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前的小锦囊 |
|---|
| 别背稿!别背稿!别背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招生官一天要面试几十个学生,你是不是在背诵,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把关键词记在心里,用自己的话自然地说出来。 |
| 这不是考试,是聊天。放轻松,把招生官当成一个想了解你的新朋友。你越自然,对方就越能看到真实的你。 |
| 准备几个你的“专属故事”。一个关于你克服困难的故事,一个关于你对某个学科痴迷的故事,一个关于你和朋友合作的故事。这些远比“我是一个努力的人”要有力得多。 |
| 主动提问是加分项。这表明你真的对学校做了功课,并且有自己的想法。千万别问官网上能搜到的问题! |
还记得我去年辅导的一个小学妹莉莉吗?为了她心心念念的威克姆阿贝学校(Wycombe Abbey)的面试,她把自己的介绍、兴趣爱好、为什么选我们学校……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背得滚瓜烂熟。她甚至对着镜子练了不下五十遍,确保每个微笑都恰到好处。
结果面试时,招生官听完她流利的自我介绍后,笑着问了句:“That's impressive. You mentioned you love reading. Could you tell me about the last book you read that wasn't for school and what you thought about it?”(很棒。你提到你喜欢阅读,能聊聊最近读的一本非学校要求的书,以及你的想法吗?)
莉莉瞬间卡壳了。她的“标准答案”里只准备了莎士比亚和简·奥斯汀,可她最近明明在追一部网络科幻小说。她支支吾吾半天,最后憋出来一句:“It was... a classic novel.”(是……一本经典小说。)
气氛一下子就尴尬了。招生官脸上的微笑没变,但眼神里已经少了些什么。
这个小插曲,是不是让你心里也咯噔一下?每年,有成千上万像莉莉一样优秀的孩子在申请英国高中。根据英国私立学校委员会(ISC)2023年的报告,光是在ISC成员学校里,就有接近25,000名父母在海外的国际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面试就是那道把你和一堆漂亮的成绩单区分开来的分水岭。
招生官们早就对那些“我品学兼优、热爱运动、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的模板式回答免疫了。他们真正想找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想法、有温度的少年。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点掏心窝子的话:英国高中面试,招生官到底想听什么?
一、不止是“我喜欢物理”,而是你眼里为它亮起的光
当招生官问你“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你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时,千万别只回答一个词,比如“Physics”(物理)。这就像别人问你喜欢吃什么,你只说“饭”,太空洞了。
他们想听的是故事,是热情,是你和这个学科之间的“化学反应”。
想想之前一个拿到伊顿公学(Eton College)offer的男孩,我们叫他小K。当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时,他是这么回答的:“我超爱物理,尤其是电磁学部分。去年我花了两个月时间,在网上找资料,用废弃的铜线和电池自己做了个小小的特斯拉线圈。第一次失败时,整个房间都跳闸了,我妈差点把我赶出家门。但当最后看到那个小小的紫色电弧在顶端跳动时,我感觉自己像个魔法师!”
看到区别了吗?小K没有说自己物理考了多少分,也没说自己刷了多少题。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充满细节、失败和最终喜悦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有他的好奇心、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毅力和纯粹的热爱。这束“眼里为它亮起的光”,是任何标准答案都无法比拟的。
招生官听到这样的回答,脑海里浮现的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学霸”形象,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对知识有渴望的探索者。这恰好契合了像惠灵顿公学(Wellington College)在其招生理念中反复强调的特质:“intellectual curiosity, independence of thought and a genuine love of learning.”(学术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和对学习真正的热爱。)
所以,下次准备这个问题时,别去想“哪个科目听起来更高大上”。问问你自己,到底是什么让你兴奋?是历史故事里的人物命运,是数学公式的简洁之美,还是生物实验中观察细胞分裂的奇妙?找到它,然后用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小故事,把它讲给招生官听。
二、不止是“答案”,而是你那颗滴溜溜转的小脑袋瓜
面试中,你很可能会遇到一些看似“奇葩”的问题,比如:
“How many golf balls can fit into a Boeing 747?”(一架波音747里能装下多少个高尔夫球?)
“If you were a colour, what colour would you be and why?”(如果你是一种颜色,会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遇到这种问题,第一反应是不是懵了?别怕,招生官百分之百不是想知道那个准确的数字或者“正确”的颜色。他想看的,是你面对未知问题时,你的小脑袋瓜是怎么一步步思考的。
这是一个展示你逻辑思维、创造力和抗压能力的绝佳机会。我们还是用“高尔夫球”这个问题来举例。一个糟糕的回答是:“I don't know.”(我不知道。)或者随便猜一个数字。
一个优秀的回答,应该是这样的:
“Wow, that's a fun question. Let me think for a moment... Okay, first, I would need to estimate the volume of a Boeing 747's interior. I can ignore the cockpit and engine space, and just focus on the main cabin and cargo hold. I might need to break it down into simpler shapes, like cylinders and rectangles, to approximate the total volume.”
