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升学岔路口:选EJU还是中心考?

puppy

嘿,正在为日本升学头疼的小伙伴!你是不是也卡在了EJU和“中心考”(现在叫共通测试)这个岔路口?一边是咱们留学生的常规赛道,另一边是传说中要和日本学霸PK的“大神之路”。选哪个,直接关系到你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是不是觉得信息又多又乱,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一个?别担心,这篇文章就是来帮你把这事儿捋清楚的!我们会用大白话给你分析两种考试的优缺点、难度差异,告诉你什么样的目标校和自身水平该怎么选。这不只是一份攻略,更是一份帮你精准定位、少走弯路的避坑指南。看完它,相信你心里的那杆秤就稳了!

EJU vs. 共通テスト 核心区别速览

考试对象:

EJU (日本留学考试): 专门为我们这些外国留学生设计的。

共通テスト (大学入学共通测试): 主要是给日本本国高中生考的,咱们留学生也能考。

竞争对手:

EJU: 全世界的留学生小伙伴们,每年大概6-7万人次。

共通テスト: 全日本的高中生,每年接近50万人,是真正的“地狱模式”。

语言科目难度:

EJU日本语: 考察学术日语能力,没有古文、汉文。

共通テスト国语: 包含现代文、古文、汉文,对咱们来说难度系数爆表。

适用院校范围:

EJU: 绝大多数私立大学和大部分国公立大学的“外国人特别选拔”都用它。

共通テスト: 顶级国公立大学(如东大、京大)的某些学部要求提交,或者作为加分项。是冲击顶尖名校的“敲门砖”之一。

“完了完了,模拟考的EJU分数刚过平均线,塾里的老师竟然建议我去试试共通测试,说想考帝大级别的学校,光靠EJU不够打。可我连现代文都读得磕磕巴巴,还让我去啃古文、汉文,这不是送人头吗?”

上周在语言学校的休息室,听见刚来日本半年的学弟小A唉声叹气。他旁边,已经在日本读了两年高中的学长小B却一脸淡定:“怕啥,我就是准备考共通测试的。虽然难,但只要分数够看,出愿的时候选择面比你们只考EJU的广多了,尤其是在国公立大学这块。”

这个场景,是不是有点眼熟?嘿,屏幕前正在为升学头疼的小伙伴,你是不是也卡在了EJU和“中心考”(现在叫共通测试)这个要命的岔路口?一边是咱们留学生的常规赛道,99%的人都在这条路上挤;另一边是传说中要和几十万日本学霸贴身肉搏的“大神之路”。

选哪个,不只是选一门考试那么简单,它几乎直接决定了你的升学天花板和未来一年的备考策略。是不是觉得网上信息又多又乱,各种中介和前辈的说法打架,搞得你越来越迷茫?别担心,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来帮你把这事儿彻底捋清楚的!咱们不讲虚的,就用大白话,配上真实的案例和数据,给你分析得明明白白。看完它,相信你心里的那杆秤就稳了!

扫盲篇:EJU和共通测试,到底是个啥?

在做选择之前,咱得先搞清楚这两个考试的底层逻辑。它们压根就不是一回事儿。

EJU(日本留学考试),全称是Examination for Japanese University Admiss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看名字就知道,这是“官方定制”给咱留学生的专属通道。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帮日本的大学评估我们这些外国学生,有没有在日本接受高等教育的日语能力和基础学术能力。

考试科目也很有针对性:日语、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三选二)、文科综合(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大杂烩)、数学(文科数学1、理科数学2)。每年两次,分别在6月和11月。几乎所有招收留学生的大学,都会把EJU成绩作为最重要的书面审查材料。可以说,EJU就是咱们留学生升学的“身份证”。

共通测试(大学入学共通测试),它的前身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心考”(センター試験)。这玩意儿,是日本版的“高考”。每年1月份,全日本几十万高中毕业生都会参加这个考试,然后用这个成绩去报考各个大学。它的定位是测试学生在日本高中教育体系下的综合学习成果。

它的科目就复杂多了,国语、数学(I·A, II·B)、外国语(一般是英语)、理科、地理历史、公民,考生需要根据自己报考的大学要求来选择。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共通测试就像一个“隐藏副本”,正常情况下你不需要打,但如果你想挑战最顶级的几个Boss(比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那这个副本就是你必须通关的前置任务。

举个真实的例子,早稻田大学的政治经济学部,在“外国人入学试验”中,明确要求提交EJU成绩。而东京大学的理科一类,在“私费外国人学部学生特别选考”中,则要求申请者必须提交EJU和TOEFL成绩之外,还必须参加东大自己举办的校内考,而这个校内考的难度和题型,很大程度上是参照日本高中生水平,和共通测试的知识体系一脉相承。虽然没有强制要求考共通测试,但能通过这种校内考的学生,基本都具备了和日本学生同台竞技的实力。

硬核对比篇:难度、范围、竞争对手,全方位PK!

