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专科,日本和国内到底差在哪?

puppy

嗨,是不是也觉得在国内读专科,心里总有点不踏实,担心就业和认可度?但你知道吗,在日本,“专门学校”可是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不是国内专科的翻版,而是培养各行各业“职人”的摇篮。这里的课程超级实用,老师很多都是行业大牛,一切都为了让你毕业就能上手工作,所以就业率高得惊人。更棒的是,毕业后不仅能直接在日本工作,还有机会“编入”大学读大三,实现学历的弯道超车。想知道日本专门学校到底强在哪儿,怎么选专业吗?这篇文章给你说明白!

小编悄悄话
这篇文章不是广告,纯粹是干货分享!日本专门学校并非适合所有人,但对于目标明确、想快速掌握一门手艺、马上就能“打怪升级”的同学来说,它绝对是个隐藏的宝藏选项。不过路是自己选的,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判断哦!

嗨,各位在留学路上探索的伙伴们,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小编 Kiko。

还记得我去年认识的一个学弟小A吗?高考成绩出来,不上不下,最后进了一所国内的专科。开学没多久,他就跑来跟我语音,声音里全是迷茫:“姐,我感觉我们学校学的东西好虚,老师照着PPT念,说是学电商,结果天天就是背概念。毕业了真能找到工作吗?我看那些‘专升本’的名额又少得可怜,感觉前途一片灰暗啊……”

我能感觉到电话那头他的焦虑,这可能也是很多国内读专科同学的心声。感觉自己像是被贴上了一个标签,在学历鄙视链里喘不过气,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你知道吗?在大洋彼岸的日本,有个和我们“专科”听起来很像,但内核完全不同的存在——“专门学校”(せんもんがっこう)。千万别把它当成国内专科的“海外平替”,它俩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今天,我就带你一层层扒开日本专门学校的神秘面纱,看看它到底牛在哪,是不是你留学路上的另一条“隐藏赛道”。

“专门学校” vs “国内专科”,名字相似,灵魂不同

我们先来破除一个最大的误解:日本的专门学校,绝不是大学的“低配版”。

在国内,教育体系更像一个金字塔,本科、硕士、博士一路向上,专科似乎被放在了金字塔的底座。但在日本,高等教育更像一个“并联电路”,大学和专门学校是两条平行的轨道,培养目标完全不同。

大学(University)的目标是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注重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专门学校(Senmon Gakko)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培养“职人”(しょくにん),也就是某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它的核心理念是“即戦力”,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一毕业,就能立马到公司上手干活,无缝衔接。

所以,你会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个想研究人工智能算法理论的日本学生,会去考东京大学;而一个想成为顶级游戏程序员的学生,很可能会选择去日本电子专门学校或者HAL这样的地方。两者没有高下之分,只是赛道不同。

日本文部科学省(相当于中国的教育部)对专门学校有非常严格的认证标准。通常,读满两年、总学时超过1700小时的毕业生,可以获得“专门士”称号。这个称号在日本社会受到广泛认可,也是外国人申请在日工作签证的法定凭证之一。如果你读的是四年的专门学校课程,毕业后还能拿到“高度专门士”的称号,这个学历在申请日本的研究生时,是被视为等同于本科学历的!

你看,这从制度上就保证了专门学校的“地位”,它不是学历教育的补充,而是职业教育的核心。

课程有多“硬核”?直接从行业一线搬过来的

聊完理念,我们再来看看最实际的——课程。小A吐槽他们学校的课程“虚”,这在日本专门学校基本是不存在的。

专门学校的课程设置,突出一个字——“实”。

大部分专门学校的课程里,实践操作课的比例高达70%-80%,剩下的理论课也都是为了实践服务。你在这里不会花大量时间去学那些高深的、抽象的理论,所有的一切都指向“解决实际问题”。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一个在“东京モード学園”(Tokyo Mode Gakuen)学服装设计的朋友,她说她的日常根本不是坐在教室里听课。她们的课程表是这样的:

  • 周一:立体裁剪实战。直接在人台(模特模型)上用布料进行设计,而不是只在纸上画图。

  • 周二:面料课。老师会带回各种最新的面料样品,甚至带着他们去逛面料市场,教你怎么摸、怎么看、怎么选,以及不同面料的特性和处理方法。

  • 周三:企业合作项目。学校会和像BEAMS、United Arrows这样的知名品牌合作,企业直接出题,学生分组完成一个系列的设计,最终优胜组的作品甚至有机会被商品化!

