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加幸福感飙升,就靠这10件小事

puppy

嘿,刚来加拿大的你,是不是一边顶着学业压力,一边偷偷想家?别担心,提升幸福感真没那么难!其实,快乐就藏在那些不经意的小瞬间里。比如,周末去逛一次农夫市场,用心给自己做顿暖心饭菜,或者勇敢地对咖啡师说声“Have a good one!”。这篇文章就为你整理了10件超简单又治愈的“幸福秘籍”,不需要你花大钱、费大力,就能让你的留学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快来看看,从今天开始,一起解锁在加拿大的小确幸吧!

幸福感自检小贴士
今天,你有没有花一分钟,什么也不做,只是单纯感受一下窗外的阳光?
今天,你有没有对自己说一句:“嘿,你已经做得很棒了”?
今天,你有没有发现一件身边让你觉得“有点意思”的小事?

嘿,我是 lxs.net 的小编。还记得你刚收到加拿大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心情吗?是不是觉得整个世界都为你敞开了大门,未来闪闪发光?

可真到了这里,现实可能给你来了个措手不及。上周三晚上11点,多伦多,窗外下着小雨。我朋友小K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内容只有一张照片和一句话。照片里是她书桌上一杯快冷掉的咖啡,旁边摊着一本厚厚的教科书,密密麻麻全是高光笔记。那句话是:“突然觉得好累啊,不知道这一切图什么。”

我太懂这种感觉了。一个人拖着两个大箱子来到陌生的国度,面对全英文的课堂、赶不完的due、听不太懂的local slang,还有时不时涌上心头的孤独感。家人的关心隔着时差,想吃一口正宗的家乡菜都成了奢侈。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幸福感是需要通过“取得巨大成就”才能获得的,比如拿到全A的成绩单,或者找到一份顶级公司的实习。

但其实,真正的幸福感,往往藏在那些最不起眼、最微小的日常瞬间里。它不需要你花大钱,也不需要你费大力。今天,我就想和你聊聊在加拿大提升幸福感的10件小事。这些都是我和身边朋友们亲身实践过,并且觉得超治愈的“幸福秘籍”。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从今天开始,解锁在加拿大的小确幸吧!

1. 用心给自己做一顿饭

你可能会说:“做饭?太麻烦了,点外卖或者去学校食堂不是更快吗?”。但相信我,自己动手做饭的意义,远远超过填饱肚子。

留学生活里,我们每天都在被动接收信息:听课、阅读、刷手机。而做饭,是一个完全由你主导的创造过程。从挑选食材,到洗、切、烹饪,再到最后装盘,每一步都充满了掌控感。当锅里发出滋滋的声响,熟悉的饭菜香气弥漫在小小的公寓里时,那种温暖和踏实的感觉,是任何外卖都无法替代的。

我的朋友Linda,刚来温哥华的第一个月,因为吃不惯也因为想家,情绪特别低落。有天她实在忍不住了,就对着网上的菜谱,磕磕绊绊地学做妈妈最拿手的番茄炒蛋。她说,当她把打好的蛋液倒进油锅,闻到那股熟悉的香味时,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那顿饭,她吃得特别香。从那天起,她开始每周给自己做几次饭。这不仅帮她省下了一大笔钱,更重要的是,这个小小的仪式感,成了她在异国他乡最温暖的慰藉。

数据也能说明问题。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在外就餐的费用是相当可观的。一份2022年的报告显示,加拿大家庭平均将食品预算的近30%用于外出就餐。对于留学生来说,自己做饭一年下来省出一部最新款手机的钱,绝对不是夸张。更重要的是,心理学研究发现,烹饪这种有创造性的活动能有效减轻压力和焦虑情绪,被称为一种“行为激活”疗法。所以,下次感到疲惫时,别急着打开外卖App,试试走进厨房吧。

2. 逛一次当地的农夫市场

超市里的蔬菜水果总是包装得整整齐齐,但也少了一点“人情味”。想体验最地道的加拿大生活气息,一定要去逛逛当地的农夫市场(Farmers' Market)。

这里没有冰冷的价签和沉默的收银员,有的是热情的农场主,他们会骄傲地告诉你,这些草莓是今天早上刚摘的,这个蜂蜜是自家蜂场产的。你可以看到最新鲜、最时令的果蔬,五颜六色地堆在一起,充满了生命力。你还可以尝到各种手工制作的奶酪、果酱、面包,甚至还有一些奇奇怪怪但特别好吃的本地小吃。

