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留学全家随行?英国陪读签指南

puppy

一个人在英国读书,是不是总觉得有点孤单,特别想让另一半和宝宝也过来?“一人留学,全家随行”其实真不是梦,关键就看你是否了解英国的陪读签证(Dependant Visa)。不过,到底什么样的课程才有资格申请?听说政策收紧了,现在还有机会吗?别担心,这篇超全指南就是你的及时雨!我们会手把手教你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条件,告诉你资金证明要准备多少才够,以及你的家人过来后能不能工作、孩子能不能免费上学。所有你关心的细节和最新政策变化,我们都帮你梳理好啦,快来看看吧!

新政速览:陪读签证核心变化(2024年1月1日起)
政策核心:不再是所有研究生都能带家属了!新政策对留学生的课程类型做了严格限制。
谁还有资格:只有攻读博士(PhD)或其他研究型研究生课程(如MPhil, Master by Research)的学生,以及政府资助的公派留学生(课程时长超6个月),才有资格为家人申请陪读签证。
谁受影响最大:大部分来读一年制授课型硕士(Taught Master's)的同学,比如MSc, MA, MBA等,除非你是公派留学,否则将无法为配偶和子女申请陪读签证。
家属权利不变:一旦成功申请,家属在英国的权利基本不变,比如可以近乎无限制地工作,孩子可以免费就读公立学校等。
行动建议:申请学校前,务必和学校确认你的课程代码和类型是否符合“research programme”的定义,这直接决定了你家庭的团聚计划!

“喂,宝宝睡了吗?”

视频那头,妻子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轻轻晃着,屏幕的光柔和地打在她们脸上。这是我来伦敦的第三个月,每天晚上10点,雷打不动地和家里视频。看着屏幕里女儿咿咿呀呀地对我伸手,心里那股酸涩和思念就像泰晤士河的潮水,一波接一波涌上来。

挂了电话,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桌上还摊着没写完的论文。窗外是陌生的街景,耳边是听不懂的邻居交谈声。那一刻,我真切地体会到,留学最大的挑战不是语言,不是学业,而是那份无法言说的孤独。如果她们能在我身边,那该多好?哪怕只是每天能抱抱女儿,和妻子一起做顿晚饭,所有的辛苦似乎都值得了。

相信我,这种感觉,你一定不陌生。每一个独自在异国他乡奋斗的留学生,心里都藏着一个柔软的角落,那里住着最牵挂的家人。让“一人留学,全家随行”从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就在于那张传说中的“陪读签证”。

不过,随着2024年英国移民政策的收紧,这张签证的门槛也变高了。很多人都在问:“我的专业还能带家属吗?”“听说现在授课型硕士不行了,是真的吗?”“要准备多少钱才够一家人花销?”

别急,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来帮你把这些问号一个个拉直的。我们会用最真实的数据和案例,把英国陪读签证(官方名称是Dependant Visa)的里里外外扒个底朝天,让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政策收紧!我的专业还有资格带家人吗?

这绝对是大家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咱们必须先面对一个现实:从2024年1月1日起,英国政府确实收紧了学生家属签证的政策。以前那种“我读个一年商科硕士,顺便把老公/老婆孩子都接过来”的好日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结束了。

根据英国内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在政策收紧前的2023年,共签发了超过14万张学生家属签证,这个数字引起了当局的注意,也直接促成了这次改革。那么,新政下,到底谁还有资格呢?

简单来说,现在只有两类学生还能为家人申请陪读签证:

第一类:攻读研究型课程(Research Programme)的研究生。

这是最主要的一条路。什么是研究型课程?它主要包括:

  • 博士学位课程(PhD, DPhil等)。
  • 其他博士同等级别的课程。
  • 研究型硕士课程(Master's by Research),比如MPhil, MRes等。

真实案例A:在曼彻斯特大学读材料学博士的李同学,他的妻子和4岁的儿子就在2024年春天顺利拿到了陪读签证。因为博士课程(PhD)是典型的研究型课程,完全符合新政要求。他的妻子现在可以在英国全职工作,儿子也已经在申请家附近的公立小学了。

一个重要的提醒:很多同学会问,我读的硕士带毕业论文(dissertation),算研究型吗?答案是:不算。大部分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比如我们熟悉的MA(文学硕士)、MSc(理学硕士)、LLM(法学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等,都属于“Taught Master's”,在新政下,是不能为家属申请陪读签的。

真实案例B:准备今年9月去UCL读金融硕士(MSc Finance)的张同学,他原本计划带着刚结婚的妻子一起过去。但在了解新政后,他发现自己的课程属于授课型硕士,已经不具备申请陪读签的资格了。他们不得不重新规划,妻子只能以旅游签证的身份短期探访,无法长期居留和工作。

