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签证体检速览清单 | 
|---|
| 体检地点:必须是各地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不是随便找个三甲医院哦!)。 | 
| 核心材料:身份证、护照原件、I-20表格复印件、录取通知书复印件、2寸白底证件照3-4张。 | 
| 省钱法宝:一定带上学校发的疫苗要求表(Immunization Requirement Form)和自己小时候的疫苗接种记录本(小绿本)。 | 
| 最终产出:《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小红本)和《疫苗接种或预防措施国际证书》(小黄本)。 | 
| 费用预算:总费用通常在1000-2500元人民币之间,具体看你需要补打多少疫苗。 | 
| 预约提醒:每年6-8月是高峰期,建议至少提前2-3周在官方公众号或网站预约。 | 
哈喽,各位准留学生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Cici。还记得去年夏天,我的一个学弟小A,机票都买好了,打包的行李箱在客厅堆成了小山,结果临出发前一周才想起来:“哎呀!我的体检还没做!”
他当时那个慌乱劲儿,我隔着电话都能感觉到。火急火燎地查体检中心,发现最近的预约已经排到两周后了。他差点以为自己的留学梦要“出师未捷身先死”。最后,靠着每天疯狂刷新预约系统,捡漏了一个别人取消的名额,才在起飞前两天拿到了“小红本”和“小黄本”,过程堪比抢春运火车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留学路上,细节决定成败。F1签证体检这件“小事”,绝对值得你花点时间,提前规划好。
所以,为了不让大家重蹈小A的覆辙,今天这篇超长待机的“保姆级”攻略就来了。从预约到拿证,从花销到避坑,你想知道的一切,这里都有。跟着我一步步走,保证你轻松丝滑地搞定体检,安心等待开学!
第一关:去哪儿体检?选对地方是成功的一半
首先得明确一点,F1签证体检不是随便找家医院就能做的。你必须去由中国海关总署批准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International Travel Healthcare Center)。这些中心是官方指定的,它们出具的健康证明和疫苗证书才是被国际认可的。
每个省会城市和一些主要城市基本都有。比如北京的叫“北京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上海的叫“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你怎么找到离你最近的那个呢?很简单,直接在微信里搜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通常都能找到当地中心的小程序或公众号,上面会有详细的地址、联系电话和预约入口。
预约,一定要趁早!
千万别小看预约这一步。每年的6月到8月,是留学生体检的绝对高峰期。去年就有数据显示,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些热门城市的体检中心,7月份的名额在6月初就被抢光了。有的同学想约个上午的时间,刷了一周都没刷到。所以,最佳的策略是:拿到I-20表格后,就可以开始考虑预约了。通常建议比你期望的体检日期提前2-3周进行预约。
预约方式大多是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官网。流程一般是:注册账号 -> 选择“出境人员体检” -> 填写个人信息(姓名、护照号、要去的国家和学校等) -> 选择日期和时间段。填信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核对,特别是护照号,错了会很麻烦。
第二关:带什么去?“神圣四件套”和省钱神器
准备材料是体检中最容易出错的环节。东西带不齐,白跑一趟不说,还会影响心情。下面这个清单,你直接截图保存,照着准备就行。
【核心必备材料】
1. 身份证和护照原件:这是核实你身份的基础,没得商量,必须带原件。
2. I-20表格和录取通知书(Offer Letter):建议都打印出来带上。虽然有些中心只看I-20,但以防万一,都备着。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上面的信息来确定你的身份和学校。
3. DS-160确认页:就是你填完签证申请表后生成的那个带条形码的页面,也打印出来。
4. 2寸白底彩色证件照:建议准备3-4张,和你护照照片同规格的。体检表格、健康证上都需要贴。虽然现场也能拍,但通常又贵又拍得不好看,你懂的。
【省钱&省事神器】
这两样东西不是强制的,但带了能让你省下几百甚至上千块,还能少挨好几针!
