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亲授:加拿大新生落地保姆级攻略

puppy

刚下飞机,对着陌生的城市一脸懵?别慌,学长这就把压箱底的保姆级攻略给你奉上!这篇攻略可不是纸上谈兵,全是干货。从怎么选手机卡最划算、光速办好银行卡和SIN号,到搞定交通卡、找到便宜又好吃的超市,这些落地后最头疼的事,我们都帮你一步步捋清楚了。跟着走,能帮你完美避开所有新生会踩的坑,省下大把的时间和银子,让你不走弯路,轻松开启在加拿大的新生活!

加拿大新生落地必备文件清单(随身携带!)
护照原件 & 有效签证页:这个不用多说,你的身份证明,走到哪带到哪。
海关信 (POE Letter of Introduction):打印出来!这是你换大签(Study Permit)的关键文件。
学校录取通知书 (Offer Letter):原件和复印件都备着,以防万一。
学费缴纳凭证:证明你是个好学生,已经交了学费。
资金证明文件:比如银行存款证明,GIC证明等,证明你有足够的钱在加拿大生活。
住宿地址和联系人信息:过海关时可能会问,提前写在小本本上或手机备忘录里。
国内驾照及翻译公证件:如果你打算在加拿大开车,这个很有用。

还记得我刚到多伦多皮尔逊机场的那个下午吗?拖着两个23公斤的巨型行李箱,背上还扛着一个快把我压垮的背包,在人群里一脸懵圈。我想给爸妈报个平安,掏出手机,傻眼了——屏幕左上角赫然显示着“无服务”。那一刻,周围全是陌生的面孔和听不懂的口音,孤独感和无助感瞬间就把我淹没了。看着机场里卖手机卡的柜台,一个基础套餐就要80多加币,心疼得我直哆嗦。那一刻我就发誓,等我混熟了,一定要写一篇攻略,让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别再像我一样,把留学生涯的开局玩成“地狱模式”。

所以,这篇东西来了。它不是那种网上复制粘贴的官方指南,而是我,一个过来人,用真金白银和血泪教训换来的干货。别的不说,照着做,至少能让你在落地后的第一个星期,省下几百刀,少走无数弯路。来,泡杯茶,咱们慢慢聊。

第一站:告别天价话费,手机卡这么选!

落地第一件事,绝对是搞定手机卡。没网寸步难行,联系不上家人朋友,查不了地图,更别说刷朋友圈了。机场的手机卡是给游客准备的,价格非常“美丽”,咱们留学生可不能当这个冤大GOU。

先用机场的免费Wi-Fi(一般是YYZ Wi-Fi或类似的名字)给家里报个平安,然后打开地图,导航到你住的地方。安顿下来后,再从容地去办卡。

加拿大的电信运营商主要分为三巨头和他们的“小号”们,还有一些独立的平价品牌。

三巨头:Rogers, Bell, Telus
这三家就是加拿大的“移动、联通、电信”。信号覆盖最广,网络质量最好,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他们的套餐通常动辄70、80加币一个月,虽然现在流量给得多了,但对刚落地还没收入的我们来说,还是有点肉疼。

三巨头的“亲儿子”/副品牌:Fido (Rogers), Virgin Plus (Bell), Koodo (Telus)
这是学长我最推荐的选择!它们用的是和母公司一样的网络,信号质量有保障,但价格却亲民得多。它们主打印的“BYOP”(Bring Your Own Phone,自带手机)套餐非常适合我们。比如开学季或者黑五的时候,经常能刷出神仙deal。

真实案例:我去年9月份帮一个学妹办的卡,在Fido门店拿到了一个学生专享优惠:每月$34加币,包含50GB的4G流量,加拿大境内无限通话短信。而在机场的柜台,一个类似的套餐可能要价$65+。一个月省下30刀,一年就是360刀,这笔钱拿去吃几顿好的不香吗?

