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加拿大本科,躲不开面试的专业都在这了

puppy

正在头秃加拿大本科申请的你,是不是以为交了文书、刷够了分就万事大吉了?千万别大意!加拿大很多宝藏专业,特别是那些实践性超强的,比如商科、建筑、设计、护理,其实都悄悄藏着一个“面试关卡”。而且形式五花八门,有的是AI视频面试,有的是真人对谈。想知道你的梦校专业到底要不要面试?面试都考些啥?怎么准备才能不踩坑?这篇大盘点都给你说明白了,快来看看,提前准备,稳稳拿下Offer!

面试预警:别让最后一关卡住你的梦校Offer!

面试重灾区:商科、工程、建筑设计、护理、健康科学等热门实践类专业,基本都设有面试或类似的补充申请环节。

形式五花八门:主流是AI视频面试(比如Kira、VidCruiter),让你对着屏幕自言自语;也有真人招生官或教授参与的线上面试,考验你的临场反应。

考察重点:成绩只是入场券。面试官更想看你的沟通能力、思维逻辑、对专业的热情,以及你这个人到底和学校、和专业气场合不合。

制胜法宝:提前准备是王道!别等收到面试邮件才手忙脚乱。了解形式、刷刷面经、对着镜子多练练,比啥都强。

哈喽,各位正在申请路上埋头苦干的“准留学生”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今天想跟你们聊个扎心的话题——面试。

让我想起去年带过的一个学弟,叫Leo。这哥们儿是个标准的“卷王”,GPA 95+,雅思稳稳冲上7.5,活动列表拉出来能有两米长。他信心满满地申请了多伦多大学的Rotman商学院,觉得自己的文书简直完美,Offer已经是囊中之物了。递交申请后,他就把这事儿抛在脑后,开始盘算着暑假去哪儿玩了。

一个月后,一封来自UofT的邮件让他瞬间懵圈——“Invitation to complete your Rotman Commerce Supplemental Application”,里面包含一个定生死的视频面试。Leo当时就慌了,他以为申请就是个纯文字游戏,压根没想过还要“抛头露面”。临时抱佛脚,在网上找了几个面经,对着电脑摄像头磕磕巴巴地录完了几个问题。结果可想而知,他最终收到了拒信。招生官的反馈很委婉,但意思明确:学术背景很强,但在面试中未能展现出与Rotman文化匹配的沟通能力和商业洞察力。

Leo的故事不是个例。太多同学以为,加拿大本科申请就是一场“分数大战”,只要成绩单漂亮,文书写得好,就等于稳了。但现实是,越来越多顶尖的加拿大大学,尤其是在那些热门的专业领域,早就开启了“全面考察”模式。面试,这个曾经主要出现在研究生或求职申请中的环节,已经悄悄下沉到了本科申请,成了那道决定你“Go or No Go”的关键门槛。

所以,今天这篇超长大盘点,就是要把加拿大本科申请里那些“躲不开面试”的专业给你扒个底朝天。你的梦校专业到底要不要面试?面试都玩些什么花样?怎么准备才能不像Leo一样踩坑?搬好小板凳,咱们这就开聊!

为什么现在加拿大大学越来越爱搞面试?

你可能会想,招生官每天看成千上万份申请都看不完,哪有时间一个个面试?其实,这背后是加拿大高等教育招生理念的转变。

成绩单已经“卷”不动了

想想看,现在申请名校的都是些什么神仙?GPA 90+只是起步价,手里没几个AP、IB高分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当大家的成绩单都趋于完美时,分数就失去了区分度。大学想招的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而是未来能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的领导者、创新者。你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抗压能力、创造性思维……这些“软实力”在成绩单上是完全看不出来的。

多伦多大学工程学院的招生网站上就明确写着:“我们希望通过在线学生档案(包括视频面试)了解你是谁,而不仅仅是你的分数。” 这句话简直就是所有面试要求的最佳注脚。

专业匹配度才是王道

这一点在实践性强的专业上尤其明显。比如商科,未来的商业领袖需要强大的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比如护理,同理心和沟通是必备素质;再比如建筑,你需要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学校设置面试,就是想亲眼看看,你是不是真的具备学习这个专业的潜质,是不是真的对这个行业充满热情。

