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港硕新一季申请提前开启!

puppy

准备申请港硕的小伙伴们,注意啦!还在慢悠悠准备雅思、刷实习?悄悄告诉你,港大、港中文的部分专业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放25Fall申请了!没错,比往年足足早了一两个月,真正的“弯道超车”机会来了!当别人还在纠结选校时,你可能已经拿到梦校的面试了。这波提前批意味着名额更充足,竞争压力相对小,绝对是早鸟福利。想知道首批开放的都有哪些神仙项目吗?现在到底该准备些什么才能抢占先机?别犹豫了,赶紧点开看看,上岸快人一步!

港硕早申弯道超车黄金法则
心态法则:别人还在观望,你已在路上。申请季的本质是信息战+时间战,谁先行动谁就掌握主动权。
时间法则:比官方DDL再早一两个月,作为自己的心理DDL。港校滚动录取(Rolling Basis),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是铁律。
效率法则:语言成绩是硬通货,必须最优先解决。文书可以同步打磨,但没有合格的语言分,一切都是空谈。
机会法则:第一轮申请,名额最充足,竞争池里的大神相对最少,你的材料会被招生官用最饱满的精力来审阅。

“叮咚——”

上周五下午,正在图书馆赶论文的学姐我,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Lina发来的消息,只有一个截图和三个惊恐的表情。

我点开一看,是港大商学院25Fall的申请开放通知。截图下面跟着她一连串的语音轰炸:“不是吧不是吧?这才六月份啊!我雅思还没考,实习报告也才写了个开头,怎么就开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我还没来得及回复,另一个申请群里也炸开了锅。我的另一个咨询学生,Alex,几乎在同一时间发来了消息,但画风完全不同:“学姐!开了开了!我昨晚就把最后一遍改好的PS和CV发你了,推荐信也跟教授说好了,今天就递交!冲第一批!”

Lina和Alex,背景相似,目标院校也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Alex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关注我们lxs.net的资讯,按部就班地准备;而Lina总觉得“时间还早”,计划着暑假再全力冲刺。但她没想到,今年的发令枪,比所有人的预期都早了整整两个月。

没错,你没有看错。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期末考试和暑假规划的忙碌中时,港硕新一季的申请,已经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港大、港中文的部分“王牌专业”已经开放网申通道,这波操作,让无数还在慢悠悠准备的同学瞬间破防。但对于像Alex一样时刻准备着的人来说,这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弯道超车”机会。

狼真的来了!港校这次有多“卷”?

“港硕申请内卷”这个话题,我们已经聊了不下八百遍,但每年都还是有新的“惊喜”。往年,港校的第一批申请通常在8月底到9月才陆续开启。而今年,6月初,港大和港中文就率先“偷跑”,这信号再明确不过了:顶尖院校要抢人,而且要抢的就是最早准备好的那批优质生源。

我们来看看数据。根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的报告,近几年来,申请港校授课型硕士的内地学生数量一直呈爆炸式增长。以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为例,其23Fall的申请量相比22Fall增长了近30%。而港大、港中文的热门商科、计算机等专业,录取率甚至已经低至5%-10%,堪比美国Top30名校。

去年我的一个学生,双非背景,均分88,雅思7.5,带着两段大厂实习,在11月申请港中文的数据科学与商业统计。你猜怎么着?等了四个月,最后收到一封感谢信。后来我们复盘才发现,这个专业在第一轮就基本发完了面试,后面申请的同学,哪怕背景再好,也只能在狭窄的缝隙里求生存。他的背景如果在第一轮提交,拿到面试的概率会大非常多。

提前开放,意味着学校把筛选的战线拉得更长,也给了他们更充裕的时间去挑选最合适的候选人。当大部分竞争者还在为雅思能不能上7分而挣扎,为找一份暑期实习而海投简历时,如果你已经能递交一份完整的、高质量的申请材料,你在招生官那里的印象分,绝对是碾压式的。

为什么是“弯道超车”?提前批的隐藏福利

很多同学可能会问,早申和晚申,不都是申请吗?能有多大区别?区别太大了!港校普遍采用“滚动录取”(Rolling Admission)的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先到先得,择优录取”。这其中的玄机,可比你想象的要多。

首先,名额最充足,坑位最多。

这就像抢演唱会门票,第一波放票的时候,内场前排、黄金看台的座位都随便你挑。越到后面,剩下的就只有“山顶位”了。申请也是一个道理。在第一轮申请时,整个专业的所有名额都摆在那里,招生官的心态是开放的,他们会从所有申请者中挑选最优秀的一批。而到了后面的轮次,名额越来越少,招生官的审核标准也会不自觉地“水涨船高”,甚至会出现“神仙打架”的惨烈场面。

举个真实的例子,港大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每年都是申请的重灾区。去年第一轮录取的学生中,不乏海本(海外本科)和985高校均分88+的同学。但到了第三轮、第四轮,池子里全是均分90+,GMAT 720+,手握顶级券商实习的“卷王”。你的条件可能已经很优秀了,但放在后面,可能就不够看了。

其次,竞争压力相对小,更容易脱颖而出。

六、七月份就能拿出完整申请材料的人,绝对是少数。这意味着,第一批申请的池子里,选手数量是有限的。你的竞争对手,就是那些和你一样有远见、执行力强的“早鸟”。而大部分还在观望、准备不足的申请者,此刻还无法对你构成威胁。

我带过一个学生小M,本科是北京一所211,GPA 3.7/4.0,雅思7.0,有一段普华永道的实习。这个背景放在申请大军里,属于中上,但并不算顶尖。我们在去年9月初,港科大信息系统管理(MSc in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一开放就递交了申请。10月中旬,她就收到了面试通知,并最终在11月初拿到了Offer。而她的一个同学,背景比她还要好一点,GPA 3.8,实习也更亮眼,因为拖到12月才申请,结果进了长长的Waitlist,直到第二年春天也没能转正。这就是早申的魔力。

