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党钱包预警!自保金又涨了

puppy

各位准备去德国的宝子们,注意啦,钱包又要大出血了!德国自保金又双叒叕涨价啦!新标准已经正式官宣,每月金额提高到了934欧,一年总额直接冲上11208欧!这意味着咱们在递签前要存进银行的钱又多了一笔,真是让人心头一紧。这个新规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对正在申请和已经办好的同学有什么影响?还有哪些隐藏的细节需要注意?别慌,快点开文章看看详细解读和应对方法,早做准备才能不踩坑!

自保金新规速览
最新月额:934欧元
年度总额:11,208欧元
生效时间:自2022/23冬季学期起申请签证的学生,目前仍为现行标准
影响人群:所有即将申请德国签证的同学,以及在德需要延长签证的同学
核心建议:尽早准备,多存缓冲金,关注汇率

哈喽,各位泡在lxs.net的宝子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留德资讯的小编!今天咱们聊个扎心的话题,就是那个让无数留德党又爱又恨的——自保金(Sperrkonto)。

上周我还在留学群里潜水,看到一个学妹小A急得快哭了。她从大二就开始为德国留学攒钱,爸妈也鼎力支持,好不容易凑齐了之前标准的一万多欧。眼看着APS审核通过,马上就要递签了,结果刷到新闻说自保金涨了!她当场就懵了,对着存款余额发呆,感觉自己的德国梦好像突然被拉远了一点点。这种感觉,就像是马拉松跑到了最后一公里,裁判突然告诉你终点线往前挪了500米,你说绝望不绝望?

小A的经历绝对不是个例。自保金,这个全称叫“限制提取账户”的东西,就是德国政府为了确保咱们留学生在德国有足够的生活费,不会饿死街头而设的一道“财务门槛”。这笔钱虽然还是你的,但每个月只能取出一部分。它就像一把钥匙,没有它,你就打不开德国留学签证的大门。所以,每次它一有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千万留德预备役的心。这不,这次“狼”真的来了,而且来势汹汹!

官宣!新标准到底涨了多少?

好了,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上数据,看看这次钱包到底要“大出血”多少。

根据德国联邦教育促进法(BAföG)的最新标准,德国留学生签证的自保金金额,已经从之前的每月861欧元,正式提高到了每月934欧元!

咱们来算笔账:

旧标准:861欧元/月 * 12个月 = 10,332欧元

新标准:934欧元/月 * 12个月 = 11,208欧元

这么一算,总金额直接增加了 11,208 - 10,332 = 876欧元!

按照现在的汇率(咱们就按7.8算吧),差不多是凭空多出了将近7000块人民币!这对于很多还在靠父母支持,或者自己辛苦兼职攒钱的同学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本来准备好的钱,现在又得想办法再添一笔,能不让人头大吗?

你可能会问,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涨价?其实这和德国当地的生活成本上涨是直接挂钩的。德国政府认为,之前的861欧已经不足以覆盖一个学生在德国的基本开销了,比如房租、保险、交通、吃饭等等。尤其是在慕尼黑、柏林、汉堡这些大城市,房租年年涨,生活成本水涨船高。所以提高自保金,也是为了让大家在德国的生活更有保障。虽然理解万岁,但看着自己银行账户要多转出去一笔钱,心还是会痛啊!

灵魂拷问:这个新规到底砸到谁头上了?

我知道,现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这个新规定对我到底有没有影响?” 别急,咱们分情况来讨论。

情况一:还没递签的你

如果你是正准备申请,还没开户,或者刚开户还没存钱的“预备军”,那不好意思,你就是这次新规的“精准打击”对象。从现在开始,所有向德国大使馆、领事馆递交的签证申请,都必须按照11,208欧元的新标准来准备自保金。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老老实实存够这个数吧!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DIY申请的学弟,他之前一直关注的是旧金额,连材料清单都打印好了。幸好他加了几个留德群,及时看到了这个消息,赶紧联系父母追加了预算。他说,要是等到去银行汇款那天或者递签时才发现,那真是哭都来不及,整个申请计划都得推迟。

情况二:正在办理,钱已存好的你

这种情况就有点微妙了。假如你已经用旧标准10,332欧存了钱,甚至已经拿到了银行的存款证明,但还没去递签。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立刻、马上,联系你所在领区的德国使领馆,或者你选择的签证服务中心,发邮件或打电话问清楚!每个领区的执行细节和缓冲期可能会有微小差异。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德国人办事比较“一刀切”,大概率会要求你补足差额。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别等了,主动去补存那876欧元,然后让银行给你开一份新的存款证明。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万一因为这几百欧被拒签或者要求补材料,那耽误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可就太大了。

