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兹申请2025季核心变动速览 |
---|
1. 商学院大洗牌:几乎所有热门专业都提高了对中国学生的录取标准,尤其是对院校背景和均分的要求。 |
2. 认可名单更新:利兹启用了全新的院校认可名单(List),将中国大陆高校划分为Tier 1A, Tier 1B, Tier 2, Tier 3四个等级,你的学校在哪一档,直接决定了你的申请难度。 |
3. 均分水涨船高:不同等级的学校对应完全不同的均分要求。同样是80分,在Tier 1A名单的学校看来是达标,但在Tier 1B可能就直接被拒了。 |
4. 波及范围广:别以为只有商学院!计算机、传媒、法学院等热门学院也悄悄更新了要求,申请前务必重新核对。 |
“搞定了!利兹的MSc Management,我的梦中情校!文书改了八遍,推荐信也找好了最喜欢的教授,均分84,卡着去年的线,感觉稳了!”
上周,我的朋友小A还兴致勃勃地跟我分享着她的申请计划。她本科在一所还不错的211大学,为了利兹,整个大三暑假都没休息,泡在图书馆里刷分,参加各种实习,把能做的都做了。她满心欢喜地准备在系统开放的第一时间就递交申请,抢占先机。
结果就在昨天,她发来一个哭泣的表情包,附带着一张截图,上面是利兹大学商学院最新的录取要求。她那所原本被归为第一档的学校,在新的名单里被划分到了Tier 1B,而她想申请的MSc Management专业,对Tier 1B学校的均分要求,从去年的80分,直接飙升到了85分。
就差那1分,一夜之间,她从“稳了”变成了“悬了”。
小A的经历不是个例。最近,整个留学生圈子都被利兹大学这波“悄无声息”的操作给震动了。如果你也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冲刺利兹,答应我,先停下你点击提交的手,花十分钟看完这篇文章。因为,你精心准备的一切,可能需要重新审视了。
商学院“大地震”,你的学校还在安全区吗?
咱们先从震感最强的商学院(LUBS)说起。作为王牌学院,利兹商学院向来是申请的“重灾区”,但今年,它直接把难度调成了“地狱模式”。核心变化有两个:全新的认可院校名单(List)和与之挂钩的、令人咋舌的均分要求。
过去,我们可能简单地把学校分为985/211和双非。但现在,利兹商学院搞出了一套更精细的“阶级划分”体系。他们将中国大陆的大学分成了四个等级:
- Tier 1A: 主要包括顶尖的985高校和少数行业顶尖的211财经类院校。可以理解为“亲儿子”梯队。
- Tier 1B: 包括大部分的985、211大学,以及少数排名非常靠前的双非院校。
- Tier 2: 包含部分双非院校和一些独立学院。
- Tier 3: 剩下的被认可的院校。
你可能会说:“分就分呗,有啥大不了的?”
大不了的事情在于,这个分级直接决定了你的均分门槛!利兹商学院把自己旗下的专业也分了不同的Band(等级),不同Band的专业对不同Tier的学校,要求天差地别。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拿最火的会计与金融(MSc Accounting and Finance)、金融投资(MSc Financial Investment)这些专业来说,它们属于要求最高的Band 1。
- 如果你的学校在Tier 1A名单里(比如复旦、上交),恭喜你,均分要求是80分。
- 如果你的学校不幸在Tier 1B(比如小A所在的某211大学),那么你的均分要求就是85分!整整高了5分!
- 如果你的学校在Tier 2,对不起,这个等级的学校目前官网显示不接受申请这些顶级热门专业。
这意味着什么?一个复旦大学均分81分的同学,可以轻松过线;而一个末流211大学均分84分的同学,连申请的门槛都摸不到。这种背景歧视,就是这么赤裸裸。
再比如像管理学(MSc Management)、国际商务(MSc International Business)这类同样热门但要求稍低一点的专业,它们的要求是:
- Tier 1A: 均分75分。
- Tier 1B: 均分80分。
- Tier 2: 均分85分。
看到没?Tier 1B的门槛,直接对标Tier 1A的顶配要求。而对于广大双非背景的同学来说,即便你的学校有幸被列入Tier 2,也得拿出85分以上的超高成绩,才能去竞争那些曾经80分就能申请的专业。这已经不是“内卷”了,这简直是“卷到飞起”。
不只商科!传媒、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全面告急
你以为躲开商学院就万事大吉了?太天真了!这股涨价潮,已经蔓延到了其他热门学院。
我们来看传媒学院。利兹的传媒专业,尤其是新媒体、传播与媒体等方向,一直都是中国学生的心头好。去年的申请季,很多双非背景、均分85左右的同学都拿到了offer。但今年,情况变了。
根据我们拿到的最新消息,传媒学院也开始严格执行自己的认可名单。虽然没有商学院那么“变态”地分成四档,但也明确划定了接受申请的院校范围。很多去年还能申请的双非院校,今年可能直接被“拉黑”了。而且,对于在名单上的学校,均分要求也普遍有2-3分的上浮。之前有个同学,本科是浙江某双非一本,均分86,去年这个时候已经拿到面试了,今年他的学妹,同样背景,均分87,递交申请后却迟迟没有回音,大概率是卡在院校背景上了。
再说说计算机学院(School of Computing)。王牌专业高级计算机科学(MSc Advanced Computer Science)是很多转码同学的目标。利兹计算机学院有自己的一套List,比商学院的稍微宽松一些,但今年的趋势也是收紧。他们明确将中国大学分成了Prestigious University(主要是985/211)和Good University(部分认可的双非)。
对于Prestigious University的学生,均分要求是80分(部分专业75分)。
对于Good University的学生,均分要求直接跳到了85分。
去年就有一个案例,一个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电)的同学,均分83,成功拿到了offer。杭电在计算机领域是公认的强校,所以被利兹认可。但今年,如果你的双非学校在专业领域名气没那么大,就算均分有85,可能第一轮筛选就被刷掉了。
法学院、设计学院等也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总的来说,利兹今年的招生策略就是:全面提升生源质量,优先录取背景最优秀的学生。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悬崖勒马,现在我该怎么办?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心凉了半截。别急着放弃,现在还不是唉声叹气的时候。当规则改变时,最先适应规则的人才能赢。我们要做的是立刻行动,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对策。
第一步:立刻、马上,确认你的“身份”!