举个例子,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健康科学(BHSc)项目,录取平均分常年维持在96%以上,是加拿大最难进的本科项目之一。但它并不完全看分数,而是通过一份极其烧脑的补充文书申请(Supplementary Application)来筛选学生,题目天马行空,考察的是你的批判性思维、同理心和写作能力。这其实就是一种“书面面试”,目的就是找到那些真正适合未来医疗健康领域的学生。

挤掉申请材料里的“水分”

咱们都知道,申请文书、活动列表是可以“润色”甚至“包装”的。但面试,尤其是那种有时间限制、即兴回答的视频面试,很难作假。你是不是真的参与了某个活动?你对某个社会问题的看法是发自内心还是照本宣科?在摄像头面前,几分钟的交流,招生官就能看出一二。这能有效地帮助学校筛选出最真实、最有料的申请者。

面试“重灾区”专业大盘点,快看你的专业中招没!

好了,理论讲完,上干货!我们分门别类,来看看哪些专业是面试的“高发地带”,以及它们的具体要求和套路。

第一梯队:商科 (Business)

商科绝对是面试要求的“卷王之王”,几乎所有顶尖商学院都把面试作为标配。因为他们要找的,是未来的商业精英,沟通、表达、思辨能力缺一不可。

多伦多大学 - 罗特曼商学院 (Rotman Commerce)
Rotman的补充申请是出了名的“难搞”,视频面试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通常会使用Kira Talent平台。

  • 形式:2个视频回答 + 1个限时写作。视频问题通常给你30-45秒准备,然后90秒作答。写作题则是10分钟内完成一个简短的essay。
  • 真实案例问题:
    • “Tell us about a time you had to work with a difficult team member. What did you do?” (典型的行为面试题)
    • “What is a global issue you are passionate about and why?” (考察你的视野和思考深度)
    • 写作题可能给你一个商业场景,让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 数据参考:Rotman每年收到超过8000份申请,最终只录取约800人。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一个出色的面试表现是决定性因素。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 尚德商学院 (UBC Sauder)
UBC的申请材料叫做“Personal Profile”,视频面试是其中一部分。它不像Rotman那样是单独一关,而是和你写的几篇小文书结合起来,全面展示你自己。

  • 形式:同样是线上视频录制,通常有2-3个问题,准备和回答时间与Rotman类似。
  • 真实案例问题:
    • “What is one thing you are proud of and why?”
    • “Describe a time when you took a risk. What was the outcome?”
  • 招生官视角:UBC招生官网强调,他们希望通过Personal Profile看到你的领导力、团队合作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你的回答需要具体、有故事性,而不仅仅是空洞的形容词。

西安大略大学 - 毅伟商学院 (Western Ivey AEO)
Ivey的AEO(Advanced Entry Opportunity)申请虽然没有强制的独立视频面试环节,但它的补充申请表(supplementary application)本身就是一份高强度的“面试”。你需要详细阐述2-3个最有意义的课外活动,重点突出你的领导力。

  • 形式:长篇Essay写作。你需要用极其详尽的细节来证明你的成就,堪比写求职信。
  • 考察重点:Ivey以案例教学法闻名,所以他们极其看重学生的领导力、决策能力和沟通技巧。你的文章必须充满动词和具体成果,证明你是个“doer”而不是“thinker”。
  • 数据参考:每年约有7000人申请Ivey AEO,最终只有约600人能拿到Offer。你的补充申请是决定你能否脱颖而出的唯一砝码。

其他商学院:约克大学的Schulich商学院、女王大学的Smith商学院等,也都有类似的视频面试或补充文书要求,套路大同小异,核心都是考察你的软实力。

第二梯队:工程 (Engineering)

别以为工科生就可以安心做技术宅了。顶尖的工程学院要培养的是未来的工程师领袖,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样重要。

滑铁卢大学 - 工程学院 (Waterloo Engineering)
滑铁卢的工程是加拿大的金字招牌,它的AIF(Admission Information Form)是申请的重头戏。近几年,他们增加了一个“强烈推荐”的视频面试环节。记住,在申请中,“强烈推荐”就等于“必须做”!

