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包行李的核心误区与正解 |
|---|
| 误区一:把美国当成一个地方,按“美国天气”打包。 正解:精准定位到你去的城市,甚至要了解城市内部的微气候(比如旧金山)。美国不同区域的气候差异,比中国黑龙江到海南的差异还大。 |
| 误区二:带满一年四季的衣服,生怕缺了哪一件。 正解:带好你落地后当季 + 下一个季节初的衣服即可。其余的完全可以,也更建议在当地购买,特别是大件的冬装,打折季价格超香。 |
| 误区三:追求数量,疯狂塞满两个大箱子。 正解:质量远比数量重要。从国内带几件高品质、版型适合自己的核心单品(比如一件好的羊绒衫、一条百搭的牛仔裤),T恤、卫衣这类基础款,美国遍地都是,便宜又好穿。 |
哈喽,各位即将在lxs.net开启新篇章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学长/学姐小编。今天咱们来聊一个每年新生群里都会吵翻天的话题——去美国留学,到底该带短袖还是羽绒服?
这绝对是个灵魂拷问。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的朋友Alex,一个来自广州的阳光大男孩,当年满怀憧憬地飞往波士顿。他的两个大箱子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T恤、短裤和一件他认为“应该足够了”的薄夹克。毕竟,那是八月底,广州还热得像个蒸笼。
结果呢?落地波士顿,夏末的凉风已经让他有点措手不及。等到了十月,气温骤降,妖风四起,看着本地同学纷纷套上厚外套甚至薄羽绒,穿着薄夹克在风中瑟瑟发抖的Alex,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落地就懵圈”。他最后悔的,就是没听劝,带一件真正的冬衣。那个周末,他花了一大笔“计划外”的美金,冲进商场买了一件厚实的羽绒服,才算“活”了下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打包行李这事,千万不能想当然!
美国实在太大了,大到气候复杂得像个“联邦制国家”。你以为的美国,可能是加州电影里的阳光沙滩,但实际上,你去的可能是每年积雪能埋掉半个车轮子的“雪城”锡拉丘兹。所以,别再问“去美国该怎么穿”,咱们得精准打击,聊聊“去美国XX区域/XX城市,到底该怎么穿”。
来,搬好小板凳,小编这就按美国留学生最集中的几大区域,手把手帮你分析,让你告别纠结,轻松打包!
美国东北部:羽绒服是你“保命”的装备 (代表城市:纽约、波士顿、费城)
如果你要去的是新英格兰地区或者纽约、费城这些地方,恭喜你,你将体验到最原汁原味的“四季分明”,尤其是那个漫长、寒冷且多雪的冬季。
这里的冬天可不是开玩笑的。从11月开始,寒意就逐渐逼近,12月到次年2月是严冬的核心时段。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波士顿的年平均降雪量能达到49英寸(约124厘米),而像布法罗(水牛城)这样的城市更是常年位居全美“雪城”榜首。2023年冬季的一场暴风雪,就让纽约部分地区24小时内降雪超过30英寸。
这里的冷是“魔法攻击”——湿冷加大风。体感温度经常比实际温度低得多。一件普通的夹克在这里的冬天,约等于“裸奔”。
打包清单(从国内带):
- 高品质羽绒服(1件): 这是你的“盔甲”,必须有!最好是长款、防水防风、填充量高的。国内的波司登等品牌现在做得非常好,版型也更适合亚洲人,可以考虑带一件过来。当然,如果你预算充足,来美国买Canada Goose, Moncler, The North Face的选择也很多。
- 秋衣秋裤/保暖内衣(2-3套): 别笑,这是尊严!美国人虽然室外穿得少,但室内暖气足。可你总有在室外行走、等公交的时候。Uniqlo的Heattech是神器,但国内买好带过来更方便。
- 防水雪地靴(1双): 冬天融雪后,路上又湿又滑又脏,一双防水、防滑、保暖的雪地靴太重要了。UGG虽然时尚,但很多款式不防水,更推荐Sorel, Columbia这类品牌的专业雪地靴。
- 毛衣/羊绒衫(2-3件): 作为中间层,保暖又舒适。国内买的羊绒衫性价比超高。
当地购物建议:
黑五(11月底)是购买冬装的最佳时机!The North Face, Columbia, Patagonia这些户外品牌会有惊人折扣。另外,像T.J. Maxx, Marshalls, Burlington这样的折扣店,是淘大牌外套的好地方,但需要耐心和运气。
中西部:欢迎来到“风城”和“雪国” (代表城市:芝加哥、安娜堡、麦迪逊)
如果你觉得东北部已经够冷了,那中西部的大佬们可能会微微一笑。这里的冬天,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大的特点就是——风!大!