平价战斗机:Freedom, Chatr, Public Mobile
这些品牌主打的就是便宜,价格可以压得更低。比如Freedom Mobile,可能会有$29给30GB流量的套餐。但它们的缺点也很明显:网络覆盖范围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一旦你去个稍微村点的地方,比如去班夫国家公园玩,手机可能就直接变砖头了。如果你确定自己未来几年都会在大城市活动,不怎么去周边浪,那可以考虑。

怎么办卡?
直接去任何一个大商场(Shopping Mall),里面通常都有上面提到的所有运营商的门店或柜台。你可以挨家问,对比一下他们最新的优惠活动。带上你的护照和学签(Study Permit),通常半小时内就能搞定。别忘了问清楚有没有开卡费(Activation Fee),有时候可以跟销售小哥磨一磨,让他帮你免掉。

第二步:钱包回血,银行卡光速办理

有了手机号,下一步就是去银行开户。你总不能一直揣着大把现金在身上,交学费、房租、买东西都不方便。加拿大的主要银行有五家,号称“Big Five”。

五大行:RBC (加拿大皇家银行), TD (道明银行), Scotiabank (丰业银行), BMO (蒙特利尔银行), CIBC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对我们留学生来说,这五家银行都推出了专门的“学生账户”(Student Account),最大的福利就是免月费!服务内容大同小异,所以选择哪家,主要看三点:

1. 网点和ATM的便利性:看看你家和学校附近哪家银行的网点或ATM最多。TD的营业时间是出了名的长,很多分行周末也开门,对“时间不自由”的学生党非常友好。 2. 开户奖励:银行为了抢客户,经常会给新用户送钱。比如,CIBC曾经有过开户送$100现金的活动,Scotiabank则可能送电影票或者积分。开户前可以上官网查查最新的promotion。 3. 中文服务:如果你刚来英语还不溜,可以选择有中文客服的银行。RBC和TD在华人聚集区的分行,基本都有能讲普通话或粤语的客户经理。

开户需要什么?

通常需要两个身份证件(Two Pieces of ID),对我们来说最简单的组合就是:

  • 护照
  • 大签(Study Permit)

此外,你可能还需要提供你的加拿大住址和手机号。建议提前在银行官网预约(Book an Appointment),这样就不用到现场排长队了。直接告诉银行职员你要开一个Student Chequing Account(学生支票账户)。

真实案例:我朋友小李在TD开户,因为TD和学校有合作,他不仅拿到了免月费的学生账户,还直接申请到了一张$1000额度的信用卡。他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用信用卡消费并按时还款,毕业时已经积累了非常好的信用记录,这对后来他申请车贷、房贷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长小贴士:一定要尽早申请一张信用卡!哪怕额度只有500刀。在北美,信用记录就是你的经济身份证。按时还款,慢慢积累信用分数,是你留学期间必须学会的重要一课。

第三项:合法打工通行证——SIN号申请

什么是SIN号?全称Social Insurance Number,社会保险号。这是一个9位数的号码,是你在加拿大合法工作的凭证。无论是校内兼职、Co-op实习,还是毕业后找工作,你都需要向雇主提供这个号码。没有它,就等于打黑工,是违法的。

好消息是,申请SIN号超级简单,而且完全免费

去哪里办?
去你附近的“Service Canada”办公室。直接在Google Maps里搜“Service Canada”就能找到离你最近的一个。

需要带什么?
带上你的护照原件学签(Study Permit)原件。注意,你的学签上必须有允许你工作的条款,通常会写着“may work”或“may accept employment”之类的字样。现在大部分学签都会自动包含这个条款。

流程是怎样的?
到Service Canada后,取号排队。轮到你时,工作人员会核对你的文件,问几个简单的问题,比如你的姓名、生日、父母姓名等。核对无误后,他会当场打印一张纸给你,上面就有你的SIN号。整个过程顺利的话,半小时就能搞定。

真实案例与提醒:之前有个同学,因为嫌麻烦一直没去办SIN号。后来学校图书馆有个薪水不错的工作机会,要求马上入职。结果他因为没有SIN号,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了,等他再去办,那个职位早就被别人占了。所以,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重要警告:SIN号是你最重要的个人信息之一,绝对不能泄露给除了你雇主和政府机构以外的任何人!不要拍照发朋友圈,不要在申请不靠谱的工作时随便提供。一旦被盗用,后果会非常严重。

