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亲测!韩国留学考试一篇搞定

puppy

准备去韩国留学的宝子们,集合啦!是不是还在为TOPIK考几级、怎么备考、要不要考校内考这些问题头秃?别慌!作为亲身趟过所有坑的学姐,我把所有干货都浓缩在这一篇里了!这里不仅有我私藏的TOPIK听说读写备考秘籍,还有超实用的各大学校申请成绩要求对比,帮你精准定位目标。什么考试最关键?如何高效提分?这篇一次性给你讲明白,让你告别信息焦虑,稳稳上岸!快来看看学姐的独家经验吧!

本篇核心速览
1. TOPIK不是越高越好:搞清楚你的梦校到底要几级,别盲目刷分,精准打击才高效!
2. 听说读写各有奇招:阅读找“题眼”,写作套“模板”,听力靠“预判”,口语练“思路”。学姐把压箱底的技巧都给你。
3. 校内考并不可怕:揭秘顶尖大学的校内考到底考什么,怎么准备,让你有备无患。
4. 语言成绩只是敲门砖:综合材料(文书、作品集)才是王道,别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哈喽,各位准备来韩国的宝子们,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学姐 Cici!

还记得两年前的那个夏天,我房间的灯几乎就没在凌晨两点前熄过。桌上堆着乱七八糟的 TOPIK 模拟题,电脑屏幕上同时开着首尔大、延世、高丽三个大学的招生简章,密密麻麻的韩文看得我眼冒金星。我妈推门进来送水果,看我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问:“闺女,这韩国留学,咋比高考还折磨人呢?”

我当时真的欲哭无泪,心里的弹幕全是:“TOPIK 到底要考几级才能稳?我的写作分数这么低怎么办?延世大学那个校内考到底是什么鬼?” 这种信息爆炸又抓不住重点的感觉,真的能把人逼疯。好在,学姐我最终还是披荆斩棘,成功上岸,现在坐在新村的咖啡馆里,决定把当年踩过的坑、总结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们。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让你们告别焦虑,把力气都用在刀刃上!

灵魂拷问:TOPIK到底要考几级?

这绝对是所有留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答案很简单:看你的目标。别听中介瞎忽悠,说什么“TOPIK 等级越高越好”,废话,谁不知道?关键是,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咱们得精准定位。

一般来说,韩国大学对语言的要求有这么几个档位:

申请语学院:基本没门槛,甚至零基础都可以。语学院就是专门学韩语的地方,读完达到学校要求的等级(通常是 TOPIK 3-4 级),就可以直接申请本科了。

申请本科(新入/插班):这是重头戏。大部分学校的“最低门槛”是 TOPIK 3 级或 4 级。但是!姐妹们,这只是“可以申请”的门槛,不代表“会被录取”。尤其是在“内卷”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想申个好学校好专业,TOPIK 4 级只能算是起跑线。

我们来看点实际数据(以 2024 年秋季入学为参考,每年可能会有微调,具体一定要去官网看最新的 모집요강 招生简章):

  • 首尔大学 (SNU):最低要求是 TOPIK 3 级,但录取的学生里,文科商科基本都是 6 级大神,理工科也普遍是 5 级。我一个朋友当年拿着 4 级成绩申首尔大的经营学,第一轮就被刷了,招生办老师很委婉地说,你的成绩很优秀,但语言能力可能跟不上课程。
  • 高丽大学 (Korea Univ.):明确要求 TOPIK 4 级以上,或者在高丽大学语学院读完 4 级课程。但像他们王牌的传媒专业,不成文的规定就是 TOPIK 6 级,外加一口流利的口语。
  • 延世大学 (Yonsei Univ.):大部分专业要求 TOPIK 5 级。如果你只有 4 级,也可以申请,但录取后第一年必须休学去读他们自己的语学院,拿到 5 级才能回来上课。这不仅浪费时间,还多花钱,得不偿失。
  • 成均馆大学 (SKKU) & 汉阳大学 (Hanyang Univ.):这两所学校的最低门槛是 TOPIK 4 级。但同样,热门专业比如成均馆的经营学、汉阳的工科,申请者手里基本都攥着 5 级证书。4 级只能说让你有资格参与竞争,但优势不大。

学姐划重点:艺术、体育类专业的宝子们可以稍微松口气,学校对你们的语言要求会放宽到 3 级,因为你们的作品集和专业能力才是大头。但上课毕竟还是韩语,语言好点总没坏处。

所以,别再纠结了。如果你的目标是首尔地区的 TOP 级大学,请把 TOPIK 5 级作为你的最低目标,6 级作为你的奋斗方向。如果目标是地方国立大学或者排名稍后的学校,4 级会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成绩。

TOPIK备考,听说读写怎么破?

