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我竟然被这些美食喂胖了

puppy

来英国前,我也天真地以为自己会因为“美食荒漠”而自动瘦三斤,结果呢?从外酥里嫩的炸鱼薯条、暖心暖胃的Sunday Roast,到超市里那些不起眼的宝藏甜品和烤鸡,个个都是“热量刺客”,不知不觉就让我的体重秤发出了警报!如果你也对“英国无美食”的传言半信半疑,快来看看我的“长胖”血泪史吧,里面全是我一边哭着要减肥,一边又根本停不下嘴的罪魁祸首。帮你提前排雷,或者说…更精准地“沦陷”!

行前必读:英国美食“增重”风险提示
炸鱼薯条 (Fish & Chips): 平均一份热量 1000-1500 kcal,相当于慢跑 2-3 小时。酱料和豌豆泥是额外的“热量刺客”。
星期日烤肉 (Sunday Roast): 全套(肉、土豆、约克郡布丁、肉汁)轻松突破 1500 kcal。一顿饭可能就吃掉了一天所需的热量。
超市甜品 (Supermarket Desserts): 一小块太妃糖布丁 (Sticky Toffee Pudding) 配蛋奶酱,热量约 400-600 kcal,快乐是真实的,体重增长也是。
全英早餐 (Full English Breakfast): 香肠、培根、鸡蛋、焗豆……一盘下去约 1200 kcal,堪称“早餐界的热量巅峰”。
派 (Pies): 不论咸甜,酥皮之下皆是“热量陷阱”。一个肉派的热量可达 700-1000 kcal。

“闺女,你这脸……是不是圆润了不少啊?”

视频那头,我妈眯着眼,仔細端详着屏幕里的我,语气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那曾经分明的下颌线,如今已经变得柔和而模糊。我尴尬地笑了笑,试图用“摄像头显胖”这个万年不变的借口搪塞过去。

“哪有,英国这边没啥好吃的,我都瘦了。”

挂掉视频后,我看着镜子里那个自己都快不认识的“圆脸姑娘”,内心一阵悲鸣。来英国之前,我和所有人一样,对这个国家的食物充满了“偏见”。传说中的“美食荒漠”,炸鱼薯条是国菜,土豆有N种做法但都离不开“煮”和“炸”。我甚至天真地盘算着,这趟留学之旅,或许能自动附赠一个“瘦三斤”的减肥套餐。

然而,现实狠狠地给了我一巴掌。我不仅没瘦,体重秤上的数字还一路高歌猛进,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关口。原来,“英国无美食”这句话,是本世纪最大的谎言之一。它不是没有美食,而是它的美食都伪装得太好了,它们朴实无华,却个个都是热量界的“重磅武器”。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揭秘我的“长胖”血泪史,盘点一下那些一边让我哭着喊着要减肥,一边又根本停不下嘴的“罪魁祸首”。这篇文章,既是给你的排雷指南,也可能……是一份更精准的“沦陷”地图。

国民级“热量炸弹”—— 炸鱼薯条 (Fish & Chips)

说到英国菜,炸鱼薯条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来之前,我对此嗤之以鼻:不就是炸鱼和炸薯条吗?能有多好吃?直到那个周五的傍晚,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了布莱顿海边一家当地人推荐的“Chippy”(炸鱼薯条店的昵称)。

刚靠近小店,一股混合着麦芽醋酸香和热油香气的味道就霸道地钻进了我的鼻子。我们点了一份超大号的鳕鱼 (Cod) 薯条,店主熟练地用厚厚的白纸和报纸包好,递到我们手上。那滚烫的温度透过纸张传来,让人觉得无比安心。

迫不及待地打开,金黄色的鱼排和粗壮的薯条散发着诱人的光芒。我撕下一块鱼肉,外面那层薄脆的面糊在齿间发出了“咔嚓”一声,里面的鳕鱼肉却像雪花一样洁白、鲜嫩,肉汁饱满。这和我以前吃的任何冷冻鱼排都不是一个概念!再蘸上一点塔塔酱,配上一根被麦芽醋浸润得微酸的薯条,那滋味,简直让人把“减肥”两个字忘到了九霄云外。

