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工避坑核心要点速览 | 
|---|
| “一周”的定义: 不是周一到周日,而是任意连续的7天。这是最容易踩的坑,千万要注意你的排班表,别在跨周的时候超了时。 | 
| 假期全职: 必须是学校官方学术日历上明确标明的假期。课程结束但没到官方毕业日期的那段时间,仍然算“学期内”,不能全职工作。 | 
| 自雇/自由职业: 学生签证严格禁止!接私活、做代购、开网店、送外卖(作为自雇合同工),这些都属于违规行为,是移民局的红线。 | 
| 无薪实习: 即使不拿钱,如果工作性质属于“雇佣”(有固定职责、为公司创造价值),也可能被计入20小时。做之前务必和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确认。 | 
哈喽,各位在UK搬砖挣口粮的兄弟姐妹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小L。
刚来英国那会儿,我有个学长叫Leo,人特勤快,在一家连锁咖啡店打工。他门儿清,知道学生签证每周只能工作20小时。所以他每周的payslip(工资单)都对得整整齐齐,从没超过20小时。他觉得自己简直是留学生遵纪守法的楷模。
直到有一天,他收到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的一封“死亡邮件”,措辞非常严肃,说他可能违反了签证条例,需要去面谈。Leo当时就懵了,把所有工资单翻出来,一张张对,明明每周都没错啊!
问题出在哪呢?原来,有一次店里人手紧,他周四、周五、周六、周日连着上了四天,一共16个小时。紧接着的周一、周二、周三,他又上了12个小时。你看,按“周一到周日”这个周期算,他两周都没超时。但移民局的算法,是从任意一天开始往后算7天。从上周四到这周三,这连续7天里,他实打实工作了28个小时!
那次约谈,学校给了他一次严重警告。Leo吓出一身冷汗,要是学校直接上报移民局,他的签证可能就危险了。从那以后,他才明白,这“20小时”背后的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
今天,小L就带大家好好扒一扒这些官方指南里写得模棱两可,但一不小心就能毁掉你留学之路的“隐形坑”。
“一周”到底是哪七天?官方定义让你大跌眼镜!
咱们先来说说Leo踩的这个最大的坑:到底怎么定义“一周”?
我们的惯性思维,一周就是从周一到周日。但英国移民局(UKVI)的规定可不这么“傻白甜”。官方的定义是“a week = any consecutive 7-day period”,也就是“任意连续的7天”。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需要以你工作的任何一天为起点,往后推7天,确保这个时间窗口内你的总工时不超过20小时。这就像一个移动的窗口,每天都在检查你过去7天的工作记录。
举个更直观的例子:
小明同学在一个餐厅打工,他的排班是这样的:
- 第一周:周五、周六、周日,每天5小时,共15小时。(符合规定)
- 第二周:周一、周二,每天5小时,共10小时。(符合规定)
如果只看日历上的周,小明简直是完美员工。但我们用移民局的“移动窗口”来检查一下:从上周五到这周四这7天里,他的工作时间是:周五(5h)+ 周六(5h)+ 周日(5h)+ 周一(5h)+ 周二(5h)= 25小时!
Boom!直接超标!就这么简单,可能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违规了。
根据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近两年的调查数据,超过一半的国际学生都会在课余时间打工。这么大的群体,如果大家都在这个最基础的概念上犯错,那潜在的风险就太大了。尤其是对于那些打多份工,或者排班不固定的同学来说,自己心里一定要有这根弦。建议大家手机里下个记工时的APP,或者用日历标注,每次排班都算一下这个“连续7天”的总数。
假期“放飞自我”全职打工?等等,你的假期是真的假期吗?
学生签证的好处之一,就是在官方假期期间可以全职工作,不受20小时限制。很多同学就指望着复活节、暑假、圣诞节这几个假期好好“回血”。
但问题又来了,什么是“官方假期”?
这里有一个致命的误区:不是你没课了,就叫假期!
唯一的判断标准,是你学校官网公布的Academic Calendar(学术日历)上白纸黑字写明的“Vacation Period”。
最容易出问题的,是课程结束到毕业典礼之间的那段“长草期”。比如,你9月份交了毕业论文,课程全部结束了,毕业典礼在12月。那9月到12月这段时间,你能全职工作吗?
答案是:看你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上的“Course End Date”。
这是移民局系统里记录的你的课程正式结束日期。在这个日期之前,无论你有没有课,都算“Term time”(学期内),你依然要遵守每周20小时的规定。只有过了这个日期,你才能开始全职工作,直到你的签证到期。
我认识一个学姐,她就是掉进了这个坑。她是授课型硕士,6月份考完试就没事了,CAS上的课程结束日期是9月30日。她从7月开始就在一家公司全职实习,以为自己已经“毕业”了。结果在申请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的时候,移民局抽查到了她7月到9月的税务和工作记录,发现了这个问题。虽然最后经过律师的一番解释,说她是不熟悉规定,有惊无险地拿到了签证,但中间那几个月的煎熬和多花的律师费,真的太不值了。
所以,行动之前,务必做两件事:第一,去学校官网找到你的专业的学术日历,看清楚假期的起止日期。第二,翻出你的CAS,找到那个决定你何时能“解放”的Course End Date。一天都不要提前!
