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想留下?这条永居路径赶紧收藏

puppy

毕业季的焦虑是不是又来了?看着手里的毕业生签证,一边投简历一边犯愁,到底怎么才能在英国留下来呀?别慌!其实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最主流也最稳妥的永居路径,就是大家常说的“工签转永居”。这条路的核心就是:毕业后找到一家有担保资质的公司,拿到Skilled Worker技术工签,稳稳地工作5年,就能申请永居啦!听着简单,但里面的门道可不少,比如薪资门槛、职业列表怎么查、如何规划5年时间……这篇文章都给你掰开揉碎了,赶紧点进来做功课吧!

工签转永居核心速览
核心路径:毕业生签证 (Graduate Visa) → 技术工签 (Skilled Worker Visa) → 5年后申请永居 (ILR)。
第一步找工作:必须找到一个有“担保资质 (Sponsor Licence)”的公司。不知道哪些公司有?文内教你怎么查官方名录。
薪资门槛:这是最关键的一关!普通门槛年薪要达到 £38,700,或者你所在职业的“市场价 (Going Rate)”,哪个高按哪个算。
毕业生福利:刚毕业的同学有“新人优惠”,薪资门槛可以降到 £30,960,市场价要求也相应打折。具体怎么算,文章里给你掰扯得明明白白。
5年长跑:拿到工签后,需要连续在英国工作生活5年。每年离境不能超过180天,这个“小本本”可得记好了。

“叮咚——”

手机屏幕亮起,是外卖小哥即将到达的提示。窗外,伦敦的天空是标志性的灰蓝色,楼下传来双层巴士驶过的熟悉轰鸣。Chloe关掉电脑上密密麻麻的招聘网站页面,揉了揉酸涩的眼睛。

这是她毕业的第三个月,手里的毕业生签证(Graduate Visa)像一个无声的倒计时器,滴答滴答地提醒着她,在英国的“体验时间”正在飞速流逝。身边的朋友,有的已经打包行李准备回国,有的拿到了心仪的offer,而她,还在海投简历和一轮又一轮的面试中挣扎。

“我们很欣赏你的能力,但很抱歉,公司暂时无法提供签证担保……” 这句话她已经听了不下五遍。每次收到这样的邮件,心就沉下去一截。她不禁问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花了上百万,难道最终还是只能打包回国吗?在英国留下来,真的就那么难吗?

如果你和Chloe一样,正被毕业季的焦虑包围,看着手里的签证一天天减少而不知所措,那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别慌!深呼吸。其实,对绝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有一条最主流、最稳妥,也是最多人成功走通的永居路径——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工签转永居”。

这条路的核心逻辑非常清晰:毕业后找到一家有担保资质的公司,帮你申请到技术工签(Skilled Worker Visa),然后踏踏实实工作5年,就可以申请英国永久居留(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 简称ILR)了。听起来是不是像游戏通关一样?没错,但这个游戏里有不少隐藏关卡和关键道具。今天,我就带你把这张“通关地图”研究透,把里面的门道都掰开揉碎了讲清楚。

第一关:大海捞针?不,是按图索骥找“金主爸爸”

想拿工签,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一个愿意并且有能力“捞”你的公司。这个能力,在英国移民局的语境里,就是“担保资质”(Sponsor Licence)。一家公司只有向内政部申请并获批了这个资质,才有资格从海外招聘员工,或者帮助像我们这样的留学生把学生签/毕业生签转成工签。

很多同学在找工作时有个误区,觉得只有那些如雷贯耳的跨国大公司,比如四大、投行、科技巨头才有这个资质。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解。事实上,根据英国内政部20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持有技术工签担保资质的雇主数量已经超过了9万家!这里面不仅有谷歌、汇丰这样的大厂,更多的是遍布全英各行各业的中小型企业、初创公司,甚至是一些慈善机构和大学。

那怎么知道一家公司有没有资质呢?别再傻傻地发邮件问HR了,有一个最权威的方法:直接查询英国政府的官方名录!

你只需要在谷歌搜索“Register of licensed sponsors: workers”,就能找到一个定期更新的PDF或CSV文件。打开它,全英国所有具备担保资质的公司都按字母顺序列在里面。你可以直接用“Ctrl+F”搜索你心仪的公司名,一秒钟就能知道它有没有“资格”捞你。

我身边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学传媒管理的小A同学,一直想去一家创意广告公司。他在LinkedIn上看到一家心仪的中型公司在招人,职位完美匹配,但公司网站上压根没提签证担保的事。他没有直接放弃,而是去官方名录里搜了一下,惊喜地发现这家公司的名字赫然在列!于是,他在求职信里自信地提了一句:“我注意到贵司是持有Skilled Worker签证担保资质的雇主,我对自己的能力非常有信心,能够为团队带来价值。” 最终,他顺利通过面试,HR也表示,虽然他们很少招国际员工,但既然有资质也遇到了合适的人,他们非常乐意提供担保。你看,机会就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所以,把这个官方名录存到你的收藏夹里,把它当作你的“藏宝图”。在海投简历的同时,不妨多花点时间,在这份名单里寻找那些可能被你忽略的宝藏公司。

第二关:灵魂拷问——我的工资够格吗?