  • 形式:通常是2个问题,1个关于你为什么选择滑铁卢工程,另1个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思考题。
  • 真实案例问题:
    • “Why are you interested in the specific engineering program you applied to at Waterloo?”
    • “Imagine you need to build a bridge across a small river with limited materials. What steps would you take to approach this problem?” (不要求你给出正确答案,而是看你的逻辑思维过程)
  • 数据参考:滑铁卢工程学院的录取率极低,某些热门专业如软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的录取率甚至低于10%。AIF和面试是他们从海量高分申请者中筛选人才的关键工具。

多伦多大学 - 应用科学与工程学院 (U of T Engineering)
多大工程的“Online Student Profile”是强制性的,包含简短的文书题和一个视频面试。

  • 形式:一般是1-2个视频问题,随机抽取。准备时间很短,考验你的即时反应。
  • 考察重点:除了对工程的热情,多大特别看重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道德责任感。你的回答最好能体现这些特质。

麦克马斯特大学 - 工程学院 (McMaster Engineering)
麦马工程的补充申请是强制的,包含3个视频回答和1个写作题。

  • 形式:视频问题给你1分钟准备,2分钟回答。
  • 真实案例问题:
    • “Describe a time you solved a problem creatively.”
    • “What role do you typically play in a team project?”
  • 招生官视角:麦马以其独特的项目式学习(The Pivot)而自豪,他们需要能主动学习、乐于合作、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面试就是为了找到这样的人。

第三梯队:建筑与设计 (Architecture & Design)

这类专业面试的核心通常围绕你的作品集(Portfolio)展开。面试官想听你亲口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滑铁卢大学 - 建筑学院 (Waterloo Architecture)
滑铁卢建筑的申请过程是加拿大最严苛的之一,堪称“地狱模式”。

  • 形式:在提交作品集并通过初审后,申请者会被邀请参加一个“面试日”。这个过程包括:一个现场英语写作测试(Precise Test),一个当场的创意练习,以及最重要的——与教授的一对一面试。面试会深入探讨你的作品集、你的创作灵感、你对建筑的理解。
  • 考察重点: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以及你对这个“辛苦”专业的真实热情。教授想知道你是否准备好了未来五年高强度的学习。

卡尔顿大学 - 建筑研究 (Carleton Architectural Studies) & 瑞尔森大学 (TMU) - 建筑科学 (Ryerson Architectural Science)
这两所学校同样要求提交作品集,并且可能会邀请部分候选人进行面试。面试的目的与滑铁卢类似,都是为了让你有机会亲自“推销”你的作品和创意,并展示你对建筑的热情。

第四梯队:护理、健康科学及其他 (Nursing, Health Sci, etc.)

这些与人打交道的专业,对申请者的同理心、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有极高的要求。

麦克马斯特大学 - 健康科学 (McMaster Health Sciences)
前面提过,麦马健康科学的补充申请是传奇般的存在。每年2月份发布题目,题目非常开放,比如“描述一个你认为不公平的规则,并解释原因”,或者给你一个抽象的场景让你分析。

  • 形式:3-4道简答题,每题有字数限制。多名评审员盲审打分,极其公正。
  • - 数据参考:每年超过5000名平均分95%以上的学霸申请,只录取160人。你的补充申请得分是唯一决定因素。

各大护理学院 (UBC, UofT, McMaster, etc.)
加拿大的护理专业录取竞争非常激烈。除了高分,很多学校都要求完成补充申请,或者参加一个叫Casper的线上情景测试。

  • Casper测试:这不是传统的面试,而是一个线上情景判断测试。它会给你播放一系列真实的或动画的视频,展现一些两难的道德或社交困境,然后要求你在限定时间内打字回答,你将如何应对。它评估的是你的同理心、职业道德、解决冲突的能力等10项软实力。
  • 重要性:Casper成绩在很多护理、医学预科、兽医等专业的录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面试形式大揭秘 & 终极备战攻略

