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温馨提示 |
---|
小伙伴们,咱就是说,图书馆是公共空间,更是学习圣地。大部分图书馆都有安静区(Quiet Zone)和小组讨论区(Group Study Area),一定要分清楚哦!在安静区就别打电话、聊天啦,当个安静的美男子/美女子。善用这些神仙资源,你的学费才不算白交! |
美国留学,图书馆才是颜值天花板!
上周Midterm,我敢说是我留学这几年来最崩溃的一周。三篇paper,两个presentation,外加一个占分30%的考试,感觉身体被掏空。在宿舍里复习,效率低到令人发指。室友打游戏的声音、窗外救护车的鸣笛声、还有那张柔软得过分的床,无一不在引诱我“摆烂”。
就在我抓耳挠腮、濒临放弃的时候,一个学姐给我发消息:“别在宿舍卷了,来图书馆吧,保证你换个心情。”我当时心里还嘀咕,图书馆不都一个样嘛,能有啥区别?但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去了。结果,当我推开那扇沉重的橡木门时,我直接惊呆了。
那哪是图书馆啊,那简直就是电影里的魔法学院!高耸的穹顶,复古的吊灯,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洒进来,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木头的香气。周围的每个人都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敲击键盘的声音都显得那么悦耳。那一瞬间,我所有的焦虑和烦躁都被治愈了。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感觉自己不是在赶due,而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知识探索。那天下午,我写完了两篇paper的draft,效率高到自己都不敢信。
从那天起,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们可能都低估了身边这个最大的宝藏——大学图书馆。它不只是一个借书还书、埋头苦读的地方,它更是一个能给你灵感、让你平静、甚至让你爱上学习的神奇空间。所以,今天我就要带大家盘点一下,那些美到让人想天天去打卡的“神仙图书馆”,看看你的梦校在不在榜上!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乔治·皮博迪图书馆 (George Peabody Library)
如果说有哪个图书馆能被称为“书的教堂”,那一定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皮博迪图书馆。它根本不像个图书馆,更像一个欧洲贵族的私人宫殿。只要你亲眼见过它的照片,绝对会过目不忘。
这个图书馆建于1878年,是典型的19世纪新古典主义风格。最震撼人心的就是它那个高达61英尺(约18.5米)的中庭。你一走进去,视线会立刻被向上吸引。五层楼高的书架,装饰着华丽的铸铁雕花栏杆,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顶部巨大的玻璃天窗。阳光从天窗倾泻而下,把整个空间照得金碧辉煌,每一本书似乎都在发光。站在这里,你会感觉自己渺小得像一粒尘埃,但又被知识的海洋紧紧包围,那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
皮博迪图书馆收藏了超过30万册的藏书,主要集中在18、19世纪的考古学、艺术、文学和历史领域。虽然这些书年代久远,不提供外借,但你完全可以坐在这里的阅览区,感受一下被百年古籍环绕的氛围。因为太美了,这里也成了巴尔的摩最受欢迎的婚礼和活动场地之一。想象一下,在知识的殿堂里许下誓言,那得有多浪漫!对于JHU的学生来说,能在这里看书,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华盛顿大学:苏萨罗与艾伦图书馆 (Suzzallo and Allen Libraries)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就是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茨!” 这句话,我从无数华盛顿大学(UW)的朋友口中听到过。他们说的,就是苏萨罗图书馆里那个被誉为“全世界最美阅览室之一”的Suzzallo Reading Room。
走进这个阅览室,你真的会以为自己穿越了。250英尺长,65英尺高,巨大的空间充满了庄严的哥特式风格。高耸的拱形天花板上绘有精美的图案,两旁是巨大的彩色玻璃窗,窗户上描绘着达芬奇、莎士比亚等历史名人的徽章。长长的橡木桌椅在复古的吊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坐在这里,你会不自觉地挺直腰板,放慢呼吸,生怕打扰了这份神圣的宁静。
据说,这个阅览室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欧洲的大教堂。设计师希望学生们能在这里感受到“知识的殿堂”所带来的敬畏感。有趣的是,苏萨罗图书馆旁边,就是极具现代感的艾伦图书馆(Allen Library)。一个古典,一个现代,通过一个玻璃天桥连接,仿佛是历史与未来的对话。UW的学生可以在一天之内,体验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氛围,这种感觉也是绝了。
康奈尔大学:尤里斯与怀特图书馆 (Uris Library & A.D. White Library)
