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王学院就读是种什么体验?

puppy

跟你说句大实话,在伦敦正中心上学的感觉真的绝了!下课溜达到泰晤士河边,穿过萨默塞特府去上课,这种电影般的生活真实存在。当然,梦幻的背后也是读不完的reading list和泡图书馆的日常。不过最棒的是,你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探索这座宝藏城市,吐槽学习,分享生活。想知道真实的学习强度、生活成本,还有学长学姐们私藏的吃喝玩乐攻略吗?文章里都是干货!

KCL生存避坑指南(速览版)
关于学习:别被“水硕”的传言骗了,KCL的reading list和论文ddl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人文社科,阅读量巨大,想混日子基本不可能,做好泡图书馆的准备。
关于选课:开学前就去研究课程手册(handbook),看好评估方式(assessment)。有的课是100%考试,有的课是100%论文,选你擅长的,能救命。
关于住宿:学校宿舍要早申请!位置好的宿舍比如Stamford Street Apartments非常抢手。自己租房的话,一定要小心二房东和合同陷阱,多上UCL和KCL的学生租房群看看评价。
关于花销:伦敦物价不是开玩笑的。办张Railcard坐火车能省1/3,超市晚上去能买到打折的黄标产品,Tesco的Meal Deal是你赶due时的好朋友。
关于心态:刚来可能会有落差感和孤独感。多参加社团活动(KCLSU有几百个社团),主动跟同学小组讨论,你会发现全世界的留学生都在经历和你一样的事情。

还记得我刚收到KCL录取通知书那会儿,兴奋地在网上搜各种攻略,看到的都是泰晤士河的黄昏、萨默塞特府的庭院,还有Maughan图书馆那哈利波特式的穹顶。我当时就想,天啊,这哪是去上学,这简直是去拍电影!可真来了之后,一个在War Studies(战争研究)专业读博的学长,在我刚到伦敦的第三天,请我喝咖啡时悠悠地说了一句:“Welcome to London. 准备好迎接你人生中阅读量最大的几年了吗?” 那一刻我才明白,梦幻滤镜背后,是实打实的学术挑战。这篇文章,就是想带你撕掉滤镜,看看一个真实的KCL到底是什么样。

在KCL上学,到底有多“凡尔赛”?

讲真,KCL的地理位置,就是它最硬核的“凡尔赛”资本。主校区Strand Campus,直接霸占了伦敦的心脏地带。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的日常可以是这样的:早上从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地铁站出来,买个Pret的咖啡,慢悠悠穿过广场,走进教学楼。下午没课了,你跟同学说:“走,去泰晤士河边散个步?” 你们溜达到河边,左手边是伦敦眼,右手边是议会大厦和大本钟,这感觉真的不真实。

我有个读法律的朋友,她的部分课程就在萨默塞特府(Somerset House)里上。那可是伦敦最美的庭院之一,冬天是溜冰场,夏天有露天电影。她每次发朋友圈都配文:“穿过游客去上课的日常。” 下面一堆国内的朋友评论:“你这是什么神仙生活!” 这种“凡尔赛”不是装的,而是KCL学生唾手可得的日常。根据KCL官网,Strand校区距离特拉法加广场步行仅需10分钟,到大英博物馆也就20分钟。你等于是在世界级景点里穿梭着去上课。

当然,KCL不止一个校区。如果你是学医的,那你大概率在Guy's Campus。它就在碎片大厦(The Shard)旁边,过个桥就是伦敦金融城。我认识的一个生物医学专业的学长,他说他们做实验累了,就去学校对面的Borough Market买个生蚝或者芝士面包,这大概是医学生最幸福的时刻了。而Waterloo校区则充满了现代感,紧邻南岸艺术中心,旁边就是滑铁卢车站,去欧洲玩简直不要太方便。可以说,KCL的每个校区,都镶嵌在伦敦最精华的地段,让你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搏。

别光顾着做梦,KCL的Reading List能把你“打回原形”

好了,地理位置的彩虹屁吹完了,我们来聊点实在的——学习。KCL毕竟是G5的有力竞争者,罗素集团的创始成员,学术上是绝对不会放水的。QS 2024世界大学排名里,KCL位列第40位,它的牙科、哲学、法律等专业都是全球顶尖。这意味着,你周围的同学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霸,老师也都是行业里的大牛。

这里的学习强度有多大?举个真实的例子。我一个读国际关系的学妹,开学第一周就崩溃了。她一门课的Core Reading(核心阅读)每周就有2-3篇学术论文(每篇20-30页),外加一本专著的指定章节。这还只是“核心”,老师给的Supplementary Reading(补充阅读)清单长到划不到底。一学期三到四门课,每周的阅读量加起来,打印出来比砖头还厚。

这里的学习模式跟国内完全不同。老师上课(lecture)只是搭个框架,真正的学习发生在课后的研讨会(seminar)和图书馆里。Seminar上,你需要针对这周的阅读材料,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进行激烈辩论。没人会等你准备好了再发言,思想的碰撞非常快。如果你没读书,那一个小时的seminar会坐立难安,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再说考核。论文(Essay)是家常便饭。一篇期末论文通常在3000-5000字,引用格式要求极其严格。我记得我写第一篇论文时,光是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芝加哥格式就花了一周。而且,KCL的老师给分普遍不高,能拿到60分(Merit)已经算不错,想上70分(Distinction)需要你提出非常有原创性的见解。所以,别指望考前突击,这里的知识是需要你一个学期慢慢消化、思考、批判,然后形成自己观点的。

