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读港大?这些王牌专业必须知道

puppy

港大是不是你的梦校呀?先别急着激动,选专业这件大事想好了吗?我们都知道港大的金融、法律、医学是王牌,但你知道这些“神仙专业”到底有多卷,面试都会问些什么“死亡问题”吗?比如,被誉为“亚洲第一”的牙医专业,除了成绩好,还需要哪些软实力?而看起来高大上的环球商业管理,是不是真的适合每个人?别慌,这篇文章就是你的“内部情报”,带你深入扒一扒港大最值得读的几个专业,从课程特色到申请秘籍都给你说明白,帮你精准定位,少走弯路!

申请港大王牌专业,这些心里话先听听
别只看排名和“钱”景:热门专业不等于你的“天命”。“卷”到最后发现不适合,那几年的青春成本太高了。
面试才是真正的战场:成绩只是入场券。港大的面试官想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有思想、有热情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机器。
软实力比你想象中重要:沟通能力、同理心、领导力……这些听起来很“虚”的词,在面试和未来的学习中,是实打实的硬通货。
信息搜集能力是第一关:这篇文章是个引子,但真正的申请高手,会把官网翻个底朝天,会去LinkedIn上找学长学姐“取经”。你的申请季,从现在就开始了。

上周在咖啡馆,旁边桌坐了两个穿着高中校服的女生,面前摊着一本厚厚的港大 prospectus(课程宣传册)。一个女生指着“金融”“环球商业”那几页,语气里满是向往和焦虑:“天啊,这些专业看起来都好厉害,但感觉哪个都好难进,我到底该怎么选?”

另一个女生托着腮,长叹一口气:“我妈就认准了港大的医科和法律,说毕业就是金饭碗。可我一想到要背那么多东西,还要面试,头都大了。”

听到她们的对话,我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没错,香港大学(HKU),这所亚洲顶尖学府,是多少同学心中的“梦校”。但光有梦想的热情还不够,选专业这件决定你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人生路径的大事,才是真正考验你的第一关。

大家都知道港大的金融、法律、医学是“王牌中的王牌”,但这些“神仙专业”到底有多卷?面试官会问出怎样让你大脑宕机的“死亡问题”?今天,作为你们的“情报员”学长,我就带大家深入扒一扒港大那些最值得读、也最难进的王牌专业,把课程特色到申请秘籍都给你说明白,帮你精准定位,少走弯路!

亚洲第一,拔颗牙都像在印钞机上工作:牙医学士

咱们先聊个最“硬核”的。你知道在2023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里,港大哪个专业最牛吗?不是金融,不是法律,而是牙医——全球第三,亚洲第一,连续多年霸榜的存在。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从港大牙医学院毕业,你拿到的不仅仅是一纸文凭,更是一张通往“金领”人生的特快列车票。根据香港本地的薪酬数据,牙医毕业生刚入职政府机构,起薪就能达到每月6万多港币,私人执业的话,收入更是上不封顶。这吸引力,简直了。

正因为如此,它的录取门槛也高得令人发指。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以香港本地高考(DSE)为例,2023年,牙医专业的录取分数中位数是46分(满分49分,按最佳6科算)。对于国际学生,IB成绩普遍要求43-45分(满分45),而且生物、化学这类理科科目必须是HL(高级水平)且接近满分。每年在全球只招个位数甚至更少的非本地生。

光成绩好就够了吗?天真了!牙医专业的面试才是真正的“大逃杀”。它采用的是一种叫做MMI(Multiple Mini Interviews,多站式迷你面试)的形式。你会在不同房间里轮流接受不同面试官的“拷问”,每站只有短短几分钟。

一位成功上岸的学姐分享过她的“惊魂”经历。其中一站,面试官让她看一段视频,内容是一个紧张不安的病患在和医生沟通。看完后,面试官问她:“你认为这位病患在担心什么?如果你是那位医生,你会如何调整你的沟通方式?” 这考验的根本不是你的学术知识,而是你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

还有一站更绝,桌上放着一堆橡皮泥和牙签,要求她在规定时间内捏出一个指定的牙齿模型。这不仅考验你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更是在测试你在压力下的稳定性和精细操作能力。毕竟,牙医是个精细活,手一抖可能就是一场医疗事故。

所以,想申请港大牙医?问问自己三个问题:

1. 你有近乎完美的理科成绩吗?

2. 你是否真心热爱与人打交道,有足够的耐心和同理心去安抚一个牙痛到哭的病人?

3. 你的动手能力强吗?有没有做过一些需要精细操作的爱好,比如模型、乐高或者画画?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可以向这个“王牌中的王牌”发起挑战了。

人均“商界精英”预备役:工商管理学学士(环球商业管理)

如果说牙医是技术流的巅峰,那环球商业管理(Global Business)就是精英范儿的代表。这个专业通常被缩写为GBus,隶属于港大经管学院的BBA(IBGM)国际商业及环球管理课程下,是港大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商科专业,没有之一。

它的“高贵”体现在哪里?首先是生源。每年只招收大约20-30名学生,能进去的都是学霸中的学霸。2023年JUPAS的录取分数中位数高达45分,IB成绩要求也基本是43分以上,堪比牙医。

其次是它的课程设计。GBus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和普通BBA的学生区分开来,拥有自己专属的核心课程。最大的亮点是,项目与美国南加州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有深度合作,学生会有整整一年的时间在这两所顶尖商学院交换学习。这意味着,你的同学不仅是港大的精英,未来还会有一群来自全球顶级商学院的校友。

课程非常强调实战。各种各样的Case Competition(案例分析大赛)是家常便饭。你可能这周还在为某个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策略挑灯夜战,下周就要飞去另一个国家参加比赛,和全球的商科学生同台竞技。这种高强度的训练,让GBus的毕业生备受顶级投行、咨询公司的青睐。

那么,听起来如此高大上的专业,面试会问什么呢?别以为只是聊聊你为什么想学商科那么简单。

“最近中美贸易摩擦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什么影响?如果你是一家科技公司的CEO,你会如何调整你的采购策略?”