康奈尔大学的图书馆系统非常庞大,拥有超过20个分馆,但其中最负盛名的,绝对是藏在尤里斯图书馆里的安德鲁·迪克森·怀特图书馆(A.D. White Library)。它同样是“霍格沃茨”风格的有力竞争者,但又多了一份工业时代的独特美感。
A.D. White图书馆是康奈尔首任校长安德鲁·迪克森·怀特的私人图书馆,他在1891年将自己的3万多册藏书全部捐给了学校。这个图书馆最标志性的设计,就是那三层楼高的黑色铸铁书架,也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铁艺书架”(Iron Stacks)。纤细的铁艺栏杆、螺旋形的楼梯、交错的连桥,构成了一个复杂又迷人的空间。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古老的书籍,灯光下,铁的冰冷和书的温暖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诗意。
这里不仅是游客的打卡圣地,更是康奈尔学生心中的“精神角落”。很多学生都说,在Final季,能在这里抢到一个座位,就像是得到了神灵的庇佑。坐在曾经属于校长的书桌前,被他精心收藏的知识包围,学习的动力都好像被加满了。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盖泽尔图书馆 (Geisel Library)
看多了古典的“魔法学院”,我们再来看看充满未来感的。如果你是科幻迷,那你一定会爱上UCSD的盖泽尔图书馆。它的外形实在是太独特了,像一艘即将起飞的宇宙飞船,又像一棵从地里长出来的巨型蘑菇,总之,完全颠覆了你对图书馆的传统想象。
这座图书馆建于1970年,是粗野主义(Brutalism)建筑的杰出代表,强调混凝土的原始质感和几何造型。它的名字来源于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苏斯博士”(Dr. Seuss),本名西奥多·苏斯·盖泽尔。图书馆里还收藏了大量苏斯博士的手稿、素描和纪念品,可以说是童心与未来的完美结合。
盖泽尔图书馆的内部设计同样充满科幻色彩。据说,设计师威廉·佩雷拉在设计时,希望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飞翔”的空间。图书馆的楼层分布也很有趣,为了配合建筑结构,很多地方你都找不到所谓的“三楼”。因为造型太酷,它也成了很多电影的取景地,比如《盗梦空间》里那个雪地堡垒,据说灵感就来源于此。
耶鲁大学:贝内克珍本与手稿图书馆 (Beinecke Rare Book & Manuscript Library)
耶鲁大学的贝内克图书馆,从外面看,像一个没有窗户的巨大理石盒子,神秘又高冷。但当你走进去,就会发现别有洞天。它可能是世界上最温柔的图书馆了。
这个“盒子”的外墙,是由1.25英寸厚的半透明佛蒙特大理石板拼接而成的。这种特殊设计,是为了保护馆内收藏的超过一百万册珍本和数百万份手稿免受阳光直射的损害。白天,阳光透过这些薄薄的大理石板,会变成柔和的琥珀色光芒,洒满整个室内空间,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庄严的氛围。人们形容这种光线就像“来自天堂的光”。
图书馆的中央,是一个六层楼高的玻璃书塔,里面陈列着最珍贵的藏品,包括一本完整的《古腾堡圣经》。看着这些跨越了数百年历史的古籍静静地躺在玻璃塔里,被温柔的光线守护着,你会由衷地感叹人类文明的伟大。在贝内克图书馆,你感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力量,更是时间的力量。
芝加哥大学:乔与丽卡·曼索托图书馆 (Joe and Rika Mansueto Library)
如果说前面几个图书馆的美是看得见的,那么芝加哥大学的曼索托图书馆,它的美则更多地藏在“地下”。这个图书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地面上那个巨大的椭圆形玻璃穹顶。它像一颗巨大的水滴,静静地卧在校园的草坪上。
在这个穹顶之下,是一个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学生们可以360度无死角地享受阳光。但它最核心的技术,其实在地下50英尺深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巨大的高密度自动存储和检索系统(ASRS),可以存放350万册书籍。你需要做的,只是在电脑上搜索你想要的书,然后点击“Request”。几分钟后,一个被学生们戏称为“图书机器人”(Book Bot)的机械臂就会从地下书库里精准地取出这本书,并送到服务台。
整个过程高效、精准又充满科技感。曼索托图书馆完美地展示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将空间还给读者,将存储交给技术。它不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体验前沿科技的酷炫场所。
说了这么多,其实美国还有太多太多宝藏图书馆,比如普林斯顿的钱斯勒·格林图书馆(Chancellor Green Library),密歇根大学的法学图书馆(Law Library)等等,每一个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和魅力。
所以呀,下次当你再被due折磨得死去活来,或者觉得留学生活有点枯燥的时候,别再一个人闷在宿舍里了。背上你的书包,去探索一下你们学校的图书馆吧。它可能比你想象中要惊艳得多。
找一个你喜欢的角落坐下,你可能会发现,学习原来也可以是一件这么有仪式感、这么酷的事情。这些图书馆不仅仅是建筑,它们是学校送给每个学生最好的礼物。别浪费了,好好去享受它吧!说不定,你的下一个A+,和一段全新的灵感,就在那个洒满阳光的窗边等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