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选校必看!最新大学就业力排名揭晓

puppy

嘿,正在为留学选校头秃的你,是不是也觉得光看QS、泰晤士这些综合排名有点虚?毕竟,花那么多钱和时间,咱们最关心的还是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对吧?这不,一份超实在的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刚刚出炉啦!它直接告诉你,全球哪些大学的毕业生最受顶尖雇主青睐。美国大学是不是依然霸榜?哪些学校成了黑马悄悄逆袭?你心仪的梦校表现又如何?赶紧点进来看看,为你的未来选一条最稳的“花路”吧!

小编温馨提示

嘿,亲爱的!在你看这篇文章之前,先深呼吸。选校是个大工程,但别慌!这份就业力排名不是让你焦虑的,而是给你提供一个超级实用的新视角。记住,排名是工具,不是最终判决。把它和你自己的专业兴趣、职业规划、还有预算结合起来看,才能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所“梦中情校”哦!


留学选校必看!最新大学就业力排名揭晓

去年夏天,我还在留学中介实习的时候,遇到了两个背景非常相似的同学,小A和小B。两个人都是国内211大学的学霸,GPA不相上下,雅思都考了7.5,目标也都是去英国读商科硕士。

但他们在选校时,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小A是个标准的“排名控”,手里攥着最新版的QS世界大学排名表,非Top 50不看。他最终拿到了一所QS排名前50、学术声誉极高的老牌名校的Offer,学校坐落在一个宁静优美的大学城里。他当时别提多开心了,朋友圈都刷屏了。

小B呢,想法有点不一样。他总念叨:“我花大几十万出去,不就是为了回来找个好工作吗?”所以,他除了看QS,还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各种英国本土的就业报告,甚至在LinkedIn上找那些目标公司的员工,看他们都毕业于哪些学校。最后,他选择了一所QS排名在80左右,但在伦敦市中心、商科尤其以实践和校友网络著称的大学。

当时,小A还半开玩笑地“嘲笑”小B:“兄弟,你这可是消费降级啊!”

一年后,故事的结局却让人有点意外。小A毕业后,虽然顶着名校光环,但在求职时却发现,学校的职业中心提供的支持有限,地理位置也让他错过了很多伦敦的招聘会和networking event。海投了上百份简历,回音寥寥。

而小B,在伦敦上学的一年里,参加了无数次学校组织的投行、咨询公司的宣讲会,通过校友导师计划认识了一位在摩根大通工作的学长,毕业前就锁定了一家顶级金融公司的实习,并顺利转正。

这个故事不是说QS排名没用,而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残酷又现实的真相: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留学生来说,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学术排名和就业力,有时真的不能完全划等号。

这不,一份专门为解决这个痛点而生的排名——2023-2024年度的“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Global University Employability Ranking)热乎乎地出炉了!这份由《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法国人力资源咨询公司Emerging制作的榜单,直接跳过了学术论文、师生比这些虚的,简单粗暴地去问了全球数千名顶尖企业的招聘经理一个问题:“你最喜欢雇佣哪些大学的毕业生?”

所以,这份排名可以说是全球大厂HR们的“心愿单”。它直接反映了你未来的老板们,更青睐哪块“招牌”。好了,废话不多说,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份“求职风向标”到底揭示了哪些秘密吧!

美国依然是霸主,但“技术派”才是真王者

毫无悬念,在这份榜单的顶端,星条旗依然是最耀眼的存在。Top 10里,美国大学就占据了6个席位,Top 50里更是有18所,妥妥的“第一集团军”。

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排在第一的,不是常年霸占综合排名榜首的哈佛、耶鲁,而是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紧随其后的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哈佛大学排在第5位,耶鲁大学更是排到了第10位。

这是为什么呢?