1. 学校的疫苗要求表(Immunization Requirement Form):这个太重要了!大部分美国大学都会在开学前发给学生一份详细的疫苗表格,上面清楚地列出了学校要求必须接种的疫苗种类和剂量。你一定要从学校官网下载最新版,打印出来带去体检中心。医生会严格按照这张表来给你安排疫苗。没有它,医生只能按通用标准来打,万一漏了学校的特殊要求,你到了美国还得自费补打,那费用可就不是一个量级了。比如,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就明确要求学生提供两剂MMR、两剂水痘和一剂Tdap的证明,如果你没有表格,医生可能只给你打了一剂MMR。
2. 个人过往疫苗接种记录:翻翻你家抽屉,找找小时候那个绿色或蓝色的《疫苗接种证》。对,就是你上小学时用的那个“小绿本”。这里面记录了你从小到大打过的各种疫苗,比如乙肝、麻腮风(MMR)、百白破等。带上它,医生可以核对你已经接种过的项目,就不用重复接种了。比如,麻腮风疫苗(MMR)一针就要一百多块,水痘疫苗(Varicella)一针更是要三四百,能省一针是一针啊!我的朋友小马,就靠着他的“小绿本”成功免掉了MMR和乙肝三针,直接省了小一千块。
第三关:体检当天,我是“闯关者”
体检当天,建议穿宽松舒适的衣服,方便穿脱。女生尽量避开生理期,以免影响尿检结果。早上可以吃早餐,但要清淡,别吃太油腻的食物,也别喝甜饮料,喝点白水就好。
到了体检中心,整个流程就像玩一个闯关游戏,跟着指引走就行,一点也不复杂。
第一站:登记填表台
在前台出示你的预约信息和护照,工作人员会给你一堆表格,主要是个人信息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如实填写就好,有没有过敏史、重大疾病史等。然后就是交费,现在基本都支持微信或支付宝,非常方便。交完费,你会拿到一个体检指引单,上面有你要做的所有项目和对应的科室。
第二站:常规检查区
这一部分和我们平时的体检差不多,主要是:
- 内外科检查:医生会测你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听听心肺,按按肚子,都是常规操作。
 - 视力检查:就是测视力,戴眼镜的同学记得戴上眼镜去测矫正视力。
 - 五官科检查:看看耳朵、鼻子、喉咙。
 - 抽血:主要检查有无传染性疾病,比如艾滋、梅毒、肝功能等。怕疼的同学别紧张,深呼吸,一下就好了。
 - 尿检:取中段尿,很简单。
 - X光胸透:检查肺部有没有结核等问题。备孕或怀孕的女性要提前告知医生,可以申请免做此项。
 
每个项目做完,医生都会在你的指引单上盖个章。你可以不按顺序,哪个科室人少就先去哪个,灵活安排能节省不少时间。
第三站:疫苗接种区(重头戏!)
