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日使馆核心安全提醒速览 |
|---|
| 电信诈骗:警惕任何自称“使领馆”、“公检法”的电话,凡是涉及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官方不会通过电话办案。 |
| 私下换汇:风险极高,不仅可能被骗,还极易卷入洗钱等刑事犯罪,导致银行账户冻结甚至遣返。务必选择正规银行。 |
| 合法打工:严格遵守“资格外活动许可”每周28小时的规定,假期也不要超过40小时。超时打工会影响签证续签,得不偿失。 |
| 人身安全:日本虽安全,但也要防范。夜间避免独行,警惕电车“痴汉”,熟悉住所附近的避难路线,备好防灾应急包。 |
| 证件保管:护照、在留卡是身份证明,务必妥善保管。建议留存复印件和电子版,丢失后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使领馆补办。 |
事关每个留学生!驻日使馆最新提醒速看!
深夜11点,东京。刚从研究室回到公寓的小A,正泡着一杯速溶咖啡,准备继续和论文死磕。手机突然响了,一个陌生的+81开头的号码。
“喂,你好。”
“您好,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领事部。我们收到国内公安部门的协查通知,发现一个以您名字开户的银行账户,涉嫌参与一起特大跨国洗钱案。为配合调查,请您立即将名下所有资金转移到我们指定的‘安全账户’进行监管,否则我们将冻结您的护照,并通知日本入国管理局将您强制遣返……”
电话那头,声音严肃、不容置疑,甚至能清晰报出小A的姓名和护照号码。那一瞬间,小A的大脑一片空白。洗钱?遣返?每一个词都像重锤一样砸在他心上。独自在异国他乡,最怕的就是身份和居留出问题。他手心冒汗,几乎就要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了。
就在他准备打开银行APP时,脑海里闪过一丝清明——之前参加新生会时,学长姐们好像反复强调过,使馆绝对不会在电话里要求转账。他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挂断了电话,然后立刻拨打了驻日使馆官方公布的领事保护电话。接线员温柔而肯定地告诉他:“同学,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千万不要相信,更不要转账。”
挂了电话,小A瘫坐在椅子上,后怕不已。就差那么一点点,他几年攒下的学费和生活费就可能灰飞烟灭。
小A的经历,不是电影剧本,而是每天都在我们身边真实上演的惊魂一刻。最近,驻日使馆又双叒叕发布了安全提醒,内容覆盖了从防骗到防灾的方方面面。这绝不是官样文章,而是用无数惨痛教训换来的“避坑指南”。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些事关你我他的“保命”干货。
“老乡见老乡,背后捅一枪”的电信诈骗
“你好,我是大使馆的……” 这句话,恐怕是每个在日留学生最熟悉的陌生开场白了。骗子的剧本虽然老套,但总能精准击中我们的软肋——对权威的敬畏、对身份问题的担忧,以及身在异乡的孤独无助。
骗子的手段也在不断“进化”。他们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能准确说出你的姓名、学校甚至在留卡信息,极具迷惑性。他们利用改号软件,能将号码伪装成使领馆的官方电话。他们甚至会用AI合成声音,模拟你家人的声音哭诉求救,进行“亲情绑架”。
真实案例与数据:
根据日本警察厅发布的《令和5年(2023年)における特殊詐欺の認知・検挙状況等について》报告,2023年全日本特殊诈骗案件的涉案总金额高达441.2亿日元(约合21亿人民币),比前一年增加了70亿日元,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这其中,针对在日华人群体,特别是留学生的案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就在去年,一位在东京就读语言学校的同学小林,就接到了自称“出入境管理局”的电话,称其在留资格有问题,需要缴纳“保证金”。在对方的恐吓和诱导下,小林将父母辛苦攒下的150万日元学费悉数转给了对方,之后才意识到被骗,追悔莫及。
我们该怎么办?
记住一个铁律:任何自称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快递公司、电信公司,通过电话或社交软件主动联系你,并最终引导你转账、汇款、提供银行账户信息的,100%是诈骗!
使馆不会通过电话通知你护照过期或涉案,更不会要求你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遇到这类电话,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立即挂断,然后拉黑。 如果心里不踏实,可以亲自到使领馆的窗口咨询,或者拨打官方网站公布的领事保护电话(03-6450-2195)进行核实。千万不要回拨骗子提供的号码。
“图方便省小钱,换来大麻烦”的私下换汇
刚来日本,面对复杂的银行手续和不算优惠的汇率,很多人会选择图方便,在微信群、朋友圈里找人私下换汇。对方往往会给出比银行实时汇率更诱人的价格,而且即时到账,看起来简直是“福利”。但你是否想过,这看似占了便宜的背后,隐藏着多大的法律风险?
私下换汇的坑,主要有两个:
第一,是纯粹的诈骗。你把日元转给对方,对方把你拉黑,从此人间蒸发。这种案例数不胜数,金额从几万到上百万日元不等,因为是私下交易,往往难以追回。
第二,也是更严重、更隐蔽的风险——卷入洗钱犯罪。你根本不知道对方转给你的那笔人民币,或者你换给对方的日元,来源是否干净。很多情况下,这些资金都与赌博、诈骗、走私等非法活动有关。一旦你接收了这笔“黑钱”,你的银行账户就成了洗钱链条上的一环。
真实案例与数据:
近年来,日本警方和金融机构加大了对非法资金流动的监控。根据日本的《犯罪收益移转防止法》,银行有义务对可疑交易进行上报。一旦留学生的账户出现频繁、大额的非正常资金往来,就极易被银行系统标记、冻结,并通报给警察。
2022年,日本警视厅就逮捕了多名涉嫌通过私下换汇进行洗钱的中国籍男女。其中不乏一些留学生,他们只是想赚点手续费差价,或单纯图个方便,结果却被认定为洗钱犯罪的“共犯”,不仅面临高额罚款和牢狱之灾,留学签证也被取消,最终被强制遣返,人生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污点。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某天你急需用钱,却发现银行卡被冻结,接着就收到了银行和警察的调查通知。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解释资金来源,如果无法自证清白,后果不堪设想。这点汇率差,真的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我们该怎么办?
