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悄悄话:选专业必看! |
|---|
|
嘿,小伙伴们!在看正文之前,先聊两句心里话。选专业这事儿,简直是留学路上第一大关,比考N1、写研究计划书还让人头秃。很多人觉得,随大流选个经济、经营总没错,爸妈放心,听着也“高大上”。但你有没有想过,当成千上万的人都挤在同一条赛道上,那得“卷”成什么样?这篇文章不是让你盲目跟风去选什么“冷门”专业,而是想带你换个视角,看看日本社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找准方向,你的留学之路可能会顺畅得多哦! |
别再挤热门专业!日本这些专业缺人又高薪
“学姐,我真的快愁死了。”
上周,我的微信收到了学妹小A发来的一长串语音,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焦虑。她今年语言学校毕业,马上就要面临出愿季,手里握着还不错的留考成绩,却在专业选择上卡了壳。
“我想报经营学,感觉好就业,以后回国发展也好。但我去参加了好几个大学的开放日,发现研究这个方向的留学生真的太多了!感觉个个都是大神,我真的好怕自己最后只是个炮灰。”小A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家里人又觉得女孩子去学什么理工科太辛苦,你说我该怎么办?”
小A的烦恼,我相信是很多留学生正在经历的真实写照。我们漂洋过海,怀揣着梦想来到日本,都希望能选一个有前景、好就业的专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铺一条平坦的路。于是,经济、经营、商学、传媒……这些传统热门专业,成了大家扎堆报名的“安全区”。
可现实是,这些领域的人才早已趋于饱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堪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不仅要和同样优秀的留学生竞争,还要和日语流利、对本国文化理解更深的日本学生同台PK。与其在“红海”里拼得头破血流,为什么我们不把目光投向那些正在蓬勃发展、人才缺口巨大的“蓝海”领域呢?
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带大家好好扒一扒日本现在到底哪些专业是“真香”现场——不仅企业抢着要人,薪资待遇也相当可观,对我们留学生来说,简直是实现“弯道超车”的黄金赛道!
IT与人工智能(AI):时代的宠儿,未来的金矿
如果说现在日本哪个行业最缺人,IT行业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你可能觉得奇怪,日本不是一个以制造业和传统行业闻名的国家吗?怎么会缺IT人才?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日本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DX)。从政府到企业,从银行系统到便利店收银,都在拼命地进行数字化升级。再加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很多需要人力的岗位都急需用AI和自动化技术来替代。需求如此巨大,但日本本土的IT人才培养速度却远远跟不上。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19年发布的《IT人才供需相关调查》中就预测,到2030年,日本的IT人才缺口最大可能达到79万人!79万!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年都需要几万名新的IT工程师填补空缺。
这就给了我们留学生一个绝佳的机会。
我的朋友阿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当初来日本读本科,并没有选择顶尖的帝国大学,而是在一所理工科实力不错的私立大学读了情报科学(信息科学)。他自己说,当时选这个专业,纯粹是喜欢打游戏,想搞明白程序是怎么写的。大学期间,他除了上课,就是自己泡在网上学Python和各种前端框架。大三开始参加就职活动,好几家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其中不乏像软银(SoftBank)、乐天(Rakuten)这样的大手企业。最终,他选择了一家专注于AI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起薪就达到了年薪450万日元,这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是非常不错的水平了。
阿杰告诉我:“我们公司里外国人很多,大家开会经常是日英夹杂,对日语口语的要求反而没那么死板。老板更看重的是你的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你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要你有技术,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作。”
对于想走这条路的同学来说,你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在申请时,学校会非常看重你的理科成绩。可以选择的专业方向非常广泛,比如情报工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即使你本科不是相关专业,也可以通过申请大学院(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来转型。很多大学,尤其是“超级全球大学计划(SGU)”里的学校,都开设了全英文授课的理工科硕士项目,对英语好的同学非常友好。
薪资方面,根据日本各大求职网站如Mynavi、Rikunabi的数据,IT行业的应届生平均年薪普遍在350万-500万日元之间,高于很多文科专业。而且,这个行业经验越丰富越吃香,干个三五年,年薪翻倍不是梦。
护理介护:最有温度的“刚需”专业
一提到“护理介护”(日语叫「介護」),可能很多同学会下意识地皱眉头,觉得这是“伺候人”的工作,又苦又累,社会地位还不高。如果你还抱着这种老旧的观念,那可就错失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没有之一。根据日本总务省2023年发布的数据,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29.1%,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对专业护理人员的需求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是未来几十年内都不会改变的“刚需”。日本厚生劳动省推算,到2025年,日本将需要约243万名护理人员,而届时的人才缺口将达到惊人的32万人。
