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SW新生报到黄金周 To-Do List |
|---|
| 落地后马上办 (Day 1-2) □ 办理手机卡,获得澳洲本地号码。 □ 激活银行账户,拿到银行卡。 □ 购买/充值澳宝卡(Opal Card),搞定出行。 |
| O-Week 必做 (开学前一周) □ 领取学生卡(Student ID Card),越早越好! □ 参加学院的欢迎会(Faculty Welcome Session)。 □ 跟着Campus Tour逛校园,找到未来上课的教室。 □ 加入Arc社团联盟,逛百团大战(Clubs & Societies),找到组织。 □ 参加学校组织的免费BBQ和各种派对,认识新朋友。 |
| 学习准备 (开学前) □ 登录Moodle,查看课程大纲(Course Outline)。 □ 确认最终的课程表(Timetable),并截图保存。 □ 检查是否需要提前购买课本(Textbook),可以先找找二手或电子版。 |
嘿,学弟学妹们!我是你们的直系学长,在UNSW读CS(Computer Science)的Alex。还记得三年前,我拖着两个28寸的行李箱,第一次站在悉尼机场到达大厅的那个下午。手机里没有澳洲SIM卡,连不上网,看着周围行色匆匆的人,心里那叫一个慌。好不容易连上机场的龟速WiFi,给爸妈报了平安,下一步要去哪、做什么,完全一头雾水。当时我就在想,要是有个“过来人”能提前给我画个重点,告诉我第一步该干嘛,第二步该去哪,那该多好啊!
所以,今天这篇超长待机的干货,就是我当年最想看到的那份“新生生存指南”。别担心选课、注册、办卡这些琐事,学长这就把所有坑都给你标出来,手把手带你从落地悉尼开始,一步步丝滑地开启你在UNSW的全新生活。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划重点!
第一站:落地三件套,搞定你在悉尼的“身份”
当你踏出机场,呼吸到南半球的第一口新鲜空气时,有三样东西是你必须马上搞定的“落地三件套”:银行卡、电话卡、交通卡。这三样东西,就是你在悉尼生活的“身份证”,没有它们,你寸步难行。
银行卡:你的“金库”,怎么选?
澳洲有四大银行:Commonwealth Bank (CBA), ANZ, NAB, Westpac。对留学生来说,选哪个其实差别不大,因为学生账户基本都免年费。但如果非要我推荐,我会首推CBA,也就是那个黄色标志的联邦银行。为啥?因为它的网点和ATM机最多,多到什么程度?基本上每个购物中心、每条主街上都有,取钱存钱超级方便。根据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PRA)2023年的数据,CBA在全澳拥有超过4000个ATM和近1000家分行,这个覆盖率对于初来乍到的你来说,绝对是安全感的来源。
办理流程超简单:
1. 国内预申请: 在你来澳洲之前,就可以在CBA的官网上填写一个简单的表格,预申请一个学生账户(Student Smart Access Account)。这个过程大概10分钟,填完后你会收到一封确认邮件。
2. 落地后激活: 到了悉尼后,找个离你住处最近的CBA分行。记得带上你的护照和电子录取确认书(eCoE)。走进银行,跟工作人员说你要激活学生账户,他们就会帮你搞定一切了。卡片通常会一周左右寄到你家,但你可以当场要求他们帮你把银行App设置好,这样即使没有实体卡,也能用手机支付(Apple Pay/Google Pay)。
学长的小Tips: 刚来的第一周,建议身上带个几百澳币的现金,因为银行卡寄到需要时间。虽然澳洲到处都能刷卡,但在一些华人超市或者小餐馆,现金还是挺好用的。比如在Kingsford那条著名的“小吃街”,很多店都有现金折扣哦!
电话卡:你的“信号源”,流量够用吗?
