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商科怎么选?内行只看这三点

puppy

还在纠结加拿大商科选校,对着排名榜一头雾水?学长学姐告诉你,只看排名可就亏大啦!其实内行真正看重的,来来回回就三点:学校的Co-op实习到底给不给力,能不能帮你毕业就找到好工作;你心仪的金融、市场、会计这些方向,到底哪家才是真正的王牌;还有,学校所在的城市和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多大关系。这篇文章就带你跳出排名的框框,用最接地气的思路,帮你精准锁定最适合你的那所宝藏商学院!

选校避坑指南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绝对是干货。建议你泡杯咖啡,找个舒服的姿势,花20分钟仔细读完。因为选校这件事,可能真的会影响你未来十年的职业路径。跳出排名,看懂门道,这笔时间投资,稳赚不赔!

哈喽,各位在lxs.net潜水的未来商业大佬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在加拿大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商科老学长。

还记得我当年拿到好几个offer的时候,整个人都飘了,天天抱着QS和麦考林排名翻来覆去地看。多伦多大学的Rotman商学院,名气响当当,全球排名高,出门跟人说起来都倍儿有面子。西安大略大学的Ivey商学院,案例教学法堪比哈佛,毕业生起薪高得吓人。还有女王大学的Smith,那校友网络,据说你在Bay Street(加拿大的华尔街)上随便扔块砖头,都能砸到三个Smith的毕业生。

我当时就陷入了一个典型的“排名怪圈”。每天都在纠结:A校的综合排名比B校高5位,但B校的商科排名又比A校高3位,C校虽然排名都一般,但听说本地就业特别好……我妈听我分析得头头是道,还夸我“有研究精神”,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心里乱成了一锅粥,完全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适合我的。

直到后来,我参加了一个校友分享会,一位已经在RBC(加拿大皇家银行)做到VP的学长一句话点醒了我:“别死磕排名了,那都是给外行看的。我们招人,尤其是招应届生,主要就看三件事:你有没有拿得出手的实习经历?你在你那个专业领域是不是真的懂行?你对未来想在哪个城市发展有没有概念?”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留学生千辛万苦地选校,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吗?而这份工作,恰恰是由实习、专业和地点这三个最实际的因素决定的。今天,我就带你跳出排名的框框,用内行的眼光,好好盘一盘加拿大商科选校的这三大核心命脉。

Co-op实习: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毕业即就业”的入场券

很多同学和家长可能对Co-op(带薪实习)有点误解,觉得它就是个课外活动,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大错特错!在加拿大,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没有本地人脉的留学生来说,一份高质量的Co-op实习,几乎是你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体面工作的最强保障。

为什么这么说?加拿大的雇主非常看重“Canadian Experience”(加拿大工作经验)。一个只有GPA4.0的学霸,和一个GPA3.5但有三段大公司实习经历的学生,后者在招聘市场上绝对是“香饽饽”。Co-op项目就是学校官方帮你“开挂”,让你在读书期间就能名正言顺地去大公司全职工作4到8个月,不仅挣钱(时薪通常在20-30加币,甚至更高),还能积攒宝贵的本地工作经验和人脉。

所以,选商学院的第一个问题,就应该是:它的Co-op项目到底给不给力?

说到Co-op,有几所学校是绕不开的“王者”。

第一个必须是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你可能觉得滑铁卢是“程序员的摇篮”,跟商科关系不大。那就太小看它了。滑铁卢的会计与金融管理(AFM)和数学商科(Math/BBA)项目,简直就是为加拿大金融和会计行业量身定做的。他们的Co-op系统是北美最大、最成熟的之一。学生在五年内有4-6个实习期,毕业时已经拥有将近两年的工作经验。

