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洋理工就读是种怎样的体验?

puppy

这里更像一个巨大的热带花园,我们都戏称自己是“云南园村民”。你会在标志性的“小笼包”教学楼里上课,也会为每天去哪个食堂吃饭而幸福地烦恼。这里有超棒的宿舍文化,让你轻松交到一辈子的朋友;当然,通宵赶due、和小组队友“激情对线”也是家常便饭。在NTU,学习和生活紧密交织,既有学术上的挑战,也有与世隔绝般的悠闲。想知道真实的住宿体验、社团活动和吃喝玩乐攻略吗?快来看看学长学姐的第一手分享吧!

NTU新生生存指南(速览版)
关于地理位置:我们不在新加坡市中心,真的不在。做好“进城”需要一小时的心理准备,但这也意味着我们拥有一个巨大且自给自足的“村落”。
关于天气:只有两个季节——hot 和 hotter。雨伞是必需品,既能遮阳也能挡雨,新加坡的雨说来就来,毫无征兆。
关于学术:Group Project(小组作业)是常态,做好与各国队友“斗智斗勇”的准备。学会有效沟通比什么都重要。
关于住宿:大一新生基本保证有宿舍,但之后就要看“人品”(积分)了。积极参加宿舍活动是攒分的好方法。
关于省钱:食堂是你的好朋友,一餐大约S$4-S$7就能搞定。善用校内免费巴士,能省下一笔不小的交通费。

在南洋理工就读是种怎样的体验?

嘿,各位即将踏上留学路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今天想跟你们聊聊一个神奇的地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也就是我们亲切自嘲的“南洋理工村”。

还记得我大一期末前的一个周二晚上,凌晨两点,我和三个组员还窝在The Hive(就是那个外号“小笼包”的学习中心)的讨论室里,为了一份占总成绩40%的报告“激情对线”。空气里弥漫着咖啡因和绝望的味道。一个来自印度的哥们儿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模型,语速快得像在念rap;一个本地的新加坡女孩不停地用Singlish说“can or not ah?”;而我,正努力把他们俩天马行空的想法整合到PPT里。就在我们快要“反目成仇”的时候,不知谁说了一句:“我好饿,要不要去Supper Stretch吃点东西?”

瞬间,房间里的火药味被饥饿感取代。我们四个“敌人”立马和解,勾肩搭背地跑去吃夜宵。昏黄的灯光下,我们一边吐槽教授,一边分享着印度飞饼和Milo Dinosaur,那一刻,赶due的痛苦好像都烟消云散了。这个场景,可能就是NTU生活最真实的缩影——学术压力大到爆炸,但转身又能找到最简单纯粹的快乐和陪伴。这篇文章,就是想带你走进这个又“村”又宝藏的地方,看看在这里读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们是骄傲的“云南园村民”

第一次来NTU的人,十个有九个会迷路。你没听错,我们的校园占地200公顷,大到需要靠校内巴士(Shuttle Bus)通勤。这里远离市区的喧嚣,坐落在新加坡西部一个叫做“云南园”的地方,这也是我们“村民”称号的由来。说它是村落,一点也不夸张。这里绿树成荫,生态好到可以随时偶遇在草坪上悠闲散步的巨蜥,或者在窗外叽叽喳喳的不知名热带鸟类。

校园里最有名的地标,莫过于前面提到的The Hive,因为外形酷似一笼笼蒸熟的小笼包而得名。它不是传统的教学楼,里面没有规整的教室,全是开放式的讨论空间和智能课室。在这里上课,教授常常鼓励大家随时围坐在一起讨论,气氛特别自由。另一个网红打卡点是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ADM)的大楼,它拥有一个巨大的斜坡式绿色屋顶,很多人开玩笑说这是“天线宝宝的家”。天气好的时候,很多学生会躺在草坪屋顶上晒太阳、看书,甚至野餐,那种感觉惬意到让你暂时忘记自己还有三个due没赶。

作为“村民”,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校内的免费穿梭巴士——Campus Red和Campus Blue。每天早上,你都会看到学生们在各个巴士站排起长龙,讨论着今天去哪个教学楼上课。这听起来有点麻烦,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这正是NTU独特的魅力。它像一个独立的小世界,有自己的节奏和生活方式,让你在紧张的学业之余,能享受到一份与世隔绝般的宁静。

学在NTU,痛并快乐着

别看我们平时自嘲是“村民”,学校的学术实力可是硬核得很。在2024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里,NTU排到了全球第26位,尤其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更是常年位居世界前列。这意味着,这里的课程安排紧凑,学术要求非常高。

