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瑞大学,把留学生的安全感拉满了

puppy

一个人出国留学,心里难免有点慌吧?别担心,麦考瑞大学简直是把“安全感”这三个字刻在了骨子里!从深夜送你回家的校园巴士,到随时能找到人聊聊的心理支持,再到帮你搞定学习难题的“学霸天团”,它用各种贴心到爆的细节告诉你:放心来,我们罩着你!这篇文章会带你看看,麦考瑞是如何从学习、生活到心理健康,全方位给你一个踏实又温暖的留学体验的,看完你真的会觉得,原来留学也可以这么安心!

麦考瑞新生安全感速查手册
校园安保 (Campus Security): 24小时待命,紧急电话 (02) 9850 9999。任何时候觉得不安全,马上打!
校园穿梭巴士 (Shuttle Bus): 晚上在校园里免费接送,记得在官网查好最新的时刻表和路线。
心理咨询 (MQ Counselling): 免费且保密。感觉压力大、想找人聊聊?别犹豫,直接官网预约。
学习支持 (Learning Skills): 写论文没头绪,小组作业搞不定?这里有免费的workshop和一对一辅导。
紧急情况: 澳洲通用紧急电话 000 (警察、火警、救护车)。

哈喽,各位在 lxs.net 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门帮大家排雷探路的小编。

还记得你刚收到 offer 时那种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吗?一边憧憬着南半球的阳光沙滩,一边又忍不住在深夜里胡思乱想:一个人在陌生的国度,万一……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万一学习跟不上怎么办?万一晚上回家不安全怎么办?

这种感觉我太懂了。我刚来悉尼的时候,有一次在麦考瑞大学图书馆赶 due,一抬头,窗外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从图书馆到我住的公寓,要穿过一小片树林,再走十几分钟的路。说实话,当时心里真的有点发毛,脑子里已经上演了八百集惊悚片。我一边把书包背在胸前,一边把手机的紧急联系人调出来,那感觉,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就在我鼓起勇气准备“冲”出去的时候,旁边一个本地小姐姐看出了我的紧张,笑着拍拍我说:“Hey, are you heading to the station? You can take the shuttle bus, it's free and runs late.”

那一瞬间,我听到的不是“shuttle bus”,而是“安全感”这三个字。后来我才知道,这辆深夜里温暖的校车,只是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简称MQ)为学生们撑起的一把巨大保护伞的其中一角。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好好聊聊,MQ到底是怎么把留学生的安全感给拉满的,看完这篇,你可能会觉得,原来留学,真的可以这么安心。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走夜路了——焊在身上的物理安全感

咱们先从最实际的“人身安全”说起。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平平安安是所有美好留学生活的基础。

MQ的校园坐落在悉尼的North Ryde区,这里不像市中心那么喧嚣,更像一个安静的大学城,周边都是高科技园区和居民区,环境单纯,治安也相当不错。根据新南威尔士州犯罪统计与研究局(BOCSAR)的数据,Ryde地区的主要犯罪率,比如抢劫、入室盗窃等,常年低于悉尼的平均水平。但这不代表学校就掉以轻心了,相反,它在安保上简直是“细节控”。

首先就是我开头提到的那个“救星”——校园穿梭巴士(Campus Shuttle Bus)。这个服务简直是为“赶due人”和“夜归人”量身定做的。从下午到午夜,好几条线路的巴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宿舍楼、停车场和火车站之间循环运行。我特地去官网查了下,比如最受欢迎的线路之一,从下午3:30一直运营到凌晨12:30,每20分钟就有一班。你只需要在指定的站点等车,出示一下学生卡,就能安全地被送到目的地。司机大叔们都特别友好,看着车灯划破黑夜,稳稳地停在你面前,那种感觉,就像是家里人来接你下晚自习一样。

光有巴士还不够,MQ还配备了一支非常专业的校园安保团队(Campus Security)。他们可不是只会坐在监控室里的大爷,而是24小时/7天全天候在校园里巡逻的“守护神”。无论你在校园的哪个角落,只要觉得不对劲,或者需要帮助,都可以拨打他们的紧急电话 9850 9999。我有个朋友,有一次车在停车场爆胎了,天又快黑了,一个女生手足无措。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了安保电话,结果不到10分钟,两个安保小哥就开着巡逻车过来了,不仅帮她打了道路救援,还一直陪着她等到救援车来为止。她说,那一刻真的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更酷的是,学校还推出了一个叫“MQ Safe”的手机APP。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摆设,功能强大到让你惊叹。里面有个“Friend Walk”功能,你可以通过App实时把自己的位置分享给你信任的朋友,让他们在手机上“陪”你走回家。还有一个紧急警报按钮,一键就能把你的位置和求助信息发送给校园安保中心。它还会推送一些安全提醒,比如恶劣天气预警或者校园周边的突发事件。这简直就是把一个贴身保镖装进了你的手机里。

