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法国高商是就业天花板?

puppy

嘿,正在纠结留学的你,是不是也常听人说法国高商是“就业天花板”?这可不是随便吹的,背后全是硬核干货!想想看,当别人还在海投简历时,你已经通过学校安排的硬核实习,一只脚踏进了奢侈品、金融或咨询大厂。更别提那个传说中无敌的校友网(Réseau)了,学长学姐遍布全球名企,关键时刻真的能帮你内推一把。高商到底是怎么把理论、实践和人脉这三样宝贝无缝打包,直接把你送到名企面前的?想知道这个秘密,就赶紧往下看吧!

学校 2023 FT管理学硕士排名 毕业三个月就业率 平均起薪(2022届) 王牌领域
HEC Paris (巴黎高等商学院) 全球第 1 98% 约 €67,000 战略咨询、金融、奢侈品管理
ESCP Business School 全球第 4 98% 约 €62,000 跨国管理、咨询、市场营销
ESSEC Business School 全球第 5 97% (6个月内) 约 €65,000 奢侈品管理、金融、酒店管理

嘿,我是 lxs.net 的小编。最近跟一个学弟Leo聊天,他去年刚从国内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现在正在“海投”简历,每天焦虑得不行。他说自己投了上百份简历,收到的面试邀请却寥寥无几。与此同时,他一个在法国读高商的朋友Sophie,人还没毕业,就已经手握LVMH(路威酩轩集团)的正式Offer了。

Leo特别不解地问我:“法国高商到底有什么魔力?为什么感觉他们找工作就跟开了挂一样?”

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屏幕前很多正在规划留学的你心里的疑问。今天,咱们就来深扒一下,为什么法国高商(Grandes Écoles de Commerce)会被那么多人称为“就业天花板”。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背后藏着一套让你“毕业即就业”的精密系统。

实习?不,这叫“准员工”体验卡

在聊法国高商之前,我们先得颠覆一个概念:实习。在你印象里,实习是不是就是暑假找个公司,打打杂,学点皮毛,简历上多一行字?但在法国高商,实习是课程的一部分,是硬性规定,而且是那种能直接把你送进大厂的“硬核”实习。

法国高商最出名的就是它的“间隔年”(Année de Césure)制度。通常在GE项目(大学校项目)的第一年和第二年之间,学校会鼓励甚至要求学生用一整年的时间去企业实习。这不是一个暑假,而是两个长达6个月的实习。这意味着什么?你将以一个近乎全职员工的身份,深度参与公司的核心项目。

我认识一个在ESSEC读管理学硕士(MiM)的学姐,她的间隔年实习,第一份去了巴黎欧莱雅做产品经理助理,第二份直接飞到新加坡,在波士顿咨询(BCG)做助理顾问。她告诉我,在欧莱雅的半年,她跟进了一款新粉底液从市场调研到包装设计的全过程,甚至还参与了KOL的推广策略。在BCG,她跟着团队给东南亚一个大型零售商做数字化转型项目,每天接触的都是企业C级别的高管。

你敢信吗?这些经历可不是“打杂”能换来的。因为实习期足够长,公司愿意投入资源培养你,让你真正地“干活”。这样一来,你不仅积累了实打实的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你用一年的时间向两家顶级公司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最后的“毕业实习”(Stage de fin d'études)就更关键了,这基本上就是一份全职工作的超长试用期。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在自己最心仪的公司完成这个实习,而企业也乐于从中挑选最优秀的人直接发Offer。根据HEC Paris 2023年的就业报告,有接近40%的学生最终留在了他们的实习公司。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一切——实习不再是求职的敲门砖,它本身就是求职通道。

那个传说中的“Réseau”,到底有多神?

如果你跟任何一个法国高商的毕业生聊天,他们一定会提到一个词——Réseau。翻译过来就是“人脉网络”或“校友网”。但这个词在法国的份量,远比我们通常理解的“校友关系”要重得多。

法国社会非常看重圈子文化,而高商就是帮你进入顶级职业圈子的那张门票。HEC的校友会有超过70,000名成员,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ESSEC和ESCP的校友网络也都在6万到8万人的规模。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愿意为你伸出援手的资源库。

这个Réseau是怎么运作的呢?它不是你想象中那种功利性的“拉关系”。它更像一个基于共同身份认同的互助社群。学长学姐们普遍认为,帮助学弟学妹是理所应当的责任,因为他们当年也是这么被帮助过来的。

举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在里昂商学院(EMLYON)读金融的同学,想进摩根大通(J.P. Morgan)在伦敦的投行部。他通过学校的校友数据库,找到了一个在J.P. Morgan工作的校友。他发了一封非常诚恳的邮件,简单介绍了自己,并希望能有15分钟的时间向学长请教一下行业情况和面试经验。