我第一次去多伦多的St. Lawrence Market时,完全被震撼了。那不仅仅是一个菜市场,更像一个社区的客厅。人们推着小车,悠闲地挑选商品,和摊主们像老朋友一样聊天。我鼓起勇气买了一小块本地的切达奶酪,摊主大叔还热情地教我怎么搭配饼干和红酒。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匆匆路过的游客,而是真正开始融入这个城市了。

加拿大有着非常成熟的农夫市场文化。根据“Farmers' Markets Canada”的统计,全国有超过800个这样的市场,它们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这些市场不仅支持了本地农业,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社交和休闲的场所。周末花上一两个小时,不带任何购物目的地去逛一逛,闻闻花香,尝尝果酱,听听现场的街头音乐,你会发现,快乐原来可以这么简单、这么有烟火气。

3. 和咖啡师/收银员认真说声“Have a good one!”

在北美,进行一些简单的“Small Talk”是非常普遍的文化。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扫码付款,转身就走”的留学生来说,一开始可能会有点不适应。但这个小小的改变,或许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下次去Tim Hortons买咖啡,或者在超市结账时,试着抬起头,和对方有一个眼神交流,然后微笑着说一句:“Thank you, have a good one!”。这句话比单纯的“Thanks”多了一份真诚的祝福。你会发现,99%的情况下,对方都会报以一个同样真诚的微笑,回你一句“You too!”。

这个过程可能只有短短几秒钟,但它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那层“透明墙”。它提醒你,你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而是这个社区里真实的一员。这种微小的、积极的互动,会像一颗小石子投进心湖,激起一圈圈温暖的涟漪。

我有个性格内向的朋友,刚来时连点餐都不敢大声说。我鼓励她从这个小练习开始。一开始她很紧张,后来慢慢变得自然。她说,当她看到对方因为她一句简单的问候而露出笑容时,她自己也变得开心起来,一整天的学习压力都好像减轻了不少。这给了她开口说英语的巨大勇气。

这背后也有科学依据。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是与服务人员(如咖啡师)进行最简短的、积极的社交互动,也能显著提升人们当天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所以,别小看这一句简单的问候,它是在为你的快乐账户储值呢!

4. 探索一个你从未去过的社区公园

加拿大最不缺的就是绿地和公园。无论你身处哪个城市,几乎都能在步行范围内找到一片可以让你喘口气的地方。我们常常被“著名景点”所吸引,比如温哥华的斯坦利公园,多伦多的中央岛,却忽略了身边那些小而美的社区公园。

找一个没课的下午,关掉电脑,放下手机,就去探索一个你从未去过的街心公园。你可能会发现一个别致的小池塘,几只悠闲的加拿大鹅,或者一片开满野花的草地。找个长椅坐下来,什么也别想,就只是看着孩子们在玩耍,情侣在散步,小狗在追逐飞盘。

这种“无所事事”的时间,在紧张的留学生活中是极其宝贵的。它能让你从无尽的知识和信息中抽离出来,让你的大脑和眼睛得到真正的休息。自然的疗愈力量是惊人的,仅仅是接触绿色,就能有效降低心率和压力水平。

有一次期末考试前,我压力大到整夜失眠。第二天下午,我索性合上书本,走进了公寓附近一个我从未留意过的小公园。我在草地上躺了半个小时,看着云彩从头顶飘过,听着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就是这半个小时,让我紧绷的神经奇迹般地放松了下来。回去后,我睡了一个好觉,复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加拿大对城市绿化非常重视。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21年的数据,超过80%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离公园或公共绿地10分钟步行路程的范围内。这些免费的“天然氧吧”和“情绪调节器”就在你身边,千万别浪费了。

5. 加入一个“低门槛”的社团或兴趣小组

很多同学觉得,参加社团活动会占用宝贵的学习时间。但关键在于选择。你不必非要去参加那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学术或竞赛类社团,试试看那些“低门槛”的兴趣小组吧。

这里的“低门槛”指的是:进入要求不高,活动频率适中,氛围轻松愉快。比如,学校的电影欣赏社(每周一起看场电影,随便聊聊)、桌游社(每周聚一次玩玩游戏)、徒步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周边远足),或者通过Meetup这样的App找到社区里的瑜伽小组、读书会等等。

