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语言考试,一篇全搞定

puppy

正准备去韩国留学,一看到TOPIK、语学院、本科申请这些词儿就头大?到底该考哪个级别的TOPIK,申请不同学校和专业时要求又有什么区别?别担心,这篇文章就是你的“通关秘籍”!我们用大白话帮你一次性梳理清楚TOPIK考试的全部信息,从考试等级、报名流程,到不同学校的申请门槛,再到超实用的备考干货和避坑指南,全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看完这一篇,让你彻底告别选择困难症,不再为语言考试焦虑,目标明确地开始高效准备!

核心问题一句话解答
申请语学院要考TOPIK吗?大部分不需要,但有1-2级证书对办签证和分班有帮助。
申请本科至少要几级?最低门槛普遍是TOPIK 3级,但想进好学校好专业,4级才算有竞争力。
申请研究生至少要几级?TOPIK 4级是起步价,顶尖院校和文科专业最好有5-6级。
TOPIK成绩有效期是多久?从成绩公布日算起,两年有效,申请时一定要算好时间哦!
写作太难了怎么办?先背熟小作文(53题)的图表描述模板,再练习大作文(54题)的论述结构,多写多改是王道。
没抢到国内考位怎么办?可以考虑去韩国、香港或澳门考试,考位相对充足,还能顺便旅游。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小鹿。

还记得上周有个叫小雅的学妹在后台给我留言,她说自己最近简直要被“韩国留学语言”这件事给逼疯了。她的原话是:“鹿姐,我快崩溃了!电脑收藏夹里存了十几篇攻略,手机备忘录里记了一堆笔记,结果越看越糊涂。一会儿说TOPIK 3级就能申本科,一会儿又说没4级想都别想。有的专业要韩语,有的专业又要英语。我感觉自己像个无头苍蝇,还没开始学韩语,就已经想放弃了。”

看到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那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未知的焦虑交织在一起的感觉,太真实了。相信屏幕前的你,可能也正经历着和小雅一样的困惑。别怕,今天这篇文章,就是特意为你们准备的“定心丸”和“通关秘籍”。咱们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官话,就用最实在的大白话,把TOPIK考试这回事儿,从头到脚给你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TOPIK到底是个啥?咱们先把它扒个底朝天

TOPIK,全称是Test of Proficiency in Korean,韩国语能力考试。简单粗暴地理解,它就是韩语界的“雅思”或“托福”,是检验你韩语水平最权威、最通用的凭证。不管你是想去读语学院、申本科、还是进军研究生,这张成绩单都是你绕不开的“敲门砖”。

这个考试分为两个级别:TOPIK I 和 TOPIK II。

TOPIK I 考的是初级水平,只有听力和阅读两个部分,满分200分。考到80分以上是1级,140分以上是2级。这个级别主要是检验你能不能在韩国进行最基本的生活,比如去便利店买东西、问个路、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TOPIK II 考的是中高级水平,难度瞬间飙升。它包含了听力、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满分300分。根据你的分数,对应3到6级:

• 120分以上:3级(日常交流没问题,能看懂简单的告示牌)
• 150分以上:4级(能理解新闻、报纸的大概内容,可以参与一些社会性话题的讨论)
• 190分以上:5级(可以在专业领域进行研究和工作,能理解并使用一些俗语和惯用语)
• 230分以上:6级(语言能力接近母语者,可以毫无障碍地进行专业研究和工作)

我们留学生主要攻克的就是这个TOPIK II。因为无论是申请学校,还是未来在韩国上课、生活,3级都只是一个勉强能让你“生存”下去的起点。

考试时间方面,在韩国本土,一年会举办6次考试,机会非常多。但在中国大陆,考点和考试次数就少了很多,通常一年只有2次(4月和10月),所以考位非常紧张,堪比春运抢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同学会选择去香港或者韩国参加考试的原因。

我到底该考几级?目标定对,事半功倍

搞清楚了TOPIK是啥,接下来就是最核心的问题:我到底该以几级为目标?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它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规划。咱们分情况来看。

如果你打算先读语学院过渡:

大部分大学的语学院在申请时是不强制要求TOPIK成绩的,可以说是零基础小白的福音。但我的建议是,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在国内至少学到TOPIK 2级的水平再去。为什么?有个真实的例子,我的朋友小C,她当初就是抱着“反正语学院从零教”的心态去的,结果刚到韩国,从办手机卡、银行卡到去食堂点餐,每一步都像在玩“比手画脚”猜谜游戏,头一个月过得特别狼狈。而另一个有2级基础的同学,就能磕磕巴巴地完成这些事,融入得快得多。所以,一个初级证书,不仅能让你的签证材料更好看,更是你初期在韩国生活的“救命稻草”。

如果你想直接申请本科:

这就要看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了。记住一个大原则:TOPIK 3级是入场券,4级是保险栓,5级以上是加分项。

