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薪实习天花板,滑铁卢CS有多香

puppy

还在为选CS专业纠结,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快来了解一下滑铁卢大学!这里的CS Co-op项目简直是“带薪实习”的天花板,被誉为北美第一真不是吹的。想象一下,五年六次实习机会,让你还没毕业就能把FLAG、微软这些硅谷大厂刷个遍,实习工资高到能覆盖学费和生活费,简直不要太爽!毕业时你不仅手握金光闪闪的简历,更有可能直接拿下大厂offer。想知道这个“神校”到底有多香,学长学姐们都有哪些宝贵经验?这篇文章给你答案!

滑铁卢 CS Co-op 速览
项目模式:5年制,包含8个学习学期和6个带薪实习学期。
实习机会:每4个月一轮学习/实习交替,让你有机会体验不同公司和岗位。
实习薪资:北美顶尖水平,高年级实习时薪可达50-100+美元,足以覆盖大部分学费生活费。
就业网络:北美科技公司校招的“兵家必争之地”,谷歌、Meta、微软等大厂每年都来抢人。
申请关键:除了顶尖的学术成绩,滑铁卢独有的AIF文书和欧几里得/CCC竞赛成绩至关重要。

“兄弟,找到暑期实习了吗?”

每年三四月,这个灵魂拷问就像幽灵一样,飘荡在北美留学生的聊天框里。我记得大二那年,为了一个本地小公司的无薪实习,我改了八遍简历,刷了一百多道初级算法题,面试完紧张到失眠。而我的一个朋友,远在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读CS,那时候却在群里悠哉地问:“烦死了,手上有两个offer,一个是加州的AI startup,一个是西雅图的亚麻,选哪个比较好?”

那一刻,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世界的参差”。

大家都是CS专业的留学生,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后来我才明白,他不是在凡尔赛,他只是在陈述一个滑铁卢CS学生的日常。这个被誉为“北美CS神校”的地方,尤其是它的Co-op项目,简直就是为留学生量身定做的“职场起飞器”。

如果你还在为选校纠结,或者担心毕业即失业,那今天这篇文章你可得看仔细了。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被称为“带薪实习天花板”的滑铁卢CS Co-op,到底有多香!

五年六次实习,还没毕业就成了“职场老油条”

先来个灵魂拷问:你想象中的大学实习是什么样的?

是不是辛辛苦苦熬到大三,然后利用暑假那宝贵的三个月,找一份实习,给简历添上一笔?滑铁卢直接把这个模式给颠覆了。

这里的CS Co-op项目是五年制的,听起来比别人多读一年,但精华全在这多出来的时间里。这五年被分成了8个学习学期(Study Term)和6个工作学期(Work Term),通常是4个月学习、4个月工作,像拉链一样交错进行。大一的第二个学期,当你还在适应大学生活的时候,滑铁卢的学生已经开始找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了。

你敢信吗?五年下来,你会有整整2年的全职工作经验!

这6次实习机会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可以把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公司全都试个遍。第一次实习,你可以去个本地的小公司,了解一下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第二次,可以试试银行的IT部门,看看金融科技是怎么玩的。第三次,冲刺一下加拿大的科技公司,比如Shopify。从第四次开始,你的目标就可以直指硅谷了——Google、Meta、Microsoft、Amazon这些巨头,或者像Stripe、Databricks这种估值几百亿美金的独角兽。

我有个学长就是这么规划的。他的6次Co-op分别是:多伦多一家做教育软件的初创公司 -> 加拿大五大行之一的RBC -> 亚马逊温哥华 -> Meta(Facebook)门洛帕克总部 -> 纽约一家顶尖量化对冲基金Jane Street -> 回到Meta做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实习。毕业时,他不仅手握Meta的全职offer,还因为有过硬的金融科技背景,同时收到了好几家华尔街公司的橄榄枝。

这种履历,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当别的学校毕业生拿着一份或两份暑期实习经历去竞争时,滑铁卢的学生已经像个身经百战的“职场老油条”了。他们不仅技术过硬,而且深谙职场沟通和协作之道。根据滑铁卢大学官方发布的2023年数据,Co-op学生的就业率常年稳定在95%以上,这个数字在经济下行的今天简直是奇迹。

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强大的Co-op系统。滑铁卢有一个叫做“WaterlooWorks”的内部招聘平台,这简直是为学生打造的求职“金手指”。每个求职季,上面会放出成千上万个专门为滑铁卢学生准备的岗位。你不用去LinkedIn上大海捞针,也不用跟全世界的求职者卷生卷死。在这里,你的竞争对手,就是你身边的同学。学校会把整个流程安排得明明白白:投简历、约面试、拿offer,一站式服务,主打一个高效。

“行走的人民币打印机”,实习工资付学费是真的吗?

聊完了经验,咱们来聊点最实际的:钱。

留学有多烧钱,大家心里都有数。尤其是在加拿大,国际生的学费动辄一年六七万加币,再加上生活费,对普通家庭来说压力山大。但滑铁卢CS Co-op的学生,却有个响当当的外号——“行走的人民币/加币打印机”。

这话一点不夸张,因为他们的实习工资真的太高了!