最后,审理速度快,心理优势巨大。

早申请,学校的处理效率也更高。因为积压的申请少,你的材料能更快地被分配给招生官。早早拿到面试甚至Offer,对整个申请季的心理状态是巨大的提振。你可以用这个Offer作为保底,安心地去冲刺更好的学校;或者,你也可以彻底放松,把精力放在毕业论文或者其他事情上。而那些迟迟等不到消息的同学,在漫长的三四个月里,每天都在焦虑和自我怀疑中度过,这种煎熬,谁经历谁知道。

首批开放的“神仙项目”大盘点

说了这么多,大家最关心的肯定还是:到底哪些“神仙项目”已经开放了?学姐帮你们整理了一份(请注意,信息实时变动,请务必以官网为准!):

香港大学 (HKU)

港大商学院(HKU Business School)是这次的“先锋部队”,几乎所有授课型硕士项目都已开启首轮申请,DDL普遍在8月中旬到10月不等!

  • 金融学硕士 (Master of Finance - MFin): 中环的敲门砖,量化背景同学的梦中情“专”。对数学、计算机能力要求高,有工作经验者更受欢迎。
  • 会计学硕士 (Master of Accounting - MAcc): 四大的“蓄水池”,想考HKICPA(香港注册会计师)的同学的首选。
  • 商业分析硕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 - MSBA): 近年来的大热门,就业面广,横跨金融、科技、咨询。
  • 市场营销学硕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Marketing - MSc(Mktg)): 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非常看重申请者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意。
  • 环球管理学硕士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 MGM): 适合想走管理路线,拓宽国际视野的同学,对跨文化交流能力有要求。

香港中文大学 (CUHK)

港中文商学院也紧随其后,同样开放了多个王牌项目的第一轮申请。

  • 金融学理学硕士 (MSc in Finance): CUHK的王牌项目之一,学术氛围浓厚,校友网络强大。
  • 商业分析理学硕士 (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 和港大BA一样是热门中的热门,课程设置非常实用,注重数据处理和建模能力。
  • 信息与技术管理理学硕士 (MSc in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偏技术管理,适合有一定IT背景,想转向管理岗的同学。
  • 会计学硕士 (Master of Accountancy): 同样是通往专业会计领域的金钥匙。

除了商学院,其他学院的专业也可能随时开放。大家一定要养成每天刷官网的习惯,机会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出现!

现在动手,你该准备什么?(保姆级攻略)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有点坐不住了?别慌,现在开始行动,一切都还来得及。这份“保姆级”攻略请收好:

第一步:攻克语言成绩,立刻!马上!

语言成绩是申请的“入场券”,没有合格的雅思/托福/GMAT/GRE,你的简历再漂亮,招生官也看不到。别再把“下个月一定考出来”挂在嘴边了。立刻打开报名网站,预约最近的考位。目标港前三商科的同学,雅思7.0(小分6.5)是标配,托福100+是基本要求。GMAT/GRE虽然很多专业不强制要求,但一个700+的GMAT分数绝对是你简历上最亮的星,尤其是在申请金融、商业分析这类专业时。

第二步:打磨核心文书,讲出你的故事。

你的申请材料,就是在向招生官“推销”你自己。简历(CV)、个人陈述(PS)和推荐信(RL)是其中的核心。

  • 简历 (CV): 请记住,这不是你的经历流水账,而是你的“战绩报告”。不要只写“我在XX公司做了XX实习”,要写“通过XX方法,我帮助团队将XX指标提升了XX%”。用数据说话,量化你的成果。
  • 个人陈述 (PS): 这是你和招生官唯一一次“深度对话”的机会。不要写成空洞的抒情散文。讲一个好故事,清晰地回答三个问题:我为什么对这个领域感兴趣?我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学术、实习、科研)?为什么贵校的这个项目是我的最佳选择,我能为项目带来什么?
  • 推荐信 (RL): 立刻开始联系你的推荐人!无论是你的任课教授还是实习导师,他们都需要时间来为你写一封高质量的推荐信。提前和他们沟通,提供你的简历和PS,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你,回忆起你的闪光点。你的教授可能要给几十个学生写信,早点去“刷脸”,绝对没错。

第三步:查漏补缺,提升软背景。

暑假是提升背景的最后黄金时期。如果你的实习经历还不够丰富,那就抓紧最后的机会。不一定要去惊天动地的大厂,一份能让你深度参与、有所收获的实习,远比一份“打杂”的水实习更有价值。如果没有实习机会,也可以考虑参加一些有含金量的线上科研项目、专业竞赛,或者学习一些如Python、SQL等硬核技能,这些都能为你的申请加分。

第四步:精准选校定位,不做无用功。

不要海投,这是申请大忌。花时间去深入研究每个项目。去官网看它们的课程设置(Curriculum),看哪些课程是你感兴趣的;去了解它们的师资力量(Faculty),看有没有你特别欣赏的教授。把这些研究成果体现在你的PS里,让招生官看到你的诚意和热情,而不是觉得你只是在广撒网。

申请季就像一场马拉松,但现在,裁判把发令枪的时间提前了。有的人还在起点慢悠悠地绑鞋带、做拉伸,而你,已经听到了枪响,可以第一个冲出去了。

不要等到九月、十月,看到身边的人都拿到了面试和Offer,才来后悔为什么六月的那个下午没有立刻行动起来。你现在付出的每一个小时,刷的每一道题,改的每一版文书,都是在为未来的那个Offer添砖加瓦。

别犹豫了,赶紧动起来吧!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在港岛,等你上岸!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05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