最低门槛:TOPIK 3级。 很多排名中等的大学和地方性大学,以及一些艺术、体育类专业,会把3级作为最低申请要求。比如,清州大学、釜山外大的一些专业,用3级成绩就可以尝试申请。但你要明白,这仅仅是“可以申请”,不代表“一定能录取”。而且,即使你被录取了,学校通常会要求你在毕业前必须考到4级或更高,否则不给毕业证。我认识一个学设计的学弟,当初拿着3级成绩进了弘益大学,结果专业课上教授的语速快得像说唱,他第一学期基本上是在云里雾里度过的,课后花了大量时间去补语言,压力山大。

主流要求:TOPIK 4级。 对于想申请首尔地区主流大学,比如庆熙大学、汉阳大学、中央大学等,以及大部分人气专业(如经营学、传媒学、国语国文等)的同学来说,TOPIK 4级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成绩。根据最新的2024年秋季入学招生简章,汉阳大学明确要求人文、社会类专业的申请者提交TOPIK 4级以上成绩。有了4级,你才能基本听懂大学教授的讲课,看懂专业教材,完成小组讨论和报告。

顶尖目标:TOPIK 5级或6级。 如果你的目标是韩国的“SKY”——首尔大学(SNU)、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那TOPIK 4级可能就不太够看了。虽然他们的招生简章上可能写的最低要求也是3级或4级,但实际录取的学生,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大部分都手握5级甚至6级证书。比如,2024年首尔大学的本科招生简章就“强烈推荐”申请者提交高级语言能力证明。这就像我们高考,分数线是死的,但录取线是活的。在一个个学霸申请者中,更高的语言成绩就是你脱颖而出的利器。

如果你瞄准的是大学院(研究生):

研究生的语言要求自然比本科更高一个台阶。

起步要求:TOPIK 4级。 这是大部分理工科专业和一些非核心文科专业的最低门槛。因为理工科的研究更侧重于实验和数据,对语言的依赖相对小一些。

普遍要求:TOPIK 5级。 对于人文社科类,比如国语国文、新闻放送、经营学等专业,5级是标配。到了研究生阶段,你需要阅读大量的学术论文,撰写逻辑严谨的报告,和教授、同学进行深度学术探讨,没有5级的水平是很难应付的。我的一位学姐申请高丽大学的传媒学研究生,她当时只有4级,面试时教授就直接指出了她的语言问题,建议她先读一期语学院强化一下。最后她还是等考到了5级才成功入学。

顶尖水平:TOPIK 6级。 想要申请“SKY”的顶尖专业,或者想申请韩国政府的GKS(Global Korea Scholarship)全额奖学金,一个TOPIK 6级证书会让你非常有优势。在GKS奖学金的评审中,持有TOPIK 5级或6级的申请者会额外加分,这在竞争激烈的选拔中往往是决定性的。

特殊情况: 别忘了还有英文授课项目!像KAIST(韩国科学技术院)以及延世大学的UIC(安德伍德国际学院)等,提供了很多全英文授课的课程。申请这些项目,你不需要提交TOPIK成绩,而是需要提供雅思或托福成绩。但这不代表你可以完全不学韩语,毕竟生活在韩国,韩语还是你的必备技能。

报名考试像打仗?手把手教你抢考位

确定了目标,下一步就是报名。在国内考TOPIK,绝对是一场拼手速、拼网速的“战争”。

国内的报名官网是“中国教育考试网”(neea.edu.cn)。通常在考前两到三个月左右开放报名。流程大概是:注册账号 → 登录系统 → 抢考位 → 线上支付 → 打印准考证。

听起来简单,但“抢考位”这一步简直是腥风血雨。报名通道通常在下午2点开放,但从1点50分开始,网站就会因为访问量过大而变得异常卡顿,甚至直接崩溃。你可能会经历反复刷新、无法登录、选好考点却无法锁定等一系列糟心事。很多热门考点,比如北京、上海、青岛,考位可能在开放后的5分钟内就被一抢而空。

这里有几个真实的小贴士:

1. 提前注册好账号,把个人信息都填完整,别等到报名当天再去弄。

2. 找个网速好的地方,用电脑操作,浏览器最好用官方推荐的IE或者火狐。

3. 可以提前开好几个浏览器页面,同时刷新,增加成功率。

4. 如果实在抢不到心仪的考点,可以考虑一下稍微冷门一点的城市,比如延边、威海等。

如果国内真的抢不到,也别灰心。你可以把目光投向海外。韩国本土的考位就非常充足,几乎是随报随有,报名网站是 topik.go.kr。此外,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泰国等地也设有考点,报名难度比大陆低很多。很多小伙伴干脆就办个旅游签证,飞到济州岛或者首尔去考试,考完还能顺便玩一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备考没头绪?学霸的干货秘籍都在这儿

