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温馨提示 |
|---|
| 这篇文章有点“扎心”,但绝对是干货。玻璃心的小伙伴请先深呼吸,我们的目标不是劝退,而是帮你“精准排雷”,看清现实才能更好地规划路线。记住,最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
早稻田申请天花板,这些专业谁敢报?
哈喽,各位在留学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欢迎来到lxs.net,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挖申请内幕的小编。
今天咱们聊个刺激的话题:早稻田大学。一提到早大,是不是感觉自带光环?村上春树的母校,日剧里的精英摇篮,无数留学生的梦中情校。但梦想归梦想,现实往往更“骨感”。
我还记得前年带过的一个学生,小A。她是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国内普高,N1高分飘过,托福100+,EJU(日本留学生考试)更是考出了710+的惊人成绩。她信心满满地把早稻田大学的政治经济学部(简称“政经”)填在了第一志愿。在她看来,这个分数,配上她学生会主席的履历,进早大政经,稳了。
结果呢?一纸“不合格”通知书,让她在办公室里哭了整整一下午。她想不通,自己到底差在哪儿了?
小A的故事不是个例。每年,都有无数像她一样优秀的学生,在早稻田的王牌专业面前“折戟”。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早大的申请天花板,到底有多高?那些站在金字塔尖的专业,到底在筛选什么样的学生?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层神秘的面纱。
传说中的“御三家”:政经、商、法到底有多恐怖?
在日本,早大的政经、商学部、法学部,常被称为“御三家”,是王牌中的王牌。能考上其中任何一个,都约等于半只脚踏进了日本的精英圈。但想成为其中一员,你得先在申请的“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
第一座大山:政治经济学部(政经)
如果说早稻田是私立大学的王者,那政经学部就是王冠上最亮的那颗宝石。它是早大的招牌,培养了无数日本首相和商界大佬。想进这里,光有高分是远远不够的。
咱们先看一组让人窒息的数据。根据近几年的录取情况,想书类选考(材料审查)能过,你的EJU分数基本得在720分以上(满分800)。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你的日语、数学、文综三科几乎都不能有短板,每一科都要接近满分。特别是日语,阅读听力加起来没个450+(满分500,含记述),基本第一轮就被刷了。
举个真实的例子。去年成功上岸的一位前辈K君,EJU总分738,托福105。这分数已经站在了留学生考试的顶端。但他告诉我,他同批面试的同学里,好几个分数都跟他不相上下,甚至还有750+的大神。那一刻,他才明白什么叫“神仙打架”。
分数只是敲门砖。政经学部的教授们,更看重你的“思考深度”和“社会关心”。你的志望理由书(个人陈述)不能泛泛而谈“我对政治经济感兴趣”,而是要具体到“我对安倍经济学的遗产与日本未来消费税政策联动的研究感兴趣,并拜读了贵校XX教授的相关论文”。
面试更是“压力测试”。教授可能会冷不丁地问你:“你认为目前中日关系最大的症结是什么?如果你是决策者,会如何破局?” 这种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考察的是你的知识储备、逻辑思辨能力和临场反应。K君当时就被问到“如何看待日本的少子化和老龄化对经济的长期影响”,他结合自己在中国观察到的类似社会现象,提出了一个比较性的观点,这才让教授露出了赞许的目光。
所以,想冲政经?先问问自己:你的分数够“卷”吗?你对时事政治的了解,真的超出了课本吗?你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二座高峰:商学部
如果说政经是培养“治国”人才的地方,那商学部就是未来的“商界巨子”的摇篮。因为就业前景好,每年申请商学部的人数也是多到爆炸。
商学部的分数线虽然可能比政经稍微“友好”一点点,但“一点点”也意味着EJU至少要700分起步。而且,商学部非常看重数学成绩。如果你报的是需要数学2的那个方式,那数学没个180+(满分200),基本也是陪跑的命。
和政经不同,商学部更接地气,也更看重你的实践能力和未来规划。去年合格的S学姐,EJU分数705,不算顶尖,但她有一段非常亮眼的经历:曾在一家创业公司实习,负责市场推广,并成功将一款App的用户量提升了20%。
在她的志望理由书和面试里,她没有空谈理论,而是将这段经历作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营销策略的成功与不足,并结合早大商学部市场营销方向的XX教授的研究,提出了自己未来的学习和研究计划。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述,瞬间就让她在一众高分学霸中脱颖而出。
