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IT值不值得读?看这篇就够了

puppy

我懂我懂,网上的信息又多又杂,“劝学”和“劝退”帖看得人眼花缭乱。别急,这篇超全的“RMIT使用说明书”就是为你准备的!我们不谈那些虚的排名,直接用大白话帮你扒一扒:RMIT的王牌专业(对,就是你想的设计、建筑、传媒那些)到底强在哪?“毕业即就业”的口碑是真是假?它的课程是真·实践还是纸上谈兵?当然,还有最真实的校园生活、超赞的City校区位置,以及大家最关心的实习机会和行业人脉。看完这篇干货,保证你心里就有底了,再也不用东拼西凑找信息啦!

RMIT 使用说明书(速读版)
这篇文章适合谁?
正在纠结要不要申请 RMIT,被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搞得头大的你。

这篇文章不聊什么?
不聊那些虚无缥缈的综合排名和复杂的理论,咱们只说最实在的干货。

看完你能得到什么?
你会清楚知道 RMIT 的王牌专业到底牛在哪,课程实不实用,在市中心上学是种什么体验,以及最重要的——它能不能帮你找到好工作。

“学姐,RMIT 到底水不水啊?我妈看到网上有人说它排名不高,让我再考虑考虑。可我又看好多人说它的设计专业超神,毕业根本不愁找工作,我都快精神分裂了!”

上周,我的微信收到了学妹小A发来的“灵魂拷问”。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在电脑前抓耳挠腮的自己,一边是QS综合排名的数字,一边是各种论坛里“劝学”和“劝退”的帖子大战,感觉选个学校比高考还累心。

我懂,我真的都懂。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有人能用大白话把关键信息给你捋清楚。所以,别急,这篇超全的“RMIT使用说明书”就是为你准备的。咱们今天不当“排名党”,也不当“无脑吹”,就当一个闯荡过墨尔本的老朋友,跟你掏心窝子地聊聊,RMIT 这所学校,到底值不值得你漂洋过海来读。

别光看排名,咱们聊点实在的——RMIT的“独门绝技”是啥?

很多家长和同学有个误区,就是死磕综合排名。一看RMIT的QS世界大学排名在100开外(2025年QS排名为123位),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学校行不行啊?”

嘿,朋友,这你就走到岔路口了。评价一所大学,尤其像RMIT这样特色极其鲜明的大学,只看综合排名,就像用百米冲刺的成绩去评判一个马拉松选手,完全没抓住重点。RMIT的厉害之处,从来不在于“全能”,而在于它在某些领域的“专精”,是那种能让你拥有一技之长,直接在行业里横着走的“独门绝技”。

它的王牌,就是你想的那些——艺术设计、建筑、传媒。这些专业不是“还不错”,而是实打实的世界顶尖水平。

艺术与设计:澳洲第一,不是说说而已

先上数据,让你感受一下它的硬实力。根据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RMIT的艺术与设计(Art & Design)专业,连续多年蝉联全澳第1,全球第19位。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在南半球,你想学设计,RMIT就是绕不开的巅峰。像纽约的帕森斯、伦敦的中央圣马丁一样,RMIT就是澳洲设计界的金字招牌。

强在哪?绝不是让你闷在教室里听理论。RMIT的设计教育,核心就两个字:动手

我认识一个读工业设计的朋友,他们大二的课程作业,是跟墨尔本一家真实的家具公司合作,为一个小户型公寓设计一款多功能储物柜。从前期的用户调研、画草图、3D建模,到后期跑到学校的工坊(Workshop)里亲手切割木头、打磨、组装,最后还要向公司代表做一次完整的提案(Pitch)。整个流程下来,跟真正上班没什么两样。他的期末作品,因为设计巧妙,最后还真的被那家公司买下了设计版权。

这就是RMIT的方式。它给你提供的是世界级的设施,比如拥有各种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VR/AR设备的“先进制造区”(Advanced Manufacturing Precinct),让你天马行空的想法都能变成现实。它也从不把你当学生,而是当成一个“准设计师”来培养。这里的老师很多都是外面行业里有名的大佬,他们带来的不是课本知识,而是第一手的行业资讯和项目经验。