Maughan图书馆确实美得像电影场景,但对KCL学生来说,它更像是一个“战场”。考试周的时候,早上8点去都可能没有座位。你会看到无数个“人肉占座机”(书包、电脑、水杯),也能看到无数个一边啃着三明治一边敲键盘的“赶due人”。这种学术氛围,既有压力,也确实能逼着你快速成长。

在伦敦“活下去”要花多少钱?一份真实的KCL生活成本账单

聊完学习,我们来聊个更扎心的话题:钱。在伦敦上学,尤其是在KCL这种市中心的学校,生活成本是必须要认真规划的。不然,你的银行账户真的会“月月光”。

我们来算一笔账(根据2023-2024年的大致数据):

1. 住宿:这是开销大头。

KCL的学校宿舍,根据地理位置和房型,价格差异很大。比如位于市中心的Stamford Street Apartments,一个单人间(En-suite,带独立卫浴)每周的费用大约在£280-£320。一年下来光住宿费就超过1.4万英镑。稍微远一点的宿舍,比如在Canada Water的Angel Lane,可能便宜一些,每周£230左右,但你需要额外考虑通勤时间和费用。很多同学会选择自己出去租房,在伦敦Zone 2或Zone 3找房子,一个房间的月租金通常在£800-£1200不等,而且还要自己承担水电网和Council Tax(学生可以申请减免)。

2. 饮食:自己做饭是王道。

如果你顿顿在外面吃,那成本会高得吓人。学校食堂一顿饭大约£7-£10,随便在外面吃个简餐,比如Nando's或者Wagamama,人均也要£15-£20。最省钱的方式是自己做饭。一周去超市采购(Tesco, Sainsbury's, Lidl),自己做三餐,花费可以控制在£50-£70。不过,伦敦的美食诱惑太多,偶尔和朋友下馆子、喝杯奶茶(一杯£5起步),这部分预算很容易超支。

3. 交通:一张Oyster卡走天下。

伦敦的公共交通很方便,但也很贵。学生可以申请18+ Student Oyster photocard,购买月度或年度交通卡可以打七折。如果你住在Zone 1-2,一张月卡的费用打完折大概是£108。很多人为了省钱,会选择住在步行或骑车能到学校的地方,或者干脆只在必要时乘坐公共交通,用Contactless卡按次计费,享受每日和每周的费用上限(cap)。

4. 其他开销:

这部分包括社交、购物、旅行、书本费等,非常因人而异。看一场电影£15,去一次West End看剧(买打折票)£30-£50,和朋友去酒吧喝一杯£6-£8。总的来说,一个比较节约的KCL学生,每个月的总花费(除学费外)大约在£1400 - £1800之间。这笔钱不是小数目,所以来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预算。

学累了?这份学长学姐私藏的伦敦吃喝玩乐地图请收好

虽然学习辛苦,生活费高昂,但在伦敦的快乐也是真实而丰富的。这座城市最大的魅力在于,它能满足你任何一种兴趣爱好。以下是一些学长学姐们亲测好评的“回血”攻略。

吃货的天堂:

千万别再说英国是美食荒漠了!伦敦就是个例外。Guy's校区旁边的Borough Market是必去之地,从西班牙海鲜饭到苏格兰炸蛋,应有尽有。想吃中餐了,坐地铁去Chinatown,文兴酒家的烧鸭、小笼皇的蟹粉小笼包,能瞬间治愈你的中国胃。想吃点性价比高的,可以去Flat Iron吃牛排,£13一份,品质相当不错。喜欢意大利面的同学,Padella餐厅门口永远在排队,但那份手工Pici面绝对值得等待。

免费的文化盛宴:

伦敦最棒的一点就是,大部分顶级的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是免费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V&A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你可以在这里逛上几天几夜。周末没事做,就随便跳上一辆公交车,去一个没去过的博物馆,看看木乃伊,或者在梵高的《向日葵》前发发呆,这是伦敦学生独有的浪漫。

城市漫步与公园野餐:

伦敦的公园也是宝藏。天气好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去Regent's Park或者Hyde Park野餐,躺在草坪上晒太阳,看看天鹅和松鼠,一周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你也可以沿着Regent's Canal从Camden走到Little Venice,沿途风景超美。或者去东伦敦的Brick Lane逛逛复古集市,看看满墙的涂鸦,感受这座城市叛逆又文艺的一面。

社团生活与社交:

KCLSU(学生会)有超过300个学生社团,从辩论社、电影社到哈利波特社、烘焙社,总有一个适合你。这是认识新朋友、发展兴趣爱好的最佳途径。你会遇到来自印度、尼日利亚、意大利、巴西的同学,和他们一起办活动、一起吐槽学习,你的世界观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无限拓宽。

所以,KCL到底值不值得来?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觉得,在KCL读书又贵又累。没错,这都是真的。你会在某个写论文的深夜里怀疑人生,也会在看到银行账单时心头一紧。

但它值得吗?我的答案是,绝对值得。

这里给你的,不仅仅是一张世界名校的文凭。它给你的是一种浸入式的成长环境。它逼着你独立思考,逼着你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习以为常的观点。它让你学会如何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里,清晰地表达自己,也耐心地倾听别人。

别怕,那些读不完的reading list,最后都会变成你知识体系里坚实的砖瓦。那些和各国同学的争论,会让你看问题的角度更宽广。那些在伦敦街头独自探索的傍晚,会让你变得更独立、更勇敢。

很多年后,你可能不记得某篇论文的具体内容,但你一定会记得,从Maughan图书馆走出来时,抬头看到泰晤士河对岸灯火辉煌的那一刻。那种感觉,是辛苦,是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我正在我梦想的城市里,为自己的未来拼尽全力”的踏实感。这种感觉,千金不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286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