那一刻我才明白,一份好的炸鱼薯条,是对食材和火候的极致考验。它简单,却不平凡。

当然,这份快乐的代价是沉重的。后来我特意去查了一下,一份来自传统Chippy的大号炸鱼薯条,热量通常在1000到1500大卡之间。根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建议,成年女性每日推荐摄入热量是2000大卡,男性是2500大卡。也就是说,这一顿饭,几乎就占据了我一天热量预算的一大半。如果你还像我一样,喜欢配上一份口感奇特的豌豆泥 (Mushy Peas) 和浓郁的塔塔酱,那热量就更加不可估量了。

周末的仪式感——星期日烤肉 (Sunday Roast)

如果说炸鱼薯条是平民的狂欢,那么星期日烤肉就是英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家庭仪式感。每个周日的下午,大大小小的酒吧 (Pub) 都会变得异常热闹,空气中弥漫着烤肉和肉汁的香气。

我的第一次Sunday Roast体验,是在一个英国同学家。那是一个典型的英式家庭聚会,巨大的餐桌上摆着一只烤得焦香四溢的烤羊腿,旁边是金黄酥脆的烤土豆、胡萝卜、防风草 (Parsnip),以及一个像小碗一样鼓起来的、名叫“约克郡布丁” (Yorkshire Pudding) 的神奇面食。最后,主人会自豪地淋上他秘制的肉汁 (Gravy)。

那顿饭,我吃得心满意足,也吃得胆战心惊。烤肉本身的热量就不低,尤其是带着肥油的猪肉或羊肉。而那些配菜,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英国的烤土豆,为了追求外脆里糯的口感,通常会先煮半熟,再用大量的鸭油或黄油进行烤制,每一口都是满满的脂肪香。而那个看起来很轻盈的约克郡布丁,本质上是面粉、鸡蛋和牛奶的混合物,在烤肉的油里烤制而成,吸满了肉汁后,更是热量爆表。

一份标准的酒吧Sunday Roast,包含烤肉、几种蔬菜、烤土豆、约克郡布丁和肉汁,热量可以轻松达到1200到2000大卡。我记得有一次在一家乡村酒吧,点了一份五花肉烤肉 (Pork Belly Roast) ,那层烤得像玻璃一样酥脆的猪皮 (Crackling) 简直是人间美味,但我也清楚地知道,那每一口“咔嚓”声,都是热量在向我招手。Sunday Roast不仅仅是一顿饭,它是一种社交,一种文化,在这种温暖的氛围里,你很难控制住自己只吃一小份。

超市里的“温柔一刀”—— 烤鸡和甜品

你以为躲过了餐厅和酒吧就安全了吗?太天真了!英国超市才是真正的“长胖”重灾区,它们用便利和美味,为你设下了一个又一个温柔的陷阱。

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大超市(Tesco, Sainsbury's, M&S)熟食区的烤鸡。通常只要5到7英镑,你就能买到一只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烤全鸡。对于忙于学业的留学生来说,这简直是神仙般的存在。不用自己处理生鸡,不用开烤箱,买回家就能吃,配点沙拉或者面包就是一顿丰盛的晚餐。

问题在于,你很难控制住自己只吃“一份”。本来计划着吃一顿,剩下的做成三明治。结果往往是,撕下一个鸡腿,再撕下一个鸡翅,不知不觉半只鸡就下了肚。那层烤得油亮亮的鸡皮,是整只鸡的精华,也是脂肪含量最高的部分。一只中等大小的超市烤鸡,总热量大约在1500到2000大卡之间。吃掉半只,就是接近1000大卡的热量。

比烤鸡更可怕的,是超市的甜品冷柜。英国人对甜品的热爱,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而他们的甜品,也秉承了“朴实无华但热量惊人”的特点。

