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工签核心变化速览 |
---|
薪资门槛暴涨:普通工签的最低年薪门槛从£26,200涨到了£38,700。对,你没看错,就是这么“离谱”。 |
行业标准提高:除了总薪资,还得看你所在行业的“市场价”(Going Rate)。这个标准也从原来的行业后25%水平线,提到了中位数水平。意味着你需要比一半的同行挣得都多才行。 |
毕业生“保护伞”:别太绝望!作为刚毕业的留学生,你可以利用“New Entrant”(新人)优惠,薪资门槛降至£30,960,或者行业市场价的70%,哪个高按哪个算。这是咱们的救命稻草! |
医疗附加费(IHS)大涨:申请签证时要交的IHS,从每年£624涨到了£1,035。一申请就是好几年的签证,这笔钱可得提前准备好。 |
凌晨三点,图书馆的灯还亮着,你刚刚敲完了Dissertation的最后一个句号。长舒一口气,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心里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电脑屏幕上,除了快要截止的论文,还开着十几个网页:GOV.UK的签证政策、LinkedIn的工作机会、还有各种论坛里关于“留英失败”的帖子。学生签证上那个快要到期的日期,像一个倒计时闹钟,时刻提醒着你:毕业了,然后呢?
我猜,这个场景你一定不陌生。我是小L,三年前也像你一样,在毕业的狂喜和对未来的迷茫中反复横跳。当时我身边有个朋友,叫Leo,学金融的,拿到了一个伦敦Fintech公司超棒的口头Offer。他开心得请我们吃了顿大餐,以为留英这事儿就稳了。结果一周后,HR抱歉地告诉他,公司虽然很想要他,但从来没办过工签,内部流程走下来至少要半年,而他的学生签两个月后就到期了。Leo当时就懵了,最后只能无奈地打包回国。
Leo的故事不是个例,每年都有太多留学生因为不了解政策、没提前规划,和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所以,今天这篇“保姆级”指南,就是想用大白话,把Skilled Worker签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工签”)这点事儿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别怕那些复杂的术语和条款,跟着我一步步走,咱们一起把留英路上最大的这块绊脚石给踢开!
到底什么是Skilled Worker签证?咱们先扫个盲
简单来说,Skilled Worker签证就是英国政府发给那些拥有特定技能、并且在英国找到一份合格工作的外国人的“工作许可证”。它取代了我们以前老听说的Tier 2工签,是现在大部分人想在英国长期工作的首选途径。
这签证不是你想申就能申的,它是一个积分系统。总共需要拿到70分,你才能获得申请资格。这70分里,有50分是“硬性规定”,没得商量;剩下的20分是“弹性加分项”,主要跟你的薪水有关。
听起来像不像在打游戏升级?别急,我们一个个来看这些“得分点”都是啥。
50分硬性规定(必须全部满足):
从一家有担保资质的公司(Licensed Sponsor)那里拿到工作Offer - 20分
这份工作的技能水平要达标(RQF Level 3及以上) - 20分
英语水平达到B1级别 - 10分
20分弹性加分项(满足一项即可):
你的年薪达到£38,700或你所在行业的“市场价”,哪个高就按哪个算。
如果你是“新人”(New Entrant),比如刚毕业的学生,薪资门槛可以降低。
如果你有与工作相关的博士学位,特别是STEM专业的博士,薪资门槛也能降低。
你的工作属于“紧缺职业列表”(Shortage Occupation List),薪资门槛同样有优惠。(不过2024年4月后,这个列表被新的Immigration Salary List取代,优惠力度大大减小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感觉了?这50分是基础,是敲门砖。而那关键的20分,就是决定你命运的“胜负手”,尤其是薪资那一条。
搞定50分基本盘:三件你必须做对的事
咱们先来聊聊这雷打不动的50分。这三项是基础,错一个就直接Game Over。
第一件大事:找到一个“有资质”的东家
还记得我朋友Leo的悲剧吗?问题就出在这里。不是所有英国公司都能给你办工签的。一家公司必须先向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申请一个“担保资质”(Sponsorship Licence),才能“Sponsor”海外员工。
怎么知道一家公司有没有资质?别去猜,也别光听HR的口头承诺。英国政府有一个公开的担保方名册(Register of licensed sponsors),上面列出了所有具备资质的公司。你只需要去GOV.UK官网搜索“Register of licensed sponsors”就能找到那个巨大的PDF或CSV文件。