我是自己的老板,接点私活总行吧?危险!“自雇”红线碰不得!
这部分内容,可能要打破很多同学的“发财梦”了。在英国,持有学生签证是严!格!禁!止!自雇(Self-employment)和从事商业活动(Engaging in business)的。
什么是自雇?简单来说,就是你不是作为别人的雇员(employee)去工作,而是自己为自己工作。以下这些常见的留学生赚钱方式,其实都踩在这条红线上:
- 开设网店:无论是在Amazon, Etsy, Depop上卖手工艺品,还是做潮牌代购,只要店铺是你自己的,你就是在“Engaging in business”。
- 做自由职业者:在Fiverr、Upwork这类平台上接设计、翻译、编程的私活,自己给客户开invoice(发票)收款,这就是典型的自雇。
- 私人补习/家教:如果你是自己打广告招生,自己收费,而不是通过一个正规的教育机构给你派活、给你发工资,那也属于自雇。
- 送外卖/做网约车司机:像Deliveroo, Uber Eats, Uber这类平台的骑手和司机,他们的合同性质通常是“independent contractor”(独立承包商),也就是自雇。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我只是赚点零花钱,现金交易,或者钱都进的国内账户,移民局怎么会知道?
千万别有这种侥幸心理!英国的金融监管非常严格。近几年来,移民局和税务局(HMRC)的数据是互通的。如果你的英国银行账户有大量、频繁、来源不明的资金流入,很容易触发银行的反洗钱审查,进而被上报给相关部门。我曾在一些论坛上看到过真实案例,有同学因为做代购,账户流水过大,被银行冻结账户并要求解释资金来源。这种事情一旦和移民局挂上钩,后果不堪设想,轻则拒签你未来的签证申请,重则直接取消你现有的签证并遣返。
根据2021年英国内政部的一份报告,违反签证工作条件的案例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与非法从事商业活动有关。所以,这条红线是真的高压线,碰都不要碰。想打工,就老老实实找个正规公司,签雇佣合同,走PAYE(Pay As You Earn)税收系统,让一切都有据可查。
不给钱就不算工时?“志愿者”和“实习”的水有多深?
“我不拿钱,就是去帮帮忙,体验一下,这总不算工作了吧?”
这个想法,在某些情况下是正确的,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却是危险的。
关键在于区分“Volunteering”(志愿服务)和“Unpaid Work”(无薪工作)。
Volunteering:通常指你在注册的慈善机构或非营利组织里帮忙,比如去乐施会(Oxfam)的商店里整理衣物,或者在当地社区活动中做引导员。这种纯粹的奉献性质的活动,是不计入20小时工作限制的。
Unpaid Work/Internship:如果你是在一家商业公司(for-profit company)里做一个没有薪水的实习,情况就复杂了。你需要判断这份“实习”的性质。如果它有固定的工作职责,要求你产出实际的商业价值,你做的事情和一个正式员工没什么两样,那么即使是无薪的,它也很可能被定义为“工作”,需要计入20小时之内。
比如说,你去一家市场营销公司做无薪实习,每天负责更新公司的社交媒体账号、撰写宣传文案。这些都是在为公司创造价值,是明确的工作。那么这些时间就必须算进你的20小时限额里。
英国政府对于“志愿者”和“雇员”的界定有非常详细的法律条文。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是:你有没有一份合同,规定了你必须做什么,必须什么时间来?如果有,那这更偏向于“工作”。
最稳妥的办法是,在接受任何实习(尤其是无薪实习)之前,拿着你的offer去咨询学校的Career Service或者International Student Support。他们经验丰富,能帮你判断这份实习是否合规,是否需要计入工时。让他们给你一个书面(邮件)的确认,这样万一以后有任何问题,你手上也有了凭证。
别为了一点零花钱,赌上自己的未来
聊了这么多,我知道可能会让一些小伙伴感到焦虑。在英国生活成本确实不低,根据理财网站Save the Student在2023年的调查,学生的平均月生活费已经超过了1000英镑。想靠自己的努力分担一下父母的压力,或者赚点钱去欧洲大陆看看,这想法再正常不过了。
但我们一定要分清主次。你的学生签证,是你能够留在这里学习、生活、体验一切的根基。它比任何一份时薪10镑的兼职都重要一万倍。
所以,请务必把“合规”放在第一位。找工作前,先去申请一个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国家保险号),这是你在英国合法工作的凭证。只给那些愿意把你放在PAYE系统上、每月给你正规payslip的公司工作。所有口头协议的现金工,无论时薪多高,都请敬而远之,因为这里面藏着的风险你承担不起。
把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几个点刻在脑子里,用手机APP追踪好你的工时,对“自雇”的诱惑说不。遇到任何不确定的情况,别自己猜,第一时间给学校的签证支持团队发邮件。他们的职责就是帮助我们这些国际学生,他们的回答才是最权威的。
希望大家都能在不影响学业、不触碰红线的前提下,找到心仪的兼职,赚到自己的pocket money,让留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英国的日子,愿我们都能走得稳当,过得闪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