我身边一个在滑铁卢读AFM的朋友,他的Co-op轨迹是这样的:大一在一家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做税务助理;大二去了加拿大五大行之一的CIBC做风险分析;大三进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Deloitte)做审计;大四更是拿到了安大略省教师养老基金(OTPP,一个顶级投资机构)的实习offer。他还没毕业,就已经收到了德勤和CIBC的全职return offer。根据滑铁卢大学2023年公布的数据,其Co-op学生的就业率高达96%,合作雇主超过7500家,其中就包括了Google, Microsoft, Tesla这些科技巨头,以及所有顶级的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

第二个要提的是多伦多大学士嘉堡校区(UTSC)的BBA Co-op项目。虽然名气上可能不如主校区的Rotman,但UTSC的Co-op项目在多伦多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它的优势在于,背靠多伦多这个加拿大最大的经济中心,实习机会多到爆炸。学生可以在银行、咨询公司、快消巨头(比如宝洁、联合利华)等找到非常优质的实习岗位。根据UTSC管理学院的数据,其Co-op学生的平均时薪超过23加币,80%的学生在毕业三个月内找到全职工作,很多都是通过Co-op实习拿到的return offer。

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Co-op强校是威尔弗里德·劳里埃大学(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它的商学院虽然综合排名不算顶尖,但在安大略省的雇主口碑中非常好。Laurier的Co-op项目是强制性的,学生必须完成至少三个工作学期才能毕业。学校的职业中心服务做得非常到位,会手把手教你改简历、模拟面试。数据显示,Laurier商科Co-op项目的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很多毕业生都进入了五大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各大消费品公司。

当然,像UBC的Sauder、SFU的Beedie也都有不错的Co-op项目。但你在选择时,不能只看学校官网上写的“我们有Co-op”,而是要深入研究几个问题:Co-op是强制的还是可选的?学校提供的Co-op岗位资源库有多大?往届学生的实习公司都有哪些?拿到实习的学生比例是多少?这些信息,往往能在学校官网的“Employment Report”或者通过联系在读学长学姐打听到。

记住,一份好的Co-op,不仅是简历上的一个加分项,它更是一个让你提前试错、了解行业、建立人脉、甚至直接锁定offer的黄金机会。把Co-op的权重放在排名前面,绝对是明智之举。

专业方向:不要“大而全”,要找“小而精”的王牌

商科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领域,下面细分出会计、金融、市场、管理、人力资源等众多方向。很多大学的商学院都提供这些专业,但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王牌”和“短板”。就像你去餐馆吃饭,一家店可能川菜做得地道,另一家可能粤菜是招牌。选学校也是一个道理,你得先想清楚自己对哪个方向最感兴趣,然后去找到这个方向上最强的那个“厨师”。

我们来具体聊聊几个热门方向的“王牌院校”。

如果你想进投行、做金融(Finance):

那么你的目标就非常明确了,就是那些被誉为“Bay Street Target School”的学校。这些学校的毕业生,是加拿大顶级投行、基金公司、银行在招聘时的首选。

毫无疑问,第一梯队是西安大略大学的毅伟商学院(Ivey Business School)和女王大学的史密斯商学院(Smith School of Business)。Ivey的HBA项目以其高强度的案例教学法著称,两年时间里学生要分析数百个商业案例,培养出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超强。根据Ivey最新的2022年就业报告,其HBA毕业生毕业后6个月内的就业率高达98%,平均起薪(含奖金)超过8.9万加币,其中32%的学生进入了金融服务行业。高盛、摩根士丹利、RBC Capital Markets这些顶级投行每年都会专门去Ivey开宣讲会抢人。

女王大学的Commerce项目则以其强大的校友网络和学生社团文化闻名。女王商科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参与各种商业竞赛和投资俱乐部,人脉和实践经验积累得非常早。Smith商学院的毕业生同样是Bay Street的宠儿,其金融方向的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很大一部分都进入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和私募股权领域。这两所学校的共同点是,圈子文化很重,校友之间互相提携,一旦你进去了,就等于拿到了一张进入加拿大顶级金融圈的门票。

多大的Rotman Commerce也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尤其它的金融和经济方向。背靠多伦多,学生在寻找金融实习和参加行业活动方面有天然的地理优势。

