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悄悄话 |
---|
DSE选科不是玄学,是结合了兴趣、能力和数据的“科学决策”!别只听学长学姐的主观感受,也别盲目追逐热门。这篇文章会带你像侦探一样,从官方数据里找到线索,帮你规划一条最适合你自己的高分赛道。记住,选对比学对更重要! |
DSE高分捷径:学霸偷偷在选这些科
嘿,我是你们在 www.lxs.net 的老朋友,小编阿泽。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刚来香港读大学的表妹小A,为了DSE选科的事,愁得天天在朋友圈发emo文案。她从小喜欢历史,梦想是进港大读历史系,但又听说历史科的“死亡之卷”能让最强的学霸都“阵亡”。另一边,她妈妈又觉得女孩子读理科好,天天劝她选化学和生物,说好拿分,将来出路也广。小A夹在中间,看看自己的兴趣,又看看残酷的升学率,感觉人生第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走。
后来,我介绍了一位正在港大读精算的朋友给她。那位学霸学长听完小A的烦恼,笑着说:“你以为DSE拿高分,全靠智商和努力?错啦,那只是基本盘。真正的决胜局,从你填选科表那一刻就开始了。选科,就是选赛道。有些赛道上挤满了神仙,你再努力也只能当个陪跑;而有些赛道,不仅风景好,跑起来还特别顺,稍微加点速就能冲到前面。”
这句话简直点醒了小A。是啊,我们总想着怎么在考试里多拿几分,却很少从源头思考:我选择的这门科目,它的“游戏规则”和“得分性价比”到底高不高?
今天,阿泽就带大家来当一回“数据分析师”,扒一扒香港考评局(HKEAA)的官方数据,揭秘那些被学霸们“私藏”的宝藏选修科。这些科目,不仅拿到5**(DSE最高等级)的比例惊人地高,而且对于我们有内地教育背景的同学来说,可能还存在着一些“隐藏优势”哦!
学霸的“情报战”:为什么数据比感觉更重要?
在选科这件事上,我们常常会听到各种“都市传说”:“听说XXX科每年改卷都压分”、“学物理的都是天才,别去送人头”、“读经济出来找不到工作”……这些说法,大多是个人经验,听听就好,千万别当成决策的唯一标准。
真正聪明的学生,会去看最客观的东西——数据。香港考评局每年都会公布DSE的考试报告和统计数据,里面清楚地写着每门科目有多少人报考、每个等级(从1到5**)的考生比例是多少。这就像一张“藏宝图”,告诉你哪座山上的宝藏(高分)更多,也更容易挖到。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A科目有10%的考生能拿到Level 5以上的成绩,而B科目只有3%,假设你在这两科上的天赋和努力程度都差不多,你会选哪个?答案不言而喻。选择一个高分比例更高的科目,意味着你的努力更容易被看见,也更容易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分数。
这并不是投机取巧,而是策略。DSE是一场信息战,谁掌握的信息更全面、更准确,谁就占得了先机。
学霸的“私藏”宝藏科目,悄悄拿高分!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直接上干货。下面这几门科目,常年盘踞在高分榜前列,堪称DSE选科界的“性价比之王”。
第一梯队:经济 (Economics) —— 文科脑与理科心的完美结合
如果你逻辑思维不错,对社会现象有点好奇,但又不想去背诵大段大段的枯燥历史,那么经济科绝对是你的“天菜”。
数据会说话:我们就拿近几年的数据来看,经济科的表现一直非常稳定且亮眼。根据2023年的DSE数据,经济科有高达14.9%的考生拿到了Level 5或以上的好成绩。这个比例在所有主流选修科里,绝对是名列前茅的。这意味着,每7个考经济的学生里,就有一个能拿到Level 5以上!
为什么它友好?
1. 逻辑为王,背诵为辅: 经济学的核心是概念理解和逻辑推演。比如“供需关系”、“机会成本”这些核心概念,一旦你理解透了,就可以应用到各种案例中去,而不是死记硬背。这对于习惯了数理化思维的内地背景学生来说,上手非常快。
2. 题型相对固定: 经济科的卷一有多项选择题(MC),这部分是得分的基本盘,只要概念清晰,拿到大部分分数并不难。卷二的论述题虽然需要写作,但考察的知识点和答题框架也很有规律可循,可以通过大量练习来掌握。
3. 语言要求相对低: 相比于需要优美文笔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历史,经济科的论述更注重逻辑的清晰和关键词的准确。你不需要写出花团锦簇的句子,只要能把经济学原理解释清楚,就能拿高分。
真实案例: 我认识一位从深圳来香港读高中的学长Jason,他中文写作一直很头疼,但数学和逻辑特别强。选科时他果断放弃了中史,选了经济。他说:“经济科对我来说就像做数学应用题,把题目里的情景套进经济模型里分析就行了,比写一篇关于唐朝盛衰的议论文简单多了。” 最终,他的经济科考了5*,顺利进入了港科大的商学院。
第二梯队:BAFS (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 —— 稳中求胜的“铁饭碗”
如果你追求稳定,喜欢规则清晰、“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科目,那么BAFS里的会计单元(Accounting Module)绝对值得你重点关注。
数据会说话: BAFS同样是高分大户。在2023年,BAFS考生获得Level 5或以上成绩的比例也达到了13.3%,和经济科不相上下。特别是其中的会计部分,由于其客观性,成为很多学霸稳拿5**的“秘密武器”。
为什么它友好?
