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布朗?这些天花板级专业闭眼入

puppy

聊起布朗,你是不是只知道它自由度爆表的Open Curriculum?那可就亏大啦!其实布朗有好几个专业,简直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学术资源拿到手软,教授也都是神仙大佬。这篇文章就为你深扒一下这些“闭眼入”的王牌专业,从老牌劲旅到新兴黑马,不仅告诉你它们到底牛在哪儿,还聊了聊毕业后的出路有多香。申请季不想再迷茫,想精准定位你的梦中情“专”?快点进来看看吧!

小编悄悄话
嘿,未来的布朗熊!这篇文章聊的都是布朗的王牌专业,但千万记住,最“牛”的专业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布朗最酷的地方就是它的自由。这份指南是帮你打开思路的“藏宝图”,真正的宝藏,还得你自己去探索哦!

哈喽,各位奋斗在申请季第一线的准留学生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在 lxs.net 码字的 小编 K。

最近,我收到了小学妹 Lucy 的一封“求救”私信。她手握着还不错的标化成绩,梦校清单里,布朗大学闪闪发光。但她很纠结:“K学长,人人都说布朗的 Open Curriculum(开放课程体系)超级自由,是不是意味着我随便选个专业都行啊?感觉进去之后再慢慢探索也来得及?”

看到这儿,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一脸天真的自己。刚来布朗的时候,我也被这种“我的大学我做主”的氛围迷得神魂颠倒,以为选专业就像在自助餐厅挑菜,喜欢哪个拿哪个。直到有一次,我跟一位在计算机系读博的学长吃饭,听他聊起他们系本科生做的项目、系里给的资源、还有那些业界“扫地僧”级别的教授,我才猛然惊醒——原来,在同一片自助餐厅里,有些菜是米其林三星限定款,而我,可能只看到了沙拉吧。

布朗的 Open Curriculum 给了你无限的自由,但这绝不意味着所有专业的资源和实力是完全平均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自由,你才更需要一双“火眼金睛”,去发现那些隐藏在众多选择背后,真正能让你脱胎换骨、赢在起跑线上的“天花板”专业。

今天,我就带你们深扒一下,布朗大学里那些闭着眼睛入都不会错的王牌专业。不管你是硬核科技迷,还是心怀天下的社科人,这里总有一款能精准戳中你的心巴!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不止是强,是又强又暖

聊起布朗的王牌,CS 如果说自己是第二,那估计没哪个专业敢称第一。在各大排名榜单上,布朗的 CS 常年稳居全美 Top 15,尤其在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这个领域,它可是和斯坦福、卡内基梅隆掰手腕的元老级存在。

但排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布朗 CS 真正的魅力在于它那独一无二的“暖男”气质。在很多顶尖大学,CS 专业意味着残酷的内卷、刷不完的绩点和“劝退”级别的课程。但在布朗,合作(Collaboration)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这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TA 制度”,助教(TA)不仅仅是批改作业的工具人,他们更像是你的贴身技术伙伴和心理按摩师。每周都有固定的 “TA Hours”,几十个 TA 在一个大厅里随时待命,你项目的任何 bug,或者对某个概念不理解,随时可以举手找他们聊。我认识的一个学妹,为了赶一个 project 的 deadline,在 CIT(布朗计算机科学楼)通宵,凌晨三点还有 TA 小姐姐陪着她一起 debug,给她递上热咖啡。这种温暖的氛围,让你在面对最难的算法时,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资源方面,布朗 CS 更是豪横。你听说过 Andy van Dam 吗?这位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泰山北斗,超文本(Hypertext)概念的先驱之一,皮克斯的创始人当年都是他的学生。在布朗,你不仅有机会上到这位传奇大佬的课,甚至可以在本科阶段就加入他的实验室。除了大神坐镇,布朗的 C.V. Starr 程序,让本科生也能体验到研究生级别的研究项目。2022年,一位大三的CS学生就通过这个项目,参与了关于“利用机器学习预测蛋白质结构”的前沿研究,论文最终发表在了顶级的学术会议上。