真实案例:我的学妹Mia,去年找工作时就学聪明了。她把这个名单下载下来,每次投简历前,都先用“Ctrl+F”搜一下公司名字在不在列表里。这帮她过滤掉了至少一半无法提供工签的公司,大大提高了求职效率。最后她成功入职了一家在名单上的市场咨询公司,从投递到拿到CoS(后面会讲这是啥)都非常顺利。
所以,在你投出简历的那一刻,甚至在网申填表时,就要把“贵公司是否能提供Skilled Worker签证担保?”这个问题放在心上。如果可以,最好在面试时就确认清楚。
第二件大事:你的工作得“够格”
找到了有资质的公司,他们给你的Offer也得符合要求。这个要求就是工作的“技能水平”至少要达到RQF Level 3。听起来很玄乎?其实很简单,RQF Level 3大致相当于英国的高中A-Level水平。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硕士博士毕业生来说,你找到的专业对口工作,比如软件工程师、会计师、市场专员、数据分析师等,都远远超过这个标准了。
你需要关注一个东西,叫SOC Code(Standard Occupational Classification code),每个职业都有一个对应的代码。比如,“2136 - Programmers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程序员和软件开发)或者“3545 - Marketing associate professionals”(市场助理专员)。你的公司在为你申请工签时,会帮你确定这个代码。
为什么这个重要?因为你的薪资是否达标,就是根据这个SOC Code对应的行业标准来判断的。所以,确保你的工作职责和这个代码的描述大致相符,避免后续出问题。
第三件大事:英语,咱们留学生的优势项目
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最简单的。要求是达到CEFR B1级别,相当于雅思4.0。但好消息是,如果你是在英国读并成功获得了学位,英国政府就默认你的英语已经达标了,你根本不需要再去考雅思!你的学位证就是最好的证明。这10分,可以说是白送的。
决战20分:薪资门槛,2024年留英的最大挑战
好了,基础分到手,现在到了最刺激、也是变化最大的部分——薪资。2024年4月4日,英国工签政策迎来了一次“地震级”的更新,核心就是大幅提高了薪资门槛。这也是现在让无数留学生哀嚎遍野的地方。
规则变了,而且变得很“卷”
以前,你可能听说过年薪两万六英镑就能办工签。忘了那个数字吧,它已经是历史了。现在,你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并且取其中“价高者”:
一般薪资门槛(General Threshold): 你的年薪必须至少达到£38,700。
行业薪资门槛(Going Rate): 你的年薪必须达到你那个职业(SOC Code)在英国的中位数薪资水平。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刚入行的IT程序员(SOC Code 2136),这个职业的行业中位数薪资(Going rate)现在是£49,400。那么,即使你的薪水超过了£38,700,比如是£45,000,你依然不满足要求,因为你没有达到更高的行业门槛£49,400。
数据说话:我们来看几个热门专业毕业生的真实处境。
金融分析师(SOC 2423): 行业中位数薪资是£40,600。你需要拿到的Offer就必须高于£40,600。
市场营销专员(SOC 3545): 行业中位数薪资是£35,000。但因为这个数字低于一般门槛£38,700,所以你的Offer必须高于£38,700。
看到没?这个新规对毕业生,尤其是非高薪领域的毕业生来说,简直是“毁灭性打击”。一个刚毕业的市场专员,在英国起薪很难达到近£39k。
救命稻草:New Entrant(新人)优惠政策
别急着关掉页面去买回国机票!政策制定者也知道不能“一刀切”,所以给应届毕业生留了一条活路,那就是“New Entrant”条款。只要你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就可以享受薪资折扣:
申请时年龄在26岁以下。
你正在从学生签证(Student Visa)或毕业生签证(Graduate Visa)转为工签。
你申请的是博士后职位。
对于绝大多数留学生来说,前两条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作为New Entrant,你的薪资门槛会降低:
一般薪资门槛降至£30,960。
行业薪资门槛降至该行业中位数的70%。
同样,你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里更高的那一个。
实战演练:我们再用刚才市场专员的例子算一下。行业中位数薪资是£35,000,它的70%就是£24,500。而New Entrant的一般门槛是£30,960。两者取其高,所以,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市场专员,你只需要拿到一个年薪不低于£30,960的Offer就可以申请工签了!