第四招:玩转城市,交通卡搞起来

在加拿大,尤其是在多伦多、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没车的话,公共交通就是你的腿。每个城市的公交系统和卡都不一样,我以两个最大的留学生聚集地为例。

在多伦多:PRESTO卡
多伦多的公交系统叫TTC,统一使用PRESTO卡。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地铁站的自动售卖机或者Shoppers Drug Mart(一家连锁药妆店)买到这张卡,卡本身有$6的工本费。拿到卡后,你可以随时在机器上充值(Load money),也可以直接购买月票(Monthly Pass)。

省钱秘籍:作为专上学院/大学的学生,你可以设置“Post-Secondary Student”的优惠。你需要先去Shoppers让店员帮你设置一下,或者去TTC的总服务中心,然后每年需要在线验证你的学生身份。设置成功后,你购买的月票价格会便宜很多。比如,2024年,成年月票是$156,而学生月票是$134,一个月省下22刀!

在温哥华:Compass卡
温哥华的公交系统叫TransLink,使用的是Compass卡。和PRESTO类似,也是在地铁站售卖机或指定零售点购买。不过,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你们有一个逆天福利——U-Pass

U-Pass是一个强制性的学生公交项目,费用会直接包含在你的学费里。每个学期大概170多加币,你就可以无限次乘坐温哥华几乎所有的公交、天车(Skytrain)和海上巴士(SeaBus)。你只需要把你的Compass卡和学校账户关联起来,每个月上网激活一下U-Pass就行了。这比自己买月票划算太多了!

学长建议:刚落地不确定自己出行频率的话,可以先充值,按次扣费。等熟悉了环境,确定自己每天都需要通勤上学后,再果断上月票。

第五课:填饱肚子,超市省钱大作战

顿顿下馆子,在加拿大绝对是“奢侈”行为。一顿最简单的快餐也要15刀左右,自己做饭才能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住自己的钱包。加拿大的超市也分三六九等。

平价实惠型:No Frills, Food Basics, FreshCo
这三家是留学生的最爱。店面装修简单,有时候需要自己带购物袋,但价格是真心便宜。每周三或周四,他们会推出新的折扣传单(Flyer),很多肉类、蔬菜、水果都会有惊人的折扣。比如,我曾在No Frills买到过$0.99一磅的鸡腿,简直是白菜价。

中高端品质型:Loblaws, Metro, Sobeys
这几家超市环境更好,商品种类更全,有很多进口食品和有机产品。当然,价格也更高。但它们的烘焙区和熟食区通常做得不错,偶尔想改善伙食可以去逛逛。

亚洲胃的救星:大统华 (T&T Supermarket) 及其他亚洲超市
想念火锅底料、螺蛳粉、老干妈、各种国内的零食和调料?去大统华就对了!这里几乎能满足你对中餐的所有想象。价格虽然比国内贵,但在加拿大能买到家乡的味道,已经是一种幸福。除了大统华,很多城市也有韩国超市(如H-Mart)、日本超市,可以买到不同的特色食材。

仓储式超市:Costco
Costco需要办理会员卡(年费约$60)。所有商品都是大包装、大分量,单价算下来非常便宜。他家的烤鸡、牛奶、鸡蛋、牛肉和保健品都是必买的。非常适合跟室友一起合办一张卡,然后每周去“进货”。

省钱App推荐:Flipp
这是一个神奇的App,它会集合你周边所有超市的电子Flyer。你想买什么,可以直接在App里搜索,它会告诉你这周哪家店最便宜。这是加拿大本地人都在用的省钱利器!

落地后的第一周,你可能会觉得有点乱,有点不知所措。这太正常了,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别怕,也别慌。把这些必须要做的事情,像打游戏做任务一样,一件一件去完成。每搞定一件,你对这个城市的熟悉度就会+10,自信心也会+20。

记住,大胆开口问。无论是问路边的行人,还是问银行的职员,加拿大人大多都非常乐于助人。你磕磕巴巴的英语没人会嘲笑,你的新面孔在这里也再正常不过。这里是新的开始,而你,已经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00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