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私藏选校小贴士 |
|---|
| 别只看综合排名!对于艺术生来说,专业排名、地理位置、校友网络和实习机会,远比一个综合大学的Title重要得多。你的“梦校”,应该是最适合你发光的地方,而不是别人眼中的“名校”。 |
哈喽,各位在 lxs.net 奋斗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Cici。
最近,我在后台收到一封私信,来自一个叫Anna的学妹。她学的是平面设计,作品集改了不下二十遍,头发掉了一大把,目标院校只有两所:帕森斯(Parsons)和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她说:“Cici学姐,我每天睁眼就是刷官网、看案例,闭上眼就是面试官皱着眉头的样子。感觉全世界的优秀申请者都在跟我抢这两个名额,我真的快卷不动了。”
Anna的焦虑,我猜屏幕前的你一定不陌生。一提到美国艺术留学,脑海里是不是就自动弹出那几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它们确实是顶尖神校,但申请难度也堪称地狱级别。每年都有无数像Anna一样优秀的学生,在过度内卷的赛道上身心俱疲,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但我想大声告诉你:美国的艺术教育,远不止那几所“大众情人校”!有太多宝藏院校,它们实力超群,风格独特,却因为相对低调而成了“遗珠”。今天,Cici就掏出我的私藏名单,带你看看那些不一样的人间宝藏。说不定,你的Mr. Right School就在其中,而且录取机会还更大哦!
马里兰艺术学院 (MICA):巴尔的摩的文艺复兴核心
别因为“马里兰”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村”就小看它!MICA可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授予学位的艺术学院之一,成立于1826年,底蕴深厚得可怕。它坐落在美国东海岸的巴尔的摩,一座充满矛盾又极具魅力的城市。这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蓬勃的地下艺术场景。
MICA最强的是什么?它的纯艺(Fine Arts)、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和插画(Illustration)专业常年霸榜。根据权威排名网站Niche 2024年的最新数据,MICA的平面设计专业高居全美Top 3,摄影专业更是排到了全美第二!这是什么概念?就是你身边坐着的同学,未来可能就是下一个设计界的大神。
这里最吸引人的,是它“跨学科”的自由灵魂。在MICA,你不是一个被专业框死的“设计师”或“画家”。学校疯狂鼓励你串门儿。学平面设计的可以去玩玩雕塑,搞纯艺的可以去学学编程。比如他们有一个超酷的课程叫“Art & Tech”,就是教你怎么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搞创作。我认识一个从MICA毕业的学姐,她主修插画,但毕业作品却是一个结合了动态捕捉和AR技术的交互式绘本,直接被一家硅谷的科技公司看中,给了她Senior Illustrator的offer。
再聊聊地理位置。巴尔的摩离华盛顿特区只有一小时车程,离纽约也就三个小时。这意味着什么?实习机会和看展资源简直拿到手软。你周末可以坐个火车去大都会博物馆看大师真迹,也可以很方便地去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找灵感。而且,巴尔的摩本身的生活成本比纽约、洛杉矶低得多,对留学生来说简直太友好了。根据Numbeo网站的数据,巴尔的摩的房租比纽约市中心低了将近70%,你可以用省下来的钱,多买点画材,多看几场演出,不香吗?
真实案例:我的朋友Leo,当年申请季也被RISD拒了,心态一度崩溃。后来补申了MICA的插画专业,顺利拿到录取。他说,进入MICA后才发现这才是他的天堂。教授都是行业里的一线插画师,每周的critique(作品评估)直接又犀利,让他进步神速。大三时,他通过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找到了在《纽约客》杂志的实习机会,毕业后顺利留在了那里。他说:“在MICA,没人会因为你不是来自‘名校’而小看你,你的作品集就是你最好的名片。”
艺术中心设计学院 (ACCD):好莱坞的“工业血液”制造厂
如果说MICA是文艺青年的自由天堂,那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简称ACCD)就是硬核技术流的梦想工厂。它坐落在加州帕萨迪纳,紧邻洛杉矶。提到洛杉矶,你会想到什么?阳光、海滩,还有……好莱坞和全球最发达的娱乐工业!