我心中的第一名,必须是“太妃糖布丁” (Sticky Toffee Pudding)。这是一种湿润的、加入了椰枣的蛋糕,吃之前要加热,然后淋上滚烫的太妃糖浆,最后再配上一大勺香草冰淇淋或者蛋奶酱 (Custard)。那温热的蛋糕体和冰凉的冰淇淋在口中交融,甜得恰到好处,暖心又暖胃,尤其是在英国阴冷的冬天,简直是灵魂的慰藉。然而,一份150克的太妃糖布丁,配上酱料,热量就能达到500大卡以上,堪比一顿正餐。

另一个隐藏高手是“Trifle”,中文翻译叫“乳脂松糕”。它看起来很美,一层层地由水果、果冻、浸了雪莉酒的海绵蛋糕、卡仕达酱和奶油堆叠而成。每一勺都能挖到不同的层次,口感丰富。但这些美好的层次,全都是由糖、奶油和碳水化合物构成的。一小份Trifle的热量,也在300到500大卡之间。

还有不得不提的“司康饼配凝脂奶油和果酱” (Scones with Clotted Cream and Jam)。这是英式下午茶的灵魂。Clotted Cream是一种介于黄油和奶油之间的神奇存在,脂肪含量高达55%以上。一个涂满了果酱和厚厚一层Clotted Cream的司康,热量可以轻松超过400大卡。喝个下午茶,吃两个司康,一天的运动可能就白费了。

无处不在的“碳水拥抱”—— 派和糕点 (Pies and Pastries)

英国人似乎有一种天赋,就是把一切好吃的东西都用酥皮包起来。这种对“派” (Pie) 的执念,也为我的增重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英国的酒吧菜单上,你总能找到各种咸派的身影,比如“牛排艾尔啤酒派” (Steak and Ale Pie),“鸡肉蘑菇派” (Chicken and Mushroom Pie)。它们通常用一个陶瓷小碗装着,上面覆盖着一层金黄的酥皮。用勺子敲开酥皮,里面是炖得软烂的肉块和浓稠的酱汁。那用黄油和面粉做成的酥皮,吸收了肉汁的精华,每一口都让人欲罢不能。

一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肉派,光是派本身的热量就在700到1000大卡。而它通常还会配上薯条或者土豆泥,以及一些蔬菜。这样一整套下来,又是一顿热量炸弹。

除了正餐的派,还有各种可以当早餐或点心的糕点。遍布英国大街小巷的烘焙连锁店Greggs,就是留学生的“热量加油站”。早上赶着去上课,花一两镑买一个热乎乎的“香肠卷” (Sausage Roll) 或者“牛肉派” (Steak Bake),方便又美味。一个看似不大的香肠卷,热量超过300大卡,而一个牛肉派则接近400大卡。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正在悄无声息地为你的身体储存能量。

写到这里,我仿佛又能闻到那些食物的香气,嘴里开始不自觉地分泌唾液。在英国留学的日子里,这些高热量的食物,不仅仅是填饱了我的肚子,更在很多个想家的夜晚、赶论文的深夜,给了我巨大的安慰和温暖。

所以,我们该怎么办?难道要为了身材,和这些美味彻底说再见吗?

当然不!那样留学生活也太无趣了。

我的建议是,别跟自己过不去。想吃的时候就去吃,但要学会聪明地吃。一份炸鱼薯条,可以和朋友分着吃,快乐加倍,热量减半。想吃甜品,可以买一份回来,一小勺一小勺地品尝,而不是一次性吃完。Sunday Roast这种大餐,就把它当作每周一次的“放纵日”奖励,吃完第二天多走走路,或者去健身房动一动。

英国的城市和乡村,有太多值得用脚步去丈量的地方。把吃下去的热量,转化成探索这个国家的动力,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而食物,正是这种生活最直接、最温暖的一部分。

所以,别怕,长胖的路上你不是一个人。那些喂胖我们的“罪魁祸首”,恰恰也是温暖了我们孤单留学岁月的好味道。实在不行,就换个宽松点的裤子,或者干脆把体重秤收起来,眼不见为净嘛!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21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