知道了目标,接下来就是怎么干!TOPIK 考试现在改革了,加入了口语(IBT 机考),变成了听说读写四项。别怕,学姐一项一项给你拆解。

阅读 (읽기) - 时间小偷,得靠技巧

阅读部分最大的敌人不是单词量,而是时间!50道题,70分钟,平均一道题不到一分半,还包括了那些长篇大论。我刚开始做真题时,每次都剩最后五六篇阅读做不完,心态直接崩掉。

后来我发现,不能傻乎乎地从头读到尾。我的秘诀是“反向定位法”:

  1. 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去文章里找答案,而不是读完文章再看题。问题里的关键词就是你在文章里要找的“宝藏”。
  2. 抓中心句:韩语文章的结构和中文很像,中心句通常在段首或段尾。快速扫一眼,基本就能明白这段话的大意。
  3. 跳过生词: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只要不影响理解核心意思,大胆跳过去!千万别在一个词上死磕,浪费时间。比如,一篇讲“환경 오염”(环境污染)的文章,里面有个词叫“미세 플라스틱”(微塑料),就算你不认识,根据上下文也能猜到它是一种污染物。

我当时备考,把近十年的真题(기출문제)打印出来,每天雷打不动做一套。不是做完对答案就完事了,关键是复盘!把错题的句子、不认识的单词全都整理到本子上,这比你多背 100 个孤立的单词管用得多。

听力 (듣기) - 预判你的预判

听力是很多人的强项,但也很容易因为一个走神就全盘皆输。听力想拿高分,核心是“预判”。

音频播放前,你有几秒钟的时间看题和选项。这几秒钟就是黄金时间!你要迅速判断:这段对话可能发生在什么场景?(医院?公司?商场?)对话双方可能是什么关系?(朋友?同事?夫妻?)他们讨论的核心话题是什么?

举个例子,如果选项里出现了“할인”(折扣)、“계산”(结账)、“교환”(换货)这些词,那你脑子里就要立刻反应过来:这八成是在购物。这样,当音频开始时,你就能带着预期去听,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

我有个小技巧,就是利用碎片时间“磨耳朵”。通勤路上、吃饭的时候,不听音乐,去听韩国的 KBS 新闻或者找一些韩语播客。刚开始可能像听天书,但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自己对韩语的语速和语调越来越熟悉,考试时就不会那么慌了。

写作 (쓰기) - 得模板者得天下

写作,啊,多少英雄好汉的“滑铁卢”。尤其是 54 题那篇大作文,很多人要么写不完,要么写得像小学生日记。但其实,写作是最容易靠技巧提分的部分。

53 题(图表小作文):这题就是送分题!它是有固定模板的。你只需要把图表里的信息,用固定的句式填进去就行了。

学姐给你个万能开头:제시된 자료에 따르면... (根据所给的资料...)
描述变化趋势用:꾸준히 증가했다 (持续增加), 크게 감소했다 (大幅减少), N년에 X%를 차지했다 (N年占据了X%)。
分析原因用:이러한 원인으로는... (其原因有...), ...는 것을 알 수 있다 (可以看出...)。

你把这些句式背熟,考试的时候看到图表,直接往里套信息,20 多分轻轻松松拿到手。

54 题(议论文大作文):这题的难点在于逻辑和高级词汇。我的建议是,不要追求辞藻华丽,结构清晰才是王道。

经典的“四段论”结构:

