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外的新赛道,我在日本弯道超车

puppy

别怕,我跟你讲,人生的路不止一条。当初我也以为高考是独木桥,后来干脆换了个赛道——来日本留学。这里没有“一考定终身”,通过专门为留学生准备的EJU考试,加上合理的规划,我申到了比肩国内顶尖大学的院校,真正实现了“弯道超车”。想知道我是怎么从零开始准备,又有哪些避坑心得吗?这篇文章里都是我的心里话和超实用的干货,希望能给同样在十字路口的你一点启发和勇气。

小编心里话
这篇文章可能会有点长,但请你一定看完。这里没有中介广告,也没有华丽辞藻,只有一个曾经和你一样迷茫的学长,想掏心窝子跟你聊聊另一条路的可能性。记住,日本留学不是高考失败的“退路”,而是主动选择的“新赛道”。它考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你的信息搜集能力、规划能力和独自面对世界的勇气。

一、那年夏天,一张成绩单把我推向了十字路口

我到现在还记得查高考分数的那个晚上。闷热的空气,风扇“嘎吱嘎吱”地转,我妈坐在我旁边,比我还紧张,手心全是汗。当那个不高不下的分数跳出来时,整个世界都安静了。我听不见风扇的声音,也感觉不到我妈拍在我背上的手。那个分数,就像一个冰冷的判决,宣告了我去不了梦想中的985,只能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学校里,读一个自己都不清楚未来在哪的专业。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气氛凝重得像要下暴雨。亲戚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每一个“考得怎么样啊?”都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遍遍地刷着那些大学的录取线,感觉人生就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独木桥太窄了,我好像被挤下去了。

转机发生在一个同样丧气的下午。我的一个发小,平时成绩跟我差不多,突然在微信上兴奋地甩给我一个链接,是日本一所大学的介绍。“哥们儿,别愁了,咱换个地图打怪升级去!” 我当时还觉得他疯了,我们这种普通家庭,日语一句不会,留学?不是天方夜谭吗?

但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觉得在国内读个普通一本,四年后竞争力有多大?在日本,咱们有机会申到比清北复交排名还高的学校,这不叫逆袭叫什么?” 我点开了那个链接,看到了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看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词——EJU考试。那个瞬间,就像在漆黑的隧道里,突然看到了一束光。我决定,去!与其在国内不甘心地“复读”或者“将就”,不如拿着这笔钱,去世界另一端为自己赌一个全新的未来。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二、换个游戏规则:EJU到底是什么“神仙考试”?

很多人一听留学,第一反应就是“雅思托福”,觉得门槛高不可攀。来日本,咱玩的是另一套系统,核心就是“日本留学生考试”,简称EJU。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专门为我们这些想去日本读本科的外国人设置的“高考”。

但它和国内高考有几个天壤之别,也正因为这些不同,才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

第一,它一年可以考两次。 这简直是天大的福音!国内高考一考定终身,一次失利就得再等一年。EJU每年6月和11月都有考试,你这次考得不理想,完全可以刷个分,用最好的那次成绩去申请。这给了我们极大的容错空间和心理缓冲。我第一次参加EJU时日语成绩就不太理想,当时心都凉了,但马上调整心态,报了5个月后的第二次考试,最后刷到了一个满意的分数。

第二,考试科目更专注,对偏科生更友好。 EJU不考语文、英语、政治这些让我们头疼的科目。它的组合是这样的:

  • 文科:日语(450分)、数学1(200分)、文科综合(200分,包含政治、经济、地理、历史等)。
  • 理科:日语(450分)、数学2(200分)、理科综合(200分,从物理、化学、生物中三选二)。

你看,这个设置对理科强但语文英语弱的同学简直是降维打击。我认识一个学弟,在国内高考数学能考140+,但英语常年不及格。他来了日本,EJU数学2基本接近满分,理综也发挥得很好,最后凭借超高的理科分数,被日本顶尖的理工科院校——东京工业大学录取了。这所大学在2024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91位,妥妥的国内顶尖985水平。在国内,他可能连一所211的门都摸不到。

第三,大学自主招生,不完全看分数。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EJU成绩只是敲门砖,日本的大学,尤其是好的私立大学和国公立大学,非常看重你的综合素质。他们会结合你的EJU成绩、托福/托业成绩(部分顶尖院校需要)、高中成绩、志望理由书(类似个人陈述)以及校内考和面试,来综合判断你是不是他们想要的学生。这意味着,即便你的EJU分数比别人低一点点,但如果你在面试中表现出对专业的强烈热情和清晰的未来规划,你完全有可能反超那些“高分低能”的竞争者。这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冷冰冰的分数被挑选。

三、从五十音图到N1大神,我的血泪备考路

决定了要去日本,摆在面前的第一座大山就是语言。我当时真的是“你好(こんにちは)”都不会说的零基础小白。这条路,没有捷径,全靠时间和汗水去填。

我的路径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国内学基础 + 日本读语言学校 + 考级考EJU。

在国内,我报了个日语培训班,花了大概半年时间,把N5-N3的基础语法和词汇啃了下来。这个阶段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拿到语言学校的入学资格,并且让自己在日本落地后不至于寸步难行。记住,在国内打好基础非常重要,能帮你省下不少在语言学校的时间和金钱。

之后,我来到了大阪的一所语言学校。为什么选大阪?因为相比东京,生活成本能低一些。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2023年的调查,东京地区留学生平均月生活费(含学费)约为12.4万日元,而近畿地区(含大阪)约为11万日元。别小看这点差距,一年下来能省出不少钱。