所有常规检查都完成后,你就来到了最关键的一站。拿着你的所有材料,特别是学校的疫苗表和你的“小绿本”,去找疫苗接种的医生。
医生会像个侦探一样,仔细比对学校的要求和你已经打过的疫苗,然后判断你还需要补打哪些。这时候,沟通就非常重要了。一定要主动把学校的表格递给医生,指着上面的要求一项项确认。
常见的美国大学要求疫苗有:
- MMR (Measles, Mumps, Rubella) - 麻腮风三联疫苗:基本是所有学校的强制要求,通常需要两剂。
 - Tdap (Tetanus, Diphtheria, Pertussis) - 百白破疫苗:成人版的百白破,也是强制要求,近10年内需要接种一剂。
 - Varicella (Chickenpox) - 水痘疫苗:很多学校要求两剂。如果你小时候得过水痘,可以跟医生说明,有时候可以抽血查抗体来代替接种。
 - Meningococcal ACWY (MCV4) - 脑膜炎球菌疫苗:特别是要求住校的本科生,几乎是100%强制要求。这款疫苗价格不菲,国内不同城市的价格在500-800元人民币不等。
 - Hepatitis B - 乙肝疫苗:大部分中国学生小时候都打过,带上记录本基本都能免掉。
 
确认好要打的疫苗后,就是去缴费,然后……勇敢地伸出胳膊吧!一天打好几针是常有的事,左右胳膊开弓。打完后记得在留观区坐30分钟,确保没有不良反应再离开。
第四关:最终成果——“小红本”与“小黄本”
体检和疫苗都搞定后,是不是就可以回家了?别急,最后一步是确认如何领取你的最终成果。
《国际旅行健康检查证明书》(俗称“小红本”):这是你体检合格的证明,有效期为一年。上面有你的照片和各项检查结果。
《疫苗接种或预防措施国际证书》(俗称“小黄本”):这是一本黄色的册子,记录了你接种过的所有疫苗信息,包括日期、疫苗品牌、批号和医生签名。这本书是永久有效的,一定要保管好,入学报到时学校会检查。
领取时间每个中心不一样。有些地方神速,下午就能拿到;有些则需要等待3-4个工作日。所以预约时要算好时间。大部分中心都提供快递服务,如果不想再跑一趟,可以填个快递单,直接寄到家。
钱包预警!这趟下来到底要花多少钱?
聊点实际的,钱。F1签证体检的费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体检费 + 疫苗费。
体检费:这部分是固定的,全国各地的价格略有差异,但基本都在400-700元人民币之间。比如,根据2023年底的数据,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体检套餐费用大约是500-600元。
疫苗费:这是费用的“大头”,而且因人而异。你缺的疫苗越多,花的钱就越多。这里有一份大致的参考价格(可能会有浮动):
- MMR(麻腮风):约150元/针
 - Tdap(百白破):约250元/针
 - 水痘疫苗:约350元/针
 - 脑膜炎MCV4:约600-800元/针(这个是大头)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同学需要补打MMR、Tdap和MCV4三针,那么他的总花费大概是:550元(体检费)+ 150元(MMR)+ 250元(Tdap)+ 700元(MCV4)= 1650元。如果还需要打两针水痘,那费用轻松突破2000元。
所以,再次强调,带上你的“小绿本”和学校疫苗表,是保护你钱包最有效的方式!
学长学姐的“避坑”指南,让你一次就过!
最后,送上一些过来人的血泪经验,让你少走弯路。
1. 时间点的选择艺术:最佳体检时间是在你拿到I-20之后,并且签证已经通过(或者至少已经预约了签证面试)之后,出发前1-2个月。太早,“小红本”可能在你入境时过期;太晚,万一体检发现什么问题需要复查,时间上会非常被动。
2. 关于“空腹”的迷思:大部分体检中心现在都不要求严格空腹了,可以吃清淡早餐。但为了保险起见,预约时最好还是电话确认一下,或者干脆就饿一上午,体检完再去大吃一顿。
3. 别和医生“客气”:在疫苗咨询环节,一定要主动出击。把你的学校表格放在最上面,一项一项地和医生核对。如果医生说某个疫苗可以不打,但你学校要求了,一定要坚持。反之,如果医生推荐一些学校没要求的自费疫苗(比如HPV),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打或不打,不是必须的。
4. 拍照存档,有备无患:拿到“小红本”和“小黄本”后,第一件事就是用手机把每一页都清清楚楚地拍下来,上传到云端备份。这两本东西万一丢了,补办起来极其麻烦。有了电子版,心里不慌。
搞定体检,就像是为你的留学大冒险打下了第一个通关标记。它可能听起来有点繁琐,但只要你跟着这篇攻略,提前准备,它就只是你留学之路上一个简单的小驿站。别让这些程序化的琐事消磨了你对未来的期待和兴奋。
真正重要的,是那张即将带你飞向大洋彼岸的机票,和那颗准备好迎接全新世界的心。现在,深呼吸,把这份攻略收藏好。你的美国故事,马上就要拉开序幕啦!祝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