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悄悄话:这篇文章你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 
|---|
| 1. 这个“加分捷径”不是玄学,是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官方招生简章里白纸黑字写的,绝对靠谱! | 
| 2. 它不是“免死金牌”,高考成绩依然是基本盘。你得先过一本线,这个捷径才能帮你“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 
| 3. 越早准备越好!很多竞赛和活动都是高一高二的积累,临时抱佛脚可不行。这篇文章是写给有准备的你的! | 
| 4. 这篇文章会非常具体,包括怎么申请,需要什么材料,甚至怎么“包装”你的经历。篇幅有点长,但保证干货满满,耐心看完,你绝对血赚! | 
内地生申澳门本科,原来还有这种加分捷径
去年夏天,我认识了两个高三毕业生,小林和小陈,他们都来自湖南,目标都是澳门大学的商学院。
高考出分,两个人都挺争气,分数咬得特别紧。小林考了615分,小陈612分,都超了当年湖南特招线(相当于一本线)一大截。按照往年的录取数据,这个分数有点悬,属于那种“冲一冲”的边缘地带。
俩人都怀着忐忑的心情提交了申请。几周后,结果出来了。615分的小林收到了拒信,而612分的小陈,却惊喜地拿到了澳大商学院的Offer。
小林百思不得其解,就差3分,为什么结局天差地别?
后来我们一起复盘,才发现了那个决定性的“变量”。小陈在申请材料里,除了常规的成绩单,还提交了一份“全国中学生商业挑战赛”的全国二等奖证书,并且在附加信息里,简要描述了自己作为团队leader,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制定营销策略,并最终带领团队获奖的经历。
就是这个看似和高考分数无关的“小东西”,让小陈在成千上万份申请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那个被招生官看到的“例外”。
每年都有无数像小林一样的同学,手握着不错的分数,却因为几分之差与梦校失之交臂,卷生卷死,意难平。但他们可能从来都不知道,通往澳门的路上,除了高考这座“独木桥”,旁边其实还藏着一条风景不错的“小径”。
今天,作为你们在 www.lxs.net 的老朋友,我就要把这条“小径”挖出来,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别眨眼,这可能是你离澳门名校最近的一次!
澳门大学(UM):你的才华,招生官看得见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澳门大学。澳大作为澳门唯一一所公立综合性大学,世界排名也是蹭蹭往上涨(2024 QS世界大学排名第254位),申请难度自然水涨船高。内地生的录取分数线,很多省份都要超过一本线100分以上,竞争相当激烈。
硬拼高考分,压力山大。但澳大其实早就为那些“不止会考试”的学生敞开了一扇窗,这扇窗的名字,叫做“专才特招计划”(Special Talents Admission Scheme)。
这是什么神仙计划?
简单来说,如果你在某些特定领域有超强的才华和成就,并且有奖项证明,那么澳大愿意在高考分数上对你“网开一面”。注意,前提是你的高考成绩需要达到生源所在地的“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一本线/特招线)。
这个计划覆盖的领域非常广,基本上把学霸和特长生都照顾到了:
1. 学科竞赛大神,请走这边!
如果你是那种传说中的“竞赛党”,那么恭喜你,澳大在向你疯狂招手。他们官方认可的竞赛包括但不限于:
-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CMO)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CPhO)
 - 中国化学奥林匹克 (CChO)
 -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 (NOI)
 -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CBO)
 
只要你能拿到这些国家级大赛的奖项,哪怕只是个铜奖,你的申请材料含金量都会瞬间飙升。招生官看到这些,眼睛都会发光!
真实案例分享:
我认识一个来自福建的学弟,叫阿哲。他从小就爱捣鼓电脑,高二拿了NOI的全国二等奖。他的高考成绩其实不算顶尖,大概比福建当年的特招线高了40分左右。这个分数,想进澳大的王牌专业——计算机科学,简直是天方夜谭,往年录取线至少要高出80-90分。
但他申请的时候,就把自己的NOI获奖证书、自己写过的一些小程序代码、在GitHub上的项目链接,全都附在了申请材料里。结果,他不仅被澳大计算机系录取了,还拿到了新生奖学金。
你看,一个国家级的竞赛奖项,直接帮他抹平了40-50分的高考分数差距。这比你在考场上多对两道数学大题,可要“划算”多了!
2. 文艺/体育/社牛达人,也有你的舞台!
别以为澳大只喜欢理科竞赛学霸。如果你在人文社科、艺术、体育或者社会活动方面有两把刷子,同样有机会。
比如,你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或者“‘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这类顶级赛事中获过奖;或者你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在省级比赛中拿过名次;又或者你模拟联合国玩得风生水起,拿过最佳代表之类的奖项。这些都可以成为你申请的“加分项”。
澳大看重的,是奖项背后体现出的你的综合素质:文学才华、坚韧毅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这些都是冰冷的高考分数无法完全展现的。
怎么操作?