说白了,就是全球的顶尖雇主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即战力”,尤其是硬核的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像Caltech和MIT,虽然规模小,但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技术大牛。之前有个段子说,在硅谷,如果你想创业,去找斯坦福的;如果你想解决一个前人没解决过的技术难题,那你得去找MIT或者Caltech的毕业生。

比如,从MIT的媒体实验室(Media Lab)出来的学生,几乎是被谷歌、苹果、微软这些科技巨头的设计和研发部门疯抢的。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做的项目,就已经达到了工业界的前沿水平。我认识一个在MIT读计算机科学的朋友,他研一的课程项目就是一个可以实时进行手语翻译的App,这个项目直接为他赢得了一份谷歌的实习Offer。

而斯坦福大学,则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它就坐落在硅谷的心脏地带,校园文化和整个硅谷的创新精神无缝衔接。学校不仅鼓励学生创业,还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从斯坦福走出来的公司,比如谷歌、惠普、领英(LinkedIn)、Netflix……简直就是一部硅谷发展史。对学生来说,这意味着出门喝杯咖啡都可能遇到一位正在改变世界的CEO,参加一场讲座可能就是某个初创公司的现场招聘会。这种环境熏陶出来的毕业生,不仅技术过硬,商业嗅觉也异常灵敏,雇主能不爱吗?

所以,如果你是学理工科、计算机科学或者想在科技行业发展的,那这份就业力排名对你的参考价值,可能比任何综合排名都要大。它告诉你,在HR眼里,Caltech和MIT的学位,就是一张“技术信誉”的王牌。

英国“双子星”依旧闪耀,伦敦地位无可撼动

视线转向英伦三岛,剑桥大学(第4名)和牛津大学(第6名)这两所“千年学府”依然稳坐英国就业力的头两把交椅,在全球范围内也极具竞争力。这并不奇怪,几百年的品牌积累,让“牛剑”的招牌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都闪闪发光。

我有一个在剑桥读经济学的朋友,他毕业时同时拿到了高盛(伦敦)、麦肯锡(上海)和世界银行(华盛顿)的Offer。他说,剑桥的学历就像一张全球通行的VIP卡,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被高看一眼。这就是顶级名校品牌的力量。

但除了牛剑,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位于伦敦的大学。比如帝国理工学院(ICL,全球第15名)、伦敦大学学院(UCL,全球第37名)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全球第44名)。

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场”。在这些学校读书,意味着你和世界500强的欧洲总部可能只有一个地铁站的距离。学校的职业服务部门组织的活动,来的都是德意志银行、巴克莱、联合利华这种级别的公司。我之前参加过LSE的一个招聘会,小小的场地里挤满了西装革履的学生和各大投行的HR,那种紧张又兴奋的氛围,是在安静的大学城里绝对体验不到的。

一个真实的案例是,一位从帝国理工金融科技(FinTech)专业毕业的学姐,她的毕业设计就是和一家伦敦的金融科技创业公司合作完成的。项目还没结束,她就已经收到了那家公司的全职Offer。这就是地理位置带来的巨大优势——你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和行业最前沿的发展同步进行。

所以,如果你留学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在金融、咨询、法律或者创意媒体这些高度依赖人脉和信息的行业发展,那么选择一所位于伦敦的、和业界联系紧密的大学,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亚洲力量崛起!中、日、新高校表现抢眼

这次排名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亚洲大学的强势崛起。这对于我们中国留学生来说,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日本的东京大学(University of Tokyo)高居全球第7,超过了耶鲁、普林斯顿等一众美国藤校。这背后是日本强大的工业制造和精密仪器行业的支撑。像索尼、丰田、日立这些日本巨头,每年都会在东大举办专门的招聘会,可以说,东大的毕业生是日本顶级企业的“预备役”。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排在第9位,再次证明了新加坡作为亚洲教育枢纽和金融中心的地位。NUS的课程设计非常国际化和实践化,很多商科课程都会请来跨国公司的高管作为客座讲师。而且新加坡政府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也十分友好,NUS的毕业生在当地找工作非常有优势。我认识的一个NUS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东南亚的“小腾讯”——Sea Group(旗下有Shopee),起薪就非常可观。

