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纳什大学就读是种什么体验?

puppy

我们不聊虚的,直接告诉你Monash的“学习日常”——传说中的小组作业和考试周有多上头,南半球最大校区Clayton到底有多大、多值得逛。当然,也少不了校园内外的“干饭”攻略和超丰富的社团活动。从选课避坑到租房心得,再到如何平衡学习和社交,这篇来自学长学姐的真心话大合集,绝对能给你最接地气的参考,帮你提前解锁真实的留学生活!

Monash 新手避坑指南
关于学习:小组作业别当独行侠,也别怕遇到“猪队友”,这是必修课。Tutorial的pre-reading一定要做,不然整节课都会在神游。
关于选课:别光看课名选课,一定要去Monash Handbook里查课程结构和考核方式。Unit review比官方介绍更真实,多去Stalkerspace(学生脸书群)上搜搜口碑。
关于生活:Clayton校区真的很大,上课地点隔得远的话,提前查好地图,或者干脆坐校内免费巴士。租房一定要亲自看房,提防二房东和诈骗。
关于社交:O-Week(迎新周)千万别错过!这是加入社团、拿免费周边、认识新朋友的最佳时机。大胆一点,主动跟邻座的同学打个招呼吧。

还记得收到Monash offer的那天吗?我当时正啃着外卖,手机“叮”地一声,邮件标题写着“Your Offer from Monash University”。那一瞬间,外卖不香了,心跳得像打鼓。兴奋劲儿过去后,焦虑感接踵而至:听说Monash的小组作业能把人逼疯?Clayton校区大到会迷路是真的吗?人生地不熟,去哪儿吃顿好的?

这些问题,官方手册上找不到答案。所以今天,作为你在lxs.net的专属小编兼学长,我不跟你聊那些虚头巴脑的排名和宣传语,咱们就来唠唠嗑,用最真实、最接地气的经历,带你提前云游一遍Monash的留学生活。

学习,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聊Monash的学习,绕不开两个关键词:Group Assignment(小组作业)和SWOT VAC(考前复习周)。

先说小组作业。在Monash,尤其是商科和IT学院,你几乎每个学期都会遇到它。这玩意儿简直是社交模拟器,让你提前体验职场百态。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队友:有的大神carry全场,思路清晰、执行力爆表,跟着他躺赢就行;有的队友热衷于“思想贡献”,动嘴不动手;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在deadline前夜突然消失的“隐身玩家”。

我朋友小A就经历过一次史诗级的“灾难”。他们小组5个人,一个印度小哥负责数据,一个本地小哥负责写报告,一个女生负责做PPT,他和小伙伴负责整合。结果,交作业前两天,印度小哥说电脑坏了数据全丢,本地小哥说家里有急事要回阿德莱德。最后小A和另一个中国队友熬了两个通宵,咖啡当水喝,硬是把作业从零开始给肝了出来。虽然过程很崩溃,但最后拿了HD(High Distinction,最高等级成绩),那种感觉,比自己一个人拿高分还爽。

这就是Monash的小组作业,它逼着你学会沟通、协作和解决突发问题。别怕,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再说说考试周。Monash没有固定的“期末考试周”,而是用一个叫做“SWOT VAC”(Study Without Teaching Vacation)的东西,给你一到两周的时间自己复习。听起来很爽对不对?但事实是,这可能是你整个学期最焦虑的时刻。

Clayton校区的Matheson Library会变成24小时不打烊的“圣地”。你会看到无数学生,人手一杯咖啡,桌上堆满书和电脑,空气中都弥漫着“知识”和“绝望”的味道。这座图书馆拥有超过330万册实体和电子图书资料,学习资源绝对管够,就看你肝不肝得动了。

我见过有同学为了占个好位置,早上7点就去图书馆门口排队。也见过有人直接带着毯子和U型枕,在图书馆的懒人沙发上过夜。考试的形式也五花八门,有线上开卷的,有线下闭卷的,有写几千字大论文的,也有上机操作的。无论哪种,都别想轻松过关。Monash的学术严谨是出了名的,想拿高分,不掉几层皮是不行的。

南半球最大校区,到底有多大?

刚来Monash的新生,都会被Clayton校区的规模震撼到。官方数据说,这个校区占地1.1平方公里,相当于150多个标准足球场。这么说可能没概念,这么跟你说吧:从校区最北边的工程学院走到最南边的医学院,不疾不徐地走,大概需要25分钟。

所以,如果你上午的课在Menzies Building,下一节课紧接着在Learning and Teaching Building(LTB),中间只有10分钟转场时间,那千万别犹豫,跑起来吧!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更优雅的方式——坐校内免费的Shuttle Bus。校区内有好几条线路,连接各大教学楼、图书馆和宿舍区,看准时刻表,能省不少力气。

Clayton校区不只是大,它更像一个功能齐全的小镇。核心区域是Campus Centre,这里是学生生活的枢纽。银行(Commonwealth Bank)、邮局、超市(UniSuper)、药店、理发店、打印店,应有尽有。饿了渴了,楼下的food court有从中餐、日料到西式简餐的各种选择。

除了功能区,校园里还有很多值得逛的地方。比如标志性的Matheson Library,巨大的玻璃幕墙现代感十足。旁边的Jock Marshall Reserve是一个小型的生态保护区,里面有湖有树林,运气好还能看到各种水鸟。我最喜欢的是LTB楼下的草坪,天气好的时候,很多人会在这里晒太阳、聊天、吃午餐,特别惬意。