通宵赶due是家常便饭。NTU的课程大多以Project-based(项目制)为主,每个学期同时进行三四个小组项目是常态。这就引出了留学生涯中最经典的一幕:和背景各异的队友磨合。你的队友可能来自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甚至欧美国家,大家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对ddl(截止日期)的理解天差地别。一开始,“激情对线”在所难免,你会为了一个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因为有人“划水”而心态爆炸。但这也是成长的过程,你会慢慢学会如何跨文化协作,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推动一个多元化的团队前进。当你们最终完成一个出色的项目时,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

除了常规课程,学校也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学术资源。比如,非常有名的“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URECA Programme)。只要你对某个领域有兴趣,就可以主动联系教授,申请成为他的研究助理,参与到真正的科研项目中。我身边一个读计算机科学的朋友,大二就通过URECA项目加入了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不仅学到了课本以外的前沿知识,还为他后来申请研究生积累了宝贵的经历。所以,在NTU,只要你愿意主动探索,机会无处不在。

每天的“终极拷问”:今天吃什么?

如果说赶due是NTU生活中的“苦”,那“吃”绝对是那份“甜”。NTU拥有超过20个食堂和美食广场,分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每天最大的烦恼,可能就是纠结“今天去哪个食堂吃饭”。

每个食堂都有自己的“镇店之宝”。比如,Canteen 2的日韩料理和麻辣香锅,永远排着长队;North Spine Food Court(北区食堂)的川菜窗口,是无辣不欢星人的天堂;Hall 16下面的小食店,以物美价廉的西餐闻名。一顿饭的价格通常在4到7新币之间,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友好。我最喜欢的是South Spine的Koufu(口福食阁),那里的鸡肉饭摊位,酱汁浓郁,鸡肉滑嫩,配上一碗清爽的例汤,能治愈所有赶due的疲惫。

除了食堂,校园里还有星巴克、Subway、贡茶等连锁品牌,满足你不同的需求。这种“吃饭自由”的幸福感,是每个NTU学子都能体会到的。大家甚至会为了吃到某个特定食堂的美食,专门搭乘校内巴士,进行一场“校园美食之旅”。

宿舍,不止是睡觉的地方

对于留学生来说,宿舍(Hall)就是我们在新加坡的第一个家。NTU为大一、大二的本科生提供住宿保障,这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融入机会。NTU的宿舍文化非常浓厚,每个Hall都有自己的代表色、吉祥物和独特的传统活动。

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睡觉的地方。每年,最盛大的活动就是Inter-Hall Games(宿舍运动会),各个Hall的学生会组成队伍,在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各种项目上展开激烈角逐,场面堪比校运会,集体荣誉感爆棚。此外,还有各种迎新活动、楼层聚餐(Floor Supper)、万圣节派对等等。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Hall举办的“文化之夜”,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穿着民族服饰,分享家乡的美食和才艺。那天晚上,我和一个德国朋友学会了跳马来族的传统舞蹈,那种感觉奇妙又温暖。

通过这些活动,你能很轻松地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可能和你来自同一个国家,也可能来自地球的另一端。你们会一起在公共休息室看电影,一起在深夜煮泡面,一起吐槽考试。这些在宿舍里建立起来的友谊,往往会成为你留学期间最宝贵的财富,甚至是一辈子的羁绊。

课余生活,比你想象的更精彩

虽然NTU地理位置偏远,但这不代表我们的生活会无聊。学校有超过200个学生社团(CCA),涵盖了体育、艺术、文化、学术、志愿者服务等方方面面。无论你的兴趣多么小众,总能找到组织。

喜欢小动物?可以加入NTU Cat Management Society,成为校园里猫咪的“守护者”。热爱音乐?交响乐团、合唱团、现代乐队任你挑选。对投资感兴趣?可以去投资俱乐部和各路大神交流学习。参加CCA是拓展社交圈、发展兴趣爱好的最佳途径。在这里,你会认识很多不同专业的朋友,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当然,周末想“进城”玩也完全没问题。从学校南门搭乘179路巴士,十几分钟就能到达Pioneer地铁站,然后就可以轻松前往乌节路购物,或者去滨海湾花园看灯光秀。虽然路上要花点时间,但这种从“村里”到“城里”的切换,反而让周末的放松显得更加珍贵和有仪式感。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NTU的体验远比文字描述的要丰富立体。这里有挑战,有压力,但更多的是成长、友谊和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

最后想对你说几句大白话:

来这里,记得带一把好用的伞,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太阳和暴雨哪个先来。

别害怕和不同文化背景的队友沟通,试着去理解他们的想法,你会发现世界比你想象的更大。

一定要至少参加一个你真正感兴趣的社团,别总闷在房间里,那些和朋友一起疯玩的记忆,比GPA上的数字更长久。

如果有一天你觉得累了,就去ADM的草坪上躺一会儿,看看天空,你会发现,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欢迎来到NTU,希望你也能在这里,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份独一无二的体验。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8655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