“Then, I would need the volume of a single golf ball. That's easy, it's a sphere, so the formula is 4/3πr³. After that, I would divide the plane's volume by the golf ball's volume. But wait, since golf balls are spheres, there will be gaps between them when they are packed. So I'd have to account for that wasted space. I've read that the packing density for spheres is around 74%, so I'd multiply my initial result by 0.74 to get a more realistic number. I don't have the exact dimensions, but this would be my process to solve it.”
看,整个过程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你清晰地展示了你的思考框架:
1. 分解问题 (估算飞机容积) 2. 建立模型 (估算高尔夫球体积,使用公式) 3. 考虑变量 (考虑到球体堆积的空隙) 4. 得出逻辑 (给出最终的计算思路)
这就够了!你向招生官证明了你不是一个只会被动接收知识的“存储器”,而是一个能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处理器”。这种能力,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人生道路上,远比记住几个知识点重要得多。
三、不止是“特长”,而是你能为大家带来什么
几乎所有的英国私校,尤其是寄宿学校,都非常看重“社区感”(Community)。他们招收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学生,而是一个未来能在宿舍、课堂、运动场上和大家一起生活、学习、成长的伙伴。
因此,当招生官问到你的兴趣爱好或者课外活动时,他想了解的不仅仅是你有什么特长,更是这些特长如何塑造了你的个性,以及你能为这个多元化的社区带来什么独特的色彩。
回答“我喜欢弹钢琴,已经考了十级”或者“我是校篮球队的”,当然没问题,但有点干巴巴。我们可以把它变得更丰满,更有温度。
比如,一个热爱烘焙的女孩可以这样说:“我特别喜欢烘焙,尤其是做纸杯蛋糕。每个周末,我都会尝试新的配方,然后带给我的朋友们。上个月,我们社区为流浪动物收容所组织了一次义卖,我就烤了200个小蛋糕去卖。虽然那天很累,但看到大家都很喜欢我的蛋糕,并且最后我们筹集到了不少钱,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我觉得烘焙不仅是门手艺,更是一种分享快乐的方式。”
这个回答里有什么?有你的爱好(烘焙),有你的技能(能烤200个蛋糕),有你的品质(乐于分享、有爱心、有行动力),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你如何通过自己的爱好与他人、与社区产生积极的连接。
招生官一听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来到我们学校,很可能会在宿舍里组织一个烘焙俱乐部,或者在学校的慈善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她是一个能给集体带来温暖和活力的“贡献者”,而不仅仅是一个“住客”。
根据数据,英国寄宿学校的学生通常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课堂外度过的。学校需要确保你是一个能积极融入集体生活,并且能为他人带来正面影响的人。所以,想想你的爱好,无论是编程、辩论、画画还是玩飞盘,它们背后有没有一个关于团队合作、克服挑战或者服务他人的故事?把它找出来。
四、不止是“我没问题了”,而是你对未来的好奇
面试的最后,招生官通常会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for me?”(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吗?)
这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回答“No, thank you.”(没有了,谢谢。)约等于主动放弃了一次绝佳的展示机会。
这个环节的目的,不是让你问一些官网上随手一查就能找到的信息,比如“学校有多少学生?”或者“学费是多少?”。这只会显得你准备不足。
这是你展示对学校的真正兴趣和思考深度的机会。好的问题,能瞬间让招生官对你刮目相看。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准备:
关于学术探索:“我注意到学校网站上提到了一个‘天体物理学’的选修课,这正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请问这门课会涉及哪些具体的项目,或者有没有机会使用到学校的天文望远镜呢?”
关于社团活动:“我对辩论非常着迷,也看到学校的辩论社取得了很棒的成绩。我想了解一下,作为一名新社员,通常会有什么样的机会参与到校际比赛的训练和准备中去呢?”
关于学校文化:“我听一位学长说,学校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导师制’(House System/Tutor System)。您能和我分享一下这个制度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是如何运作的吗?它如何帮助新生更好地融入?”
这些问题都基于你对学校的深入了解,并且指向了你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它传达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我不是在“海投”学校,我是真的对你们学校充满向往,并且已经在认真规划我在这里的成长路径了。
一场好的面试,应该是一次双向的奔赴。你展示自己,同时也在考察学校是否真的适合你。一个有好奇心、有规划的学生,永远是顶尖学校最青睐的对象。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做真实的你,讲你自己的故事。
别再焦虑地去搜什么“面试必胜宝典”了,你的生活、你的思考、你的热爱,就是最好的“宝典”。
面试前,找个舒服的角落,泡杯热茶,好好地和自己聊一聊。是什么让你眼睛发亮?是什么让你感到骄傲?你曾经搞砸过什么事,又从中学到了什么?把这些零碎的珍珠串起来,它就是你独一无二的项链。
走进面试房间的那一刻,深呼吸,记得你不是去接受审判的,你是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并向他展示一个有趣灵魂的。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