别再凭着去年的经验和感觉走了!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2025年最新的利兹大学认可名单,看看你的学校到底被分在哪一档。这个名单学校官网一般不会直接放出,但很多留学机构和论坛上都已经有了详细的版本。找到它,像查高考成绩一样,一个一个字地核对你的学校。然后,再去官网找到你心仪专业的具体要求,看看它对你学校所在的Tier,提出的均分标准到底是多少。
这是决定你下一步所有行动的基础,千万不能错!
第二步:根据你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战斗”策略。
确认完自己的位置后,你大概会面临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完美达标型选手
如果你的学校在Tier 1A或1B,且你的均分远高于专业要求(比如要求80,你有85+),那恭喜你,你依然是利兹眼中的“香饽饽”。但千万别掉以轻心!门槛提高意味着所有申请者的质量都在提升。你的竞争对手,都是学霸中的学霸。
这时候,你的任务就是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你的个人陈述(PS)不能再是千篇一律的模板了,要深度结合专业和你自身的经历,写出你对专业的独特理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你的实习经历,不能只是一个“盖了章”的证明,要在CV里突出你具体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量化你的业绩。总之,用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在众多优秀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早申请!早申请!早申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情况二:挣扎在边缘的“卡线党”
这种情况最普遍,也最煎熬。比如小A,学校在Tier 1B,专业要求85,她现在均分84。或者你的学校在Tier 2,专业要求85,你现在83-84。
怎么办?首先,别放弃!1-2分的差距,还有得救!
- 对于大四在读生:你还有最后一个学期的机会!拼了命地把专业课成绩往上拉,尤其是核心课程。很多学校在发最终录取时会看你最后一年的成绩单,如果你大四的成绩有显著提升,招生官会认为你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力和上进心,这绝对是加分项。
- 对于已经毕业的同学:成绩已经无法改变,那就得在软件背景上“做手术”。仔细检查你的申请材料,有没有可以挖掘的亮点?比如,你有没有含金量高的竞赛获奖?有没有跟着导师做过相关的科研项目?有没有在知名公司实习的经历?把这些都写进你的PS里,用具体的事例证明,你的能力完全可以弥补均分上那一点点的不足。如果专业接受GMAT/GRE,而你又有一个不错的分数,赶紧提交,这是证明你学习能力的硬通货。
- 算分大法:英国大学的算分方式和国内不完全一样。你可以试试只算最后两年专业课的加权平均分,或者去掉一些不重要的公共课,看看用英国的算法,你的分数会不会更高一点。有时候,奇迹就在这里发生。
情况三:晴天霹雳,学校被“除名”或要求遥不可及
最残酷的情况是,你发现自己的学校直接不在List上了,或者你一个双非背景,被要求90分以上,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时候,请允许你难过五分钟。然后,擦干眼泪,立刻掉头!
英国的好学校不止利兹一所!条条大路通罗马。你应该立刻启动你的Plan B。把申请重心转移到那些对你的本科背景更友好的学校上。
比如,可以考虑一下同样是世界百强的格拉斯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伯明翰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商学院实力雄厚,而且对中国学生的招生政策相对稳定,认可的院校范围也更广。或者,如果你非常看重专业排名,可以去看看杜伦大学、华威大学的一些相关专业,虽然总体排名和利兹不相上下,但可能某些专业对你的背景恰好“对味”。
记住,留学申请是一场信息战,更是一场心理战。当一扇门关上时,另一扇门正在为你打开。纠结于一个已经不可能的目标,只会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申请季就像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随时都可能有新的规则、新的挑战出现。利兹这次的突袭,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永远不要想当然,永远要为变化做好准备。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抱怨规则不公,也不是懊悔过去不够努力。而是睁大眼睛,看清脚下的路,然后,坚定地迈出下一步。你的梦校之旅,也许只是换了个风景更美的方向。加油,未来的精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