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温馨提示:打开格局,申请季不焦虑! |
|---|
|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绝对是“解药”,专治各种“数学专业只能申金融”的申请焦虑症。建议先收藏,再泡杯咖啡,慢慢看。你会发现,你的未来,远比想象中宽广得多! |
“同学,你本科是数学的啊?那太好了!我们这边有LSE、IC的金融项目,录取率虽然低,但以你的背景,好好准备GMAT,再刷两段实习,冲一下还是很有希望的!”
在留学展会上,中介老师的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我朋友小A的心里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小A,一个典型的数学系学霸,绩点高,逻辑强,本来对未来充满期待。但环顾四周,他发现所有数学背景的同学,手里拿的宣传册上都印着金光闪闪的“Finance”、“Financial Mathematics”、“Quantitative Finance”。大家讨论的都是CFA、FRM,仿佛空气中都飘着金钱的味道。
他突然感到一阵窒息。难道学数学的终点,就注定是华尔街或者伦敦金融城吗?他对自己说,他并不讨厌金融,但也不至于热爱到要和成千上万最聪明的大脑去挤那座独木桥。他的未来,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如果你也有和小A一样的困惑,那么恭喜你,这篇文章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破局指南”。咱们今天不聊“三金”,就来聊聊数学背景的你,在英国硕士申请中,到底有多少张被你忽略了的“王牌”!
为什么我们总把数学和金融“锁死”?
咱们得先承认,数学和金融确实是天生一对。从期权定价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到风险管理的复杂算法,现代金融的骨架就是用数学搭建起来的。高薪、精英、改变世界……这些标签让金融行业充满了致命的吸引力。
再加上身边的“信息茧房”效应,学长学姐去了投行,爸妈朋友家的孩子进了基金,所有声音都在告诉你:“学数学,搞金融,准没错!” 于是,这条路看起来就成了唯一的“康庄大道”。
但“康庄大道”上,往往是人满为患。咱们来看点真实的数据,感受一下这条路的拥挤程度。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为例,它的王牌专业MSc Finance and Economics,根据学校官网公布的数据,每年有超过3000名申请者争夺大约130个位置,录取率常年低于5%。而帝国理工学院(IC)的MSc Finance,申请人数同样是数千级别,最终录取比也常常在10:1以上。这已经不是“卷”了,这简直是“卷”到飞出太阳系!
我认识一个学弟,本科数学专业,均分88,一心想去华威大学(Warwick)读金融数学。他大二就开始准备,刷了两次GMAT才上720,找了两份券商实习,简历改了不下20版。但最后,他还是收到了拒信。理由很官方,也很扎心:“申请者众多,竞争异常激烈。” 这份拒信让他迷茫了很久,直到后来他把目光转向了其他领域,才发现世界原来这么大。
所以,问题不在于金融不好,而在于你的世界里不应该只有金融。你的数学背景,是一把能打开无数扇门的钥匙,而不只是一张通往金融城的单程票。
格局打开!你的数学背景是张“王牌”,不止能打金融这一桌
让我们先跳出具体的专业,想一个根本问题:数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是会解微积分方程吗?是能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吗?不完全是。这些只是工具。你真正习得的,是一种“底层思维能力”:
1. 抽象化和逻辑推理能力:你能从复杂问题中提取出核心的数学模型,并用严谨的逻辑进行推演和证明。
2. 定量分析能力:你对数字和数据天生敏感,能熟练运用统计和计算工具来分析问题、预测趋势。
3. 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一个未知的问题,你能把它拆解、建模、求解、验证,找到最优解。
这三种能力,在今天这个由数据和算法驱动的时代,简直就是硬通货中的硬通货!金融行业需要它,但现在,有几个“新贵”行业比金融更需要它,也更愿意为它一掷千金。它们就是:数据科学(Data Science)、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和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张一张地揭开这些“王牌”,看看它们到底有多香!
赛道一:数据科学 (Data Science) - 当数学遇上代码,未来在你手中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互联网的时代,那未来十年一定是数据和AI的时代。而数据科学,就是这个时代的“魔法”。它让Netflix知道你下一部想看什么剧,让今日头条比你自己还懂你的兴趣。
为什么DS专业对数学背景的你“爱到不行”?
很简单,数据科学的内核就是数学。你打开任何一本机器学习的经典教材,前几章一定是在复习线性代数、概率论、微积分和最优化理论。所谓的“算法工程师”,很多时候就是在和数学公式打交道。无论是回归模型、决策树,还是酷炫的神经网络,它们的理论基础,全都是你大学四年学过的东西。相比于其他转专业的同学,你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市场需求和薪酬有多顶?