每年,RMIT的学生作品都会在墨尔本设计周、墨尔本时装周等大型活动上展出,你还没毕业,你的名字和作品就已经开始在行业里流传了。这种起点,是很多学校给不了的。

建筑与建造环境:不只是画图,更是“盖房子”的实战派

如果说设计是RMIT的王冠,那建筑绝对是王冠上最闪亮的那颗宝石。同样看2024年QS学科排名,RMIT的建筑与建造环境(Architecture & Built Environment)专业位列全澳第4,全球第33位。在墨尔本这座被誉为“建筑博物馆”的城市里,RMIT的建筑学院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

你可能在网上刷到过RMIT那栋外表像绿色“菠萝皮”的“设计中心”(Design Hub),或者那栋外立面布满彩色几何图形的“斯旺斯顿学术大楼”(Swanston Academic Building)。这些不只是网红打卡点,它们本身就是RMIT教学理念的活教材——创新、实用、与城市共生。

RMIT的建筑学教育,最强调的是“基于实践的学习”(Practice-based Learning)。它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只会用CAD画图的绘图员,而是让你理解一栋建筑从概念到落成的全过程。

举个真实的例子,RMIT有一个非常出名的项目叫 “Design and Build”,学生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个真实的社区(比如偏远地区的小镇或者非营利组织)设计并亲手建造一个小型的公共建筑。我认识的一位学长就参与过,他们小组给一个社区花园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多功能凉亭。从挖地基、搭框架到铺屋顶,每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动手。他说,当最后一个螺丝拧紧,看到当地居民在他们亲手盖的亭子里休息聊天时,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一张A+的图纸都无法比拟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建筑是为人服务的。”

这种经验,会写进你的简历,成为你面试时最生动的故事。当别的毕业生还在展示自己的作品集时,你可以告诉面试官:“这个项目,是我亲手盖起来的。”这种分量,不言而喻。

传媒与传播:在墨尔本市中心,玩转媒体江湖

再聊聊传媒。RMIT的传媒与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 Media Studies)同样是王牌,2024年QS学科排名全澳第3,全球第42位

它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地理位置。RMIT的City校区就坐落在墨尔本CBD的心脏地带,方圆几公里内,聚集了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各大商业电视台、报社、广告公司和公关公司。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是其他地处郊区的大学无法比拟的。

RMIT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它的传媒学院拥有堪比商业电视台的演播厅、录音室和后期制作机房,而且这些设备常年向学生开放。更重要的是,它和业界的关系好到“穿一条裤子”。

学校里有两个非常牛的学生媒体平台:一个是RMITV,一个是SYN Media。RMITV是澳大利亚唯一的社区电视台,完全由学生运营,制作的节目真的会在本地电视频道播出。而SYN Media则是一个青年广播电台。这意味着,你在这里读传媒,大一就可以去电视台当摄像、当导播,或者去电台做一档自己的节目。这些经历,可不是什么“模拟实习”,而是真刀真枪的实战。

我有一个读新闻专业的同学,大二时就在RMITV做体育节目的记者,毕业前已经积累了厚厚一沓作品,还采访过好几位澳洲本地的体育明星。毕业后,她几乎是无缝衔接地进入了墨尔本一家主流体育媒体工作。她说:“面试官看到我的作品集和电视台的工作经历,几乎没问什么别的问题就给了offer,因为他们知道,我上手就能干活。”

这就是RMIT传媒专业的逻辑:把课堂搬到业界,让你在毕业前就成为一个准媒体人。

“毕业即就业”的口碑,是吹出来的还是真牛?

聊了这么多王牌专业,我们来谈一个最核心、最现实的问题:RMIT的毕业生,真的好找工作吗?

“毕业即就业”这句口号听起来有点夸张,但RMIT在毕业生就业力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我们还是看数据,在2025年QS毕业生就业力排名中,RMIT位列全球第65位,全澳第7。这个排名,甚至比它的一些综合排名更高的澳洲大学还要靠前。这说明,雇主们对RMIT的毕业生是高度认可的。

为什么?因为RMIT的整个教学体系,都是围绕着“就业”这两个字来设计的。它的杀手锏,叫做“工学结合学习”(Work-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WIL)。

这个WIL不是让你随便找个地方实习盖个章那么简单,而是深度融入到你的课程里的。几乎每个专业,都会有至少一门课,是要求你以实习、项目合作或者行业咨询的形式来完成的。学校有一个庞大的行业合作网络,合作方包括了像Google, L'Oréal, Deloitte, BMW, 澳新银行(ANZ)等各个领域的巨头。

