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读会计,如何弯道超车进名企?

puppy

嗨,同在英国读会计的你,是不是也觉得光有好成绩和一张证书,在求职大军里还是有点虚?看着身边同学都在埋头刷分、海投简历,感觉自己也卷进了同一条赛道。其实,想进名企,光跑得快不够,还得会“抄近道”!这篇文章不讲大道理,全是过来人的实在干货:比如,怎么利用学校的career service挖到隐藏实习?如何把看似普通的兼职经历写成面试官眼里的“加分项”?还有,针对Big Four不同部门的申请时间线和准备技巧,我们都给你扒出来了。想知道怎么在毕业前就手握几份offer,实现弯道超车吗?快来看看吧!

留英求职心态转换器
旧思维:我的任务就是刷高分,考完ACCA/ICAEW,然后海投简历,等公司来选我。
新思维:成绩只是入场券。我的任务是主动出击,把求职当成一个项目来管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精准定位,提前布局,让名企看到“非我不可”的理由。
旧思维:我在奶茶店/中餐厅打工的经历太普通了,上不了台面,CV上就不写了。
新思维:任何经历都有价值。我要学会用“商业语言”包装它,把它从“端盘子”升级为“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实践”,成为我软实力的证明。
旧思维:Career Service就是帮我改改CV和Cover Letter的地方。
新思维:Career Service是我的情报中心和资源库。我要去挖校友联系方式、内部推荐机会、公司宣讲会的隐藏信息和1v1的模拟面试。

嗨,各位在英国啃着会计书、算着debit credit的小伙伴们!

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今天想跟你们聊点掏心窝子的话。

还记得去年秋天吗?我认识一个叫Leo的学弟,华威大学会计金融专业,成绩单上清一色的First Class,ACCA也过了好几门。按理说,这背景,申请四大(Big Four)应该稳了吧?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从九月开始,他就像个无情的投递机器,EY、PwC、Deloitte、KPMG,所有开放的岗位全投了一遍。

结果呢?石沉大海。唯一收到的一个回信,是在线测试(Online Test)的链接,结果因为没提前刷题,挂了。那段时间,Leo整个人都蔫了,天天在图书馆刷题,见人就问:“是不是我成绩还不够好?我是不是该去考个CFA Level 1?”

与此同时,他同班的另一个女生Sarah,成绩中上,证书也没Leo考得多,却在圣诞节前就拿到了KPMG审计部门的实习Offer。Leo百思不得其解,跑去问Sarah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Sarah笑了笑,说:“你以为求职是百米冲刺,其实它更像是一场F1赛车。光有马力(成绩)不够,你得知道在哪儿加速,在哪儿抄近道,什么时候该进站(寻求帮助),什么时候该换轮胎(调整策略)。你一直在直道上猛踩油门,而我只是在几个关键的弯道,比你拐得更漂亮而已。”

这个“弯道超车”的理论,一下子点醒了Leo,也点醒了我。我们很多留学生,都像极了闷头直跑的Leo,以为只要成绩够硬,就能横冲直撞。但现实是,英国的求职市场,尤其是竞争惨烈的金融会计行业,早就不是一条直道了。今天,我就把Sarah的“弯道超车”秘籍,结合最新的数据和案例,掰开了揉碎了分享给你们。

第一道弯:学校Career Service——你的免费“情报局”和“军火库”

咱们先说个普遍误区:很多人觉得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Career Service)就是个“CV修改铺”,顶多再帮你模拟下面试。你要是也这么想,那可就亏大了!Career Service其实是你留学期间最该薅的羊毛,没有之一。

他们能做的远比你想象的多。比如,他们有内部的招聘网站,上面有很多职位是外面看不到的,专门针对本校学生。他们还会定期举办各种公司的线上线下宣讲会(Employer Events),这可是你跟HR和部门经理混脸熟的绝佳机会。

真实案例: 曼彻斯特大学的学姐Amy,就是通过Career Service的活动“捕获”了她的机会。当时,PwC来学校办一个小型分享会,结束后,Amy鼓起勇气找了一位审计部门的经理聊天。她没有问“你们招不招人”这种傻问题,而是问了几个自己研究过的、关于PwC最新审计技术(比如Aura系统)的问题。经理对她印象深刻,主动给了她邮箱,说:“你申请的时候可以邮件告诉我一声。”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内推”信号吗?后来Amy的申请流程确实顺畅了很多,直接跳过了部分筛选环节。

数据支撑: 根据英国权威的毕业生研究机构High Fliers Research发布的《2023年毕业生市场报告》(The Graduate Market in 2023),英国排名前100的雇主中,超过75%表示他们通过大学的职业服务和校园招聘活动来寻找候选人。这意味着,你离心仪公司的距离,可能就是一场校园宣讲会而已。

怎么“超车”?