了解了哪些专业要面试,接下来就是怎么准备了。面试主要分三种,我们一个个来攻克。

类型一:AI视频面试 (Kira Talent, VidCruiter)

这是目前最主流的形式,高效、标准、还能防止作弊。但对很多同学来说,对着冰冷的摄像头说话简直是社恐的噩梦。

备战攻略:

  1. 技术准备是基础:提前调试好你的电脑、摄像头、麦克风和网络。找一个安静、明亮、背景干净整洁的地方。千万别让技术问题毁了你的面试。
  2. 穿着得体:穿上半正式的服装(Business Casual),比如一件带领子的衬衫。这不仅是尊重,也能让你更快进入状态。
  3. 疯狂利用练习机会:所有平台在正式开始前都会提供不限次数的练习机会。一定要多练!这能让你熟悉流程、控制时间,还能克服紧张感。
  4. 准备通用问题的“故事库”:“Tell me about yourself”, “Why this program/university?”, “Your biggest strength/weakness”, “A time you failed”, “A time you showed leadership”... 这些经典问题出现的概率极高。为每个问题准备一个基于STAR法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的真实小故事,说到嘴瓢。
  5. 眼神交流:录制时,眼睛要看着摄像头,而不是屏幕里的自己。这样会让看视频的招生官感觉你在和他/她直接交流。
  6. - 录下自己,反复观看:用手机录下你练习的过程,然后像看“黑历史”一样回看。注意自己的语速、表情、手势,还有那些“emmm”、“uhhh”的口头禅,然后改进。

类型二:真人在线面试 (Zoom, Skype)

这种面试更像一次真实的对话,通常由招生官、教授或校友主持。气氛相对轻松,但也更考验你的应变能力。

备战攻略:

  1. 深度研究是关键:除了学校和项目官网,去看看教授的研究方向,读读学生论坛,了解这个项目的文化和最新动态。你的回答越具体,越能体现你的诚意。比如,不要只说“我对你们的课程很感兴趣”,而要说“我对XX教授的XX课程特别感兴趣,因为它与我过去在XX项目中的经历高度相关”。
  2. - 准备好你的提问:面试结尾,面试官总会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for us?”。这绝对是你的加分机会!准备2-3个有深度的、无法在官网上轻易找到答案的问题。比如,“对于本科生来说,参与教授研究项目的最佳途径是什么?”或者“这个项目的毕业生通常在哪些领域发展?有没有特别的校友网络可以帮助学生?”
  3. 模拟面试 (Mock Interview):找你的老师、学长学姐或者留学顾问,进行一次正式的模拟面试。让他们给你最直接的反馈,这是提升最快的方法。

类型三:作品集面试 (Portfolio Interview)

这是艺术、设计、建筑类学生的专属。面试的核心是你已经提交的作品。

备战攻略:

  1. 做自己作品的“导游”:对你作品集里的每一件作品,都要能从头到尾讲出它的故事:灵感来源是什么?创作过程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你想通过这个作品表达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2. 展现你的思考过程:教授们看的不仅仅是结果,更是你创作过程中的思考。可以带上你的草稿本、模型照片,展示你从0到1的过程。
  3. 表达你对领域的热情:聊聊你喜欢的建筑师、设计师,最近看的展览,或者某个让你印象深刻的设计。让他们看到,你是一个对这个领域充满好奇心和热情的人。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面试不是考试,而是一次展示你自己的机会。

收到面试邀请,千万别慌。这其实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它说明你的硬性条件已经过关了,大学对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想最后一步确认一下:你,到底是不是我们想要的那个人?

他们想看到的,不是一个能背诵完美答案的机器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想法、有热情、甚至有点小紧张但足够真诚的年轻人。所以,深呼吸,把你准备好的故事和你对未来的憧憬,自信地讲给他们听。

你的申请季,不只是一堆文件和数字的组合。那封面试邀请,就是你让自己的故事变得立体的最佳舞台。去吧,让他们看到你闪闪发光的样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3732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