从明面上的穿梭巴士,到随时待命的安保团队,再到藏在手机里的智能保镖,MQ用一套立体的安防系统告诉你:放心大胆地去图书馆,去实验室,去享受你的校园生活,你的背后,有我们呢。

挂科?不存在的!“学霸天团”带你飞——稳如泰山的学习安全感

解决了人身安全,咱们再来聊聊另一个让无数留学生夜不能寐的“大魔王”——学习压力。

刚来澳洲,全英文的授课环境、完全不同的考核方式、动不动就几千字的essay、还有让人头秃的group project……这一切都可能让你瞬间从国内的学霸变成“学渣预备役”。那种害怕挂科、害怕对不起父母学费的焦虑感,是压在每个留学生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在MQ,这块石头有人帮你一起扛。学校建立了一整套堪称“豪华”的学术支持体系,目标只有一个:不让任何一个想努力学习的学生掉队。

你一定得知道PAL(Peer Assisted Learning Sessions)这个宝藏项目。翻译过来叫“同伴辅助学习”,说白了,就是“学霸带你飞”。学校会邀请那些在高难度课程中取得过优异成绩(通常是HD,也就是最高分)的学长学姐,来担任PAL的辅导员。他们每周会组织一小时的辅导课,但这不是老师上课那种填鸭式教学,而是像一个学习小组,大家一起讨论这周的难点、分析案例、研究过去的考题。我之前上过一门叫ACCG100的会计入门课,简直是我的噩梦。后来去参加了PAL,带领我们的学长把复杂的概念用特别生活化的例子讲得明明白白,还分享了他自己的笔记和复习技巧。据学校官方统计,长期参加PAL的学生,期末成绩平均比不参加的学生高出10-15分。这15分,可能就是从挂科到及格,或者从Credit到Distinction的飞跃啊!

如果你是被论文折磨得死去活来,那一定要去“骚扰”Writing Centre(写作中心)的老师。无论你是对论文结构没头绪,还是语法错误一大堆,甚至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引用文献,都可以预约他们的免费一对一辅导。每次辅导大约25分钟,老师会非常有耐心地帮你分析问题,给你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他们不会帮你代写,但会教你“渔”,让你真正掌握学术写作的技巧。我身边有个同学,一开始写essay只有P(Pass,及格分),去了几次写作中心后,期末大论文拿到了D(Distinction,优良),那种成就感,比什么都重要。

除了写作,数学和统计也是很多文科生的痛点。别怕,MQ还有个Numeracy Centre(数学学习中心),专门拯救你的数学焦虑。无论是基础的数学概念,还是复杂的统计软件操作,这里的老师都能帮你搞定。

这些支持服务就像是游戏里的“辅助”,在你快没血的时候,及时给你加上各种buff。它给你的安全感在于,你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无论遇到什么学习上的难题,总有地方可以求助,总有人愿意拉你一把。这种“我能搞定”的底气,是安心学习的最大前提。

心里的小乌云,也有地方可以安放——无微不至的心理安全感

留学生活,从来不只是学习。远离家乡和亲人,面对文化冲击、语言障碍和社交压力,心里难免会积压一些“小乌云”。很多时候,这种情绪上的困扰,比挂科更折磨人。

MQ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心理健康支持上,也做得相当到位。学校的Student Wellbeing部门就像一个温暖的“情绪加油站”,提供一系列免费、保密的服务。

核心服务就是MQ Counselling(心理咨询)。这是一项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的一对一服务。我知道,很多中国学生可能会觉得“看心理医生”是件很严重、甚至有点丢人的事。但在这里,这就像感冒了去看医生一样正常。你可以因为任何事情去预约咨询,比如感觉压力太大、失眠、想家、和朋友闹矛盾、对未来感到迷茫……任何让你觉得不舒服的情绪,都可以找他们聊聊。