语言学校的生活,远比想象中要“卷”。我天真地以为是边玩边学,结果发现身边的同学个个都是拼命三郎。每天上午是4个小时的密集课程,下午和晚上就是泡在自习室和图书馆。我的日常就是:背单词、刷语法、做听力、练口语。我用过的教材堆起来有半米高,从《新标准日本语》到《大家的日语》,再到备考N1的各种红宝书、蓝宝书。那段时间,我做梦都在说日语。

备考EJU日语和备考JLPT(日本语能力测试)的侧重点不同。JLPT更侧重语法和词汇的深度,而EJU日语则更偏向学术日语,考的是你的阅读理解、听读解和听解能力,也就是你能不能听懂大学教授讲课,看懂学术论文。所以,除了刷真题(也就是“过去问”),我还会刻意去看NHK新闻,甚至找一些日本大学的公开课视频来看,强迫自己适应学术环境下的语速和词汇。

至于EJU的其他科目,比如数学和理科,对我们中国学生来说其实是优势项目。日本高中教的知识点比国内浅,我们的底子应付起来绰绰有余。关键在于两点:一是熟悉日语的专有名词,比如“微分”“积分”“化学反应式”用日语怎么说;二是要适应日本的出题思路,他们更侧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量不大,但题干可能比较绕。唯一的办法就是刷真题,把近十年的真题刷个两三遍,基本就稳了。

最终,我花了大概一年半的时间,从零基础考到了JLPT N1证书,EJU日语也取得了340+(总分400)的成绩,这个分数加上不错的理科成绩,让我有底气去挑战日本排名前十的国立大学。

四、申请才是真正的“战斗”:不只看分数的较量

拿到EJU成绩,只是拿到了入场券。真正的“决赛圈”,是向大学提交申请材料(出愿)和参加校内考、面试。

第一步,选择学校和专业,也就是“出愿”。 这绝对是个技术活。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我当时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采取了“冲刺-稳妥-保底”的策略。冲刺一所顶尖的旧帝国大学(比如大阪大学),稳妥选择一所排名靠前但录取难度稍低的国立大学(比如神户大学),再保底一所优秀的私立大学(比如关西地区的立命馆大学)。

你需要去每个大学的官网,仔细阅读“募集要项”(招生简章)。这上面会清清楚楚地写明他们对EJU、托福等成绩的要求,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请时间等。千万别错过截止日期,日本大学对时间要求非常严格。

第二步,灵魂之作——“志望理由书”。 这份材料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它是在告诉教授:你是谁?你为什么想来我们学校学这个专业?你未来有什么规划?一份好的志望理由书,是能让教授在没见到你之前就对你产生浓厚兴趣的。我为了写好这篇东西,花了整整两个星期。我先是把我申请的那个专业的所有教授的研究方向都查了一遍,找到了一个我最感兴趣的教授,然后把我的个人经历、对专业的理解和对这位教授研究方向的向往,都真诚地写了进去。我没有吹嘘自己有多牛,而是展现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和清晰的逻辑思维。后来面试的时候,教授第一个问题就是针对我的志望理由书提的。

第三步,终极考验——校内考和面试。 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校内考,但顶尖的国公立大学基本都有。校内考通常是小论文或者学科笔试,难度会比EJU高一些。这部分需要专门针对你想考的学校的过去问进行训练。

面试,则是我整个申请过程中最紧张的环节。通常是两到三位教授坐在你对面,像审犯人一样(开个玩笑)。他们会问各种问题,从“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这种常规题,到“你对某某社会现象怎么看?”这种考察你思辨能力的题,再到和你专业相关的深度问题。面试的关键不是你回答得多么完美,而是展现出你的真诚、礼貌和逻辑性。我当时被问到一个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专业问题,我坦白说自己了解得不够深入,但我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几个思考方向,并表示非常希望能在大学院跟随教授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这种谦虚而好学的态度,显然比不懂装懂要加分得多。

最终,我被我的“稳妥”院校——神户大学录取了。这所大学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虽然不如东大京大那么耀眼,但也稳居世界前400,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顶尖国立大学,学术水平和声誉远超我当年高考分数能去的任何一所国内大学。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弯道超车”的喜悦。

五、写在最后的话,给站在十字路口的你

从决定来日本到现在,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回头看,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语言的障碍、独自生活的孤独、升学的压力,每一关都是硬仗。它绝对不是什么轻松的“捷径”,而是一条需要更多自律、勇气和规划的赛道。

但它也给了我一次重新定义自己的机会。在这里,没人关心你的过去,没人用一张考卷给你贴上“好”或“坏”的标签。你每一次的努力,每一次的进步,都会在申请结果中得到最直接的回报。

如果你也像当年的我一样,正对着高考成绩单迷茫,觉得前路漫漫。别怕,真的别怕。人生的路不止一条,高考这座独木桥的旁边,还有很多风景不同的赛道。日本留学,或许就是其中一条。

去网上搜搜EJU的真题,看看日本大学的排名,了解一下你感兴趣的专业。别光听中介怎么说,也别被网上的焦虑言论吓到。自己去查,自己去判断。你的人生,方向盘得握在自己手里。

高考那张卷子,决定不了你人生的宽度。真正定义你的,是你敢不敢在看到另一条路时,勇敢地踩下油门,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祝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赛道,然后一路狂飙。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880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