所以,在申请学校和专业时,如果你有带家人来英的打算,一定要擦亮眼睛,和学校招生处反复确认你的课程是否被归类为“research-based postgraduate course”。

第二类:由政府资助的公派留学生。

如果你非常幸运,是国家公派的留学生,或者获得了某些国际奖学金(如志奋领奖学金Chevening Scholarship)的资助,并且你的课程时长超过6个月,那么无论你读的是授课型还是研究型,都有资格为家人申请陪读签。这条路相对小众,但却是授课型硕士带家属的唯一“豁免”途径。

谁能当我“名正言顺”的家属?

搞清楚了自己有没有资格,下一步就要看看你的家人是否符合“Dependant”的定义。英国移民局对家属的身份有明确规定,不是所有亲戚都能来的哦。

符合条件的家属只有以下几种:

  • 配偶(Spouse)或民事伴侣(Civil Partner):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你需要提供结婚证或民事伴侣关系证明,并且这份关系必须是真实且持续的。
  • 未婚伴侣(Unmarried Partner):如果你们没有领证,但也希望以伴侣身份申请,那难度就大一些。你们必须证明已经像夫妻一样,共同生活了至少两年。证据非常关键,比如联名的银行账户流水、共同的租房合同、水电费账单、寄往同一地址的信件、朋友或家人的证明信等等。材料准备起来会比较繁琐,需要用心。
  • 18岁以下的子女(Child under 18):孩子必须是在你申请签证时未满18周岁。如果孩子是和你以及你的伴侣共同生活,申请会比较直接。如果是单亲,或者孩子只和父母一方生活,可能需要提供额外的证明文件,比如出生证明、另一方家长的同意信、法院判决的抚养权证明等,来证明你有权带孩子出国。

案例分享:我的朋友小C,她和男友在一起五年了但没领证。为了让她男友能作为家属陪她来读博士,他们提前一年就开始准备材料。整理了过去两年的所有租房合同、显示两人名字的水电煤气账单、甚至还有一起旅游的机票和酒店订单,最后加上几封共同好友写的证明信,才成功说服了签证官,证明了他们关系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记住,所有非英文的官方文件,比如结婚证、出生证明等,都需要找有资质的翻译机构进行翻译并公证,这也是一笔额外的开销和时间成本。

钱是关键!到底要准备多少“盘缠”?

解决了“资格”问题,接下来就是最实际的“钱”的问题。英国政府需要确保你的家人过来后,有足够的生活费,不会给英国的社会福利系统带来负担。这笔钱,我们通常称为“保证金”或“生活费证明”(Maintenance Funds)。

计算这笔钱,你需要记住几个关键数字。家属的生活费标准和学生本人是分开计算的,并且也分伦敦内和伦敦外两个标准:

  • 在伦敦地区:每位家属需要准备的生活费是每月£845
  • 在伦敦以外地区:每位家属需要准备的生活费是每月£680

这个生活费需要覆盖的最长时期是9个月。也就是说,即使你的课程超过一年,也只需要准备9个月的生活费作为证明。如果你的课程短于9个月,就按实际的课程月数来算。

听起来有点复杂?我们来举个例子,保证你一看就懂。

情景模拟:

王同学即将在位于伯明翰(伦敦以外地区)的大学开始为期三年的博士课程。他计划带着他的妻子和6岁的儿子一起前往英国。

我们来算算他需要为家属准备多少保证金:

  1. 确定地点标准:伯明翰在伦敦以外,所以适用每月£680的标准。
  2. 确定人数:他有两位家属,妻子和儿子。
  3. 确定时长:虽然课程是三年,但保证金只需按9个月计算。
  4. 开始计算:
    • 妻子需要的生活费:£680/月 × 9个月 = £6,120
    • 儿子需要的生活费:£680/月 × 9个月 = £6,120
  5. 总计:王同学需要为他的两位家属准备总共 £6,120 + £6,120 = £12,240 的保证金。

重要提示:这笔钱是你为家属准备的,你本人作为学生,还需要单独准备自己的生活费(伦敦内£1,334/月,伦敦外£1,023/月)。所以王同学一家三口的总保证金是:他自己的(£1,023 x 9) + 家属的£12,240 = £9,207 + £12,240 = £21,447。

这笔钱必须以现金形式存在你或你伴侣名下的银行账户里,并且在递交签证申请时,必须已经连续存满了至少28天。这28天里,账户的余额绝对不能低于所要求的总金额。建议大家多存一些,以防汇率波动。开具银行存款证明时,日期也必须在递签前的31天内。