结果呢?学长不仅爽快地答应了,还在电话里给了他很多内部的建议,比如团队最近在关注什么业务,面试官可能会喜欢什么样的候选人。聊完之后,学长觉得这个学弟很不错,主动说:“你把简历发我吧,我帮你内推一下。”

就这样,他的简历绕过了HR的第一轮筛选,直接到了部门经理手里,最终成功拿到了面试机会。这就是Réseau的力量。它不能保证你一定能拿到Offer,但它能给你一个公平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往往是千金难买的。

学校也会不遗余力地帮你拓展Réseau。各种校友返校日、行业分享会、企业招聘会……几乎每周都有。在ESSEC,有些热门的企业,比如LVMH,会专门为ESSEC的学生开设宣讲会和鸡尾酒会,来的都是公司高管和HRD。这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能让你在正式投递简历前,就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程不是纸上谈兵,是拉着企业一起“玩真的”

法国高商的课程设置,突出一个词:实用。教授们很多本身就是企业高管或者资深顾问,他们带来的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来自一线的真实案例。

你上的可能不是“市场营销学原理”,而是一门叫“与欧莱雅共创美妆未来”的课。在这门课上,欧莱雅的高管会直接给你出一个课题,比如“如何为Z世代打造一款全新的环保概念护肤品?” 你需要和同学组队,像一个真正的咨询公司一样,做市场调研、用户访谈、制定产品策略和营销方案,最后直接向欧莱雅的品牌经理做Presentation。

这种项目制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在高商里是家常便饭。它最大的好处是什么?你学到的知识是“活”的。你不再是死记硬背SWOT分析的四个字母,而是在真实商业场景中去运用它,去理解它的局限性,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你的期末报告,可能就是一份能直接打动企业决策者的商业计划书。

各大高商还和顶级企业设立了各种“教席”(Chair)。比如ESSEC的“LVMH奢侈品品牌管理教席”,能进入这个方向的学生,可以说是半只脚踏进了奢侈品行业。他们不仅有专属的课程,还有机会去LVMH旗下的品牌(比如Dior、Louis Vuitton)进行实地考察,听CEO分享品牌战略,甚至参与到品牌的实际项目中去。

这种产学研的深度绑定,让高商的教育和市场需求之间几乎没有缝隙。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根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2023年的全球管理学硕士排名,法国高商占据了前十名中的五个席位,其中HEC Paris更是连续多年位居榜首。这个排名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职业发展”,这足以证明高商的培养模式得到了全球雇主的高度认可。

奢侈品、咨询、金融:顶级行业的“定向输送基地”

为什么说法国高商是“就业天花板”?因为它能把你送去那些最难进、薪水最高、发展前景最好的行业。

首先是奢侈品行业。法国是全球奢侈品的心脏,LVMH、开云(Kering)、爱马仕(Hermès)这些巨头的总部都在巴黎。法国高商和这些公司的关系,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高管到中层,奢侈品公司里充斥着高商的毕业生。他们天然地更信任自己的校友。每年,LVMH等集团都会专门给HEC、ESSEC这些学校开放专属的招聘通道。想进奢侈品行业,来法国读高商,绝对是最高效的路径。

其次是战略咨询。麦肯锡(McKinsey)、波士顿咨询(BCG)、贝恩(Bain),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BB,是所有商科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而法国高商,尤其是HEC,是MBB在欧洲大陆最重要的目标院校之一。HEC 2023年的就业报告显示,高达41%的毕业生进入了咨询行业。这个比例高得惊人。为什么?因为高商的案例教学、小组作业和密集的演讲训练,完美契合了咨询顾问所需要的能力:快速学习、逻辑分析、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

最后是金融。特别是巴黎和伦敦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EDHEC(北方高等商学院)的金融硕士项目常年被评为全球前五,被誉为金融界的“黄埔军校”。其毕业生在巴黎银行(BNP Paribas)、法国兴业银行(Société Générale)以及伦敦金融城的各大机构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高商的课程强度大,数学要求高,培养出的学生分析能力和抗压能力都非常强,这正是金融行业最看重的品质。

数据显示,法国前五大高商的毕业生,平均起薪(不含奖金)普遍在6万欧元以上。HEC的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平均年薪能达到12万欧元。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这是一个高起点的职业生涯的开端。

聊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了法国高商的厉害之处。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校,更像一个集学习、实践、人脉和求职于一体的“职业孵化器”。它把通往顶尖公司的道路,为你铺得明明白白。

当然,这条路并不好走。高商的申请门槛很高,学费不菲,学习压力也巨大。但话说回来,任何高回报的投资,都需要前期的巨大投入,不是吗?

所以,如果你不只是想拿一个文凭,而是想真正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一个好头,想在毕业时,能像Sophie一样,从容地在几个顶级Offer之间做选择,而不是像Leo一样,在海投的焦虑中迷失方向。那么,法国高商,这个“就业天花板”,或许真的值得你拼尽全力去够一下。

别再问“我能不能进”,先问问自己,“我想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50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