换汇,请务必、一定、要去正规的银行、持牌的换汇所等合法金融机构!虽然手续可能繁琐一点,汇率可能不是最优的,但这是唯一能保证你资金安全和身份清白的途径。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小便宜,而断送了自己的留学前程。
“打工达人”还是“黑工小子”?合法打工的红线
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打工是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补贴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还是一个接触日本社会、锻炼口语的绝佳机会。但是,关于打工,有一条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遵守“资格外活动许可”的规定。
根据日本入国管理局的规定,持有“留学”签证的学生,在获得“资格外活动许可”后,每周打工时间不得超过28小时。在学校规定的长假(寒暑假等)期间,每天最多可以工作8小时,每周最多40小时。
很多同学可能会有侥幸心理:“我多打一份工,一份发现金,不报税,入管局怎么会知道呢?”“大家都超时,不差我一个。”这种想法极其危险。日本的税务和出入境管理系统是联网的。你的每一笔合法收入,每一次纳税记录,入管局都一清二楚。一旦被发现超时打工,后果很严重。
真实案例与数据:
每年,都有不少留学生因为超时打工,在更新签证时被拒。入管局的审查官会仔细核对你的收入证明和纳税记录,通过公式(时薪 × 工作时间)反推出你大概的工作时长。如果你的年收入明显超出了28小时/周所能达到的合理范围,就会被重点审查。
我认识的一个学长,非常勤奋,为了早点还清家里的借款,同时在居酒屋和便利店打了两份工,每周工作时间远超28小时。前两年相安无事,但在申请大学院的签证更新时,被入管局查出严重的超时打工记录,签证直接被拒。他不得不放弃即将到手的名校录取通知书,黯然回国,几年的努力瞬间化为泡影。
此外,还要注意工作的种类。法律明文规定,留学生禁止在风俗色情场所、赌博场所(如柏青哥店)等地方打工。即使只是在里面做清洁工,也是不被允许的。
我们该怎么办?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开始打工前,务必去入管局申请“资格外活动许可”。找工作时,选择正规、合法报税的单位。自己用一个App或小本子,诚实地记录每周的打工时间,确保不超过28小时的上限。学业才是你的主业,不要因为打工而本末倒置,更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而赌上自己的未来。
地震、台风、痴汉…人身安全才是第一位
日本是一个社会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天灾和人祸,是我们在异乡必须时刻警惕的风险。
天灾防范: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就在2024年1月1日,能登半岛发生了7.6级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再次提醒我们,灾难随时可能降临。
我们该怎么办?
1. 备好应急包(防災バッグ):在家里准备一个应急背包,里面放入饮用水、压缩饼干、手电筒、充电宝、常用药品、现金、身份证明复印件等。放在门口或随手可及的地方。
2. 熟悉避难路线:了解你家和学校附近的“避难场所”或“广域避难场所”的具体位置。这些信息通常可以在你所在区/市役所的官网上查到。
3. 安装预警App:在手机上下载“Yahoo!防災速報”或“NHK NEWS & 防災”等App。它们可以在地震、海啸、暴雨来临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预警,为你争取宝贵的避险时间。
4. 学习应急知识:知道地震时应该躲在坚固的桌子下,保护头部;知道高层建筑摇晃剧烈时不要惊慌跑动;知道海啸预警发布后要立刻向高处转移。
人祸防范:
日本的犯罪率虽然低,但针对女性的“痴汉”(性骚扰)行为、入室盗窃、街头骚扰等案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对于单身居住的留学生,更要提高警惕。
我们该怎么办?
1. 避免夜间独行:尽量不要在深夜独自走偏僻的小路。如果必须晚归,可以和朋友结伴,或者保持和家人朋友通话。
2. 注意门户安全:出门和睡觉前,务必锁好门窗。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收到可疑的包裹或信件,要多加小心。
3. 警惕电车“痴汉”:在拥挤的电车上,尽量选择女性专用车厢。如果感觉被骚扰,不要忍气吞声,可以大声呼救(“痴漢です!”),并抓住对方的手,向周围人求助。
4. 牢记紧急电话:警察请拨110,火警和急救请拨119。如果语言不通,可以慢慢说,或者请周围的日本人帮忙。
最后,关于护照和在留卡,这两个是你在日本的“命根子”,一定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们。建议将它们复印,并拍照存在手机和云端。平时出门,只带在留卡即可,护照锁在家里安全的地方。万一不慎丢失,第一时间去附近的警察署或交番报失(遺失届),然后立刻联系使领馆和入管局进行补办。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制造焦虑,贩卖不安。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潜在的风险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我们才能在面对它们时,少一分慌乱,多一分从容。
留学这条路,从来都不只是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一个人默默奋斗的汗水和泪水。我们漂洋过海,是为了追逐更好的自己,是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绝不能因为一次大意、一次贪念、一次侥幸,就付诸东流。
把使馆的提醒刻在心里,把安全的弦时刻绷紧。照顾好自己,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千里之外为你牵肠挂肚的家人,最好的告慰。
希望大家在日本的每一天,都既充实又安心。有事儿别自己扛着,多和朋友、学校、学长学姐聊聊,当然,也别忘了,祖国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平安留学,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