在澳大内地生网申系统里,通常会有一个“附加信息”或“奖项/活动经历”的板块。千万别空着!把你的获奖证书扫描上传,用简短精炼的语言(中英文皆可)描述一下这个奖项的含金量、你为此付出的努力以及你的收获。记住,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要讲一个小故事。
澳门科技大学(MUST):多元化录取的“头号玩家”
聊完了澳大,我们再来看看澳门科技大学。作为澳门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大学,科大这几年的发展势头非常猛,很多热门专业比如商科、酒店管理、IT等,都非常受内地生欢迎。
相比澳大,科大的招生政策更加灵活和多元化,他们给“偏才”“怪才”们留出的口子也更大。除了常规的高考成绩申请,科大明文设立了“特长生入学计划”。
这个计划主要分为两大类:
1. 艺术类特长生:用才艺敲开大学门
如果你的钢琴弹到了十级,古筝拿过全国金奖,或者跳舞、唱歌、主持是你的拿手好戏,那科大的艺术团特长生计划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科大艺术团在澳门乃至国际上都小有名气,他们非常渴求有才华的学生加入。每年,他们都会为在以下领域有突出才华的学生提供特招名额:
- 声乐类: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等。
 - 舞蹈类:中国舞、芭蕾舞、现代舞等。
 - 器乐类:中西管弦乐、键盘乐、民乐等。
 - 主持及语言艺术类:播音主持等。
 
申请要求有多高?
一般来说,你需要有省市级或以上比赛的获奖证明,或者有相关的专业考级证书(比如钢琴十级)。提交申请后,学校会组织专业的线上面试或提交作品视频进行考核。只要你的专业水平够硬,通过了术科考核,那么文化课的要求就会大大降低。同样,最低标准也是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线。
真实案例分享:
我的一个表妹,从小学习古筝,拿过“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古筝专业组的金奖。她文化课成绩中等,高考估分也就刚过一本线几分。按照正常录取,进科大热门专业希望渺茫。
但在我的建议下,她走了艺术特长生的路子。她精心录制了一段演奏视频,连同获奖证书一起提交了申请。科大的老师看了视频后对她评价很高,很快就给了线上面试的机会。最终,她顺利通过了术科考核,高考成绩出来后,压线过了一本,成功被科大的国际旅游管理专业录取。
她后来告诉我,她们艺术团里好多同学都是这样进来的。大家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用才艺换来了大学文凭”。
2. 体育类特长生:四肢发达,头脑也可以不简单
如果你是体育健将,科大运动队同样欢迎你。科大在篮球、排球、田径、游泳、武术等项目上都有非常强的校队。只要你是国家二级或以上运动员,并在省级或以上比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就可以申请体育特长生。
录取流程和艺术生类似,需要提交证明材料,并通过学校的体育专项测试。一旦通过,文化课成绩过一本线即可录取。
这对于那些因为长期训练而稍微影响了文化课成绩的体育生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你不仅可以进入一所好大学继续深造,还能在大学里继续你的热爱,代表学校去比赛,简直是梦想照进现实!
“包装”你的优势:让招生官一眼看到你
好了,现在你知道了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都有这样的“捷径”。但问题来了,如何才能让你的这些“软实力”在众多申请者中发光发热呢?
记住,拥有奖项只是第一步,如何展示它才是决胜的关键。
第一,材料准备要“精”不要“多”。
把你最有含金量的奖项放在最前面。国家级 > 省级 > 市级。不要把一些无关紧要的,比如“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这种放上去凑数,这会稀释你核心优势的价值。招生官每天要看成百上千份材料,他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第二,描述经历要“真”不要“空”。
在描述你的竞赛或活动经历时,千万别写空话套话,比如“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太虚了!你要用具体的例子来证明。
还是拿小陈的商赛经历来说,他可以这样写:
“在‘全国中学生商业挑战赛’中,我担任4人团队的队长。在产品定位阶段,我们团队出现分歧,A同学认为应主打高端市场,B同学认为应走平价路线。我通过组织线上问卷,收集了200份有效数据,并分析了3个竞品品牌的财报,最终用数据说服团队,确定了‘高性价比’的核心策略。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是靠权威,而是靠充分的调研和有效沟通。”
看到没?有场景、有冲突、有行动、有结果、有感悟。这样有血有肉的描述,才会让招生官觉得你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堆分数的集合体。
第三,关联专业要“准”不要“偏”。
如果你的特长和你申请的专业能挂上钩,那就再好不过了。比如,你申请计算机系,你有一个信息学竞赛的奖项,这是完美的匹配。你申请商学院,你有一个商业挑战赛的奖项,这也是强关联。
如果关联性不强怎么办?比如你用游泳特长申请了新闻系。那你就要学会“曲线救国”。你可以在个人陈述(如果需要)或者附加信息里写:
“长年的游泳训练塑造了我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抗压能力。我相信,这种在0.01秒间决胜负的心理素质,能帮助我未来在分秒必争的新闻现场保持冷静和专业。”
把体育精神迁移到专业素养上,这种逻辑自洽的叙述,同样能打动招生官。
写在最后的话
我知道,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唉,我好像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国家级大奖,这篇文章是不是跟我没关系了?”
千万别这么想。
这篇文章想告诉你的,绝不仅仅是几个具体的“加分”项目。它背后传递的一个核心信息是:你的价值,不应该只由高考那一张试卷来定义。
你为了一个机器人比赛,在实验室熬过的无数个夜晚;你为了准备一场英语演讲,对着镜子练习到口干舌燥;你为了排练一个舞台剧,和伙伴们反复磨合的那些瞬间……这些经历,可能没有给你换来一张金光闪闪的证书,但它们塑造了独一无二的你。
澳门的大学,乃至全世界的好大学,他们越来越看重的,正是这些分数之外的闪光点。他们想要找的,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而是有热情、有思想、有故事的未来伙伴。
所以,从现在开始,好好梳理一下你的高中生活。把你压箱底的那些“宝贝”都翻出来,哪怕它看起来有点小,有点不起眼。然后,用我们今天聊到的方法,把它打磨擦亮,自信地展示出来。
别让你的才华,埋没在厚厚的五三和真题里。也许,那个能帮你推开梦想之门的关键,早就握在你自己的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