那么,毕业出路呢?一个字:香!布朗 CS 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谷歌、Meta、苹果这些大厂抢着要。根据布朗大学 CareerLAB 2022-2023 届毕业生的数据报告,计算机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高达 $141,188,是所有专业里最高的。我身边一个CS专业的哥们儿,毕业直接拿了湾区一家明星初创公司的 offer,包裹总额接近20万美金。他说:“在布朗学 CS,你学到的不只是写代码,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这才是大厂最看重的。”

经济学(Economics):华尔街的“隐形”入场券

作为常春藤盟校,布朗的经济学专业自然是老牌劲旅。它不像沃顿商学院那样高调,但实力绝对是深藏不露,是通往华尔街和顶级咨询公司的“隐形”入场券。

布朗经济系的风格是: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这里的教授不只是在象牙塔里做研究,他们更关心如何用经济学模型解释真实世界。比如大名鼎鼎的 Emily Oster 教授,她用经济学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育儿和健康问题,写的书本本都是畅销书,她的课《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永远一座难求。她的研究告诉学生,经济学不是一堆复杂的公式,而是理解我们日常决策的强大工具。

布朗经济系为学生提供了三个不同的细分方向(Track):标准的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为读博做准备)、以及商业经济学。最后一个方向特别受国际生欢迎,因为它涵盖了金融、会计、组织行为学等更实用的课程,无缝对接金融行业的需求。2023年,高盛(Goldman Sachs)在布朗招聘的暑期实习生中,超过60%都来自经济学专业。

布朗强大的校友网络在金融圈尤其给力。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Jim Yong Kim)就是布朗毕业的。每年,学校都会举办各种针对金融行业的招聘会和校友分享会。我认识的一位学姐,就是在大三时通过校友内推,拿到了摩根大通的实习机会,毕业后顺利转正。她说:“在招聘季,你会发现面试官很可能就是几年前坐你隔壁的学长学姐,这种亲切感和信任度是其他学校比不了的。”

根据布朗官方数据,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是去往金融服务业和咨询业的最大群体,比例超过40%。像高盛、摩根士丹利、麦肯锡、贝恩这些顶级公司,每年都会来布朗“扫货”。虽然起薪数据不如CS那么惊人,但算上华尔街令人咋舌的年终奖,其“钱”景同样不可限量。

国际与公共事务(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未来的世界塑造者

如果你心怀天下,对国际关系、公共政策和全球发展充满热情,那么布朗的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Wat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绝对是你的圣地。

沃森研究所不是一个传统的院系,它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智库,汇集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大牛。在这里学习 IAPA 专业,你接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而是正在发生的全球议题。比如,沃森研究所的“战争成本”(Costs of War)项目,是全球研究美国反恐战争成本最权威的机构之一,其数据经常被《纽约时报》、BBC 等主流媒体引用。作为本科生,你完全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研究项目中,亲手处理数据,撰写报告。

这里的教授阵容堪称“神仙打架”。你可能昨天还在和美国前驻外大使讨论外交政策,今天就在和联合国的前高级顾问探讨发展援助的未来。沃森研究所经常邀请世界各地的政要、学者和活动家来做讲座。我记得有一次,巴西前总统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索(Fernando Henrique Cardoso)就作为驻校教授,开了一整个学期的研讨会,班上只有15个学生,可以和他面对面地深入交流。

IAPA 专业为学生提供了三个细分方向:发展(Development)、政策与治理(Policy & Governance)、安全(Security)。这种设置让你能够在一个广阔的领域里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焦点。此外,布朗在海外有丰富的学习项目,IAPA 的学生几乎都会利用大三的时间去日内瓦、伦敦或者开普敦等地学习一个学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真实的世界场景中。

毕业后,IAPA 的学生出路非常广。很多人会进入美国国务院、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也有人选择去顶级智库(如布鲁金斯学会)、非政府组织(NGO)或者跨国公司从事政策分析和战略咨询。2021年毕业的一位中国学姐,凭借在沃森的研究经历和海外实习背景,成功申请到了哈佛肯尼迪学院的研究生,现在正在为一家关注气候变化的国际基金会工作。