没了网络,就等于“人间蒸发”。澳洲主流的电信运营商有三家:Telstra, Optus, Vodafone。
- Telstra: 信号覆盖的“王者”。如果你打算经常去郊区、山区徒步旅行,选它准没错。但它的价格也是最贵的。
- Optus: 性价比之王。信号在市区和大部分地区都很好,套餐价格适中,是大部分留学生的选择。
- Vodafone: 价格最便宜,但在一些地下室、偏远地区的信号可能会让你抓狂。如果你的活动范围基本就在悉尼市区,那它也够用。
不过,学长要给你推荐一个更机智的选择——虚拟运营商(MVNO)。它们租用三大运营商的网络,但套餐价格便宜得多。比如Boost Mobile,用的就是Telstra的全套网络,信号质量一模一样,但价格可能只有Telstra官方套餐的三分之二。我身边超过一半的朋友用的都是Boost。比如它家一个$35澳币的预付套餐,通常能给到40GB以上的流量,还包含无限的本地通话和短信,对学生来说绰绰有余。
你可以在机场、超市(Coles, Woolworths)或者便利店(7-Eleven)直接买到这些预付卡,按照说明自己激活就行,非常方便。
澳宝卡(Opal Card):你的“任意门”
在悉尼,无论是坐公交、火车、轻轨还是轮渡,都靠这张卡。你可以在任何一个便利店或者火车站轻松买到,免费开卡,充值即可使用。更方便的是,现在可以直接刷你的银行卡或者手机支付,享受和Opal卡一样的票价优惠。
一定要知道的省钱秘诀: 悉尼的公共交通有“封顶”政策。根据2024年的最新规定,成年人Opal卡的费用:
- 每日封顶: 周一到周四是$17.80,周五到周日是$8.90。意思就是,你在周末花8.9刀,就可以在悉尼随便浪一整天!坐轮渡去看歌剧院和海港大桥,绝对值回票价。
- 每周封顶: 一周(周一到周日)的交通费用上限是$50。超过这个数额,你再坐车就完全免费了。
搞定这三张卡,恭喜你,你已经成功解锁了在悉尼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第二站:O-Week,不只是免费午餐和帆布袋
开学前的一周,就是传说中的O-Week(Orientation Week)。很多新生以为这就是领领免费赠品、吃吃免费BBQ的日子。No no no,你太天真了!O-Week是你融入UNSW、了解学校资源、结交第一批朋友的黄金时期,错过了绝对会后悔!
O-Week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1. 领学生卡: 这是头等大事!学生卡就是你在UNSW的身份证,进图书馆、进教学楼、考试、享受学生折扣全靠它。领取地点在The Nucleus: Student Hub(就在主图书馆旁边)。学长的血泪教训:千万不要在O-Week周一的中午去排队,那队伍能从图书馆排到Anzac Parade主路上去!最好在O-Week开始前或者某天一大早去,基本不用排队。记得提前在网上把你的证件照上传好,这样现场只用核对信息,拿卡走人,前后不超过5分钟。
2. 参加学院欢迎会(Faculty Welcome): 这是你第一次见到系主任、教授和课程顾问的机会。他们会介绍学院的结构、课程的重要信息、以及遇到学习问题时该向谁求助。比如商学院的学生,在这里会了解到CPA、CFA这些职业认证该如何与课程结合。这些信息官网上可没有这么详细。
3. 校园导览(Campus Tour): UNSW的校园像个迷宫,教学楼的名字都是些字母加数字,比如“Quadrangle G047”。刚开始你肯定会晕。参加一个校园导览,让学长学姐带着你走一遍,至少知道你的教室大概在哪个方向,不然开学第一天因为迷路而迟到就太尴尬了。
4. 加入Arc和逛“百团大战”: Arc是UNSW的学生会组织,入会是免费的,但你一定要去激活你的会员身份,会拿到一张贴纸贴在学生卡上。凭这张贴纸,你可以在学校周边的很多商家享受折扣。O-Week期间,学校的主道(Main Walkway)会摆满上百个社团的摊位,这就是“百团大战”。无论你喜欢跳舞、辩论、编程,还是只想找个组织一起吃喝玩乐,这里都能满足你。我当时就加入了“中华学社”(CSA)和“摄影社”,前者让我迅速找到了归属感,后者则让我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本地朋友。别害羞,大胆去跟他们聊天,这是你拓展社交圈最好的机会。
去年O-Week,Arc统计发放了超过10,000个免费帆布袋和超过5,000份免费午餐。但这些都只是“开胃菜”,O-Week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信息和社交机会。所以,放下你的手机,走出你的宿舍,去拥抱这个充满活力的校园吧!