找到了有资质的雇主,恭喜你,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整个工签申请中最核心、也最让人头疼的问题——薪资门槛。英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地就业市场,对工签的薪资设置了明确的门槛,而且这个门槛在2024年4月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上调,让很多同学直呼“卷不动了”。别怕,我们来仔细拆解一下。

要成功申请技术工签,你的薪水通常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并且要取其中“较高”的那一个:

1. 一般薪资门槛 (General Salary Threshold): 从2024年4月4日起,这个数字被提高到了每年£38,700。

2. 职业市场价 (Going Rate): 针对你所从事的具体职业,政府有一个“市场指导价”。这个价格是根据官方的职业分类代码(SOC Code)来定的。

举个例子,假设你找到了一个市场专员(Marketing Associate)的工作。你查到这个职业的代码是3543,对应的市场价(Going Rate)是每年£34,300。那么,你的公司需要付你多少钱呢?答案是£38,700。因为£38,700(一般门槛)比£34,300(市场价)要高。

再举个例子,你的朋友是IT行业的,拿到一个软件工程师(Software Developer)的offer,职业代码2136。这个职业的市场价非常高,达到了每年£49,400。那么,即使他满足了£38,700的一般门槛,也还是不够的。公司必须付给他至少£49,400,才能满足签证要求。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绝望?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去哪里找一份起薪接近4万镑的工作啊!别急,这正是为啥我说毕业生有“隐藏福利”。针对我们这些“新人”,移民局设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优惠政策,叫做“New Entrant”。

敲黑板!毕业生必看的“新人优惠” (New Entrant Discount)

如果你满足以下任一条件,你就可以被归为“New Entrant”:

  • 申请时年龄在26岁以下。

  • 你正在从毕业生签证(Graduate Visa)转换到技术工签。

  • 你正在从学生签证(Student Visa)转换,并且在最近2年内获得了英国本科或以上学位。

  • 你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或者刚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12个月。

对于绝大多数留学生来说,前三条简直是量身定做。只要你是“New Entrant”,薪资门槛就会大幅降低:

  • 一般薪资门槛降至:£30,960。

  • 职业市场价要求降至:标准市场价的70%。

我们再用刚才市场专员的例子算一下。标准市场价是£34,300,打七折后是£24,010。那么作为新人,你需要满足的薪资就是£30,960(新人一般门槛)和£24,010(打折后市场价)中较高的那一个。所以,你的薪资只需要达到£30,960就可以申请工签了!

是不是瞬间感觉压力小了很多?£30,960这个数字,对于英国大部分地区的毕业生起薪来说,是一个努力一下完全可以达到的目标。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2023年发布的数据,英国毕业生(包括本地生)毕业15个月后的薪资中位数就在£27,500左右,而在伦敦等大城市,或者金融、IT、法律等高薪行业,起薪超过3万镑是很常见的。

除了新人优惠,还有一个叫做“移民薪资清单”(Immigration Salary List, 简称ISL,也就是以前的“短缺职业清单”)的东西。如果你的职业正好在这份清单上,比如某些工程师、科学家、医疗护理人员,你的薪资门槛也可以降低到£30,960。不过对于大部分商科、文科的同学来说,还是“New Entrant”这个优惠用得更普遍。

所以,在和HR谈薪资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这几把“尺子”。了解规则,你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最有利的条件。

第三关:职位匹配——你的工作“够格”吗?

薪资达标了,还不行。你的工作本身也得“够格”。英国移民局要求,技术工签所对应的工作,其技能水平至少要达到“RQF Level 3”或以上。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RQF Level 3相当于英国的高中A-Level水平。这听起来不高,但基本上排除了纯体力劳动或非常初级的行政、服务类岗位。

对于我们这些手持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来说,找到一份满足RQF Level 3的工作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确保你的职位名称和工作职责,能准确地对应到移民局认可的那个“职业代码”(SOC Code)。

这个SOC Code非常关键,它直接决定了你的职业市场价(Going Rate),也决定了你的工作是否满足技能水平要求。你怎么知道你的工作对应哪个代码呢?