最让我们自豪的,当然是中国大陆高校的表现。北京大学排名全球第14位,清华大学排名第29位,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也都进入了全球百强。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顶尖大学培养的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和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这对于我们留学生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如果你未来打算回国发展,那么拥有这些国内顶尖大学的本科学历,再结合一个海外名校的硕士学历,会形成一个非常强大的“组合拳”。国内的大厂HR看到你的北大、清华背景,会天然地对你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素质有更高的信任度。其次,这也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如今的中国顶尖高校,其毕业生在国际舞台上,也开始能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掰手腕了。

那些“闷声发大财”的黑马学校

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校,这份榜单里还隐藏着一些“宝藏学校”。它们可能在综合排名上不那么亮眼,但在就业力上却表现惊人,是真正的“性价比之王”。

比如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TUM),高居全球第13位。德国作为老牌的工业强国,其工科教育的严谨和扎实举世闻名。TUM作为德国工科的翘楚,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它的毕业生,几乎是宝马、西门子、博世、奥迪这些德国工业巨头抢着要的人才。如果你是铁了心要读工程、并且想在制造业深耕,TUM绝对是一个比很多英美名校更“硬核”的选择。

再比如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排名全球第12位。多大不仅学术实力强,更重要的是它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深厚积累。深度学习的几位“教父”级人物都和多大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使得多大在AI领域的毕业生,在北美就业市场上极度抢手。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谷歌、Facebook在多伦多设立的AI实验室提前“预定”。

还有法国的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全球排名第18位。在综合排名里你可能很难在这么靠前的位置看到它,但它在商科领域的地位,尤其是在欧洲,是无可撼动的。它的校友网络遍布欧洲各大金融机构和奢侈品集团,对于想在欧洲从事商业工作的同学来说,HEC的招牌可能比一些藤校的都好用。

这些学校告诉我们,选校时眼光一定要放开。不要只盯着英美,世界那么大,有很多在特定领域、特定区域拥有顶级声誉和资源的优秀大学,它们可能会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

所以,我们到底该怎么用这份排名?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眼花缭乱了。Caltech听起来很牛,但申请难度堪比登天;伦敦的学校很棒,但生活费也让人肉疼。别急,这份排名不是让你照着单子从上往下申请的。它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你怎么用。

第一,把它和你的人生规划结合起来。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毕业后最想去哪里工作?如果你的目标是留在北美科技行业,那么多大的AI、滑铁卢的计算机Co-op项目,可能比一个英国G5的纯理论硕士更适合你。如果你的梦想是回国进入金融行业,那么一个在伦敦金融城里有大量校友资源的学校,能带给你的人脉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用它来“验证”你的选校列表。当你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选校清单后,不妨拿来和这份就业力排名对照一下。如果你心仪的学校在这份榜单上排名很高,那恭喜你,这至少说明它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是受认可的。如果它的排名不高,甚至没上榜,也别急着否定它。去深挖一下原因:是不是因为它是一个小而精的文理学院,毕业生主要去向是读博深造?还是因为它在你的特定专业领域(比如艺术、农业)有独特的优势,而这份综合性的就业排名没有体现出来?

第三,深入挖掘学校的“就业软实力”。排名只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去了解这个结果背后的原因。在你感兴趣的学校官网上,花点时间好好研究一下它的“Career Service”(职业服务中心)。看看它们提供哪些服务?是只有修改简历这种基础服务,还是有模拟面试、校友导师计划、企业定制招聘会这种“硬核”支持?这些细节,往往比一个冷冰冰的排名数字更能告诉你,这所学校到底关不关心你的未来。

说到底,留学选校就像一场投资。我们投入了巨大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自然希望获得最好的回报。综合排名衡量的是一所大学的“面子”,而就业力排名,则更多地反映了它的“里子”。

你的未来,不应该被任何一张榜单定义。但聪明地使用这些工具,能让你在迷雾中看得更清楚,让你走的每一步都更踏实、更有方向。别再只盯着那些虚无缥缈的光环了,去找到那所能真正为你未来的职业生涯赋能、为你铺设一条坚实“花路”的大学吧!这趟探索之旅,本身就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和可能,不是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3146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