ACCD就是这片创意热土上的“兵工厂”。它的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交通工具设计(Transportation Design)和娱乐设计(Entertainment Design)三大王牌专业,几乎是业界封神的存在。尤其是交通工具设计,全球70%以上的汽车设计师都毕业于此,说它是汽车设计界的“黄埔军校”一点也不为过。不信?你去翻翻知名汽车品牌的设计总监履历,一打眼全是ACCD校友。
娱乐设计更是直接对口好莱坞。你想做电影概念设计师?游戏场景设计师?ACCD的教授可能就是《阿凡达》或《英雄联盟》的艺术总监。比如,电影导演迈克尔·贝(《变形金刚》系列)和扎克·施耐德(《300勇士》)都是这里的毕业生。学校和迪士尼、皮克斯、暴雪、Riot Games这些顶级公司都有深度合作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大片或游戏项目制作中,这种实践机会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
ACCD的学风以“严苛”和“商业化”著称。它的课程强度非常大,学生们熬夜通宵是家常便饭,因此也被戏称为“Art Center College of Stress”。但这种高压训练的结果是,毕业生极其抢手。根据学校官方公布的数据,ACCD的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很多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手握好几个offer了。
想进ACCD,作品集一定要展现出你强大的造型能力、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不看重你天马行空的“艺术表达”,而看重你如何将创意落地,变成一个符合市场需求、兼具美感和功能性的产品。一个从ACCD毕业的朋友告诉我,他面试时,面试官看到他的学校背景,只问了一个问题:“你最长的连续工作记录是多久?”他回答“72小时”,面试官当场就拍板要他了。这就是ACCD的金字招牌——专业、抗压、能打硬仗。
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 (SCAD):资源多到“离谱”的创意王国
接下来要说的SCAD,绝对是宝藏中的宝藏。你可能听说过它,但你不一定知道它有多“壕”。SCAD不是一所“小而美”的学院,它是一个庞大的创意教育集团。它在美国萨凡纳、亚特兰大,甚至法国拉科斯特都有校区。
SCAD的优势在于它的全面性和巨大的资源投入。它的专业设置极其广泛,从动画、视觉特效(VFX)、时尚设计到用户体验设计(UX Design)、游戏开发,几乎涵盖了所有创意领域。而且,每个专业都配备了堪称奢侈的顶级设备。举个例子,它的VFX专业拥有一个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专业绿幕摄影棚,和好莱坞片场用的是同款设备。2023年,SCAD的学生作品在学生艾美奖上斩获了多个奖项,其实力可见一斑。
SCAD最值得称道的是它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极致重视。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招聘会,超过500家全球知名企业会来这里抢人,包括谷歌、苹果、亚马逊、HBO等等。学校还有一个叫“SCADpro”的特色项目,简单来说,就是把真实的商业项目带进课堂。学生可以组队为可口可乐设计新包装,为NASA设计宇航员服装,或者为福特汽车构思未来的出行方案。这些项目经验写进简历里,简直是秒杀其他竞争者的“王炸”。
相比于那些录取率常年在10%以下的“神校”,SCAD的录取相对友好一些。根据U.S. News的数据,其2022年的录取率约为81%,但这绝不意味着它“水”。它实行的是“宽进严出”的策略,给你机会进来,但你必须拼尽全力才能优秀地毕业。对于那些作品集暂时不够顶尖,但有巨大潜力的学生来说,SCAD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成长平台。
我认识一个学服装设计的女孩,最初梦想是去Parsons,但被拒了。后来她去了SCAD的萨凡纳校区。那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充满古典风情的历史名城,给了她源源不断的灵感。她利用学校先进的3D打印和激光切割设备,创作了一系列结合科技与古典主义的服装,毕业秀作品被Vogue Italia报道,现在已经创立了自己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她说:“在SCAD,只要你敢想,学校就有资源帮你实现。”
加州艺术学院 (CCA):硅谷旁边的未来设计师摇篮
注意,这里说的CCA是California College of the Arts,不是CalArts(加州艺术学院)。虽然名字很像,但风格迥异。CCA坐落于旧金山湾区,紧挨着世界科技中心——硅谷。这个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与生俱来的科技与创新基因。
如果你的兴趣点在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用户体验(UX/UI)、服务设计等这些与互联网和科技紧密结合的领域,那CCA绝对是你的天选之校。湾区拥有全世界最密集的科技公司,苹果、谷歌、Facebook(Meta)、IDEO……这些你每天都在使用的产品,其背后的设计团队里,就有大量的CCA校友。
CCA的交互设计专业在全美名列前茅。他们的课程设置非常前沿,不仅教你软件技能,更注重培养你的设计思维、用户研究和商业洞察力。学校和硅谷的科技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授很多都是在这些大厂担任设计总监的在职人员。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更是行业一线的实战经验和项目。学生经常有机会参与到由Google或Adobe赞助的workshop中,直接解决真实的产品设计难题。
这意味着什么?实习和就业机会近在咫尺。我有一个朋友在CCA读交互设计,他的毕业设计是一个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的App。在做项目期间,导师直接把他推荐给了Google X实验室的一个团队实习。毕业后,他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拿到了好几家顶尖科技公司的offer。他说:“在CCA,你讨论的不是‘艺术是什么’,而是‘设计如何改变世界’。”
根据PayScale网站的数据,CCA毕业生的早期职业薪资中位数可以达到约65,000美元,在艺术院校中处于非常高的水平,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毕业生在科技行业的强大竞争力。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对科技充满好奇,希望用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未来生活方式的艺术生,别再只盯着东海岸的传统名校了,来湾区看看CCA吧,这里有你想要的未来。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通往艺术梦想的道路从来不止一条。那些挤满人的独木桥,风景虽好,但走起来太累。而旁边那些看似幽静的小路,尽头可能藏着更美的风景和更适合你的土壤。
别让“名校情结”绑架了你的选择。申请学校,就像谈恋爱,不是找那个最帅最富有的,而是找那个最懂你、最能让你发光发亮的。多花点时间去研究这些宝藏学校的官网,看看他们的学生作品,感受一下他们的气质。有机会的话,和在读的学长学姐聊一聊,听听他们最真实的感受。
你的作品集,是你独一无二的声音。别为了迎合某所学校的“口味”而磨平自己的棱角。找到那个能听懂你声音、并给你一个更大舞台的地方,那才是你真正的梦校。加油,未来的艺术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