如果你想当“四大”合伙人,专攻会计(Accounting):

提到会计,滑铁卢大学的会计与金融学院(School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 SAF)是当之无愧的加拿大第一。它的AFM项目和CPA(特许专业会计师)认证无缝衔接,学生在读期间就可以完成大部分CPA的前置课程。更厉害的是,SAF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CPA的研究生文凭课程,从而豁免了CPA全国统考(CFE)前的大部分模块。这使得滑铁卢的学生在考取CPA证书的路上,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快了至少一到两年。

根据CPA Canada公布的数据,滑铁卢大学的毕业生在CFE考试中的通过率常年位居全国榜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每年都会在滑铁卢“团购”式地招聘,很多学生通过Co-op实习,毕业前就锁定了offer。可以说,进了滑铁卢的AFM,一只脚就已经踏进了“四大”的大门。

除了滑铁卢,布鲁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的Goodman商学院也是一匹会计界的“黑马”。它的会计Co-op项目同样非常出色,在安省南部的尼亚加拉地区和大多伦多地区有着深厚的雇主关系网,毕业生在CPA考试中也表现优异。

如果你想做创意无限的营销达人(Marketing):

在市场营销领域,约克大学的舒立克商学院(Schulich School of Business)一直享有盛誉。Schulich的课程设置非常全面,涵盖了品牌管理、数字营销、市场研究、消费者行为等各个方面。它的教授很多都是行业内的资深专家,能带来最前沿的案例和见解。

每年,Schulich的学生都会在各种全国性的市场营销案例大赛中斩获大奖,比如L'Oréal Brandstorm和Canada's Next Top Ad Exec。这些比赛的评委都是来自各大公司的CMO(首席营销官),对学生来说是展示自己、建立联系的绝佳平台。很多学生就是通过比赛被未来的雇主看中的。宝洁、欧莱雅、强生这些快消巨头都是Schulich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UBC的Sauder商学院在营销领域也很有特色,特别是结合了温哥华的科技和创意产业优势,其在数字营销、品牌和可持续性营销方面课程很有深度。如果你对科技公司的市场部或者新兴的绿色消费品牌感兴趣,Sauder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你看,一旦你把目标细化到具体的专业方向,学校的选择是不是就清晰很多了?不要只看一个学校的综合商科排名,要去挖掘它到底在哪个细分领域是真正的王者。这需要你花时间去阅读学校官网的课程介绍,查看教授的研究方向,甚至去LinkedIn上找找这个专业的校友都在哪些公司工作,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是怎样的。

城市与地点:你的“地盘”,决定了你的“江湖”

最后一个关键点,也是很多留学生在选校时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就是学校所在的城市。你未来4-5年生活的地方,不仅仅是你的校园,更是你职业生涯的起点。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就业机会、人脉网络、生活成本,都和你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

多伦多(Toronto):金融、商业和机遇的代名词

作为加拿大的经济引擎,多伦多是无可争议的C位。加拿大五大银行的总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TSX)、上百家跨国公司的加拿大总部都聚集在这里。如果你想进入金融、咨询、会计、大型企业管理等领域,多伦多就是你的主场。

选择在多伦多的大学,比如多伦多大学(主校区和士嘉堡、密西沙加校区)、约克大学、多伦多城市大学(TMU,前瑞尔森大学),你将拥有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是海量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很多公司发布的实习岗位,都只面向本地学生或者要求能随时进行线下`面试。你在多伦多上学,可以下午没课的时候就坐地铁去downtown参加一个info session(企业宣讲会),或者跟LinkedIn上约好的行业前辈喝杯咖啡聊聊天(coffee chat)。这种networking的机会,是其他城市的学生很难比拟的。我认识很多在多伦多读书的朋友,他们从大二开始,几乎每周都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行业活动,积累下的人脉资源非常惊人。