根据LinkedIn发布的《2023年英国就业报告》,数据科学家(Data Scientist)连续多年位列增长最快、需求最旺盛的职位之一。英国政府更是将数据技能视为国家战略。薪酬方面,根据Glassdoor的数据,2024年伦敦地区数据科学家的平均年薪约为£60,000,即使是应届毕业生,起薪也普遍在£40,000到£55,000之间,完全不输金融行业。
哪些神仙学校和项目值得你关注?
帝国理工学院 (ICL) - MSc Statistics (Data Science): IC的统计系实力超群,这个项目非常看重申请者的数理基础。课程设置硬核,比如《统计机器学习》、《贝叶斯方法》等,非常适合数学背景的同学深入学习。毕业生的去向覆盖了科技巨头、对冲基金和顶级咨询公司。
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 MSc Data Science: 爱大的信息学院(School of Informatics)在欧洲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尤其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这个项目更加交叉,融合了计算机、统计和AI的知识,让你能全面发展。如果你对AI有浓厚兴趣,这里绝对是你的理想之地。
伦敦大学学院 (UCL) - MSc Data Science and Machine Learning: 依托UCL强大的计算机系,这个项目在业界认可度极高。DeepMind(开发出AlphaGo的公司)的创始人们就毕业于UCL。该项目对申请者的编程能力和数学基础都有很高要求,竞争激烈,但绝对物有所值。
如何规划申请,精准出击?
有个叫Sarah的学姐,本科是国内一所普通211的纯数学专业,均分87。她大三上学期决定转申数据科学。她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1. 补齐编程短板:她利用一个暑假,系统地学习了Python,重点掌握了Pandas(数据处理)、NumPy(科学计算)和Scikit-learn(机器学习库)。
2. 动手做项目:她在Kaggle(一个数据科学竞赛平台)上找了一个经典的“泰坦尼克号生还者预测”项目,从数据清洗、特征工程到模型训练,完整地走了一遍流程,并把代码和分析报告放在了自己的GitHub上。
3. 突出数学优势:在个人陈述(PS)中,她没有过多地吹嘘自己编程多厉害,而是重点强调了自己扎实的数学功底(如线性代数、概率论)如何帮助她更深刻地理解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她还提到了自己是如何用数学思维来优化模型参数的。
最终,她成功拿到了爱丁堡大学的Offer。她的案例告诉我们,对于数学背景的你来说,转申DS,你的数学知识不是辅助,而是你的核心武器!
赛道二:商业分析 (Business Analytics) - 让数字说话,成为公司的“最强大脑”
如果说数据科学更偏向于技术和算法的实现,那么商业分析(BA)则更侧重于如何利用数据来解决实际的商业问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比如,一家零售公司如何根据销售数据来优化库存?一家航空公司如何通过用户数据来设计更有吸引力的定价策略?这些都是BA要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BA项目抢着要数学专业的你?
BA的核心是“分析”,而分析的工具就是统计学、运筹学和数据建模。你需要用数据去验证假设,用模型去预测未来。这些能力,数学专业的同学简直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相比于商科背景的同学,你对数据和模型的理解更深;相比于计算机背景的同学,你可能更懂得如何将分析结果与商业场景结合。
市场前景和钱景如何?
商业分析师是各大公司的“香饽饽”,从互联网大厂到快消巨头,从咨询公司到传统银行,都需要BA人才。根据Payscale的数据,2024年英国商业分析师的平均薪资约为£42,000,而具备数据分析和建模能力的高级分析师,薪资可以轻松超过£60,000。更重要的是,这个岗位是成为公司决策者的绝佳跳板。
哪些顶级商学院在向你招手?
帝国理工商学院 (ICBS) - MSc Business Analytics: 常年位居全球BA项目排名前列。IC的BA项目以实践性著称,学生有机会与真实的公司合作完成咨询项目,解决实际的商业难题。项目非常看重申请者的量化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威商学院 (WBS) - MSc Business Analytics: WBS的量化实力非常强,其BA项目也继承了这一传统。课程不仅涵盖统计和机器学习,还包括《商业优化》等运筹学内容,非常适合数学功底扎实的同学。
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 (AMBS) - MSc Business Analytics: 曼大的BA项目全称是“Business Analytics: 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Risk Analysis”,从名字就能看出它的硬核程度。项目在运筹学和风险分析方面有深厚的积累,毕业生在金融、咨询、能源等行业非常受欢迎。
如何利用数学优势“降维打击”?
