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学姐真心话 time |
---|
这篇文章会非常“真实”,没有滤镜。它会告诉你RISD的“神”和“坑”,帮你判断这里到底适不适合你。我们不画大饼,只聊干货。准备好了吗?坐稳了,发车! |
设计圈天花板RISD,就读是种什么体验?
凌晨三点的Woods-Gerry画廊外,普罗维登斯的风有点凉。我刚从一个持续了五个小时的crit(作品评估会)里“幸存”下来,手里还攥着一杯早就冷掉的咖啡。脑子里嗡嗡作响,全是教授那句“So what? Your concept is solid, but the execution tells me nothing.”(所以呢?你的概念很稳,但执行层面什么都没表达出来。)
身边一个来自韩国的哥们,是工业设计系的,他拍了拍我的肩膀,默默递给我一小块巧克力,说:“Welcome to RISD.”(欢迎来到罗德岛设计学院。)
那个瞬间,我突然明白了,所有关于RISD的传说——那些“设计圈哈佛”、“艺术家摇篮”的光环,以及“24小时不打烊的工作室”、“魔鬼crit”的恐怖故事,都是真的。这里是天堂,也是地狱,而我们这群留学生,就是在这冰与火之间,痛并快乐地修行。
如果你正在申请,或者手握RISD的offer,心里又激动又忐忑,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别急着看官网那些光鲜亮丽的宣传片,先听学长学姐给你扒一扒,在RISD读书,到底有多“上头”。
Myth vs. Reality: 传说中的RISD有多神?
先来说说它的“神”。RISD的title确实硬。QS世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它常年稳居前三(2023年位列全球第3),是无数艺术生的梦校。它的校友名单闪闪发光,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行业大佬:比如颠覆酒店业的Airbnb创始人Brian Chesky和Joe Gebbia,创作了《恶搞之家》的Seth MacFarlane,还有时装设计师Nicole Miller。
这种声望直接体现在了申请难度上。就拿最近的2027届数据来看,RISD的整体录取率只有17%左右。对于国际生来说,这个数字可能更低。能进来的,可以说都是卷王中的卷王,每个人都带着一身的才华和独特的棱角。
但现实是,当你真正踏入校园,这些光环会迅速被现实的浪潮冲刷干净。你很快会发现,在这里,“天才”是最不稀奇的物种。你的邻居可能随手画的速写就比你熬了好几个通宵的作品集还有灵气,你小组的同学可能用代码就能生成你苦思冥想都做不出的视觉效果。
RISD教会你的第一课,就是放下过去的骄傲,承认自己的“普通”,然后像海绵一样,疯狂吸收周围的一切。这里不是让你来享受赞美的,是让你来被敲碎再重塑的。
Foundation Year:魔鬼训练营,不分你我
所有RISD的大一新生,无论你未来想学平面设计、建筑还是珠宝,都必须经历一个被称为“Experimental and Foundation Studies”(EF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年”。
这绝对不是国内那种画画素描、色彩构成那么简单。基础年是RISD的精髓,也是最劝退的一年。它由三个核心工作室课程组成:Drawing(绘画)、Design(设计)和Spatial Dynamics(空间动力学)。每一个都像一个独立的魔鬼训练营。
在Drawing课上,你可能会被要求用一整天,连续8个小时对着同一个模特写生,不允许中途休息太久,目的是训练你的观察力和耐力。老师可能还会给你一些奇葩的指令,比如“用你的左手画”、“闭着眼睛凭感觉画”、“用一根烧焦的木炭绑在长杆上画”。这些练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画出一张“好看”的画,而是打破你固有的绘画习惯,让你重新理解“看”与“表达”的关系。
Design课则更侧重于解决问题的逻辑。你可能会接到一个任务:用一张A4纸和一根胶带,设计一个结构,能保护一颗生鸡蛋从三楼掉下去而安然无恙。这个经典的“egg drop”项目,几乎是每个RISD学生的噩梦。大家会通宵达旦地研究结构力学,做出几十个模型,最后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把承载着心血和希望的鸡蛋扔下去。碎掉的瞬间,心也跟着碎了,但这个过程教会你的,是关于材料、结构和迭代思维的宝贵一课。
Spatial Dynamics,俗称3D课,更是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你会被要求用木条、铁丝、石膏这些基础材料,去构建复杂的空间结构。我记得我们的期末项目是做一个1:1的可穿戴装置。整个工作室变成了木工房,切割、打磨、焊接的声音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木屑和胶水的味道。期末展示的时候,校园里到处都是穿着奇形怪状“盔甲”的游魂,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我是谁,我在哪儿”。
基础年是RISD的“大熔炉”。它不管你来自哪个国家,背景如何,以前获过多少奖,通通把你打回原形,用最高强度的训练,为你建立一套属于RISD的“设计语言”和思维方式。这一年下来,你会脱一层皮,但也会真正明白,设计远不止是画图那么简单。
Crit Culture:欢迎来到“灵魂拷问”现场
如果说赶due是皮肉之苦,那Crit(Critique)就是精神上的“凌迟”。
RISD的Crit文化非常有名,甚至有点“臭名昭著”。它是一种小组或全班形式的作品评估会。流程通常是你把熬了好几个大夜做出来的作品钉在墙上,然后教授和全班同学会围着你的作品,开始轮番提问和评价。
这绝对不是客气的商业互吹。问题会非常尖锐,直击要害: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它想表达什么?”