“我们给你3分钟时间,向我们推销你手中的这支笔。”

“请分享一个你领导团队完成一个复杂项目的经历,其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的?”

看到了吗?面试官想找的,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学生,而是一个具备商业嗅觉、逻辑思维、领导潜力和强大表达能力的未来商业领袖。他们想看到你对商业世界的真实兴趣和独立思考,而不是一堆从教科书上背下来的理论。

一位就读于该专业的学长坦言,这个专业确实光环满满,但压力也巨大。你的同学可能有人在高中就创办了NGO,有人手握好几个商业比赛大奖,每个人都能量满满。如果你只是因为觉得它“高大上”而申请,进去后发现自己对商业并不感冒,或者不喜欢高强度的社交和竞争,那会非常痛苦。

所以,申请GBus前,不妨做个自我评估:你享受团队合作和竞争吗?你对瞬息万变的商业新闻有持续的热情吗?你具备在高压下清晰表达观点的能力吗?这个专业,适合那些天生就渴望在商业世界里乘风破浪的“野心家”。

通往中环律所的精英之路:法学学士

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法律行业一直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港大法律学院,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法学院,自然是无数有志于成为律师、大律师的学生的梦想殿堂。在2023年QS学科排名中,港大法律位列全球第21位,其实力不言而喻。

想进港大法律系,成绩同样是硬道理。JUPAS收生分数中位数稳定在39-40分,对英文单科的要求尤其高。国际课程方面,IB 40分以上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分数。

但法律专业考核的,远不止于此。它的面试,极其考验你的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面试通常是小组讨论形式。面试官会抛出一个极具争议性的社会议题,比如:“你是否支持在香港推行安乐死合法化?”或者“社交媒体平台是否有责任为其平台上的虚假信息负责?”

你需要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构建自己的论点,并用清晰、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并作出有力的回应或反驳。面试官观察的,不仅仅是你说了什么,更是你如何说,以及你如何与团队成员互动。那种咄咄逼人、不给别人说话机会的“杠精”,或者全程沉默、毫无贡献的“隐形人”,都会被第一时间淘汰。

一位成功被录取的同学分享说,面试的关键不是要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因为这些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展示你分析问题的能力——你能否从不同角度(法律、道德、社会影响)看待问题?你的论证过程是否严谨?你是否能尊重并有建设性地回应不同意见?

港大法律的课程挑战也很大。香港实行的是普通法系,这意味着你需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案例判决书。一个案子动辄几十上百页,对阅读能力和信息抓取能力是极大的考验。此外,Mooting(模拟法庭辩论)是每个法律生的必修课,你需要像真正的律师一样,准备法律文书,进行法庭陈述,接受“法官”(通常是教授或真正的法官)的质询。

毕业后,想在香港执业,还必须完成为期一年的PCLL(法学专业证书)课程。港大法律的毕业生在申请PCLL时有天然的优势。之后,你可以选择成为一名Solicitor(事务律师),在律所工作;或者挑战成为一名Barrister(大律师),独立执业,出庭辩护。

这条路,严谨、辛苦,但回报同样丰厚。它适合那些逻辑严密、热爱思辨、追求公平正义,并且不畏惧海量阅读和公开辩论的同学。

悬壶济世的理想与现实:内外全科医学士

最后,我们来谈谈港大最负盛名,也最具情怀的专业——内外全科医学士(MBBS)。在香港,医生是社会地位最高、也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港大医学院百年的历史,培养了无数医学界的泰斗,包括我们的“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的父亲钟世藩先生。

录取难度自然是天花板级别。JUPAS录取分数中位数常年维持在43-44分,对申请者的理科背景和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六年制的课程,学习强度极大,需要学生有超强的毅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和牙医专业一样,医学院的面试也采用MMI形式,全面考察申请者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潜质。

面试题目可能包括:

“一位病人被诊断出绝症,但他家人要求你对他隐瞒病情。你会怎么做?”(考验你的医学伦理和沟通)

“你如何应对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和未来工作中的高强度?”(考验你的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请向一位只有8岁的小朋友解释什么是‘病毒’。”(考验你的同理心和化繁为简的表达能力)

港大医学院的面试官,想看到的是你身上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们需要确认,你选择学医,是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的追求,而不仅仅是为了那份高薪和体面的工作。

一位医学院的在读生说,学医的苦,是外人难以想象的。当别的专业的同学在享受大学生活时,他们可能在解剖室里待到深夜;当别人在放假旅行时,他们可能在医院里实习,见证着生离死别。这是一个需要奉献精神的专业,光环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如果你有一个悬壶济世的梦想,不畏惧挑战和艰辛,并且具备强大的同理心和科学探究精神,那么港大医学院会是你实现理想的最佳平台。

聊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港大的这些“神仙专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实,选择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别被“王牌”两个字绑架了。在按下申请按钮之前,花点时间,安安静静地问问自己:

我到底喜欢什么?

我擅长什么?

我未来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找到那个能让你眼睛放光、愿意为之奋斗五六年的领域,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王牌专业”。祝你,在申请的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最终拿到梦校的录取通知书!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194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