参加这样的组织,目的不是为了给简历添彩,而纯粹是为了“好玩”。它能帮你快速找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让你有机会练习口语,并且自然而然地扩大你的社交圈。在一个完全放松的环境里,你会更容易建立起真实的友谊。

我认识一个学计算机的男生,平时除了上课就是写代码,觉得生活很枯燥。后来他加入了学校的“飞盘社”,每周两次的活动成了他最期待的时光。他说,在草地上奔跑、扔飞盘的时候,所有的bug和deadline都被抛到脑后了。他还因此认识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很多朋友,甚至还有一个本地小哥带他去体验了冰球比赛。

加拿大非常崇尚社区文化。《加拿大福祉指数报告》多次强调,“社区活力”和“归属感”是衡量国民幸福度的关键指标。加入一个兴趣小组,就是建立这种归属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它会让你感觉,你不仅仅是在这里“上学”,更是在这里“生活”。

6. 在Dollarama或Winners里“寻宝”

想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快乐吗?去Dollarama或者Winners逛逛吧!这绝对不是鼓励你消费,而是一种有趣的“寻宝游戏”。

Dollarama是加拿大的“一元店”,虽然现在很多商品已经不止一元了,但依然是淘便宜好物的圣地。你可以花几块钱买到一套好看的文具、一个香薰蜡烛、一些派对装饰品,或者一大包零食。Winners则是一家折扣连锁店,可以用很低的价格买到品牌的家居用品、衣服、护肤品等。

关键在于心态。给自己设定一个10刀或20刀的预算,然后目标明确地去寻找那些能“提升生活品质”的小物件。比如,一个能让你喝水心情变好的马克杯,一双冬天里穿着超舒服的毛绒袜子,一瓶味道很好闻的洗手液,或者一本可以随手涂鸦的笔记本。

这个过程的乐趣在于“发现”。你永远不知道货架上会出现什么惊喜。这种用小钱给自己创造大满足的体验,非常有成就感。它会让你觉得,即使在预算有限的留学生活里,你依然有能力把日子过得精致而有趣。

我每次搬家,第一件事就是去Dollarama买收纳盒和清洁用品,再去Winners淘一两件装饰品,比如一个相框或者一块小地毯。花不了多少钱,但整个空间立刻就有了“家”的感觉。这种亲手布置自己小窝的过程,本身就非常治愈。在加拿大,像Dollarama这样的折扣零售商非常普及,全国有超过1400家门店,几乎遍布每个社区,是你随时可以光顾的“快乐源泉”。

7. 做一次志愿者,哪怕只有半天

当我们深陷于自己的烦恼时,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暂时把目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去看看别人的世界,去为他人做点什么。

在加拿大,做志愿者是非常普遍和受人尊重的行为。你不需要做出长期的承诺,很多机构都欢迎短期的、一次性的志愿者。比如,在社区的食物银行(Food Bank)帮忙分拣食物,在动物收容所陪小猫小狗玩耍,在大型活动(如马拉松比赛)中做引导员,或者在公园里参加一次环保清洁活动。

这个过程会给你带来多重收获。首先,你会获得巨大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当你看到自己的付出给别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时,那种满足感是任何成绩都无法比拟的。其次,这是了解加拿大社会和结交本地朋友的绝佳机会。你会和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的人一起工作,在非常自然的环境中练习英语,了解他们的想法。

我一个学姐,曾在多伦多一个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餐食的机构做过半天志愿者。她的任务就是给人们盛汤。她说,当那些人接过热汤,对她说“Thank you”和“God bless you”时,她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纠结的那些论文、考试的烦恼,在生存面前是多么微不足道。那次经历让她变得更加谦逊和感恩。

根据加拿大志愿服务局(Volunteer Canada)的报告,志愿服务是加拿大社会结构的基石。参与志愿活动不仅能帮助他人,研究也表明,它与个人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你可以在学校的职业中心或者你所在城市的官网上找到大量的志愿者机会信息。

8. 给家人打一通“不报忧”的视频电话

我们给家里打电话,是不是常常变成“诉苦大会”?“最近学习好累”、“天气好冷”、“饭好难吃”……我们想得到家人的安慰,但很多时候,这种“负能量”的传递,挂了电话后反而会让双方都更加担心和焦虑。

试试看,下一次视频通话,给自己定一个规则:只分享一件本周发生的好事或趣事,无论多小都可以。比如,“我今天在路上看到一只超肥的浣熊,特别搞笑”、“我这周尝试做了一个新菜,味道还不错”、“我们教授今天在课上讲了个冷笑话”……