  1. 预约深度咨询,而非基础服务。 别上来就说“帮我改CV”。你可以这样预约:“我想申请Deloitte的Tax部门,能否帮我分析一下我的背景和这个职位的匹配度,并针对性地进行模拟面试?” 需求越具体,你得到的帮助越精准。

  2. 挖掘校友网络(Alumni Network)。 直接问Career Service的老师:“有没有在四大工作的校友联系方式?我想做个Informational Interview。” 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友数据库,这是你获取第一手行业信息和潜在推荐机会的金矿。一次15分钟的校友通话,比你自己在网上看10篇经验贴都有用。

  3. 关注隐藏资源。 很多学校的Career Service会购买一些求职工具的会员,比如JobTestPrep(在线测试练习网站)、CaseCoach(咨询案例面试练习工具)等,免费提供给学生。这些“军火”能帮你武装到牙齿,轻松应对网申的各种变态测试。

别再把Career Service当成可有可无的摆设了,把它当成你的私人求职顾问和情报中心,主动去挖掘,你会发现一个新世界。

第二道弯:兼职经历——从“端盘子”到“商业洞察”的华丽变身

聊到简历,很多同学都有个痛点:除了学校里的project,我没什么“高大上”的实习经历,只有在餐厅、奶茶店、超市打工的经验,这写上去会不会很掉价?

大错特错!在面试官眼里,他们看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做成了什么”以及“学到了什么”。任何一份工作,只要你用心,都能提炼出闪光点。关键在于,你要学会用“商业语言”去包装它。

真实案例: 我的朋友Jack,在伦敦的Co-op超市做过半年的收银员。他在写CV的时候,没有写“Cashier, responsible for checkout”,而是这样写的:

  • Customer Service & Problem Solving: Handled over 200 customer transactions daily with 99.8% accuracy, resolving complaints efficiently to maintain high customer satisfaction ratings.

  • Commercial Awareness: Identified a recurring issue with stock placement for promotional items, suggested a new layout to the store manager, which contributed to a 10% increase in the sales of featured products in my aisle.

看出来区别了吗?“收银”变成了“高效处理交易并解决客户问题”,“摆货”变成了“通过优化商品布局提升销售额的商业意识”。这一下子就把一个普通的兼职,和会计审计工作所需要的核心能力——细心、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商业敏感度——完美地挂上了钩。

数据支撑: LinkedIn在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雇主最看重的软技能Top 5包括: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领导力(Leadership)、解决问题能力(Problem-Solving)和团队协作(Teamwork)。你看,这些能力,哪一个不能在你“普通”的兼职里得到锻炼和体现?

怎么“超车”?

这里教你一个万能公式:STAR法则 + 量化结果

  • S (Situation): 当时你在什么情境下?(比如:在一家高峰期客流量极大的奶茶店工作)

  • T (Task): 你的任务是什么?(比如:我的任务是减少点单错误率,提高出单效率)

  • A (Action): 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比如:我主动设计了一个简化的点单代码系统,并培训了新同事)

  • R (Result): 带来了什么结果?(比如:使得点单时间平均缩短了15秒,错误率降低了30%,高峰期客户等待时间显著减少)

把这个故事写进你的Cover Letter或者在面试中讲出来,面试官听到的不再是一个只会摇奶茶的学生,而是一个有观察力、主动性、且能用数据证明自己价值的潜力股。这比你空洞地说“我很有责任心”要强一万倍。

第三道弯:精准狙击Big Four——时间线、部门选择和备战技巧

好了,进入硬核部分。申请四大,绝对是会计留学生的“主线任务”。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任务有严格的“服务器开放时间”和“玩法攻略”,搞错了,就是白费力气。

Part 1:时间线,决定生死的生命线

英国的秋招(Graduate Scheme)开始得非常早,可以说是“抢跑文化”。通常是前一年的8月底9月初,各大公司就会开放第二年9月入职的岗位申请。这意味着,如果你是明年毕业,那么今年夏天你就得开始准备了!