整个过程是完全保密的,你的任何信息都不会透露给父母、老师或任何人。咨询师们都非常有经验,很多还有跨文化背景,特别能理解留学生遇到的独特挑战。我有个朋友,刚来的时候因为性格内向,很难交到朋友,感觉特别孤独,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出国的决定。后来她预约了心理咨询,咨询师没有给她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倾听,然后引导她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鼓励她去参加学校的社团。几周后,她在羽毛球社团找到了球友,整个人都开朗了。她说:“感觉心里堵着的东西,被专业的人轻轻地梳理开了。”

根据学校的数据,每年有数千名学生使用这项服务,满意度非常高。通常,学校会提供短期咨询,一般是6次左右的免费session,对于大多数常见的适应性问题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如果需要更长期的帮助,他们也会帮你转介到校外的专业机构。

除了心理咨询,Student Wellbeing还常年举办各种工作坊(workshop),主题都特别实用,比如“如何克服拖延症”、“正念与减压”、“如何建立健康的睡眠习惯”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免费的,氛围轻松,还能认识新朋友。学校还会积极参与像“R U OK? Day”这样的全国性心理健康活动,在校园里设置小摊位,发发小零食,鼓励大家关心身边的朋友,创造一个积极、开放的社区氛围。

这种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传递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你的情绪是重要的,你的感受是被看见的。当你知道无论自己开心还是难过,都有一个专业、温暖的港湾在背后支持你时,那种踏实感,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留学不孤单,这里就是你的另一个家——无处不在的生活与社交安全感

安全感,最终的落脚点,是“归属感”。如果一个地方让你觉得格格不入,那么即使再安全、再先进,你也很难感到安心。

MQ深谙此道,从你踏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就在努力帮你建立这种归属感。每年开学前的O-Week(迎新周),与其说是介绍学校,不如说是一场盛大的“破冰派对”。整个校园变成了游乐场,有免费的BBQ、乐队表演、电影放映,还有最重要的“社团招新日”(Clubs Day)。

MQ有超过140个学生社团和俱乐部,这绝对是官方数据!从“中华青年联合会”这样的文化社团,到舞蹈社、电竞社、潜水俱乐部,再到各种学术和职业发展相关的社团,简直是琳琅满目。在这里,你总能找到和你“臭味相投”的一群人。加入一个社团,意味着你不仅找到了兴趣伙伴,更找到了一个信息交流、互帮互助的小社区。很多留学生的第一个朋友、第一个学习小组伙伴,都是在社团里认识的。

除了帮你交朋友,学校在生活上也操碎了心。比如住宿,学校不仅有自己的学生公寓,还提供校外租房的指导和建议,帮你避开租房市场上的各种“坑”。他们的官网上甚至有专门的数据库,列出经过审核的房源信息,大大降低了新生被骗的风险。

更长远的安全感,来自于对未来的确定性。MQ的Career and Employment Service(职业与就业服务中心)就是帮你规划未来的“神队友”。他们提供从修改简历、模拟面试,到职业规划咨询的全套服务。每年还会举办大型的招聘会,把Google、Deloitte、PwC这些大公司的招聘官直接请到校园里来。我参加过他们一个修改简历的workshop,老师会逐字逐句地帮你分析,告诉你如何用“STAR原则”来突出自己的优势。这种实打实的帮助,让你觉得毕业不是失业,未来是清晰可见的,这种对未来的掌控感,是安全感的最高形态。

从让你找到朋友的社团,到帮你搞定住宿的办公室,再到为你未来铺路的就业中心,MQ像一个大家长,方方面面都替你考虑到了。它在告诉你:你不是来这里“流浪”的,你是来这里生活的,这里,就是你的另一个家。

好了,聊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到,麦考瑞大学的安全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由深夜里的一班校车、一次耐心的学术辅导、一场温暖的心理咨询和无数个帮你融入的社团活动,一点一滴构建起来的。

留学这条路,从来不是让你一个人扛的。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会迷茫,会想家,会自我怀疑。这都太正常了。但请你一定记住,当你觉得撑不下去的时候,大胆地去敲那些写着“Support”、“Wellbeing”、“Advising”的门,门后边,总有一群专业又友善的人在等着你呢。

别怕麻烦,别觉得不好意思。学会求助,是留学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能,也是最聪明的选择。因为你交的学费里,早就包含了这一切。善用这些资源,让它们成为你乘风破浪的底气,这才是留学最酷的样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002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