  • 周四:缝纫技术强化。一天8小时,就是练习各种高难度的缝纫技巧,从锁边到上拉链,要求达到工业级标准。

  • 周五:作品集指导和发表。每个人定期要展示自己的作品,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拷问”。

看到了吗?这里没有空话,全是真刀真枪的干。学动漫的,就得天天泡在机房里用Maya、Clip Studio Paint画到手软;学料理的,就要在专业后厨里从切菜练起,颠锅颠到胳膊酸;学汽车维修的,就得把一辆真车拆了再原封不动地装回去。

这种教育模式,就是为了把你打造成一个熟练的“工匠”,让你在毕业前就已经具备了1-2年的实际工作经验。

老师不是“教授”,是“一线大师傅”

课程这么硬核,谁来教呢?

这也是专门学校和大学的一个巨大区别。大学的老师通常是“学者”,他们是搞研究的专家。而专门学校的老师,大多是“业界大牛”,是刚从一线退下来或者仍在兼职的行业精英。

教你动漫的老师,可能上一部参与制作的作品就是《咒术回战》;教你室内设计的老师,可能自己就开着一家设计事务所,刚刚完成了银座某个奢侈品店的项目;教你西点制作的老师,可能是某个米其林餐厅的前任甜点主厨。

比如,在日本顶级的料理学校“辻調理師専門学校”(Tsuji Culinary Institute),很多老师都是获得过日本“现代名工”表彰的料理大师。学生不仅能学到最正宗的技术,还能耳濡目染地感受到“职人精神”。

这些“大师傅”老师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1. 技术不过时: 他们带来的是行业内最新鲜的资讯、技术和工作流程,而不是书本上陈旧的知识。

  2. 人脉资源: 他们本身就是行业内的人脉。在课堂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很有可能被老师直接推荐给自己的老东家或者朋友的公司。这层关系,比你自己海投100份简历都有用。

  3. 实战经验: 他们会用真实的行业标准来要求你。你的作业不再是为了一个分数,而是模拟一次真实的商业交付,从创意到最终成品,每一步都要符合规范。

跟着这样一群“老司机”学习,你还怕学不到真东西吗?

高到离谱的就业率?这是真的!

聊了这么多,终于到了大家最关心的环节——就业。

先上一组震撼的数据。根据“全国专修学校各种学校总联合会”的调查,2023年3月毕业的专门学校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惊人的 97.5%!这个数字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远高于同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为什么这么高?这并非偶然,而是专门学校整个体系运作的必然结果。

首先,技能对口。企业招人最怕什么?招来一个小白,啥也不会,还得花半年时间从头教。而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是“即戦力”,拿来就能用,大大节省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其次,学校和企业深度绑定。日本的很多专门学校和相关行业的企业都有着几十年“相爱相杀”的合作关系。学校会定期邀请企业来开招聘会,甚至很多公司的HR会直接跟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联系,说“我们需要X个XX岗位的毕业生,老师你帮我推荐几个靠谱的”。

比如,培养了无数游戏制作人的“HAL大阪”,每年都会举办名为“就职作品发表会”的活动。届时,任天堂、卡普空、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等上百家游戏公司的招聘负责人会齐聚一堂,现场“选秀”,看到满意的学生和作品,当场就可能发offer。

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数据,在找到工作的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于专门学校。因为专门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服务非常“贴心”,会手把手教你怎么写日式简历(履歴書)、如何进行模拟面试、甚至你的面试着装、鞠躬角度,都会有老师给你指导。这种“保姆式”的就业服务,对于不熟悉日本职场文化的外国人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学历“弯道超车”?“编入”制度了解一下!

我知道,有些同学心里可能还是有个疙瘩:“专门学校再好,毕业拿的也不是本科学位啊,回国会不会不被认可?”