1. 规则明确,有章可循: 会计是一门规则性极强的学科。借贷记账法、财务报表的制作,都有严格的格式和公式。只要你掌握了这些规则,剩下的就是细心和熟练度的问题。这对于擅长按部就班、细心谨慎的同学来说,简直是福音。
2. 计算为主,语言为辅: BAFS卷子里有大量的计算和表格制作,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远低于其他文商科。只要你看得懂题目,会用那几个固定的会计术语,就足够了。这对于英语写作是短板的同学来说,可以有效规避自己的弱项。
3. 实用性强,连接未来: BAFS教的知识非常实用,无论你将来是否主修商科,了解一些基本的商业运作和个人理财知识,都对你的人生大有裨益。这也让学习过程更有动力。
真实案例: 我的同学Sarah,是一个做事特别有条理的女生。她选了BAFS的会计单元,她说:“我最喜欢会计的地方就是,答案几乎是唯一的。只要我把账做平了,我就知道我做对了,非常有成就感。不像考文学,我永远不知道评分老师的喜好是什么。” 最终,她凭借BAFS的5**成绩,成功拿到了港大BBA(工商管理)的offer。
潜力股:ICT (资讯及通讯科技) —— 被低估的技术流赛道
如果你对电脑、编程、网络这些东西感兴趣,那么ICT可能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宝藏科目。
数据会说话: ICT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虽然顶尖的5**比例可能不如经济和BAFS那么夸张,但拿到Level 5或以上的比例也相当可观。更重要的是,这个科目的“区分度”做得很好,只要你真的有兴趣、肯钻研,就很容易脱颖而出。
为什么它友好?
1. 实践性强,趣味性高: ICT不只是背概念,它有很多实践操作的部分,比如数据库管理、简单的编程、网页制作等。如果你是“动手型”选手,会觉得这门课比纯理论的科目有趣得多。
2. 知识更新快,大家起点相似: 科技日新月异,ICT的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这意味着大家在起跑线上都差不多,不像历史、文学那样,有些本地学生可能从小就有深厚的积累。只要你跟得上课程,肯花时间去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就很容易建立优势。
3. 未来趋势,大学青睐: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几乎所有大学专业都或多或少与科技相关。拥有ICT背景,不仅在申请计算机科学、工程等专业时有直接优势,在申请商科、传媒等专业时,也能展示你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和跨学科素养。
避坑指南:这些“死亡之卷”请三思
说完了“红榜”,我们也要聊聊“黑榜”。当然,这里说的“黑榜”并非指这些科目没有价值,而是从功利性的拿分角度看,它们的难度和不确定性确实更高,需要你具备极强的实力和一定的“运气”。
头号“劝退”科目:中国文学 / 英国文学
文学类科目是典型的主观性评分科目。你觉得写得感人肺腑,改卷老师可能觉得无病呻吟。2023年,中国文学拿到5**的比例仅有1.8%,可以说是凤毛麟角。除非你真的才华横溢,并且对文学爱得深沉,否则请谨慎选择。
高风险科目:视觉艺术 (VA)
VA的SBA(校本评核)占分比重极高,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一份作品集(Portfolio)。这不仅考验你的艺术天分和技巧,还考验你的时间管理能力。而且评分标准同样主观,最终成绩充满变数。2023年,VA拿到5**的比例也只有2.6%。
神仙打架科目:中史 / 历史
历史科目需要海量的背诵,更需要极强的史料分析和论证能力。你不仅要记住事件,还要能旁征博引,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每年报考历史科的学生中,都隐藏着大量真正的“史学痴”,想在他们中间杀出重围,难度可想而知。
选择这些科目,就像是在玩一场“Hard模式”的游戏。如果你是天赋型玩家,并且享受挑战,那没问题。但如果你的目标是稳妥地拿到进入大学的门票,那最好还是选择“Normal模式”的赛道。
所以,到底该怎么选?你的个人“高分公式”
看了这么多数据和分析,你可能还是有点晕。别急,阿泽给你一个简单的四步决策法,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高分公式”:
第一步:盘点你的“超能力”
问问自己:我擅长的是逻辑推理,还是形象记忆?是严谨计算,还是创意表达?把你的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列出来。选科的第一原则,永远是“扬长避短”。
第二步:看看你的“梦中情U”要什么
打开你心仪大学和专业的官网,仔仔细细地看它们的入学要求(Admission Requirements)。有些专业对特定的选修科有硬性规定(Required),比如想读医科必须选化学和生物。有些则是有加分的科目(Preferred),选了会更有优势。别等到考完了才发现自己选的科不符合要求,那就追悔莫及了。
第三步:别忘了你的“兴趣续航包”
数据再好看,如果你对那门课一点兴趣都没有,未来两年的学习也会变成一种煎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你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在满足前两个条件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一两个你真正感兴趣的科目,它会成为你备考DSE过程中的“调味剂”。
第四步:用数据做最后的“导航仪”
当你有几个备选项,犹豫不决的时候,就把我们今天聊的这些数据拿出来。看看哪个科目的高分比例更高,竞争环境更友好。让数据帮你做出最后的、最理性的判断。
DSE选科,就像是你在为自己的未来打一场游戏之前,选择你的英雄和装备。有人喜欢选操作难度高但上限也高的刺客,有人则喜欢选稳定输出的射手。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
别怕花时间去研究,这绝对是你为自己做的最划算的一笔投资。去吧,打开考评局的官网,像个侦探一样,结合自己的情况,找到属于你的那条高分捷径!祝你武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