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想进华尔街的你,一些悄悄话 |
---|
这篇文章会很长,但全是干货。我们不谈虚的,只聊最实际的:如何利用一所大学的资源,最大化你进入华尔街的几率。它不是成功的保证书,而是一张能让你离梦想更近的“地图”。请耐心读完,希望它能成为你申请路上的一盏灯。 |
去年秋天,我在曼哈顿中城的一家咖啡馆赶due,旁边坐了两个西装革履的男生,看样子刚结束一场面试。其中一个男生垂头丧气地说:“又挂了。面试官问我最近的美联储政策对M&A市场有什么影响,我感觉自己像个傻子,课本上的东西根本用不上。”
另一个拍了拍他的肩,说:“正常,我刚来的时候也一样。我们学校在村里,哪有机会接触这些。我今天去面的那个组,面试官就是我们学校的学长,他跟我聊了半小时他们正在做的deal,还给我指了几个可以深入的点,感觉学到的比我上一学期课都多。”
我竖起耳朵听着,心里五味杂陈。这个场景,对我们留学生来说太真实了。我们漂洋过海,怀揣着进入高盛、摩根士丹利的梦想,却常常发现,自己和华尔街之间隔着的,不只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更是一道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信息壁垒”和“人脉鸿沟”。
你可能在深夜里啃完了厚厚的金融模型教材,却不知道真正的投行分析师是如何在48小时内搭出一个LBO模型的。你可能海投了上百份简历,却连一个面试的机会都得不到,因为你的学校名字,HR根本没听说过。
这时候,选择一所对的学校,就像是给你的“华尔街闯关游戏”开了个VIP外挂。它给你的,远不止一纸文凭。
所以,当有学弟学妹问我,“学姐,我想去华尔街,去纽约哪所大学最好?” 我的答案里,总有一个名字会脱颖而出。它不是常春藤,却在华尔街有着藤校都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它就是——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尤其是它的斯特恩商学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所“华尔街预科班”到底神在哪里。
地理位置的“王炸”:当你的邻居是高盛
选校,我们常说“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这句话放在想进华尔g街的你身上,简直就是真理。NYU的地理位置,就是一张王炸。
它的主校区就在曼哈顿的心脏地带——格林威治村,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活力的社区。从这里,你坐地铁去华尔街,最快只需要10-15分钟。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当其他“村里”大学的同学还在纠结寒暑假才能来纽约找一份实习时,你可以在学期中就做一份兼职的实习(Part-time Internship)。华尔街的很多精品投行(Boutique Banks)和对冲基金都非常欢迎这样的实习生。你每周去公司两三天,既不耽误上课,又能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这种经历写在简历上,含金量比你在学校做一百个case study都高。
我认识一个在Stern读本科的学妹,她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就在一家做并购咨询的精品投行实习。每周二和周四下午没课,她就直接坐地铁去公司。等她大三暑假申请Summer Intern时,简历上已经有两段投行相关的实习经历了,这让她在众多申请者中轻松脱颖而出,最后拿到了顶级投行的暑期实习offer。
更重要的是,身在纽约,你能接触到第一手的行业信息。华尔街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论坛、讲座和社交活动。今天可能是高盛的合伙人来分享市场洞见,明天可能就是桥水基金的基金经理来讨论宏观策略。你在NYU,参加这些活动就像出门吃个饭一样方便。这些场合,不仅能让你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更是你建立人脉(Networking)的绝佳机会。
想象一下,你听完一场讲座,鼓起勇气向演讲嘉宾提了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活动结束后,你走上前递上自己的名片,简单介绍自己。一次、两次、三次……慢慢地,你就建立起了自己的行业联系。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是其他任何城市的大学都无法给予的。
课程设置:专为华尔街“定制”
如果说地理位置是NYU的天赋,那么它的课程设置就是后天的努力,而且是拼了命的努力。
Stern的课程非常务实,几乎就是照着华尔街的用人标准来设计的。它不会教你太多虚无缥缈的理论,而是直接上硬核技能。
比如,在本科阶段,金融专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就包括《公司金融》、《投资学原理》等。但真正厉害的是那些选修课,比如《估值》(Valuation)。这门课的教授Aswath Damodaran,被誉为“估值教父”,是华尔街无人不知的大神。上他的课,你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计算WACC或者做DCF模型,更是理解一家公司价值的底层逻辑。每年,都有无数已经在职的金融从业者专门来旁听他的课。能跟着他系统地学习估值,你的基本功会打得非常扎实。
再比如,Stern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项目,叫做“Michael Price Student Investment Fund”(SMIF)。这是一个由学生管理的投资基金,掌管着超过280万美元的真实资金。参与这个项目的学生,会被分成不同的行业小组,像真正的基金分析师一样,去研究公司、撰写研究报告、做投资决策。这种“真金白银”的实践,能让你深刻理解理论和现实的差距。面试的时候,当别人只能说“我用模拟盘做过交易”,你可以自信地说:“我管理过真实的投资组合,并为XX股票的投资决策做出了贡献。” 这之间的差别,不言而喻。
对于研究生来说,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就更强了。比如Stern的王牌项目之一——MS in Quantitative Finance(金融数量分析硕士),这是和NYU顶尖的柯朗数学研究所(Courant Institute)合办的。课程涵盖了随机微积分、金融数据科学、算法交易等最前沿的知识。毕业生几乎是华尔街各大投行和对冲基金量化岗位的“香饽饽”。根据项目官网的数据,2023届毕业生在毕业6个月内的就业率高达100%,平均起薪超过13万美元,这还不包括高额的奖金。
可以说,在Stern上学,你每天都在为进入华尔街做“岗前培训”。
强大的校友网: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在美国找工作,尤其是金融行业,人脉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而NYU的校友网络,尤其是在金融圈,强大到令人发指。