申请流程和“隐形”费用大揭秘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申请流程本身并不复杂,可以在线完成。家属可以和你同时递交申请,也可以在你拿到学生签证后来英国与你团聚时再申请。

除了上面提到的关系证明和资金证明,主要还需要准备:

  • 所有申请人的有效护照。
  • 你的CAS(学校录取确认函)和学生签证(或BRP卡)。
  • 肺结核检测证明(Tuberculosis Test Certificate),如果申请人来自需要检测的国家/地区。

不过,除了明面上的材料,你还需要注意两个“烧钱”的大头:签证申请费和移民健康附加费(IHS)。

签证申请费(Visa Application Fee):目前,在英国境外申请陪读签证的费用是每人£490。如果一家三口,光申请费就是近£1,500。

移民健康附加费(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 IHS):这笔费用让你和你的家人可以像英国永久居民一样,免费使用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大部分服务。从2024年2月起,学生及其家属的IHS费用已上涨至每年每人£776

这笔费用必须在递交签证时一次性付清,覆盖你签证的整个有效期。

我们再用王同学的例子算一笔账:

他的博士课程是三年,那么他和他的妻子、儿子都需要支付3年的IHS费用。

  • 每人每年的IHS费用:£776
  • 每人三年的IHS总费用:£776 × 3 = £2,328
  • 一家三口的总IHS费用:£2,328 × 3 = £6,984

看到这个数字了吗?接近7000英镑,折合人民币超过6万元!这笔费用加上签证申请费和保证金,是一笔巨大的前期投入。所以,在做决定前,一定要把这些“隐形”成本也算进去,做好充分的财务规划。

家人来了能干啥?工作和上学全解惑

花了这么多钱和精力,把家人接过来,他们能在这里做什么呢?这或许是陪读签证最大的“福利”所在。

关于工作:

这一点非常给力!持有陪读签证的配偶或伴侣,在英国的工作权利几乎是不受限制的。他们可以找全职工作,也可以做兼职,甚至可以自己创业。唯一的少数限制是不能担任职业运动员或教练。这与学生签证每周只能工作20小时(假期除外)的限制形成了鲜明对比。

真实案例分享:我的师兄在剑桥读博,他的妻子是一位有经验的市场经理。她过来后,利用自己的工作背景,很快在伦敦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了全职工作。她的薪水不仅完全覆盖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开销,甚至还有结余,极大地缓解了师兄作为博士生的经济压力,让他能更专注于学术研究。这让他们的留学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关于孩子上学:

这是另一个巨大的优势。如果你的孩子在5到16岁之间,他们有权免费就读英国的公立学校(State School)。你只需要向当地的Council(市政厅)申请,他们会根据你的居住地址就近分配学校。英国的公立教育质量在全球享有盛誉,这意味着你的孩子可以和你一样,享受顶尖的教育资源,而你无需支付像国际学校那样每年动辄数万英镑的昂贵学费。

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可以上幼儿园(Nursery)或学前班(Reception),但这些通常是需要付费的,费用根据地区和机构差异很大。不过,英格兰地区的3-4岁儿童通常可以享受一定时长的免费托儿服务。

家人的到来,不仅能解决你的情感孤单,他们的工作和孩子的教育机会,更能让这次留学经历,变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家总动员”,共同体验和融入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

最后,想和你说几句心里话

看到这里,相信你对英国的陪读签证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它有严格的门槛,不菲的开销,但也有着诱人的福利。

决定是否要带家人一起来英国,从来都不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算算钱够不够,专业对不对。它更像是一道思考题,需要你和你的另一半坐下来,好好聊聊。

聊聊你们对未来的共同期待是什么?对方是否愿意为了支持你的学业,暂时放下自己的事业和熟悉的环境?孩子能否适应新的语言和教育体系?你们的感情是否足够坚固,能够一起面对异国他乡可能出现的种种挑战?

带家人来留学,是一份甜蜜的负担,也是一次共同成长的冒险。它意味着你不再是一个人战斗,但也意味着你要承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它关乎签证和存款,但更关乎爱、沟通和对未来的共同规划。

如果你们想好了,准备好了,那就勇敢去做吧。因为当你在图书馆熬夜后回到家,能有一盏为你留着的灯,能有一个温暖的拥抱,那份幸福感,足以抵挡所有的疲惫和辛酸。

祝你在求学路上一帆风顺,也祝你的家庭在英伦岛上,开启一段美好的新篇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863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