根据滑铁卢大学官方公布的2023年秋季Co-op薪资报告,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的平均时薪是这样的:

第一次实习 (Work Term 1): CAD $23.93/小时
第二次实习 (Work Term 2): CAD $27.95/小时
第三次实习 (Work Term 3): CAD $33.64/小时
第四次实习 (Work Term 4): CAD $41.83/小时
第五次实习 (Work Term 5): CAD $46.60/小时
第六次实习 (Work Term 6): CAD $49.72/小时

看清楚,这还只是“平均数”!而且单位是加币。

真正的“大头”来自去美国实习。滑铁卢在北美科技圈的声誉,让学生们拿美国大厂的offer相对容易。一旦去了美国,薪水直接坐上火箭。时薪50-60美元是常规操作,顶尖的量化交易公司(比如前面提到的Jane Street, Citadel)甚至可以开到时薪100-120美元,外加每月几千美元的住房补贴。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一个中上水平的CS学生,他的6次实习路径是2次在加拿大,4次在美国。

第1次(加拿大):$25/小时 * 40小时/周 * 16周 = 16,000 加币
第2次(加拿大):$30/小时 * 40小时/周 * 16周 = 19,200 加币
第3次(美国中厂):$50/小时 * 40小时/周 * 16周 = 32,000 美元 ≈ 43,000 加币
第4次(美国大厂):$60/小时 * 40小时/周 * 16周 = 38,400 美元 ≈ 52,000 加币
第5次(美国顶厂):$70/小时 * 40小时/周 * 16周 = 44,800 美元 ≈ 60,000 加币
第6次(美国顶厂/量化):$80/小时 * 40小时/周 * 16周 = 51,200 美元 ≈ 69,000 加币

这6次实习的总收入大约是:1.6 + 1.92 + 4.3 + 5.2 + 6.0 + 6.9 = 25.92万加币!

而滑铁卢CS国际生五年的总学费大概在30-35万加币左右。这意味着,光靠实习工资,你就能覆盖掉绝大部分的学费,甚至还有富余。这还没算很多美国公司给的额外住房补贴(stipend),那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我身边真实的一个例子,一个学妹前年拿到了加州一家知名公司的实习,时薪65美元,公司还每个月给2000美元的房补。4个月下来,她不仅把当年的学费赚回来了,还攒下了一笔钱去欧洲玩了一圈。这种“边读书边赚钱,顺便周游世界”的体验,在其他学校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滑铁卢黑手党”,一张通往硅谷的门票

为什么滑铁卢的学生能拿到这么多顶尖的实习机会?

因为在北美科技圈,“University of Waterloo”这个名字,就是一块金字招牌。这里甚至流传着一个词,叫“Waterloo Mafia”(滑铁卢黑手党),用来形容遍布硅谷、手握大权的滑铁卢校友们。

这个说法的来源,是因为滑铁卢的毕业生不仅技术实力强,而且非常团结,喜欢互相提携。从谷歌、Meta到苹果、微软,再到无数的创业公司,你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家知名科技公司里找到滑铁卢校友的身影。Instacart的联合创始人、Wish的创始人、前Google广告业务高级副总裁……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很长。

这种强大的校友网络,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手握大权的学长学姐们,深知母校学生的实力,自然会倾向于回来招聘自己的学弟学妹。很多硅谷公司甚至会派专门的招聘团队,每年来滑铁卢校园举办好几场招聘会和技术讲座,生怕抢不到最优秀的人才。

谷歌就曾在滑铁卢小镇上直接开设了一个办公室,离学校走路只要十几分钟。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近水楼台先得月,方便“收割”这里的学生。很多学生从大二、大三开始,就在这个办公室实习,表现好的毕业直接转正,无缝衔接。

这种“娘家人”遍布天下的感觉,对于一个无背景、无资源的留学生来说,是无价的。它意味着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简历更容易被看到,你的内推更容易成功,你在职场上会得到更多的照应。

光鲜背后的“内卷”与压力,你准备好了吗?

说了这么多优点,你是不是已经热血沸腾,觉得滑铁卢就是天堂了?

先冷静一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滑铁卢的“神校”光环,背后是学生们巨大的付出和压力。

首先,是学业的压力。滑铁卢的CS课程是出了名的难,作业量大,考试难度高。你身边坐着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才少年,智商被碾压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必须拼尽全力,才能勉强跟上节奏。一边要应付高难度的课程,一边还要为四个月后的实习做准备,刷题、面试,这种双线作战的压力,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其次,是求职的压力,也就是传说中的“Cali or Bust”文化(要么去加州,要么就完蛋)。因为优秀的学长学姐们把标准定得太高,导致每个学生都把进入美国顶尖科技公司作为自己的目标。在求职季,整个校园都弥漫着一股焦虑的气氛。你可能会看到同学一周有十几个面试,也可能看到自己投了几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这种同辈压力,有时候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最后,是生活上的挑战。每四个月就要在学校和公司之间切换一次,意味着你很难有稳定的朋友圈子和社交生活。这学期跟你一起上课的同学,下学期可能就去加州了;等你实习回来,他们又去了别的地方。你需要不断地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这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来说,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所以,滑铁卢更像一个“职业训练营”,而不是一个让你享受风花雪月的“象牙塔”。它效率极高,目标明确,就是要把你打造成一个顶尖的软件工程师。但这个过程,注定是艰苦和孤独的。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那么滑铁卢CS到底适合谁?

如果你目标明确,就是想做一名软件工程师,想去最好的科技公司,并且不畏惧挑战和压力,那么滑铁卢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它能为你提供的平台和机会,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

在申请的时候,记住,滑铁卢不仅看你的分数,更看重你的“潜力”。那个叫做AIF(Admission Information Form)的申请文书,是你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多参加一些有含金量的竞赛,比如滑铁卢自己举办的欧几里得数学竞赛(Euclid Contest)和加拿大计算机竞赛(CCC),会给你的申请加分不少。

选择一所大学,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赌一个未来五年的可能性。滑铁卢这条路,走起来不会轻松,甚至会很累。但当你毕业那天,手握一份让HR都眼前一亮的简历,和几个来自世界顶尖公司的offer时,你会发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它不是一所让你“躺平”的学校,而是一个能推着你不断向上的“加速器”。问题从来不是滑铁卢有多香,而是,你准备好坐上这艘通往硅谷的火箭了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604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