不信?你可以现在打开LinkedIn,搜索在高盛(Goldman Sachs)工作的NYU校友,你会发现有超过1.5万人。在摩根大通(J.P. Morgan),这个数字是1.4万。在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是1.1万。这个庞大的“紫罗兰军团”(NYU的代表色是紫色)遍布华尔街的每一个角落,从初级分析师到董事总经理(Managing Director),甚至公司高管。
这意味着,无论你想进哪个公司、哪个部门,你都很容易找到可以联系的校友。NYU的校友文化非常好,大部分人都很愿意帮助自己的学弟学妹。一封措辞得体的邮件,一次20分钟的“Coffee Chat”(咖啡聊天),可能就会给你带来一个宝贵的内推机会。
我的一个朋友,当年在找工作时,目标是某家顶级投行的Sales & Trading部门。他通过学校的校友数据库,找到了五位在该部门工作的学长学姐。他给每个人都发了邮件,希望能有15分钟的时间请教一下经验。结果,五个人都回复了他。在和其中一位MD聊完后,那位MD觉得他非常不错,直接把他的简历转给了HR,并附言“Highly Recommend”。最后,他顺利拿到了面试,并最终斩获offer。
他后来感慨说:“如果没有这些学长学姐,我的简历可能连第一轮筛选都过不了。”
这就是NYU校友网的力量。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据库,而是一个有温度、有传承的社区。在这里,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职业中心:从简历到Offer的全程陪跑
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找工作的另一个巨大挑战是“信息差”和“文化差”。我们不知道标准的投行简历长什么样,不了解什么是“Behavioral Question”,更不懂如何应对高强度的“Superday”(终面)。
NYU的职业发展中心,就是来帮你填平这些鸿沟的。
首先,Stern有自己专属的职业发展办公室(Office of Career Development, OCD),里面的顾问很多都有金融行业的从业背景,他们非常清楚投行想要什么样的人。他们会手把手地帮你改简历,一个字一个字地抠,直到你的简历看起来像一个专业的“准银行家”。
其次,他们会提供海量的模拟面试(Mock Interview)机会。更厉害的是,很多模拟面试的面试官,就是从华尔街请回来的在职校友。他们会用真实面试的标准来“虐”你,然后给你最直接、最犀利的反馈。这种高质量的实战演练,比你自己对着镜子练一百遍都有效。
此外,NYU的校园招聘(On-Campus Recruiting, OCR)系统非常强大。每年秋招季,几乎所有华尔街的顶级公司都会来NYU开宣讲会、举办Networking event,并直接在校园里进行第一轮面试。这意味着你拥有了“主场优势”,可以和招聘官面对面地交流,省去了大量的奔波和不确定性。
根据Stern发布的2023年本科就业报告,98.6%的毕业生在毕业六个月内找到了工作,平均起薪高达9万美元。其中,金融服务业是最大的雇主,吸纳了超过一半的毕业生。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职业中心的保驾护航功不可没。
王牌项目深度解析:总有一款适合你
说了这么多NYU的优势,那么具体有哪些项目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呢?
1. 本科:BS in Business (Stern)
这可以说是全美最顶尖的本科商学院项目之一,录取难度堪比藤校。它的课程设计非常全面,前两年是商科核心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后两年,学生可以从十几个方向中选择自己的专攻,比如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对于想进投行的同学,金融(Finance)专业是首选,还可以搭配一个数据科学(Data Science)或者金融科技(FinTech)的辅修,让自己更具竞争力。
2. 研究生:MS in Quantitative Finance (MSQF)
前面提到的“华尔街矿工”(Quant)摇篮。这个项目时长一年半,课程强度极大,对申请者的数学和编程背景要求非常高。如果你是理工科背景,数学功底扎实,又对金融市场充满热情,这个项目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对冲基金、投行量化策略部门、资产管理公司等。
3. 研究生:MS in Accounting (MSA)
别小看会计硕士。对于本科不是商科背景,但又想转行金融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跳板。Stern的会计项目不仅教你做账,更侧重于如何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商业分析和估值。很多毕业生会先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或咨询部门,积累几年经验后,再跳槽到投行的研究部(Equity Research)或者并购部(M&A),职业道路非常清晰。
4. 研究生:Full-time MBA (Finance Specialization)
如果你已经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想在职业上更上一层楼,那么Stern的MBA项目就是为你准备的。它的金融方向常年排在全美前三。在这里,你的同学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你们一起上课、做项目、参加案例比赛,积累的人脉将是你未来最宝贵的财富。Stern MBA的毕业生,是华尔街各大公司VP(副总裁)级别岗位的重点招募对象。
写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我把NYU夸得天花乱坠。但我想说的是,选择一所学校,就像是选择一个杠杆。
NYU不是一张能让你躺着进华尔街的魔法飞毯,它更像是一个顶级的加速器。它为你提供了最好的跑道、最专业的教练和最强的后援团。但最终能跑多快、跑多远,还是要看你自己。
你依然需要在图书馆熬过无数个通宵,去完善你的估值模型;你依然需要鼓起勇气,去参加一场又一场的社交活动,哪怕你英语还不够流利;你依然需要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面试失败,然后爬起来,复盘总结,继续前行。
这条路从来都不好走,对我们留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但当你走在华尔街的摩天大楼之间,抬头看到傍晚的夕阳洒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你会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选择NYU,就是选择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一个能让你每一次努力都被放大的平台。所以,别再犹豫了,如果华尔街是你的梦想,那就勇敢地把这所“神仙学校”放进你的Dream School list里吧!
加油,未来的华尔街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