是不是瞬间感觉“人间值得”了?£30,960这个数字,对于英国大城市的毕业生起薪来说,虽然有挑战,但绝对是努努力能够得着的目标。这个New Entrant的身份最多可以用4年(包括你在学生签和毕业生签下的时间),足够你成长为一个“老人”,达到正常的薪资门槛了。
从Offer到递签:手把手的实操流程
当你过关斩将,拿到了一个符合上述所有条件的Offer,恭喜你,最难的一步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配合公司HR走流程,准备材料递交申请。
关键道具:CoS (Certificate of Sponsorship)
CoS不是一个实体证书,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电子码。这是你的雇主向内政部申请后,发给你的一个“邀请码”,证明他们要正式担保你。你的所有个人信息、工作信息、薪资、SOC Code都会绑定在这个码上。你只有拿到了CoS,才能开始填写在线签证申请表。
对于我们这种在英国境内从学生签或毕业生签转工签的,公司需要申请的是“Undefined CoS”,这个通常审批很快,有时几天就能下来。
申请材料清单(建议收藏)
准备材料千万别掉以轻心,缺一个都可能导致拒签。
有效护照:这个不用多说。
BRP卡:你现在的生物信息居留卡。
CoS号码:HR会邮件发给你。
学位证明:证明你在英国大学毕业,以此满足英语要求。
资金证明(Maintenance Funds):你需要证明你的银行账户里有至少£1,270,并且这笔钱已经连续存了28天以上。但是!这里有个省钱小技巧:如果你的雇主是A-rated Sponsor(绝大部分大公司都是),并且他们在CoS上勾选了“certify your maintenance”这一项,那你就不需要提供任何资金证明了!记得和HR确认一下。
肺结核(TB)检测报告:如果你一直都在英国,是不需要这个的。这个主要针对从国内直接申请的同学。
钱包预警:算算你要花多少钱
留英工作,成本不低,咱们得把账算清楚。
签证申请费:在英国境内申请,3年期签证是£827,5年期是£1,500。(2024年数据)
移民健康附加费(IHS):这是最大的一笔开销。现在是每年£1,035。如果你申请3年签证,就要一次性交£1,035 x 3 = £3,105。这笔钱让你能和本地人一样享受NHS免费医疗。
生物信息采集费:在英国境内按指纹拍照,费用是£19.20。
所以,如果你申请一个3年的工签,总共的硬性花费大约是 £827 + £3,105 + £19.20 = £3,951.20。这还只是你个人要出的钱,你的雇主还要为你支付CoS申请费和一笔叫“移民技能费”(Immigration Skills Charge)的费用,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灵魂拷问:工签 VS 毕业生签证,我该怎么选?
很多同学会纠结,毕业后是直接找公司办工签,还是先申请毕业生签证(Graduate Visa,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SW)过渡一下?
咱们来对比一下这两个签证的优劣。
毕业生签证 (Graduate Visa / PSW)
优点:巨灵活!不需要任何工作Offer,没有薪资要求,毕业就能申请。给了你2年(本科硕士)或3年(博士)时间,你可以在英国干任何工作,可以给任何公司干活,甚至可以自己创业。它是你从校园到职场的完美缓冲垫。
缺点:一生只能申请一次,用完就没了。而且,这两年时间不算在“连续居住5年拿永居”的时间里。
技术工人签证 (Skilled Worker Visa)
优点:稳定,是通往永居(ILR)的康庄大道。持有工签满5年,满足其他条件后,你就可以申请英国永居了。
缺点:不自由。你被“绑定”在了给你办签证的这家公司。如果你想跳槽,新公司必须也要有担保资质,并且要为你重新走一遍申请流程,非常麻烦。
我的建议:最佳策略是“组合拳”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最优解不是二选一,而是把毕业生签证当成找到工签的“跳板”。
真实案例:我朋友Amy,学传媒的,刚毕业时很难找到愿意直接给毕业生办工签的大公司。于是她申请了毕业生签证,去了一家她很喜欢的中型创意公司实习,后来转正。在这一年半里,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是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当她的毕业生签证快到期时,她主动和老板谈了签证问题。老板因为已经看到了她的价值,非常爽快地同意为她申请工签,甚至帮她支付了全部的签证费用。现在Amy已经拿着工签,准备在英国安家了。
Amy的路径是很多留学生成功留英的范本。利用毕业生签证的灵活期,进入一家有潜力的公司,展现你的能力,把“要公司给你一个机会”变成“公司离不开你”,那时候再谈工签,你的底气和成功率都会高得多。
我知道,看完这篇超长的文章,你可能觉得头更大了。薪资门槛、CoS、各种费用……留英这条路,确实比我们想象中要难一些,充满了各种paperwork和不确定性。
但别怕。你仔细想想,从一个人拖着两个大箱子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到熬过无数个due night,再到用非母语的语言完成几十页的毕业论文,你已经闯过了多少关?眼前的工签,不过是你升级打怪路上的又一个Boss而已。
现在开始,把找工作当成一门课来上。去完善你的CV,去LinkedIn上勾搭校友和HR,去多参加一场招聘会。每一次投递,每一次面试,都是在积攒经验值。不要因为看到薪资门槛高就退缩,大胆地去申请,去和HR沟通你的情况,告诉他们有“New Entrant”这个政策可以帮你俩都省事儿。
记住,你已经完成了在异国他乡的学业,这本身就是一件超酷的事了。你有独特的双语文化背景,有国内的拼搏精神,这些都是你的闪光点。前方的路,一步一步来,总能走通的。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