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中申请保姆级攻略,一篇搞定

puppy

是不是感觉申请美高头都大了,各种信息看得眼花缭乱?别慌,这篇保姆级攻略就是为你准备的!我们手把手带你从七八年级就开始规划时间线,聊聊怎么精准选出梦校,分享SSAT和托福的高效备考方法,再告诉你文书和面试里那些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加分小技巧。这里没有复杂术语,全是学长学姐掏心窝子的大白话,帮你理清所有思路,避开申请路上那些“坑”,让你从小白秒变申请达人!快收藏起来慢慢看吧!

美高申请核心避坑指南
时间规划:别等到九年级才着急!七、八年级是打基础、探索兴趣的黄金期,GPA和课外活动两手都要抓。
学校选择:排名不是唯一!关注学校文化、课程特色、师生比。适合你的,远比名气大的更重要。
标化考试:托福是语言门槛,SSAT是学术能力证明。早点搞定托福,再集中火力攻克SSAT,尤其是词汇部分。
文书面试:千万别写成简历!讲一个能体现你个性的真实小故事,让招生官记住你这个“人”,而不是一堆奖状。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专门帮大家排忧解难的学长。最近后台收到好多私信,说“学长学长,申请美高也太复杂了吧!看了一堆攻略,脑子还是一团浆糊,感觉自己要秃了……”

我太懂这种感觉了。想当年,我帮我表妹小A弄申请的时候,她妈妈把一沓打印出来的学校排名拍在桌上,指着前十名的学校说:“就这些,你看看哪个有把握!” 小A当时才八年级,托福还没考,兴趣爱好是画画和撸猫,看着那些主打理工科、体育强的顶尖男校,一脸的生无可恋。那一刻我意识到,美高申请这场仗,要是没个清晰的地图,真的很容易在信息的海洋里迷航。

所以,今天这篇“保姆级”攻略就来了。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全是干货。咱们从头开始,一步步把这事儿捋清楚,让你从小白秒变申请达人!

一、规划要趁早,七八年级才是黄金起点

好多家庭觉得,申请九年级,那八年级下学期开始准备就来得及。大错特错!美高申请看的不是你冲刺阶段的表现,而是一条持续向上的成长曲线。真正的起跑线,在七年级。

▶ 七年级:稳住GPA,广撒网找兴趣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有两个。第一,保持一个漂亮的在校成绩(GPA)。美国学校非常看重这个,它代表了你的学习习惯和学术潜力。门门功课都保持在A或者90分以上,是后面一切的基础。第二,开始探索你的兴趣。别功利地去报班,什么热门报什么。去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学个乐器,打打球,做做志愿者,看看自己到底对什么“上头”。

我认识的一个学妹,七年级时参加了学校的环保社团,一开始只是跟着大家捡捡垃圾,后来她发现社区里的流浪动物问题很严重,就开始自己琢磨怎么给它们做绝育、找领养。这个看似“不务正业”的爱好,后来成了她文书里最闪光的素材。

▶ 八年级:主攻托福,锁定活动方向

八年级是备战的关键期。上半年,你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托福上。托福是语言能力测试,是敲门砖。没有一个过得去的分数(通常顶尖寄宿学校要求100分以上,优秀学校也要90分以上),你连被招生官多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去年我带的一个学生Leo,他妈妈就特别有远见。从七年级暑假开始,就让他系统地学托福,八年级开学没多久,首考就上了102分。这样一来,他后面准备SSAT的时候心态就非常稳,可以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攻克SSAT的变态词汇上。

同时,八年级你的课外活动也该“收网”了。从七年级广泛尝试的兴趣里,挑出一到两个你最热爱、也最能坚持的,做深做精。是编程就去参加比赛,是辩论就争取当上校队主力。美国高中想看到的不是一个样样通样样松的“全才”,而是一个在某个领域有热情、有潜力的“专才”。

▶ 九年级上学期:冲刺SSAT,准备申请材料

进入九年级,战斗就进入白热化阶段了。9月到12月,是你刷SSAT分数的最后机会。同时,选校、写文书、找老师写推荐信、准备面试这些事要全面铺开。大部分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都在1月15日或者2月1日,所以时间非常紧张。把这些事都堆到最后,神仙也救不了你。

二、选校不是选排名,适合你的才是“梦校”

聊到选校,90%的家长第一反应就是打开U.S. News或者Niche的排名。排名当然有参考价值,但如果只看排名,那你大概率会错过最适合你的那所学校。

你要明白,美国有近300所寄宿高中,每所学校的气质、优势、文化都天差地别。有的像 Phillips Academy Andover,规模大,课程多,像个小大学,竞争压力也巨大;有的像 The Thacher School,强调户外和马术,环境更淳朴。你是一个社交达人还是一个喜欢安静思考的学者?你热爱艺术还是痴迷代码?这些问题的答案,比排名重要得多。

给大家讲个真实案例。有个男孩叫Frank,学术成绩顶尖,SSAT考了98%的超高分,完全有实力冲击“小常春藤”级别的学校。但他从小就喜欢戏剧表演,梦想是当个演员。在我的建议下,他最终放弃了那些光环满满的大学校,选择了一所以艺术见长的寄宿高中Idyllwild Arts Academy。在那里,他如鱼得水,每天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排练、演出,高中毕业后顺利被纽约大学的Tisch艺术学院录取。如果当初他只看排名,去了学术氛围浓厚的学校,他的艺术天分可能就被埋没了。