认知、语言和心理科学(CLPS):探索大脑的终极奥秘

这是一个听起来有点酷炫又有点神秘的领域,而布朗,正是这个领域的先驱和重镇。CLPS(Cognitive, Linguistic, and Psychological Sciences)系将认知科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致力于回答一个终极问题: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布朗的 CLPS 强在它的跨学科整合能力。不像其他学校把这几个学科分在不同的院系,布朗把它们放在一个“屋檐下”,鼓励学生和教授进行交叉研究。你想用计算机模型模拟语言学习的过程?没问题。你想通过脑成像技术研究决策时的心理活动?实验室设备随时向你开放。这种研究氛围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心理学的理论深度,又有计算和数据分析的硬技能。

本科生研究是 CLPS 的一大特色。布朗有一个叫做 UTRA(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ward)的奖学金,专门资助本科生在暑期跟随教授做全职研究。我认识一个主修认知神经科学的同学,他从大二开始就加入了 Steven Sloman 教授的实验室,研究人类的因果推理机制。到毕业时,他已经作为共同作者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这为他后来申请斯坦福大学的认知科学博士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专业听起来很学术,但就业前景却异常火爆。为什么?因为它培养的核心能力——理解用户思维、数据分析、人机交互——正是当前科技行业最需要的能力。很多 CLPS 的毕业生进入了科技公司,担任用户体验研究员(UX Researcher)、产品经理或数据科学家。谷歌、微软和一些AI初创公司尤其偏爱有CLPS背景的学生,因为他们能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设计出更人性化的产品。根据 LinkedIn 的数据追踪,近五年来,拥有认知科学背景的毕业生进入科技行业的比例增长了近30%。

特别提及:王冠上的明珠

除了上述这些常规专业,布朗还有两个“神级”项目,虽然不是人人都能企及,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彰显了布朗的独特魅力。

PLME(Program in Liberal Medical Education):这是全美最古老、最负盛名的本硕连读医学项目。高中生一旦被录取,就意味着同时获得了布朗大学本科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八年时间,你可以自由探索任何你感兴趣的本科专业(从哲学到艺术史都可以),没有任何必修的 Pre-med 课程压力,最后直升布朗医学院。这个项目的录取率常年低于3%,比哈佛、斯坦福的本科录取率还低,录取的都是学神中的学神。

Brown/RISD Dual Degree Program:布朗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双学位项目。五年时间,你将同时获得布朗的文学学士(A.B.)或理学学士(Sc.B.)学位,以及罗德岛设计学院(RISD,全球顶尖艺术设计学院)的艺术学士(B.F.A.)学位。这个项目是为那些既有严谨学术头脑又有奔放艺术创造力的“跨界奇才”准备的。想象一下,你上午还在布朗讨论康德的哲学,下午就在 RISD 的工作室里做雕塑。录取难度同样极高,每年全球只招收约20名学生。

聊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布朗的印象不再只是那句“我们没有必修课”了?

选择一所大学,就像选择一个未来的伙伴。你不能只被它“自由随和”的外表吸引,更要深入了解它的内在、它的强项、它能为你提供的独一无二的平台。布朗的 Open Curriculum 给了你一张空白的画布,而这些天花板级的专业,就是画廊里最顶级的颜料和画笔。

别再傻傻地以为“先进去再说”。在你的申请文书里,试着去展现你对某个特定领域的深刻理解和热情,告诉招生官你为什么想来布朗的 CS 系和最聪明的大脑合作,或者你希望如何在沃森研究所为解决全球贫困问题贡献一份力量。这样的你,才是一个真正了解布朗、配得上布朗自由精神的申请者。

去吧,打开这些院系的网站,看看他们的课程列表,查查那些让你心动的教授的研究方向。你的梦校之旅,从这一刻的深度探索开始,才算真正启程。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003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