商学部的面试,问题也更具体、更偏向商业实战。比如:“你最欣赏的企业家是谁?为什么?”“你认为优衣库的成功模式可以在你的国家复制吗?会遇到什么挑战?”“给我们设计一个方案,推广早稻田大学的纪念品。”
这些问题,考验的不仅是你的商业知识,更是你的商业思维、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果你只是个会刷题的书呆子,恐怕很难应对。
第三道门槛:法学部
法学部的难度同样不容小觑。作为培养法律专家的殿堂,它对学生的日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达到了极致。
分数上,EJU没个700分以上也基本没戏。最关键的是,法学部对日语的“记述”(小论文)部分看得特别重。你的文章不仅要观点明确,论证有力,更要用词精准、逻辑严密,展现出学法之人应有的素养。一篇50分的记述,可能比总分高10分还管用。
法学部的申请材料,需要你展现出对“公平”“正义”等抽象概念的深刻思考。去年有位合格的同学,他的志望理由书从身边一件小小的消费维权事件写起,层层递进,探讨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精神,再引申到自己想在早大学习民法的志向。这种由小见大、逻辑清晰的叙述方式,非常受教授青睐。
面试更是对你逻辑的终极考验。教授可能会给你一个案例,比如“电车上有人突发疾病,另一位乘客紧急施救但造成了二次伤害,这在法律上该如何界定责任?” 你需要迅速整理思路,有条不紊地分析其中的法律关系。这拼的,就是硬核的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
光环背后的“潜规则”,你读懂了吗?
看完了这些,是不是感觉心凉了半截?别急。高分只是入场券,真正决定你命运的,往往是那些看不见的“软实力”。
首先,是研究能力。日本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到了高年级,非常强调“ゼミ”(Zemi),也就是研究小组。教授招你进来,是希望你能成为他研究团队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一个只会考试的机器。所以,你在申请时,必须表现出强烈的研究意愿和初步的研究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官网扒你心仪教授的论文来看,哪怕看不懂,也要硬着头皮看摘要和结论,然后在你的志望理由书里,有针对性地提出你的想法。这会给教授留下“这个学生是认真做过功课的”的绝佳印象。
其次,是你的“独特性”。每年申请早大的学生,履历都金光闪闪,学生会长、模联主席、各种竞赛获奖者……数不胜数。在这些优秀的申请者中,你要思考:你有什么是别人没有的?是你独特的成长背景?是你对某个冷门领域的热情?还是你某次失败后总结出的深刻感悟?把这个“独特性”挖掘出来,讲成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比罗列一堆奖项更能打动人。
最后,是沟通能力和“相性”(契合度)。面试不仅是考察,更是一次“相亲”。教授在看你是否适合他的研究室,你也在看这位教授是否是你的理想导师。在面试中,要表现得自信、谦逊、有礼貌,与教授进行平等的、有深度的交流。展现出你是一个积极向上、乐于团队合作的人。有时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专注的眼神,比一个完美的答案更重要。
所以,各位小伙伴,别再傻傻地以为考个EJU高分就能躺平进早大了。申请是一场信息战,更是一场综合实力的博弈。
那现在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对标政经、商学部的大神,那就继续刷分,同时赶紧去泡图书馆、看新闻、找教授论文,把你的思想武装起来。试着去模拟面试,找人challenge你的观点,把自己的思维练得像肌肉一样结实。
如果你的分数和背景没那么顶尖,也别灰心。早稻田不是只有这几个专业。国际教养学部(SILS)、社会科学部、文化构想学部等等,都是非常优秀的选择,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也各有特色。与其削尖了脑袋去撞南墙,不如找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赛道,发掘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申请季是场硬仗,但别怕。看清了山顶有多高,才知道脚下的每一步该怎么走。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你对早大的申请有更清醒的认识。加油,未来的早稻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