别急,日本的教育体系早就为你想好了后路,那就是——“编入”(へんにゅう)制度。

“编入”有点像我们国内的“专升本”,但路径更宽,机会也更多。专门学校的毕业生(获得“专门士”称号),可以通过参加大学的“编入考试”,直接进入大学的二年级或三年级继续学习。毕业后,你拿到的就是响当当的大学本科学位了。

这简直是实现学历“弯道超车”的神器!

想象一下这条路径:你先用两年时间在专门学校学了一门扎实的技能,有了安身立命的“手艺”。然后,你通过“编入”进入一所不错的大学,用两年时间补足理论知识,拓展学术视野,最终拿到本科学历。毕业时,你是一个既有精专技能,又有本科学位的“复合型人才”,在求职市场上的竞争力会有多强?

“编入考试”通常比普通的高考(日本称“一般入试”)要简单一些,考试科目少,竞争压力也相对较小。考试内容一般是专业课、小论文和面试。只要你在专门学校认真学习,专业基础扎实,再加上好好准备,成功率是很高的。

很多知名私立大学甚至一些国公立大学都开设了“编入”途径。比如,一个在专门学校学会计的同学,完全有机会编入到像明治大学、中央大学这样商科强势的学校。这为那些高考失利,但又怀揣名校梦的同学,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我该怎么选专业?别追风,听内心的声音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点心动了?那么,面对五花八门的专业,到底该怎么选呢?

我的建议是:千万不要看什么“热门专业排行榜”!专门学校学的是一门要跟你很久的“手艺”,热爱是唯一的驱动力。如果你对代码毫无兴趣,就算IT专业再火,你每天对着屏幕也会痛苦不堪。

这里给你梳理几个深受留学生欢迎,并且在日本就业前景广阔的大类:

  • 文化产业类(动漫、游戏、声优): 这不用多说,日本是二次元的“圣地”。想成为漫画家、原画师、游戏策划或者声优,来这里就对了。代表学校有:HAL、日本电子专门学校、代代木动画学院。

  • 设计艺术类(时尚、平面、室内设计): 日本的设计美学全球闻名。在这里你能学到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和极致的工艺精神。代表学校有:东京モード学園、桑沢デザイン研究所。

  • 料理西点类(日料、法餐、甜品): 日本是米其林星星最多的国家之一。想成为一名顶级厨师或甜点师,这里的选择非常多。代表学校有:辻調理師専門学校、服部营养专门学校、东京制菓学校。

  • IT与商务类(人工智能、网页设计、国际贸易): 日本社会高龄化严重,IT人才缺口巨大。特别是既懂技术又懂中文的IT人才,非常抢手。代表学校有:情报处理专门学校(很多校名都带这个)、日本工学院。

  • 旅游酒店类(酒店管理、观光导览): 随着旅游业的复苏,精通中日双语的酒店、旅游业人才需求旺盛。很多学校都和大型酒店集团有合作。代表学校有:JTBトラベル&ホテルカレッジ。

  • 汽车机械类(汽车维修、设计): 日本的汽车工业世界领先。如果你是机械迷,在这里可以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代表学校有:中日本自动车短期大学、丰田东京自动车大学校。

选择的时候,多去学校官网看看他们的课程设置、毕业作品展,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参加他们的“オープンキャンパス”(校园开放日),亲身感受一下学校的氛围和设备,那比看任何介绍都管用。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告诉你的就一件事:人生的路不止一条。

当一条赛道上挤满了人,让你感到焦虑和窒息时,不妨抬头看看,旁边是不是还有别的风景。国内的“专科”标签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困扰,但这不应该成为你人生的终点。日本的专门学校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不唯学历论,而是凭“手艺”说话的可能。

这条路需要你真的热爱你所选择的领域,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努力。它不是捷径,而是一条磨练心性的“职人”之路。但当你毕业那天,能指着自己亲手做出的游戏、设计出的衣服、烹饪出的美食,自豪地说“这是我做的”时,那种踏实的成就感,或许比一纸文凭更让你心安。

所以,别再纠结于“专科”这个名字了,关键不在于你从哪里开始,而在于你最终能创造出什么。用自己的双手,去打造一个无可替代的你,这难道不是一件超酷的事情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53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