为了解决这个燃眉之急,日本政府想尽了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大力引进外国人才。他们专门为此设立了“介护”在留资格和“特定技能”签证,为外国的护理人才来日工作大开绿灯。
我认识一位来自大连的女生小静,她高中毕业后来日本读的是专门学校的“介護福祉士”专业。这是一个为期两年的课程,专门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小静说,刚开始她也觉得很犹豫,担心自己做不来。但学校的课程非常科学,不仅教授护理技巧,还包括营养学、心理学、康复理论等专业知识,完全颠覆了她对“护工”的刻板印象。
毕业前半年,她就已经拿到了好几个养老机构的内定。她选择了一家位于东京的大型社会福祉法人,工作环境非常好,设施先进,同事关系也很融洽。现在,她已经工作了三年,不仅顺利拿到了“介護福祉士”的国家资格证书(这个证书含金量很高,相当于护理界的“金饭碗”),还通过工作签证续签,有了在日本长期发展的打算。
“这份工作确实需要耐心和爱心,但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小静在一次聊天中对我说,“当你看到那些老爷爷老奶奶因为你的照顾而露出笑容,你会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而且,我的收入很稳定,公司福利也很好,每年都有加薪,月薪税前能拿到30万日元以上,这在东京也算不错的收入了。”
对于想读这个专业的同学,语言能力是第一道门槛。因为你需要和老人、家属、医生进行大量沟通,所以至少需要N2以上的日语水平。你可以选择进入大学的福祉相关学部,或者像小静一样,选择专门学校。专门学校的课程更加注重实践,两年毕业后就能考取国家资格,直接就业,是一条非常高效的路径。
最重要的是,这个行业几乎不存在“失业”的风险。只要你持有资格证,并且认真负责,全日本都会有你的容身之所。
建筑设计:在传统与现代中创造美
日本的建筑设计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从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到隈研吾的负建筑,无数建筑大师的作品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对于学设计的同学来说,日本无疑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圣地。
你可能会问,日本到处都是房子,市场饱和了吗?恰恰相反。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台风不断,这意味着建筑物的抗震标准和维护更新要求非常高。很多几十年前建的老房子都需要重建或改造。此外,日本的城市更新项目从未停止,比如2025年即将举办的大阪世博会,以及各大城市核心区的再开发计划,都创造了大量的建筑设计需求。
日本建筑师联合会的数据也显示,日本的注册建筑师年龄结构偏大,很多经验丰富的老一辈建筑师即将退休,行业急需新鲜血液的注入。
我的学长李哥,就是一个从小就迷恋日本建筑的“技术宅”。他本科在国内读的建筑学,后来申请到了东京工业大学的大学院,师从一位非常有名的教授。他说,在日本读建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教授不仅会带他们去参观各种经典的建筑项目,还会让他们参与到真实的设计项目中去。
硕士毕业后,李哥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作品集,成功进入了日本五大建筑公司之一的“大林组”。他说,工作强度确实不小,加班是家常便饭,但能参与到动辄几十上百亿日元的大型项目中,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现在,他作为项目团队的一员,正在参与东京一个地标性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工作。
“我们公司非常欢迎有国际背景的留学生,”李哥说,“因为很多项目都是国际合作的,需要有多元化的视角。我的中国背景有时候反而成了一种优势,能更好地理解来自中国业主的需求。”
想学建筑设计,对专业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申请大学或大学院时,一份优秀的作品集(Portfolio)比你的语言成绩和GPA更重要。它需要展现你的设计理念、手绘功底和软件操作能力。日本的国公立大学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艺术大学,以及私立的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都有顶尖的建筑学专业,竞争非常激烈。
不过,回报也是丰厚的。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薪资结构基本统计调查,一级建筑士的平均年收入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随着经验和资历的增长,成为独当一面的设计师或开设自己的事务所,收入更是不可限量。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三个领域,像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农业(特别是智慧农业)等专业,在日本也同样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我们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说到底,选专业就像一场投资,不能只看眼前的热门程度,更要看未来的发展趋势。挤热门专业,就像在市中心买一套昂贵但升值空间有限的房子;而选择这些“蓝海”专业,则像是在一个潜力无限的新区买地,虽然起步时可能不那么光鲜,但未来的回报却可能是惊人的。
别再让“大家都这么选”的想法束缚住你。花点时间,去真正了解一下日本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你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又在哪里。那条看似人迹罕至的小路,或许正是通往你梦想中最灿烂风景的捷径。你的留学之路,应该由你自己来定义,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