  1. 서론 (引言): 提出问题,阐述背景。用一两句话引出话题,并表明这个问题有讨论的必要性。
  2. 본론 1 (本论1): 提出你的第一个论点,并用具体例子或理由来支撑。
  3. 본론 2 (本论2): 提出第二个论点,进一步深化你的观点。
  4. 결론 (结论): 总结全文,重申你的核心观点,并可以提出一些展望或建议。

备考时,多看范文,不是让你背,是让你学人家的逻辑和高级连接词,比如“뿐만 아니라”(不仅如此)、“반면에”(相反)、“따라서”(因此)。我当时每周都强迫自己写一篇,找韩国朋友或者老师帮忙改,语法错误和表达不地道的地方一目了然,进步飞快。

口语 (말하기) - 新BOSS,不要怕

新加入的 IBT 口语考试,让很多人心里没底。它不像面试,是对着电脑说话,形式有点像托福。题目类型包括看图说话、回答问题、发表观点等。

我参加过模拟考,发现它考察的不是你发音有多标准,而是你的“逻辑表达能力”。你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条理地把一件事说清楚。

备考建议:

  1. 录音练习:找一些口语话题(网上有很多),自己对着手机录音。录完之后自己听,你会发现很多口头禅和语法错误。这是最有效的自查方式。
  2. 准备思路模板:比如回答“你的优缺点是什么”这类问题,可以准备一个“总-分-总”的思路。先说我的优点是 XX,然后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证明,最后总结这个优点如何帮助我。
  3. 积累素材:多看韩综和韩剧里生活化的对话,学一些地道的语气词和表达,比如“아, 진짜요?”(啊,真的吗?)、“글쎄요...”(这个嘛...)。这会让你的回答听起来更自然,而不是像在背课文。

除了TOPIK,校内考是“拦路虎”还是“纸老虎”?

当你辛辛苦苦考出了满意的 TOPIK 成绩,以为可以高枕无忧时,一些顶尖大学的“校内考”可能就成了你新的挑战。

校内考,顾名思义,就是大学自己组织的考试,通常在材料审核通过后进行。不是所有学校都有,一般是 SKY 这类顶尖学府或者一些热门的艺术、传媒类专业会设置。

校内考的形式五花八门,主要有几种:

1. 笔试:最常见的是韩语能力测试,难度会比 TOPIK 更大,更侧重于学术写作和逻辑思辨。我一个申请高丽大学传媒系的朋友,就考了一篇小论文,题目是“你如何看待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这不仅考察语言,还考察你的知识储备和观点。

2. 面试:这是最主要的形式。教授会问你一些问题,考察你的韩语沟通能力、专业认知和学习计划。比如,他们会问“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和这个专业?”“你未来的学习计划是什么?”“你对 XX 专业领域有什么了解?”

3. 专业技能测试:主要针对艺术、设计、音乐等专业。比如设计专业可能会让你现场素描,音乐专业可能会让你演奏一段乐曲。

校内考听起来很吓人,但它其实是“纸老虎”。因为它考察的不是你有多完美,而是你的“潜力和诚意”。

我面试的时候,被一个教授问到了一个我完全不懂的专业名词。我当时心跳都漏了一拍,但我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很诚实地说:“教授,非常抱歉,这个概念我目前还不太了解,但我对它非常感兴趣,这也是我希望进入贵校学习的原因之一。我之后会立刻去查阅相关资料。”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教授就是想看看学生在压力下的反应和学习态度。最后我被录取了。

所以,准备校内考,除了刷题,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申请的专业有深入的思考。把学校官网的教授介绍、课程设置都看一遍,想想你到底想学什么,为什么非这个学校不可。把这些想清楚了,面试的时候你就能言之有物,充满自信。

好啦,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帮正在迷茫的你理清一些思路。

申请季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总会有那么几个瞬间,你会怀疑自己,想要放弃。但请你一定记住,语言成绩只是敲门砖,它证明你有能力在这里学习。而真正能让你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是你对未来的热情,和你文书里闪闪发光的梦想。

别怕,大胆去申!把每一个deadline都当成一次升级打怪。搞不定的时候,就来 lxs.net 找我们聊聊。祝你,也祝当年那个焦虑的我,我们终将在自己梦想的校园里相遇。

到时候,学姐请你吃炸鸡啤酒!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231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