第三站:选课,一场关乎智商和网速的“战争”
聊到选课,这可能是所有新生最焦虑的部分了。选什么课、怎么选、抢不到怎么办?别怕,学长把我的独家秘籍传授给你。
第一步:读懂你的“武功秘籍”——UNSW Handbook
UNSW Handbook是学校的官方课程指南,它详细列出了你专业的所有要求、每门课的介绍、先修课程(prerequisites)和课程结构。你必须像研究说明书一样仔细阅读它。比如,你想学一门叫“COMP1531”的课,Handbook会告诉你,你必须先修完“COMP1511”。如果你不看Handbook,盲目选课,系统是不会让你注册的。
花一个下午,把你整个学位需要修的必修课、选修课都列出来,做一个大致的三年或四年规划。这样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每学期都临时抱佛脚。
第二步:用好你的“神器”——CrossAngles
当你确定了这学期要上的课之后,下一步就是排课表(Timetable)。学校官方的myUNSW系统在排课表方面非常不直观。这时候,你需要一个神器——CrossAngles(或者类似的Notangles)。这是一个由学生开发的网站,你可以把你想上的课加进去,它会自动生成所有可能的时间组合,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你可以轻松地筛选出“没有早上8点的课”、“周五没课”的完美课表。相信我,99%的UNSW学生都在用它,它能帮你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三步:理解课程的“三件套”——Lecture, Tutorial, Lab
- Lecture(讲座): 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大课”,一个教授对着几百个学生讲课。通常是2-3小时,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灌输。很多Lecture都有录播,但学长还是建议你去现场听,氛围不一样,而且可以当场提问。
- Tutorial(辅导课): 简称Tute,是15-25人的小班课,由助教(Tutor)带领。主要是复习上周Lecture的内容,做练习题,或者进行小组讨论。Tute通常会计入平时成绩(participation mark),所以出勤和发言非常重要!
- Lab(实验课): 主要针对理工科、设计等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你需要亲手写代码、做实验或者完成设计项目。Lab也是计分的,千万不能翘课。
注册时,你需要为每门课选择一个Lecture时间、一个Tutorial时间和(如果有的话)一个Lab时间。
第四步:决战“抢课日”——网速与手速的比拼
选课注册通常在开学前几周的一个特定时间点开放。那一天,成千上万的学生会同时涌入myUNSW系统,场面堪比“双十一”抢购。
抢课秘籍:
- 提前准备: 用CrossAngles制定好至少3个备选课表方案(Plan A, B, C)。因为你最心仪的Tutorial时间很可能在开放后30秒内就被抢光。
- 精准卡点: 提前5分钟登录myUNSW,不断刷新页面,确保自己处于登录状态。在开放的那一瞬间,立刻冲进去。
- 先下手为强: 优先抢那些最热门、位置最少的课,比如一些口碑好的大神Tutor带的Tutorial。
- “捡漏”心态: 如果你心仪的课满了,别慌!立刻把它加入Waitlist(等待列表)。在开学后的前两周(census date之前),有大量的学生会调整课表,很多人会drop课,你很有可能被自动补录进去。根据我的经验,只要你在waitlist的前10名,基本都能进。
- 终极大招: 如果这是一门你本学期必须上的核心必修课,但你就是没选上,也别放弃。立刻给你们学院的Student Centre(比如工学院是Engineering Student Centre)发邮件,说明情况。他们有权限在特殊情况下手动帮你加进去。
选课确实很刺激,但只要你准备充分,就没什么好怕的。记住,前两周是你的“后悔期”,多去试听几节课,如果发现不合适,果断换掉!
最后,学长想说几句心里话
我知道,刚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面对全新的环境,你可能会感到孤独和不安。选课的压力、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这些都可能让你觉得有点喘不过气。但请你相信我,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我们每个留学生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别把自己关在房间里。UNSW有超过300个社团,有覆盖各种需求的学习支持服务,还有The Nucleus里那些超级耐心的工作人员。遇到问题,大胆去问。你会发现,这里的人都非常友好和乐于助人。
悉尼的阳光很棒,Coogee海滩的日出很美,UNSW图书馆里的学习氛围也很好。但留学生活中最宝贵的,是你即将开始的这段独一无二的旅程,是你将要认识的人,是你将要经历的故事。
所以,别怕。大胆去尝试,去犯错,去探索。你的UNSW冒险,现在才刚刚开始呢!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在lxs.net上给我们留言,我们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