“你的作品和你最初的构思有什么关系?看起来你跑偏了。”
“这个项目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我没看出来。”
“你花了这么多时间,但最终的成果看起来很仓促,为什么?”
我见过有同学在Crit上被问到哑口无言,眼圈通红。也见过一个项目被从头到尾全盘否定,教授建议“推倒重来”。这种感觉,对于习惯了被表扬的我们来说,初期是毁灭性的。你会开始怀疑自己的才华,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怀疑人生。
但挺过去之后,你会发现Crit的真正价值。它教会你如何用语言清晰地捍卫自己的想法,如何有逻辑地阐述创作过程。它迫使你思考每一个决定背后的“为什么”,而不是凭感觉做事。同学们的反馈也极其宝贵,他们会从你完全没想到的角度给你启发。一个来自建筑系的同学可能会对你的插画构图提出结构性的建议,一个学电影的同学可能会点出你平面设计作品里的叙事缺陷。
渐渐地,你不再害怕Crit,甚至开始期待它。你学会了把作品和自我分离开,坦然接受批评,并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养分。这种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是RISD毕业生身上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质,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你会发现它比任何软件技能都重要。
身边都是神仙,教授也是“扫地僧”
在RISD,最大的财富不是先进的设备或漂亮的校园,而是你身边的人。
你的同学,都是从世界各地筛选出来的创意精英。和他们一起做项目,你会不断刷新对“牛人”的认知。可能你还在为软件操作发愁,你隔壁的同学已经自己写了个程序来生成设计了。你还在苦苦寻找灵感,你的组员已经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
这种环境既有压力,也充满了动力。你会不自觉地被推着往前走。而且RISD和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就在隔壁,两校之间可以互相选课,还有一个著名的Brown-RISD Dual Degree Program(双学位项目),录取率极低,能进的都是神仙中的神仙。你可以去布朗听一节计算机科学,或者和布朗的学生一起合作一个融合了艺术与科技的项目。这种跨学科的碰撞,带来的脑洞是无限的。
RISD的教授也都是“宝藏”。他们中的许多人本身就是行业内赫赫有名的艺术家、设计师或学者。比如插画系的Chris Buzelli,他的作品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和《滚石》杂志上。教你的教授,可能昨天还在给某个国际大牌做设计顾问,今天就在课堂上跟你分享最前沿的行业动态。
他们不会手把手教你“怎么做”,而是引导你去“怎么想”。他们更像是你的导师或合作伙伴,乐于跟你进行平等的对话。只要你敢于提问,敢于挑战,他们会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资源。下课后约教授喝杯咖啡,聊聊你的职业规划,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行业人脉,都是非常普遍和受欢迎的。
RISD光环的真正价值
那么,熬过这四年(或两年)的“地狱”模式,拿到那张RISD的毕业证,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是实打实的就业优势。根据RISD职业中心(RISD Careers)的数据,以2022届为例,97%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一年内找到了工作、继续深造或创业。顶级公司如Google, Apple, Nike, Pixar, IDEO, a a a a,每年都会来RISD招聘。RISD的校友网络遍布全球创意产业的各个角落,这是一种无形的、但极其强大的人脉资源。
但比找到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RISD在你身上留下的烙印。
你学会的不仅仅是设计技能,而是一套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模型。面对一个模糊不清的挑战,你知道如何去调研、定义问题、发散思维、动手实验、迭代优化,最终给出一个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这套方法论可以应用于任何领域。
你拥有了一颗“强大的心脏”。经历了无数次赶due的极限挑战和Crit的“灵魂拷问”,你变得极其抗压,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和批评,并迅速调整自己。在职场上,这种韧性比什么都重要。
你还拥有了无可替代的审美和品味。四年沉浸在顶级的艺术环境里,每天参观世界一流的RISD博物馆(对学生免费,藏品超过10万件),和最有才华的一群人交流,你的眼界和审美标准已经被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这种“艺术直觉”会融入你的血液,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在RISD读书是种什么体验?
它就像一场艰苦的冒险。路上充满了泥泞、荆棘和自我怀疑,你会无数次想要放弃。但当你最终爬上山顶,看到的风景,会让你觉得之前所有流过的汗和泪,都值了。
所以,别光盯着它“设计圈天花板”的名号就盲目冲了。问问自己,你真的准备好接受这种强度的挑战了吗?你渴望的是安逸顺遂,还是脱胎换骨?
如果你只是想要一张漂亮的文凭,那RISD可能会让你非常痛苦。但如果你骨子里是个不安分的创造者,享受解决问题的快感,渴望被推向自己的极限,那么,别犹豫了。这里,或许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那个能让你发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