那怎么找适合自己的学校呢?给你几个实用的小技巧:

1. 看师生比(Student-Teacher Ratio):这个数字能反映你未来能获得多少老师的关注。像Groton School的师生比低至5:1,这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而一些规模大的学校可能达到10:1以上。

2. 看课程设置(Curriculum):学校有没有你感兴趣的特色课程?比如你想学海洋生物学,那么地处海边的Tabor Academy可能就比中西部的学校有更多资源。

3. 看国际生比例:这个比例太高或太低都要警惕。太高了可能语言环境没那么纯粹,太低了可能学校对国际生的支持不够成熟。根据Boarding School Review的数据,大部分顶尖寄宿高中的国际生比例在15%-20%之间,这是一个比较健康的范围。

4. 看学校“气质”:最好的方式是访校,或者参加学校的线上说明会(Virtual Info Session)。听听在校生怎么说,感受一下校园氛围。记住,你不是在申请一个冷冰冰的机构,而是在选择一个你未来几年要生活学习的“家”。

三、标化考试:托福和SSAT怎么高效“分手”?

标化成绩是硬通货,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搞“Test-Optional”(标化可选),但对于竞争激烈的中国申请者来说,一个亮眼的标化分数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 托福:它真的只是个语言考试

别把托福想得太玄乎,它考的不是你的智商,就是你的英语使用能力。想上100分,词汇量是基础,没有8000打底基本没戏。刷题是必须的,TPO(托福官方模考题)是你最好的朋友,把它刷个三五遍,你对托福的出题套路就了如指掌了。

但光刷题不够,口语和写作是中国学生的重灾区。怎么办?多“用”!别害羞,找个语伴,或者对着镜子自己说。写作也是,每周坚持写两篇独立写作,找老师或者英语好的同学帮你改,重点看逻辑和例子是不是清晰有力。

▶ SSAT:词汇是王道,数学要满分

如果说托福是普通难度,那SSAT就是地狱难度,尤其是词汇部分。那些单词,别说你了,很多美国本土学生都没见过。所以,背单词是唯一的出路,没有捷径。用APP(比如Magoosh)或者实体词汇书反复背,重点是利用词根词缀来记忆,效率会高很多。

SSAT的数学部分,对于咱们国内的学生来说,基本是送分题。知识点难度大概在国内初中水平。你的目标应该是数学满分(800分)。如果数学丢分了,会非常吃亏。

分数要考到多少才够用?这得看你的目标学校。像Phillips Exeter Academy、The Lawrenceville School这种级别的顶尖牛校,录取的学生SSAT平均百分比(Percentile)基本都在90%以上,很多甚至达到95%+,托福也得在110分左右。对于Top 50的学校,SSAT在80%以上,托福100+会比较有竞争力。

四、文书和面试:讲好你的故事,而不是背简历

当你的GPA和标化成绩都达标后,申请就进入了“软实力”的比拼。文书和面试,就是你向招生官展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的最好机会。

▶ 文书:Show, Don't Tell(展示,而非说教)

招生官每年要看成千上万份申请材料,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一篇“我的简历”式的文章。“我品学兼优,团结同学,热爱集体……” 这种话说了等于没说。你要做的,是用一个具体的故事来证明你的特质。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那个喜欢给流浪猫搭窝的学妹吗?她的主文书就写了这个故事。她没有说自己多有爱心、多有领导力,而是详细描述了她怎么发现问题,怎么说服不理解的邻居,怎么和同学分工合作,怎么在一次次失败后终于搭起了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小窝。这篇文书生动、真实,一个善良、坚韧、有行动力的女孩形象跃然纸上。最后,她成功被她梦校之一的The Webb Schools录取。

写文书前,问自己几个问题:过去几年,哪件事让你最有成就感?哪次失败让你学到了最多?你对什么事情充满好奇?从这些小事入手,挖掘出你独特的思考和成长。

▶ 面试:这是一场平等的对话

很多同学把面试当成考试,进去就紧张得手心冒汗,说话磕磕巴巴。记住,面试官不是要拷问你,而是想和你聊聊天,看看你是不是一个有趣、真诚、适合他们学校的孩子。

除了准备“你为什么想来我们学校?”“你最大的优缺点是什么?”这类常规问题,你一定要准备几个你想问面试官的问题。这非常非常重要!当面试官最后问你“Any questions for me?”时,如果你回答“No”,那基本就凉了一半。这说明你对学校的兴趣并不大。

你可以问一些很具体的问题,比如:“我注意到学校有一个机器人社团,我想了解一下他们最近在做什么项目?”或者“您作为学校的老师/校友,最喜欢学校的哪个传统?”这些问题能体现出你做了功课,并且是真心对学校感兴趣。

面试时保持微笑,和面试官有眼神交流,放松地去分享你的故事。就算紧张,也没关系,真诚永远是最好的必杀技。

呼,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思路清晰了一些?

申请美高这个过程,折腾归折腾,但它也是你第一次这么系统地去审视自己:我到底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思考的过程,远比最后拿到哪个学校的Offer更有价值。

别怕,也别慌。一步一个脚印,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剩下的就交给时间。申请路上有任何问题,随时来lxs.net找我们聊聊。加油,未来的学弟学妹们,我们在大洋彼岸等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56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