最权威的工具是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Occupation Coding Tool”。你可以把你的职位名称和核心工作职责输入进去,系统会帮你匹配最合适的SOC Code。在和公司HR以及移民律师沟通时,一定要反复确认这个代码的准确性。有时候,一个听起来很普通的职位,其实可以被归入一个技能水平和薪资都更高的代码里。

比如我认识一个学设计的女孩,她拿到一个公司的offer,职位是“Marketing Assistant”。这个职位听起来有点悬,对应的SOC Code可能技能等级不够。但她和老板深入沟通后发现,她的核心工作是负责公司的所有视觉设计、品牌形象更新和社交媒体内容创作,完全符合“Graphic Designer”(平面设计师,SOC Code 3421)的职责描述。最终,公司在为她申请工签时,就使用了“Graphic Designer”这个更准确、也绝对满足签证要求的职位,顺利获批。

所以,不要只看职位名称,一定要深入分析你的工作内容(Job Description)。你需要在你的简历和面试中,有意识地使用与目标SOC Code职责描述相关的关键词,向雇主证明你就是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也为之后申请签证铺平道路。

常见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岗位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分析师、会计师、管理培训生、商业顾问、市场营销专家、软件开发工程师、土木工程师、建筑师、律师助理、研究员等等。基本上,只要你的工作需要运用你的专业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性操作,就大概率是符合要求的。

第四关:五年长跑——规划你的永居之路

恭喜你!在闯过重重关卡后,你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技术工签。但这只是漫漫长征的第一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5年后的永居(ILR)。在这5年里,你需要像跑一场马拉松一样,保持节奏,不能掉队。

核心规则一:连续居住

你需要持有技术工签(或者其他可以计入永居的签证,比如之前的Tier 2)在英国连续居住满5年。这个“连续”是关键。

核心规则二:离境限制

这是最多人容易踩坑的地方!在任何连续的12个月内,你离开英国的时间不能超过180天。请注意,这里的计算方式是“rolling basis”(滚动计算),而不是按自然年或者签证年。也就是说,移民局会看你申请永居前的任意一个12个月窗口,你的离境天数是不是超标了。

无论是回国过年、去欧洲度假,还是出差,所有离开英国本土的日子都会被计算在内。所以,你必须像记账一样,精确记录每一次出入境的日期。可以用一个Excel表格,或者手机App来追踪。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因为在你申请永居时,移民局会仔细核对你护照上的每一个出入境章。

我有一个朋友,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前四年一直很顺利。到了第五年,因为项目原因,他被频繁派去欧洲出差,加上自己回国探亲和旅游,一不小心,在一个12个月的周期里离境了185天。就因为这多出来的5天,他不得不推迟了半年多的时间才能申请永居,期间的焦虑和压力可想而知。

换工作怎么办?5年时间会清零吗?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答案是:通常不会清零!

在5年期间,你完全可以跳槽。当你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时,你的新雇主需要为你申请一个新的技术工签。只要你无缝衔接(即在新工作开始前,你的新签证已经获批),那么你之前在旧雇主那里积累的时间,是可以连续计算到5年里的。你的永居倒计时不会重新开始。

这给了我们很大的灵活性。你不需要在一家公司死磕5年。很多同学的第一份工作可能薪水刚过线,或者不是最理想的平台。工作一两年后,有了本地工作经验,你的市场价值会大大提升。这时候去寻找薪水更高、平台更好的工作,不仅对你的职业发展有好处,也让你在5年后申请永居时更加稳妥(因为永居申请时同样有薪资要求)。

最后一公里:冲刺永居申请

当你勤勤恳恳、遵纪守法地在英国工作生活了将近5年,离永居的终点线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在递交申请前,你需要准备好最后的“通关文牒”:

1. 通过“Life in the UK”考试:这是一个考察英国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机考,俗称“英国常识考试”。网上有很多题库,提前一两个月准备通常都能通过。

2. 满足英语语言要求:你需要达到CEFR B1级别的英语水平。对于大多数用英语授课学位申请到签证的同学来说,你的学位证书就可以直接豁免这个考试。

3. 薪资依然要达标:申请永居时,你的年薪仍然需要满足当时的门槛(通常是至少£38,700或你所在职业的市场价,除非有特殊豁免)。这也是为什么说,在5年期间适时跳槽涨薪是很明智的。

4. 无犯罪记录和良好品格:这个是基本要求,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没有问题。

准备好所有材料,在线递交申请,录入生物信息,然后就是等待。当那封带着“Indefinite Leave to Remain”字样的批准信送到你手中时,你会发现,过去五年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是值得的。

这条路,从毕业生签证的迷茫,到找工作的焦虑,再到工签五年期间的小心翼翼,确实充满了挑战。它就像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你需要了解规则,规划路径,积累经验,才能一步步走到最后。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专业能力,更是你的规划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和强大的心态。

别被那些复杂的条款和冰冷的数字吓倒。把它们拆解开来,每一步都有迹可循。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身边有无数和你一样正在为此努力的同学,有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可以咨询,还有像我们这样为你提供攻略的平台。

现在,关掉这篇文章,去打开那个官方担保公司的名录,开始寻找你的第一个目标吧。路虽远,行则将至。你的英国故事,才刚刚开始。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1423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