情况三:已经身在德国,面临延签的你

你以为到了德国就万事大吉了?Too young, too simple! 咱们的留学签证通常只有一年有效期,到期前需要去当地的外国人管理局(Ausländerbehörde)延长签证。延签的时候,同样需要提供新一年的资金证明。

这时候,外国人管理局的官员就会按照最新的标准来审核你的材料了。也就是说,他们会要求你证明自己未来一年每个月有934欧元的生活费。这通常意味着你需要再次存一笔自保金到限制性账户里。

去年在慕尼黑延签的学姐就遇到了这个情况。她第一年来的时候还是老标准,延签时就被要求账户里必须有满足新标准的金额。幸好她平时有打工存了点钱,不然也得手忙脚乱地找家里要钱。所以,在德国的同学们千万别掉以轻心,延签也得按新规来!

别只盯着11208欧!这些“隐藏”费用才是大头

很多萌新以为,准备11,208欧元就万事大吉了。但实际上,围绕着自保金,还有一堆“隐藏”的费用和坑,一不小心就会让你多花冤枉钱。

1. 缓冲金(Buffer):保命钱,必须有!

你千万不能只存刚刚好的11,208欧元!为什么?因为国际汇款有手续费,而且是两头收!国内银行汇出去要收一笔,德国银行接收也要收一笔。再加上汇率是实时波动的,等你汇款的时候可能就变了。万一到账金额差了哪怕1欧元,银行都不会给你开具标准的存款证明,那你前面就白忙活了。

所以,一定要多存一点“缓冲金”。一般建议至少多存100-200欧元。比如,你可以直接存11,400欧元,这样就能确保万无一失。这笔钱不会不见,最后还是你的,多存点总比不够好。

2. 开户费和管理费:积少成多!

开设自保金账户不是免费的午餐。市面上主流的几家服务商,比如Fintiba, Expatrio, Coracle等,都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以大家最常用的Fintiba为例,它家通常有一个套餐叫“Fintiba Plus”,包含了自保金账户和医疗保险。开户费可能在89欧元左右,然后每个月还会有4.9欧元的账户管理费。一年下来,光是账户管理费就是 4.9 * 12 = 58.8欧元。加上开户费,总共就是将近150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000块了!

这些费用虽然看起来不多,但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大家在选择服务商的时候,可以多对比一下各家的收费标准和套餐内容,选择性价比最高的。

3. 激活流程:钱不是马上就能用的!

还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以为到了德国,这笔钱就能立刻取出来用。并不是!自保金账户是一个“限制性”账户,你到了德国后,需要先去一家当地的实体银行(比如Sparkasse, Deutsche Bank, Commerzbank等)开一个普通的活期账户(Girokonto)。

然后,你需要把你的活期账户信息提交给你开自保金的服务商(如Fintiba),他们才会把每个月的934欧元从你的自保金账户,转到你的活期账户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天到一两周不等。所以,你刚到德国的那段时间,身上一定要带足现金或者一张可以国际支付的信用卡,否则可能会面临没钱可用的尴尬境地。

钱包君挺住!咱们还能怎么办?

面对涨价的现实,除了默默接受,咱们还能做点什么来减轻压力呢?

第一,早做规划,分批换汇。

钱不是一天就能攒够的。如果你有留德的打算,那就从现在开始规划你的资金。别等到最后关头才去换汇,那样汇率高低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可以多关注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走势,在汇率比较低的时候,分批买入欧元。这样长期下来,能省下不少钱。

第二,擦亮眼睛,选对平台。

现在办理自保金的平台很多,各有优劣。有的速度快,有的费用低,有的提供一条龙的保险套餐服务。多花点时间在网上做做功课,看看学长学姐们的测评和经验分享,选择一个流程清晰、收费透明、客服靠谱的平台,能让你省心不少。

第三,开源节流,拓展财路。

对于已经在德国的同学,除了省吃俭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Mini-job)。根据德国法律,非欧盟留学生每年可以工作120个全天或者240个半天。在餐厅、超市、办公室做一些兼职,不仅能赚到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还能锻炼德语,融入当地社会,一举多得。

当然,申请奖学金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DAAD(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就提供了很多奖学金项目,大家可以多去官网看看,说不定你就是那个幸运儿呢!

钱的事儿虽然头大,但也不是过不去的坎儿。德国政府设置自保金的初衷,是为了让我们能安心学习,没有后顾之忧。把它看作是对我们留学生活的一份保障,而不是一个障碍,心态或许会好很多。

它就像是游戏里的“启动资金”,虽然一开始让你肉疼,但却能保证你在“德国”这个新地图里,能顺利度过新手村。毕竟,真正的挑战和精彩,都在安顿下来之后才刚刚开始呢!

祝大家的留德之路,从搞定自保金开始,一路顺风!加油,未来的留德华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3048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