其次是产业的集中效应。Bay Street周围聚集了加拿大所有的顶级金融机构。King Street和Queen Street则汇集了大量的广告、媒体和科技创业公司。这种产业集群让你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行业的脉搏,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圈子。

当然,多伦多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生活成本高,竞争极其激烈。同样一个实习岗位,你可能要和来自好几所顶尖大学的几百个优秀学生一起竞争。

温哥华(Vancouver):科技、创新与亚太门户

如果你不想走传统的金融路线,而是对科技、数字媒体、国际贸易或者可持续发展更感兴趣,那么西海岸的温哥华可能更适合你。这里有UBC和SFU两所顶尖的商学院。

温哥华被誉为“北方好莱坞”,电影和视觉特效产业非常发达。同时,它也是加拿大发展最快的科技中心之一,吸引了亚马逊、微软、SAP等众多科技巨头在此设立分部或研发中心。Hootsuite, Slack这些知名的科技公司也诞生于此。所以,UBC Sauder和SFU Beedie的毕业生,在科技公司的市场、销售、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等岗位上非常有优势。

作为加拿大的亚太门户,温哥华的国际贸易和物流行业也十分繁荣。如果你有双语(中英)优势,并对供应链管理、进出口贸易感兴趣,这里的机会远多于加拿大内陆城市。UBC的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专业就非常有特色。

温哥华的生活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但生活成本,尤其是房价,比多伦多还要高。这里的就业市场虽然在快速发展,但总体规模和传统商业岗位的数量,还是无法和多伦多相比。

蒙特利尔(Montreal):双语文化与创意之都

蒙特利尔是加拿大最具欧洲风情的城市,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中心。这里的代表院校是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的Desautels商学院和蒙特利尔大学的HEC Montréal。

蒙特利尔在人工智能(AI)、游戏开发(育碧就在这里)、航空航天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你对这些高科技产业的管理和商业化感兴趣,麦吉尔大学会是一个极好的平台。同时,蒙特利尔的创业氛围非常浓厚,生活成本相对多伦多和温哥华要低很多,对于想创业的学生来说非常友好。

但选择蒙特利尔有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语言。魁北克省是法语区,虽然在麦吉尔这样的英语大学里学习和生活没问题,但如果你想在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尤其是进入服务业或者政府部门,流利的法语几乎是必需品。这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卡尔加里(Calgary):能源行业的枢纽

卡尔加里大学的Haskayne商学院在能源金融和管理领域是绝对的权威。卡尔加里是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中心,几乎所有大型能源公司的总部都设在这里。如果你立志要在能源行业发展,Haskayne能为你提供无与伦比的行业联系和专业知识。但能源行业周期性强,受国际油价影响大,就业市场会有波动。近年来卡尔加里也在努力发展科技和金融等多元化产业,但能源依然是其经济的支柱。

你看,把学校和它所在的城市捆绑在一起看,你未来的职业画像是不是就更立体了?你想成为西装革履的金融精英,还是穿着连帽衫的科技新贵?你想在繁华的大都市里打拼,还是在更具性价比的城市里寻求发展?这些问题的答案,会直接帮你缩小选校的范围。

好了,聊了这么多,希望能帮你从“排名”的迷雾中走出来。

别再傻傻地问“多大和女王哪个更好”这种问题了。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

你应该问自己的是:

我想不想通过Co-op,在毕业前就攒够经验,甚至拿到offer?如果想,那就去重点考察滑铁卢、UTSC、劳里埃。

我未来最想从事的是金融、会计还是市场?如果我想进投行,那我的首选就应该是Ivey和Smith。

我喜欢什么样的城市?我渴望在多伦多这样的金融中心接受挑战,还是更向往温哥华那种科技与自然结合的生活方式?

把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你的选校名单自然就会浮出水面。选校,从来都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单选题,它更像是在为你自己的人生,画一张精准的职业蓝图。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定义你未来的模样。

加油吧,未来的商业精英们!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在加拿大的某个角落,看到闪闪发光的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069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