比如,商科的学生可能会接到一个真实的任务:为某家公司的新产品制定一个进入市场的营销方案。你需要在学期内完成市场调研、策略规划、预算制定,并最终向公司高管做报告。你的期末成绩,一部分由学校老师打分,另一部分则由这位公司高管来评判。如果你的方案做得足够出色,学期结束时收到一个实习甚至全职的offer,一点都不奇怪。

除了WIL,RMIT还有一个宝藏地方叫RMIT Activator。这是一个专门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和校友提供支持的创新中心。如果你有个绝妙的idea,Activator可以为你提供免费的办公空间、创业导师、种子基金和人脉资源,帮你把想法变成现实。从这里已经走出了很多成功的初创公司,涵盖科技、时尚、社会企业等多个领域。这传递了一个信息:RMIT不仅培养优秀的雇员,也培养未来的老板。

所以,RMIT的就业力强,不是一句空话。它是通过一套完整的、与行业紧密结合的体系,在你读书的几年里,一步步帮你铺好了通往职场的路。

校园生活不止眼前的due,还有墨尔本的心跳

聊完了硬核的学习和就业,我们再来聊点轻松的——在RMIT上学,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围墙。RMIT的City校区,完美地融入了墨尔本的城市肌理。你的教学楼旁边可能就是一家网红咖啡馆,图书馆对面就是州立图书馆和Melbourne Central购物中心。下课后,你不是从校园里走出来,而是直接汇入了墨尔本最繁华的街景之中。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城市就是你的校园,你的学习和生活是无缝衔接的。上午可能还在教学楼里和同学激烈地讨论小组作业,中午就在维多利亚女王市场(Queen Victoria Market)吃个午餐,下午去NGV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找找灵感,晚上再约上朋友去唐人街吃火锅。电车(Tram)就在你脚下穿梭,整个城市都是你的后花园。

这种环境,对于学设计、建筑和传媒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天堂。因为灵感无处不在。墨尔本的街头艺术、复古建筑、多元文化活动,都是你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你会感觉自己不是在一个象牙塔里学习,而是在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实验室里探索。

当然,RMIT也有非常活跃的学生活动。学生会(RUSU)组织的各种社团超过100个,从滑雪、潜水到辩论、电竞,总能找到你的同类。学校也经常在校区里举办各种活动,比如免费午餐、音乐会、二手市场,让你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一些你可能想知道的“小槽点”和“大实话”

说了这么多优点,为了保持客观,咱们也得聊聊一些大家可能会介意的“槽点”,或者说,你来之前需要做好的心理准备。

1. “没有校园感”的双刃剑:如果你向往的是那种有大草坪、古典建筑、与世隔绝的传统大学校园,那RMIT的City校区可能会让你失望。它很现代,很方便,但也很嘈杂,缺少那种宁静的学术氛围。这一点,喜欢的人爱死,不喜欢的人会觉得有点“乱”。

2. 对自学能力要求高:RMIT的教学模式非常强调自主性。老师会给你指明方向,提供资源,但不会像保姆一样追在你屁股后面。很多项目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去试错。如果你是那种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需要别人推着走的学习者,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吃力。

3. 选课和行政有时会“掉链子”:这是澳洲大学的通病了,RMIT也不例外。有时候选课系统会出点小问题,或者给学校部门发邮件要等很久才回复。这需要你多点耐心,并且主动去跟进,锻炼你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RMIT是一所个性非常鲜明的学校。它不适合所有人,但对于那些目标明确、动手能力强、渴望与行业接轨的学生来说,它绝对是一个能让你发光发热的绝佳平台。

好了,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

所以,RMIT到底值不值得读?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在你心里,而不是在任何排名榜单或者论坛帖子里。

你先问问自己:你是不是那个一听到理论就头大,但一让你动手就两眼放光的人?你是不是那个觉得泡图书馆不如逛美术馆、泡在城市里更能激发灵感的人?你是不是那个不想等到毕业才开始找实习,而是想在大学期间就把半只脚踏入职场的人?

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别再纠结了。RMIT大概率就是你的“梦中情校”。

放下那些让你焦虑的帖子吧,去官网仔仔细细看看你感兴趣的课程设置,看看那些学生的作品集,如果可以,找一个正在读的学长学姐,打个语音电话好好聊一聊。他们嘴里那个鲜活的、真实的RMIT,远比任何二手信息都来得可靠。

你的未来,终究是你自己的。选一个最适合你发光的地方,然后,就去闯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880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