这个小小的转变,作用是双向的。对家人来说,他们能看到你在异国他乡积极、乐观的一面,会感到非常欣慰和放心。对你自己来说,这个过程会迫使你去回顾和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你会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生活并不全是压力和困难,也有很多值得开心的小确幸。

这其实是一种积极心理学中的“感恩练习”。心理学家发现,有意识地关注和分享生活中的积极事件,能够显著提升我们的主观幸福感,并帮助我们建立更强的心理韧性。它能训练你的大脑,让它习惯于去捕捉那些美好的瞬间,而不是总盯着那些不愉快的部分。

我的一个朋友就坚持这么做。每周和父母视频时,她都会分享一张她拍的最好看的照片,并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她说,这不仅让通话的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也让她自己成了一个更善于发现美的人。

9. 学一句当地俚语或法语问候

想让你在加拿大的生活更有“内味儿”吗?学几句地道的行话吧!这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周围人的对话,更是一个融入当地文化的有趣尝试。

比如,在Tim Hortons点咖啡,学会说“double-double”(双份奶双份糖),店员可能会对你这个“懂行”的顾客会心一笑。了解到加拿大人把一元和两元的硬币叫做“Loonie”和“Toonie”,在付钱的时候你就能更自如。还有那句标志性的“Eh?”,试着在合适的语境下用一下,会让你瞬间拉近和本地人的距离。

加拿大是一个官方双语国家。根据2021年的人口普查,超过21%的加拿大人以法语为母语。即便你不在魁北克省,学几句简单的法语问候,如“Bonjour”(你好)、“Merci”(谢谢)、“Bonne journée”(祝你有美好的一天),也是一种表达尊重和友好的方式。当你对一个法裔加拿大人说“Bonjour”时,他们通常会感到非常惊喜和高兴。

学习这些语言的碎片,就像是收集打开本地文化之门的钥匙。每一次成功的使用,都会给你带来小小的成就感和归属感。我刚来时,完全不知道什么是“Toque”,后来才知道是加拿大人冬天戴的那种毛线帽。有一次天气冷,一个同学关心我:“Don't forget your toque!”,我立刻就明白了。那种感觉,就像是解锁了一个游戏里的新成就。

10. 整理你的“小角落”,点上一支香薰蜡烛

最后,让我们回到你自己的空间——那个你在加拿大称之为“家”的地方,哪怕它只是一个十几平米的宿舍房间。

当感觉压力大、心情烦躁的时候,看看你的书桌是不是堆满了书本和杂物,椅子上是不是搭着没来得及洗的衣服。混乱的外部环境,往往会加剧内心的混乱。

花一个小时,就一个小时,专注于整理你房间里的一个“小角落”。可以只是你的书桌,或者你的床头柜。把东西归位,擦掉灰尘,扔掉垃圾。然后,进行最后一步——创造一点仪式感。比如,摆上一盆小小的绿植,放上你和家人的合照,或者,点上一支你喜欢的味道的香薰蜡烛。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体力劳动,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整理。通过掌控你的物理空间,你会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一个整洁、干净、充满你喜欢气息的角落,会成为你的“安全区”和“充电站”。当你学习累了,回到这个属于你的小天地,深吸一口气,会感到无比的放松和安心。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实,物理环境对人的情绪和行为有显著影响。一个有序、舒适的环境能够降低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水平,提升专注力和幸福感。而嗅觉又是与记忆和情绪联系最紧密的感觉。一种好闻的气味,能立刻把你带入一种平静、愉悦的状态。所以,别低估了整理和香薰的力量,它们是你成本最低的“家庭心理疗法”。

好了,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表达的就一件事:

幸福,真的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宏大目标。它不是你银行账户里的数字,也不是你成绩单上的GPA。它就藏在你用心为自己煎的那个鸡蛋里,藏在农夫市场那颗沾着露水的西红柿上,藏在你对陌生人说出那句“Have a good one!”后对方的笑容里。

留学生活注定是一场夹杂着孤独和成长的旅程。别对自己太苛刻,别忘了在赶路的同时,也低头看看脚边的风景。

从今天起,就从这10件小事里,挑一件你最想做的试试看吧。或者,就从更简单的一步开始——给下一个为你扶门的人,一个大大的微笑,怎么样?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666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