搞清楚了基本定义,接下来咱们就来点硬核的,从三个要命的角度,把EJU和共通测试扒个底朝天。

第一回合:考试内容与难度——一个是新手村,一个是地狱级

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咱们分科目来看。

语言科目:这是两者差距最大的地方。EJU的“日语”科目,分为读解、听解·听读解、记述(作文)。满分450分(记述单独50分)。它的核心是考察“学术日语”,也就是你能不能听懂大学教授讲课,看懂专业论文,写出小报告。虽然不简单,但它的词汇和语法范围,基本都是围绕着校园和学术场景,是有规律可循的。

而共通测试的“国语”,满分200分,分为现代文、古文、汉文。现代文部分,文章的逻辑深度和思想性就比EJU高出一个档次。最恐怖的是古文和汉文。古文考的是日本几百年前的古日语文章,你需要掌握一整套独立的语法体系(古典文法)和背景知识。汉文则是要求你用日本人的训读方式去阅读中国的古文,什么“返り点”“置き字”,对我们这些母语是中文的人来说,简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学习起来反而会和我们的母语习惯打架。可以说,共通测试的国语,是为日本学生设计的“语文”考试,而EJU的日语,是为外国人设计的“外语”考试,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较量。

数学科目:EJU的数学分为课程1(文科)和课程2(理科)。课程1的范围大致相当于国内的初中到高一水平,非常基础。课程2难度稍高,但也基本在国内高二的知识范围内。题目非常直白,重在考察基本公式和计算能力。

共通测试的数学分为数学I·A和数学II·B。它的范围比EJU广,而且出题方式非常灵活,经常会结合生活实际场景,或者用很长的文字描述来包装一个数学问题,非常考验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近几年的共通测试数学,连日本学生都叫苦不迭,平均分屡创新低。2023年的数学I·A平均分只有55.65(满分100),可见其难度。一个在日本读高中的中国学姐分享说:“EJU数学我基本能拿满分,但去做共通测试的题,一半时间都花在读懂题目上了。”

理科/文综科目:EJU的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和文综(综合科目),知识点相对固定,考察范围基本就是日本高中的基础内容,而且出题套路化,多刷刷过去问(真题)就能找到感觉。

共通测试的理科和社会科目,不仅知识点更深更广,而且强调“思考力”和“判断力”。比如地理历史,它不只是考你记住了什么,而是给你一堆图表、资料,让你去分析、去推理。这对于在日本教育体系外长大的我们来说,思维方式上就有很大的壁垒。很多背景知识,是日本学生从小耳濡目染的,我们却要从零开始补。

第二回合:竞争环境——一个是国际服,一个是国服第一区

这一点,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根据JASSO(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官方数据,2023年6月的EJU考试,全球考生总计34,865人。11月的考试人数也差不多。一年加起来,跟你竞争的也就六七万人,而且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日语水平和基础教育背景参差不齐。

而2024年1月的大学入学共通测试,报考人数为491,914人。是的,你没看错,将近50万!你的竞争对手,是经过日本高中三年系统性“应试教育”训练的日本学霸们。在这个池子里,你的分数不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通过“偏差值”来体现你的相对位置。想在近50万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拿到一个能看的偏差值,难度可想而知。

打个比方,EJU就像是在一个服务器里和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家打排位,虽然也有高手,但整体水平差距大。而共通测试,则相当于直接空降到了国服最顶尖的服务器,周围全是骨灰级玩家,你的一点点失误都可能让你排名掉到十万八千里之外。

择校篇:你的梦中情校,到底看哪个成绩?