整个Monash拥有超过86,000名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在Clayton。走在校园里,你能听到世界各地的语言,看到不同肤色的面孔,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是Monash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干饭攻略:从校内咖啡到校外“唐人街”

对于留学生来说,解决“吃什么”这个终极哲学问题,是幸福感的关键。

在校内,如果你想快速解决一餐,Campus Centre是首选。我个人推荐:

  • Nao a Japanese Restaurant: 卖日式便当和盖饭,鸡排饭(Chicken Katsu Don)是经典,出餐快,分量足。

  • Grafali's: 披萨和意面做得不错,是小组讨论后聚餐的好地方。

  • Church of Secular Coffee: 咖啡爱好者必去,LTB楼下这家店的咖啡品质很高,是赶due人的续命神器。

但老实说,校园里的食物选择有限,而且价格偏高。真正的美食天堂在校外。Monash Clayton校区地理位置绝佳,被誉为“宇宙中心”,周边美食资源极其丰富。

首推的就是离学校最近的Clayton Road。这条路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第二食堂”或“Clayton小唐人街”。从学校步行过去大概15-20分钟。这里汇集了各种亚洲美食,价格也亲民。无论是想念家乡味道的烧腊饭、麻辣烫,还是想尝尝正宗的马来西亚肉骨茶、越南火车头河粉,这里都能满足你。

坐几站公交车,可以去Glen Waverley。这里的Kingsway美食街是另一个华人的聚集地,餐厅的档次和选择比Clayton更多,从火锅、烤鱼到精致的早茶、甜品,是周末改善伙食的好去处。

当然,不能不提Chadstone Shopping Centre。作为南半球最大的购物中心,它离学校也不远。除了购物,这里的餐饮选择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既有Food Court里平价的各国快餐,也有像鼎泰丰、Miznon这样需要排队的知名餐厅。逛街累了,在这里吃顿好的,简直是完美的周末安排。

社团,找到你“的人”最快的方式

留学生活,学习很重要,但社交同样重要。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孤独感是最大的敌人。而加入社团,是打破孤独、融入新环境最有效的方式。

Monash的学生社团组织(MSA)旗下有超过100个注册社团,五花八门,总有一个适合你。从学术类的商科、法律学生协会,到文化类的各个国家学生会,再到兴趣类的动漫社、摄影社、电竞社,甚至还有哈利波特魁地奇社团。

加入社团的最佳时机,就是开学第一周的O-Week(迎新周)。那几天,Clayton校区的Campus Green会摆满各个社团的摊位,学长学姐们会热情地向你介绍他们的活动。你可以到处逛逛,领一堆免费的小礼品和零食,看到感兴趣的就扫码加入会员。大部分社团的会费都很便宜,通常在5到10澳元左右,就能享受一整年的活动。

我当时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加入了一个徒步社团。没想到,这成了我留学期间最棒的决定。社团每个月都会组织去墨尔本周边的国家公园徒步,我因此认识了一群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国家的朋友,一起看到了壮丽的海岸线和原始森林。在徒步路上,大家聊学习、聊生活、聊未来,那种真诚的交流,是在课堂上很难得到的。

所以,千万别害羞,大胆去尝试。社团不仅是发展兴趣爱好的地方,更是你建立人脉、寻找归属感的起点。

学长学姐的真心话:租房、选课和搞钱

最后,聊点最实际的干货。

关于租房:这是头等大事。你可以选择住学校宿舍(On-campus)或者在校外租房(Off-campus)。

  • 学校宿舍:优点是安全、方便,上课不用愁,而且能快速认识新朋友。缺点是贵,而且非常难申请,需要提前很久排队。一个单间的价格大约在每周300-400澳元。

  • 校外租房:这是大多数学生的选择。Clayton、Notting Hill、Oakleigh是离学校最近的区,步行或坐一两站公交就能到校。根据最新的租房市场数据,在这些区域合租一个单间的价格大概在每周200-280澳元不等。找房时,除了通过中介网站,也可以多关注学生群和本地租房App。记住,一定要亲自看房,签正规合同,警惕那些让你提前付大额定金的骗局。

关于选课:Monash的选课系统叫WES(Web Enrolment System)。选课前,务必仔细研究你的专业在Monash Handbook上的课程要求,搞清楚哪些是必修课,哪些是选修课。对于选修课,别光看课程名字好听,要去脸书上的Monash Stalkerspace等学生社群里搜一下这门课的“口碑”,看看往届学生的评价,了解它的难度、作业量和老师的风格,能帮你有效避坑。

关于“搞钱”:很多同学会选择做兼职来补贴生活费。学生签证通常允许每两周工作48小时(假期不限时)。常见的工作有:在Chadstone等购物中心做销售,在餐厅做服务员,或者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做家教。墨尔本的法定最低时薪不低(目前约23澳元/小时),只要勤快,赚取生活费是完全可能的。这不仅能赚钱,更是锻炼英语、了解当地社会的好机会。

说了这么多,其实Monash的生活远比我描述的要丰富多彩一万倍。它可能不会是你想象中那么轻松惬意,你会遇到赶due的崩溃,会遇到文化的冲击,会遇到独自面对困难的时刻。

但别怕。

Monash很大,机会很多。大胆去选你没听过的课,去加入那个看起来很有趣的社团,去跟不同背景的同学聊天。几年后你回头看,会发现那些熬过的夜、走过的路、遇到的人,都变成了你身上闪闪发光的勋章。这趟旅程,绝对值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