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加拿大后,我才发现它到底有多香

puppy

说真的,来加拿大之前,我也以为这里就是“好山好水好无聊”的代名词,做好了苦读的准备。但来了才发现,这儿的“香”藏在细节里!学习上不再是无休止地“卷”,教授会鼓励你探索自己的想法,找到真正热爱的东西;生活上,我从一个厨房小白变成了烘焙能手,周末还能去滑雪徒步,学会了享受慢下来的节奏。更惊喜的是,毕业后留下来工作的路比想象中清晰太多,未来的可能性一下子被打开了。这不只是一段留学经历,更是一场关于自我发现和成长的奇遇。如果你也对枫叶国心动,也许我的故事能给你一些真实的参考。

小编真心话:行前必读小贴士
刻板印象 ①:好山好水好无聊,适合养老?
我的实感:生活方式超丰富,户外运动是日常,城市文化也够你探索好几年。无聊是你自己的选择,不是加拿大的锅。
刻板印象 ②:学习轻松压力小,随便“水”个文凭?
我的实感:典型的“宽进严出”,平时作业、小组项目、论文占分比重超高。想混日子?教授分分钟教你做人。自律是王道!
刻板印象 ③:毕业等于失业,华人很难融入?
我的实感:毕业工签(PGWP)政策友好度全球顶尖,是通往移民的黄金跳板。只要你肯努力,机会真的比想象中多太多。

哈喽,各位lxs.net的兄弟姐妹们,我是小编Cici。

还记得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正坐在多伦多皮尔逊机场的到达大厅,凌晨三点,周围安静得只听得见行李传送带的嗡嗡声。我拖着两个巨大的箱子,心里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是不是做错了?”

来之前,国内的朋友半开玩笑地给我送行,说:“去加拿大啊,好山好水好寂寞,提前体验退休生活了。”亲戚们也叮嘱我,那边冷,人少,没事别出门,好好学习就行。我当时一边点头,一边默默做好了“苦行僧”式的留学准备,甚至连书单都列到了下下个学期。

然而,一年后的今天,我正坐在一家叫Tim Hortons的国民咖啡店里写下这篇文章,窗外是金黄色的枫叶,手里捧着一杯Double Double。我只想告诉一年前的自己,也告诉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加拿大,真香!它的香,不是那种扑面而来的浓烈,而是藏在学习、生活、未来的每一个细节里,需要你慢慢品,越品越有味。

学习上不“卷”,是一种什么神仙体验?

在国内,我们习惯了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模式。分数、排名、绩点……这些东西像紧箍咒一样,时刻提醒我们不能松懈。所以刚来加拿大的第一个学期,我还是保持着那种“战斗状态”,上课永远坐第一排,笔记做得比PPT还全,发言前要在脑子里把稿子过三遍。

结果,我的社会学教授,一个和蔼的白人老头,在课后把我叫住。我当时心里一紧,以为自己哪里说错了。结果他笑着对我说:“Cici,我看得出你准备得很充分,但我想听到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你自己的看法,哪怕它是错的、不成熟的。你的观点,才是这堂课最有价值的部分。”

那句话,简直是我的“破冰之锤”。我开始尝试着在课堂上分享我作为中国留学生的视角,去讨论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我发现,教授和同学们不但不会评判你,反而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言之有理”。这种被尊重、被鼓励的感觉,让我第一次真正爱上了“学习”这件事本身,而不是为了那个4.0的GPA。

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感受。加拿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非常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体验式学习”。比如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它的Co-op(带薪实习)项目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根据学校官网2023年的数据,超过70%的本科生参与Co-op项目,学生在实习期间平均能赚到数万加币,不仅赚了学费,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北美真实的工作经验。我的学长Leo,在滑铁卢读计算机,通过Co-op项目先后在Shopify和微软实习,毕业时手里已经握着好几个大厂的Offer了。他说:“学校教我的不仅是代码,更是怎么把代码变成产品,怎么在团队里解决问题。”

再比如,很多大学都提供本科生研究机会(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不像国内可能要挤破头才能进老师的实验室,在这里,只要你对某个领域有热情,成绩还不错,完全可以主动联系教授,申请参与他的项目,甚至还能拿到联邦政府提供的研究奖学金(如NSERC USRA)。这种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前沿科研的机会,对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学术道路帮助巨大。

所以,加拿大的学习不等于轻松。它的难,不在于你要背下多少知识点,而在于它逼着你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对自己负责。这种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探索”的转变,过程虽然痛苦,但结果是——你真正找到了自己热爱的方向,并拥有了为之奋斗的能力。

生活不止眼前的due,还有雪山和远方

聊完学习,我们来说说生活。承认吧,出国前,我们对加拿大生活的想象力,可能仅限于看极光、喂鸽子和……被熊追?

