随时可能被再次盯上。所以,有留英工作打算的同学,一定要抓紧这两年的窗口期,积极找工作,别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政策的“一成不变”上。
第三重压力:钱包告急!签证费、医疗费“涨”声一片
政策的变动不仅影响规划,还直接掏空你的钱包。2024年,留学英国的经济成本实实在在地变高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移民健康附加费(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 IHS)。这个费用是你在申请签证时必须缴纳的,交了之后就可以和英国本地人一样享受大部分NHS公立医疗服务。
在2024年2月6日之前,学生申请者的IHS费用是每年470英镑。听起来不少,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然而,从2月6日开始,这个数字飙升到了每年776英镑,涨幅高达65%!
我们来算一笔账:
如果你读的是一年制硕士,以前IHS是£470,现在是£776,直接多付了£306(约合人民币2700元)。
如果你读的是三年制本科或博士,以前总共是£1410,现在是£2328,多付了£918(约合人民币8200元)。这笔钱,够你在英国往返欧洲玩一趟了。
还没完。签证申请费本身也在涨。2023年10月4日,从英国境外申请学生签证的费用,从363英镑涨到了490英镑。这一项又多出了127英镑(约合人民币1100元)。
两项费用加起来,对于一个读一年硕士的同学来说,你的前期签证成本就比去年高出了近4000元人民币。这对于很多精打细算的家庭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我的学妹Lily今年申请曼大的教育学硕士,她去年做的预算,生活费和学费加起来已经很紧张了。今年签证费一涨,她不得不重新调整自己的消费计划。“本来还想着用省下来的钱,假期去苏格兰高地看看,现在看来只能在曼城周边转转了。感觉每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她无奈地跟我说。
这种成本的增加是实实在在的,它不会阻止你留学的脚步,但会让你在英国的生活压力变得更大。这也提醒我们,在做留学预算时,一定要把这些政策性费用考虑进去,并且要多预留一些备用金,以防万一。
终极挑战:想留下工作?薪资门槛“高攀不起”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PSW找到工作,最终拿到工作签证(Skilled Worker Visa)留在英国的同学来说,2024年4月4日生效的新政,才是真正的“终极Boss”。
英国政府大幅提高了工作签证的薪资门槛。
以前,申请工签的普通薪资门槛是26,200英镑。这个标准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努努力还是能够达到的。
现在,这个门槛直接提高到了38,700英镑!涨幅接近50%!
看到这个数字,很多人直接傻眼了。38.7万人民币的年薪,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除非你是进投行、顶级律所或者科技大厂,否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别急,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信息,就是针对毕业生的“新人优惠”(New Entrant Discount)。如果你年龄在26岁以下,或者从学生签证/毕业生签证转为工签,你可以享受这个优惠政策。但即便是优惠,门槛也水涨船高。
旧政策下,“新人”的薪资门槛是20,960英镑。新政策下,这个门槛提高到了30,960英镑,或者你所在行业“现行工资标准”(going rate)的70%,两者取其高。
简单来说,你想通过工签留下来,年薪至少要达到30,960英镑(约合人民币28万)。
这个难度有多大?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2021/22届毕业生在毕业15个月后的年薪中位数是27,500英镑。虽然这个数据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也能看出,3万英镑以上的起薪,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来说,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Peter是去年从帝国理工计算机系硕士毕业的,他通过PSW在一家中型科技公司做软件开发,起薪是28,000英镑。按照旧政策,他工作一两年,薪水涨到3万出头,转工签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新政一出,他公司的HR明确告诉他,除非他能在短期内表现极其出色,晋升到更高职位,否则公司很难为他提供一个能满足3.1万英镑薪资标准的岗位。
Peter现在压力巨大,每天都在疯狂加班,同时还在物色薪水更高的工作机会。他说:“感觉就像是终点线突然被往前挪了100米,你只能拼了命地加速跑,还不知道能不能追得上。”
这个政策,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号:英国欢迎的,不再是“普通”的大学毕业生,而是那些能够进入高薪行业、创造更高价值的“精英”人才。它倒逼着每一个想留下的学生,从选专业、做实习开始,就必须以“高薪就业”为导*,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
政策迷雾中,我们如何“见招拆招”?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压力山大?别灰心。政策是冰冷的,但我们是活的。留学这条路,就像打怪升级,总会有新的关卡。关键在于,我们得提前看好地图,备好装备。
如果你还在申请阶段,请重新审视你的留学目的。问问自己,你最看重的是什么?如果家庭团聚是你的第一要务,那么现在可能需要把目光聚焦在博士或研究型硕士项目上。如果你的目标就是在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留下来,那么在选择专业和学校时,就要把就业前景和平均起薪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商科、计算机、工程等高薪专业,无疑会让你未来的路更好走一些。
如果你已经拿到了offer,准备出发,那么请把“提升硬实力”这几个字刻在脑子里。英国的大学生活很自由,但也充满了机会。别只盯着考试和论文。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积极利用学校的职业中心(Career Service),修改简历,参加招聘会。多去社交,建立你的人脉网络(networking)。最重要的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实习!一段高质量的本地实习经历,远比你简历上多一个“学生会干部”的头衔,更能打动英国的雇主,也更有可能帮你拿到一份满足薪资门槛的offer。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放平心态。政策总是在变,焦虑和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专注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强到可以应对任何规则的变化。记住,PSW风波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恐慌之后,发现只是虚惊一场。所以,关注官方信息,别被自媒体的标题党带偏了节奏。
留学从来不是一条轻松的康庄大道,它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才让我们更快地成长。你的留学故事,才刚刚开始,别让这些变化定义了你的终点。稳住,我们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