抢到了考位,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备考TOPIK是个系统工程,不能瞎子摸象。咱们分项来看看怎么攻克。

听力:多听多磨耳朵

听力的关键在于“熟悉感”。你需要让你的耳朵习惯韩语的语速和语调。除了刷真题,我强烈推荐几个方法:一是看韩剧和综艺时,试着关掉中文字幕,只看韩文字幕,甚至无字幕“盲听”。二是利用碎片时间听韩国新闻,比如KBS、MBC的广播,一开始可能只能听懂几个词,但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对新闻播报中常用的高级词汇和句式越来越熟悉。三是“影子跟读”,就是播放一句,你模仿着跟读一句,这能极大地提升你的语感和听力辨识度。

阅读:词汇量是爸爸

阅读部分时间非常紧张,70分钟内要完成50道题,几乎没有时间让你反复琢磨。所以,词汇量就是你提速的关键。看到一个词,你需要在大脑里迅速反应出它的意思。背单词别死记硬背,一定要结合例句。我推荐用Naver词典APP,它不仅有中韩英多语种解释,还有丰富的例句和用法。另外,要养成阅读韩文文章的习惯,不一定非要看枯燥的新闻,看看Webtoon(韩国网络漫画)或者你感兴趣的明星的韩网新闻,在兴趣中积累词汇和语感,效果事半功倍。

写作:最拉分也最提分

写作是很多同学的噩梦,但也恰恰是你能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地方。TOPIK II的写作分为三道题:两道填空、一道小作文(图表分析)、一道大作文(议论文)。

小作文(53题): 这是送分题!它的格式非常固定,基本上就是看图说话。你需要做的就是把图表里的信息用固定的句式描述出来。比如描述一个增长趋势,就可以用“ㄴ/은 것으로 나타났다”(据调查显示……),描述原因就用“는 데 영향을 미친 것으로 보인다”(看起来是受到了……的影响)。你只需要把历年真题的53题拿出来,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模板,然后反复练习,这30分基本就能稳稳拿到。

大作文(54题): 这是真正的挑战。600-700字,要求逻辑清晰,论证有力。我的建议是,不要追求用多么华丽的辞藻,而是要把结构搭好。经典的“总-分-总”结构永远不会错:第一段提出问题,表明自己的立场。中间两到三段,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最好能举出具体的例子。最后一段总结观点,提出展望或解决方案。备考时,一定要多看范文,学习别人的论证思路和高级句式,并且一定要动手写,写完找老师或者韩国朋友帮你修改,语法错误是最大的扣分点。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你可千万别再掉了

在备考和申请的路上,总有一些“坑”是前人流着泪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帮你完美避开。

坑1:只背单词书,不看例句。 很多同学抱着一本厚厚的单词书从A背到Z,感觉自己词汇量爆棚,但一到写作和阅读里就傻眼了。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意思可能天差地别。比如“쓰다”,它可以是“写”,是“戴(帽子)”,还可以是“(味道)苦”。所以,背单词的正确姿势是“单词+例句”,在句子中理解它的用法。

坑2:过度依赖写作模板。 模板是帮你入门的工具,不是万能钥匙。考官每年批改那么多份试卷,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不是在生搬硬套。模板可以用在结构和衔接词上,但核心的内容和论证,必须是你自己的思考。否则,你的作文就会显得空洞无物,千篇一律,拿不到高分。

坑3:忽略口语练习。 现在的TOPIK考试确实没有口语部分(虽然已经在试点TOPIK Speaking Test,未来可能会加入),但这不代表你就可以当个“哑巴”。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交流。我见过太多TOPIK 5、6级的大神,笔试无敌,但一开口就结结巴巴。这样即使你进了好学校,在课堂发表、小组讨论时也会非常吃亏。所以,平时一定要多找机会开口说,哪怕是自言自语,也要让嘴巴动起来。

坑4:把TOPIK成绩当作终点。 考出一个满意的TOPIK分数,确实值得庆祝,但这仅仅是留学生涯的开始。它只是一张证明你有能力进入大学课堂的“门票”,真正的挑战是在你进入专业课之后。你将面对的是更专业、更深奥的学术韩语。所以,语言的学习是一条永无止境的路。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缓解你的一些焦虑?

其实,准备语言考试的过程,就像是在黑暗的隧道里独自前行,你可能会感到孤独、迷茫,甚至怀疑自己。但请你相信,每背一个单词,每做一篇真题,你都是在为隧道尽头的光亮添砖加瓦。

那张TOPIK成绩单,它不仅仅是一个分数,更是你为了梦想付出的日日夜夜的见证。它是一把钥匙,帮你推开留学生活的大门。而门后的那个世界,有樱花飞舞的校园,有热气腾腾的烤肉,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更广阔的知识海洋,正等着你去探索。

别怕,一步一步来,你的努力,终将配得上你的梦想。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168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