芝加哥“风城”的外号名不虚传。冬季,来自密歇根湖的寒风能穿透你的骨髓,体感温度(Wind Chill)轻松达到零下20-30摄氏度。2019年初的极地涡旋,曾让芝加哥的体感温度一度跌破零下45摄氏度,比南极还冷!学校停课,整个城市近乎停摆。
五大湖区的“大湖效应”也带来了惊人的降雪量。所以,中西部留学的你,穿衣法则只有一个:把自己裹成一个球,并且保证这个“球”是防风的。
打包清单(从国内带):
- 防风!防风!防风的羽绒服/派克大衣(1件): 比起单纯的保暖,防风性能在这里更为重要。带帽子的款式能更好地保护你的头和脸。
- 抓绒衣/Fleece(1-2件): 极佳的中间保暖层,轻便又暖和。迪卡侬或者优衣库的抓绒衣性价比很高。
- 能护住耳朵的帽子、围巾、手套: 这三样是出门必备的“救命三件套”,缺一不可。特别是手套,最好是能触屏的,不然在室外想回个微信,手会瞬间冻僵。
当地购物建议:
中西部的购物选择同样丰富。除了黑五,劳动节(9月初)、哥伦布日(10月)等小长假也常常有不错的折扣。可以关注一下当地的Outlets(奥特莱斯),品牌和折扣力度都非常可观。
西海岸:一个“国家”,三种活法
西海岸简直是气候的“万花筒”。从南到北,开车一天,仿佛穿越了三个季节。所以,去西海岸的同学,打包前一定要搞清楚你到底去的是哪个“加州”或哪个“海岸”。
南加州 (SoCal):阳光、沙滩和你的人字拖 (代表城市:洛杉矶、圣地亚哥)
这里就是大家印象中的“美国”。一年300多天的大晴天,气候干燥,阳光充足。夏天热,但基本不怎么下雨。冬天也不冷,白天穿一件卫衣或薄外套足矣。
但是!南加州最大的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巨大!白天在太阳下可能热到穿吊带,太阳一落山,气温能“duang”地一下掉个10-15摄氏度。我一个在UCLA的朋友,夏天日常就是T恤短裤,但车里永远备着一件Hoodie(连帽卫衣),就是为了应对早晚的凉意。
打包清单:
- T恤、短袖、吊带(带足!): 这是你的日常主力。
- 连帽卫衣/薄外套/牛仔夹克(2-3件): 应对温差的利器,利用率极高。
- 好看的泳衣、太阳镜、人字拖: 去海边浪的标配。
- 一件厚一点的外套: 比如冲锋衣或者轻薄羽绒服,用于冬天或者去山区、国家公园玩。
羽绒服?基本用不上。除非你特别怕冷,或者计划冬季去优胜美地、大熊湖这些地方玩雪。
北加州 (NorCal):旧金山的雾和永远的“乱穿衣” (代表城市:旧金山、伯克利)
马克·吐温有句名言(虽然可能不是他说的):“我经历过最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天。” 这话一点不夸张。旧金山湾区的气候非常奇特,夏天被海雾笼罩,常年温度在15-22摄氏度之间徘徊,风还特别大。
在这里,最经典的穿搭方式就是“Layering”,也就是层次穿搭法。街上经常能看到里面穿T恤,中间套卫衣,外面再加一件夹克的人。因为可能你早上出门还穿着外套,中午太阳出来热到只剩T恤,下午雾一来又得把外套穿上。
打包清单:
- 核心是各种“中间层”: 卫衣、毛衣、开衫、抓绒衣。
- 防风夹克/冲锋衣(必备!): 旧金山的风不是盖的,一件好的防风外套能极大提升你的幸福感。
- 轻薄羽绒服/棉服(1件): 冬天还是需要的,但不需要东北部那种“米其林”级别的。
短裤和吊带?带几件,但利用率可能远不如你在南加的同学高。
太平洋西北 (PNW):西雅图的雨,永不停歇? (代表城市:西雅图、波特兰)
欢迎来到“雨都”。这个区域以连绵不绝的小雨和阴天著称。从秋季到春季,天空大部分时间是灰色的。这里的冬天不算特别冷,气温很少到零下,但因为潮湿,体感会比较阴冷。
在这里生活,最重要的单品不是羽绒服,而是一件好的防水外套。
打包清单:
- 防水冲锋衣(Gore-Tex材质为佳): 你的第二层皮肤。当地人很少打伞,基本都是靠冲锋衣的帽子走天下。
- 防水的鞋子: 比如Dr. Martens的马丁靴,或者Timberland的大黄靴,能让你的双脚在雨季保持干爽。
- 速干的衣物: 因为总是阴天,衣服不容易干。
厚重的羽绒服需求不大,一件轻便保暖的内胆(比如优衣库的轻羽绒)搭配冲锋衣,就足以应对大部分冬季天气了。
南部:空调、短裤和防蚊水 (代表城市:休斯顿、迈阿密、亚特兰大)
如果你要去德州、佛州、佐治亚这些南部地区,那么打包逻辑就完全反过来了。这里的夏天漫长、酷热且极其潮湿。根据Weather.com的数据,休斯顿夏季的平均湿度经常在90%以上,出门就像走进了桑拿房。
但神奇的是,室内又是另一个世界。美国的空调开得像不要钱,商场、教室、图书馆的冷气能把你冻感冒。所以,在南部生活,你要应对的不是自然界的冬天,而是“人造冬天”。
打包清单:
- 所有夏天的衣服: T恤、短裤、裙子,有多少带多少。材质上选择纯棉、亚麻等透气吸汗的。
- 薄开衫/卫衣/空调衫(随身携带!): 这是你在室内生存的法宝。一定要养成随身带一件薄外套的好习惯。
- 雨具: 南部夏季常有雷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把折叠伞很实用。
羽绒服?除非你要去阿拉斯加过圣诞,否则它在你的衣柜里大概率会一直处于“全新带吊牌”的状态。
好了,分析了这么多,其实核心思想很简单:
别再问“去美国带什么”,而是问“我去XX大学(位于XX城市)该带什么”。 在出发前,花十分钟,Google一下你所在城市的历史天气数据,看看当地人发的照片,甚至去学校的Reddit论坛或中国学生会群里问一句,比你在这里瞎猜要靠谱一百倍。
你的行李箱空间是极其宝贵的,别让那些永远穿不上的衣服,占用了本可以装下家乡味道、家人照片或者专业书籍的空间。记住,你的行李箱,装的不是一堆衣服,而是你对新生活的第一份从容和自信。准备好了吗?祝你落地顺利,开启精彩的留学生活!
P.S.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学校的名字和你的打包经验,给未来的学弟学妹们指条明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