有个叫Leo的学长,本科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他申请BA时,并没有像很多商科同学那样去罗列一堆“领导力”和“沟通能力”,而是走了另一条路:
1. 强化工具技能:他知道BA非常看重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能力,于是自学了SQL(数据库查询语言)和Tableau(数据可视化工具)。他甚至用学校图书馆的借阅数据,做了一个简单的可视化Dashboard,分析不同学院学生的阅读偏好。
2. 寻找量化相关的实习:他没有找到光鲜的咨询公司实习,而去了一家电商公司做运营助理。在工作中,他主动揽下了分析用户购买行为的任务,用Excel和SQL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提升复购率的小建议。这段经历虽然不起眼,但却实实在在地展示了他的商业分析能力。
3. 在文书中讲一个“用数学解决商业问题”的故事:他的PS主线非常清晰,就是“我如何利用我的数学背景,将一个模糊的商业问题,转化为一个可以量化的分析模型,并最终得出有价值的商业洞见”。
最终,他凭借清晰的职业规划和扎实的量化技能,成功斩获了IC和华威的双重Offer。他的故事说明,申请BA,与其空谈商业思维,不如用你的数学和数据技能,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个问题。
赛道三: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 硬核到底,从理论到实践的终极跨越
这是一条最硬核,也可能是回报最丰厚的路。如果你不仅对抽象的数学理论着迷,也渴望亲手去创造和构建一些东西,那么转专业到计算机科学(CS),将是你最激动人心的选择。
为什么CS的大门会为数学专业的你敞开?
很多人以为学CS就是学编程,其实编程只是工具。CS的灵魂是算法、数据结构、计算理论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而这些领域,尤其是理论计算机科学,本质上就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离散数学。图论、数理逻辑、组合数学……这些都是你熟悉的领域。因此,顶尖大学的CS转专业项目(Conversion Master),最看重的不是你有没有编程经验,而是你是否具备强大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相信,只要你逻辑够好,学编程只是时间问题。
前景就不用多说了吧?
软件工程师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供不应求的。在英国,尤其是在伦敦,科技公司和顶级投行的技术岗,给应届生的薪资包裹(薪水+奖金+股票)非常可观。Glassdoor数据显示,伦敦的软件工程师毕业生起薪普遍在£45,000到£65,000,顶尖人才甚至更高。这条路,是真正能让你凭借技术实现高价值的道路。
哪些顶尖的“转码”项目是你的目标?
伦敦大学学院 (UCL) - MSc Computer Science: 这可能是全英最负盛名的CS转专业项目,被誉为“转码神校”。课程强度极大,一年内带你走完CS本科的核心课程。申请难度极高,尤其偏爱数学、物理、工程等硬核理科背景的申请者。
帝国理工学院 (ICL) - MSc Computing: IC的计算机系实力与UCL不相上下。这个项目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Conversion课程,但它明确表示欢迎来自强量化背景(如数学、物理)的学生。课程内容更深,更偏向于理论和专业方向,适合想在CS领域深耕的同学。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 MSc Computer Science (conversion): 布大的计算机系在英国也是Top级别,尤其在工程领域享有盛誉。它的转专业项目课程设置非常扎实,毕业生在业界的口碑非常好,是G5之外的绝佳选择。
如何完成这“惊险的一跃”?
从数学到CS的跨度最大,准备工作也最艰巨。但只要方向对了,你的数学背景就是最强的助推器。
1. 证明你的热情和行动力:学校需要看到你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真的对CS有热情。你需要通过自学来证明这一点。系统性地学习一门主流编程语言(推荐Java或Python),不是只学语法,而是要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等核心思想。可以跟着哈佛的CS50等知名公开课学习。
2. 拿出你的作品集:光说不练假把式。你需要有自己的项目。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博客网站、一个爬虫程序、或者一个小的游戏App,只要是你亲手做的,能展示你的代码能力和工程思维,就比任何空洞的语言都有力。把你的项目代码上传到GitHub,这是程序员的“第二张简历”。
3. 在文书中连接过去和未来:你的PS需要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一个学数学的人,要去学计算机?” 你可以讲,你被数学的逻辑之美所吸引,而现在,你希望将这种逻辑之美通过代码应用到现实世界,去创造、去解决问题。把你做过的项目和你对未来的规划结合起来,让招生官看到一个清晰的、充满激情的转型路径。
这条路很难,但回报也最大。一旦你成功跨越,你的“数学思维 + CS技能”组合,将让你在技术领域所向披靡。
好了,朋友,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学数学的未来只有金融一条路吗?
别再盯着那条挤满人的独木桥了。旁边明明有那么多条宽阔的罗马大道,数据科学、商业分析、计算机科学……条条都通向闪闪发光的未来。而你多年苦读练就的数学功底,就是那张最稀有的VIP通行证。
现在,该你选路了。
今天就花一个下午,忘掉别人怎么说,打开IC、UCL、爱丁堡这些学校的官网,亲眼去看看数据科学、商业分析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看看那些课程的名字,比如“机器学习导论”、“商业优化模型”、“算法设计与分析”,是不是让你有点心动?如果答案是“是”,那恭喜你,你的格局,已经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