说了这么多,最关键的问题来了:我到底该怎么选?这完全取决于你的目标。

常规赛道: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主攻EJU

如果你的目标是大部分的私立大学,比如“早庆上理”(早稻田、庆应、上智、东京理科)和“MARCH”(明治、青山学院、立教、中央、法政)这一级别的学校,或者是大部分的地方国公立大学,比如横滨国立大学、千叶大学、广岛大学等,那么你的主战场就是EJU。

这些大学的“私费外国人留学生特别选拔”流程非常清晰:提交EJU成绩和语言成绩(托福/托业)进行书面审查(书类选考),通过后参加大学自己举办的校内考(笔试和面试)。在这种模式下,一个高分的EJU成绩是你拿到面试入场券的绝对关键。

例如,庆应义塾大学的商学部,2024年度的外国人入试要求中,明确写着需要提交EJU的日语、综合科目、数学1的成绩。整个选拔过程中,完全没有提到共通测试。对于想考这类学校的同学来说,与其花大量时间去啃共通测试,不如把精力集中在把EJU刷到高分(比如日语350+,总分700+),然后针对目标校的校内考进行专项训练,这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大神之路:冲击顶尖名校的“核武器”——挑战共通测试

什么样的人需要考虑共通测试呢?答案是:那些把目标定在金字塔尖的学生。

特指以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为首的旧帝国大学,以及一桥大学、东京工业大学这类专业领域的顶尖学府,还有国公立大学的医学部。这些学校的留学生选拔,往往和日本人走的是同一条或者类似的赛道。

以日本NO.1的东京大学为例,它的“私费外国人学部学生特别选考”中,虽然也要求提交EJU成绩,但其重视程度远不如校内考。而且,东大明确给出了另一条路:如果你参加了共通测试,并且成绩优异,可以直接用共通测试的成绩来报考,走和日本学生几乎一样的“一般选拔”流程。这意味着,一张漂亮的共通测试成绩单,会让你在申请这些顶尖学府时,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力。

再比如京都大学,其经济学部、理学部等多个学部在外国人特别选拔中,都曾明确要求考生提交共通测试的成绩。虽然近年来政策有所变动,部分学部改为“任意提交”,但官网的潜台词很明显:如果你有,并且分数够高,我们当然会优先考虑。因为共通测试的成绩,更能向教授们证明,你具备和日本顶尖学生一起学习、竞争的学术能力。

一位通过共通测试考上大阪大学工学部的学长分享过他的经验:“我EJU成绩其实一般,但我的优势是在国内理科基础好。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主攻共通测试的数学和物理,最后这两科都拿到了接近90%的分数。面试的时候,教授对我能考这个分数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问了很多专业问题,感觉共通测试的成绩单就是我最好的‘敲门砖’。”

自我评估篇:你,到底适合哪条路?

好了,理论和案例都讲完了,现在把话筒交给你。请你对照下面的清单,诚实地问问自己。

你应该坚定地走EJU常规赛道,如果:

  • 你的目标是早庆、MARCH等一流私立大学,或大部分国公立大学。

  • 你来日本时间不长,日语基础还停留在日常交流和N1水平,对古文汉文一窍不通。

  • 你的备考时间有限(比如只有一年),希望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拿到合格。

  • 你希望在一个相对确定的规则和竞争范围内备考,不想承担过高的风险。

  • 你更擅长记忆和套路化解题,而不是深度思考和分析。

如果你符合以上大部分描述,那么请你立刻打消挑战共通测试的念头。把EJU的每一分都抓牢,把目标校的过去问研究透,才是你的王道。贪多嚼不烂,最后可能两边都落空。

你可以考虑挑战共通测试这条大神之路,如果:

  • 你的唯一目标就是东大、京大、东工大、一桥或者国公立医学部这类顶尖学府。

  • 你的日语已经达到准母语水平,阅读日文原版小说和报纸毫无压力,并且对古文汉文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和能力。

  • 你在国内就是学霸,理科或文科基础极其扎实,有信心和日本学生一较高下。

  • 你拥有超强的自学能力和抗压能力,能够承受长达一到两年的高强度备考。

  • 你在日本读过高中,已经完全适应了日本的教育体系和考试模式。

如果你是这样的“大神”,那么共通测试会是你冲击梦想的利器。它能帮你跨过留学生身份的某种“隐形天花板”,让大学看到你最硬核的实力。但请务必记住,这是一条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路。一旦决定,就要做好面对地狱级难度的准备。

说到底,EJU和共通测试,不是两条非黑即白的路,它们更像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武器。大部分战役,用EJU这把趁手的常规武器就足够了。但如果你要挑战的是最终的那个大魔王,那么共通测试这把需要极高驾驭能力的“传说级武器”,或许值得你为之付出血与汗。

别再听周围的人瞎起哄,也别因为一时的热血就盲目选择。静下心来,翻一翻你梦中情校最新的“募集要项”,那里白纸黑字写着大学对你的所有要求。然后,再拿出一张纸,诚实地写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路,就在你的脚下。选哪条,你自己说了算。记住,最聪明的选择,永远是那个最适合你的。加油,未来的名校生!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1001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