刚来的时候,我也经历过一段阵痛期。这边的商场晚上六七点就关门,娱乐活动少得可怜,外卖又贵又慢。有一次周末,我一个人待在空荡荡的公寓里,望着窗外的大雪,孤独感排山倒海。那一刻,我真的无比想念国内的灯红酒绿和24小时便利店。

改变发生在我“被迫”走进厨房的那一刻。因为实在受不了顿顿吃三明治和沙拉,我这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厨房小白,开始对着YouTube学做饭。从最简单的西红柿炒蛋,到后来能独立烤出像模像样的戚风蛋糕和蔓越莓司康。当我把亲手做的提拉米苏分享给邻居,看到他们脸上惊喜的表情时,我获得的成就感,比任何一顿外卖都来得强烈。

我发现,加拿大的“好山好水”,不是让你用来看的,而是让你用来“玩”的。这里的慢节奏,不是无聊,而是给了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生活本身。我的朋友圈,画风逐渐从“图书馆的凌晨四点”变成了:

春天,去阿岗昆省立公园(Algonquin Provincial Park)划独木舟,看麋鹿在湖边喝水;
夏天,在安大略湖边烧烤,参加各种音乐节和街头文化庆典;
秋天,开上枫叶大道(Maple Road),整个世界都是油画般的浓烈色彩;
冬天,驱车两小时去蓝山滑雪,在雪道上摔得七荤八素,然后围着壁炉喝一杯热巧克力。

这些体验,成本并不高。一张国家公园年票(Discovery Pass),2024年的家庭/团体票价是151.25加币,可以让你和一车的朋友全年无限次畅游加拿大超过80个国家公园和历史遗迹。与其说加拿大无聊,不如说它提供了一种更健康、更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它让你从电子屏幕前抬起头,去感受风,感受阳光,感受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充盈。

而且,这里的多元文化也不是一句空话。就拿我所在的城市多伦多来说,根据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202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超过一半的人口(51.5%)都属于有色人种少数族裔,是名副其实的“万花筒城市”。这意味着你可以在一个城市里,吃到最正宗的希腊烤肉、埃塞俄比亚的Injera、韩国的部队锅和越南的Pho。每年夏天的加勒比狂欢节(Caribana),整个城市都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种文化的交融,让你的味蕾和眼界都被无限拓宽。

毕业后的路,比想象中宽阔

好了,说到最现实的问题:毕业后怎么办?这也是我来之前最焦虑的一点。花了一百多万,如果毕业就得灰溜溜回国,感觉怎么都划不来。

这一点,加拿大真的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它的留学生工签和移民政策,可以说是我见过对留学生最友好的国家之一,没有“之一”。

核心政策就是大名鼎鼎的“毕业后工签”(Post-Graduation Work Permit, PGWP)。简单来说,只要你在加拿大完成了至少8个月的合格课程,毕业后就可以申请一个开放式工签,时长与你的学习项目时长挂钩,最长可达3年。这个工签“不限雇主、不限职业”,给了你充足的时间去找工作、积累本地经验。你不需要像在美国那样抽H1B,也不需要像在英国那样找到有担保资质的公司。毕业,你几乎就等于拥有了在加拿大合法工作的权利。

我的朋友Jessica,在UBC(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读的传媒硕士,项目只有一年。毕业后,她拿了一年的PGWP。她先是在一家本地的NGO做市场助理,虽然薪水不高,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人脉。半年后,她成功跳槽到温哥华一家知名的数字营销公司,薪水翻了一倍。现在她的工签快到期了,正在通过BC省的省提名项目(BC PNP)申请永久居民(PR)。

Jessica的经历不是个例。PGWP就像一个黄金跳板,让你能顺利地从“学生”过渡到“职场人”。而这宝贵的本地工作经验,正是申请PR最关键的一环。加拿大的“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系统,其中的“加拿大经验类”(Canadian Experience Class, CEC)移民通道,就是专门为有加拿大工作经验的人设计的。根据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发布的“2024-2026年移民水平计划”,加拿大计划在2024年接收48.5万新移民,2025年和2026年稳定在50万。这巨大的配额,意味着机会真的很多。

特别是对于一些紧缺职业,比如IT、医疗、工程、技工等,很多省份还有自己的省提名项目,邀请分数更低,审理速度也更快。比如安省和BC省都有专门针对科技人才的移民通道。可以说,只要你学的专业不是特别冷门,并且愿意努力工作,毕业后留下来,是一条非常清晰可见的路。

当然,这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找工作依然有挑战,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也需要克服。但重要的是,加拿大从制度层面,为你铺好了一条路,给了你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未来的可能性,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最后想对你说的话

写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留学加拿大,远不止是拿到一张文凭那么简单。它更像一场关于自我发现和成长的奇遇。

你可能会在这里,第一次发现自己对天文学的兴趣,远大于商科;
你可能会在这里,学会了换雪胎、报税、修水管,成为一个独立的大人;
你可能会在这里,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明白这世界远比你想象的更多元和包容;
你可能会在这里,找到一份热爱的工作,决定把这里当作第二个家。

所以,如果你也对枫叶国心动,还在犹豫和纠结。我的建议是,别只盯着学校排名和城市大小。问问自己,你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你希望三、四年的留学经历,给你带来什么样长远的改变?

别怕那些“好山好水好无聊”的标签,也别被未知的困难吓倒。勇敢地跳出舒适圈,来亲身体验一下这里的阳光、雪山和无限可能吧。

也许,枫叶国,就是你那场奇遇的开始。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997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