一条典型的四大申请时间线:

  • 7月-8月: 准备阶段。打磨你的CV和Cover Letter,研究四大的企业文化和不同部门的业务,确定你想申请的岗位。开始练习Online Test。

  • 9月-10月: 黄金申请期。网申系统一开放,立刻投递!很多公司是rolling basis,意味着先到先得,招满了就关。你投得越晚,竞争越激烈,名额越少。

  • 10月-12月: 在线测试和视频面试(Video Interview)。这是第一道大规模筛选,很多人会挂在这里。VI通常是AI面试,对着摄像头回答预设问题。

  • 次年1月-3月: 评估中心(Assessment Centre, AC)。这是最关键的一环,通常是一整天的综合考察,包括小组讨论、个人案例分析、Presentation和合伙人面试(Partner Interview)。

  • 次年3月-5月: Offer发放季。通过AC后,就等着收获果实吧!

超车秘籍: 别等到9月再准备!暑假就开始。很多学长学姐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因为开学忙,拖到10月底才投,很多热门岗位(比如伦敦办公室的Advisory)已经不剩几个坑了。

Part 2:选对部门,成功率翻倍

别再傻傻地只知道“Audit”(审计)了。四大业务线非常广,主要包括:

  • Assurance/Audit(审计与鉴证): 业务最大头,招人最多,也是大多数会计学生的首选。工作是审查公司财务报表,比较稳定,但忙季加班是常态。

  • Tax(税务): 帮助公司和个人进行税务规划、申报。需要对政策法规非常敏感,工作专业性强。

  • Consulting(咨询): 包括管理咨询、技术咨询、风险咨询等,帮助客户解决商业问题。门槛最高,竞争最激烈,对商业头脑和沟通能力要求极高。

  • Deals/Advisory/Transaction Services(交易咨询): 涉及企业并购、估值、重组等。项目导向,节奏快,对金融知识要求高。

超车秘籍:

冷热门结合: 如果你的背景不是顶尖,可以考虑申请一些非伦敦地区办公室的岗位,或者是一些相对冷门但前景不错的部门,比如“法证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或者“可持续发展服务”(Sustainability Services)。根据PwC 2023年的年度报告,其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咨询服务方面的收入增长了近40%,这意味着相关部门正在大量扩招。

精准匹配: 深入研究你感兴趣的部门到底是做什么的。比如,你对科技感兴趣,可以看看Deloitte Digital或者PwC的Tech Consulting。在申请时,突出你相关的课程项目或者个人兴趣,比如你自学了Python,或者对某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有独到见解。这会让你在千篇一律的会计背景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Part 3:攻克难关——AC面的“潜规则”

Assessment Centre是最后一关,也是最考验综合素质的地方。它不是考试,而是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

真实案例: 之前有个同学参加EY的AC,小组讨论环节,大家都抢着发言,想当leader。只有一个叫Chloe的女生,她没说太多话,但她主动承担了计时员(time keeper)的角色,并且在大家争论不休时,会站出来说:“Guys, let's summarize what we've agreed on so far.” 最后,在混乱的小组里,只有她拿到了Offer。为什么?因为面试官看到的不是一个咄咄逼人的表现者,而是一个能促进团队协作、有大局观的合作者。这正是审计工作最需要的品质。

超车秘籍:

  • 小组讨论(Group Exercise): 别争当唯一的领导,要当一个有建设性的贡献者。你可以是那个提出框架的人,也可以是那个总结观点的人,甚至是那个鼓励沉默组员发言的人。记住,团队的成功才是你的成功。

  • 案例分析(Case Study): 时间非常紧张,关键不是得出完美的答案,而是展示你的思考过程(thought process)。把你的分析框架、假设、计算步骤清晰地写在纸上。即使最后算错了,只要你的逻辑是对的,依然能拿高分。

  • 合伙人面试(Partner Interview): 这不是技术面,更多是聊天。合伙人想看的是你这个人是否“fit in their team”。准备好回答“Why this firm?”“Why this department?”“Tell me about a time you failed.”这类问题。回答时要真诚,结合你自己的经历,展现你的热情和思考。最好能提前在公司官网上了解这位合伙人的背景,面试时巧妙地提一下,绝对是加分项。

好了,干货就先分享到这里。其实说了这么多,核心就一句话:别把自己当成一个被动的求职者,而要把自己当成一个主动的“项目经理”。你的项目,就是“成功拿到英国名企Offer”。

从现在开始,打开你的日历,把申请时间线标上去;打开你的简历,用法则去重新审视每一段经历;打开学校Career Service的网页,预约一次深度咨询。你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未来的弯道超车积蓄能量。

我知道,一个人在异国他乡,一边要应付学业,一边还要面对求职的压力,真的很难。看到身边的人拿到面试,自己却毫无音讯时,那种焦虑感会把你吞噬。但请你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走的每条弯路,掉过的每个坑,都有前辈们经历过。找到对的方法,用对的力,你完全可以在这场求职赛中,跑出自己的漂亮轨迹。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8970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