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费这样交,用人民币更省钱!

puppy

嗨,留英的小伙伴们!又到了交学费“心在滴血”的时刻了吧?每次去银行排队电汇,不仅手续麻烦,看着那不怎么美丽的汇率,感觉分分钟就亏掉了一部新手机,是不是超心疼?别再当冤大头啦!其实现在有超方便的方法,可以直接在国内用人民币搞定学费,不仅汇率好、手续费低,操作还简单。我们帮你把各种主流方式都扒了一遍,手把手教你哪个才是真正的“省钱神器”。想知道怎么动动手指就省下几千块,把钱花在旅行和美食上吗?快点开看看这篇保姆级攻略吧!

交学费前,掏钱必看三件事!
1. 别只看手续费!汇率差才是“隐形杀手”。银行的牌价和你搜到的实时汇率差着好几百块一杯奶茶呢,总额算下来就是一部手机的钱!
2. 优先选学校官网推荐的平台!像Flywire(易思汇)这种和学校系统打通的,不仅安全到账快,还能实时追踪,避免了“钱去哪儿了”的焦虑。
3. 提前几天操作!别等到deadline最后一天才动手。虽然很多线上平台很快,但万一需要审核材料或者遇到周末,给自己留点缓冲时间总是没错的。

哈喽,各位在 lxs.net 奋斗的留英er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挖省钱干货的小编。

还记得我去年九月第一次交学费时的惨状吗?我爸妈坚持认为银行电汇最“稳妥”,于是我俩特意请了半天假,揣着一沓材料直奔银行。取号,排队,一个小时过去了。终于轮到我们,柜员姐姐递过来一张密密麻麻全是英文的表格,SWIFT Code、IBAN、Sort Code……我俩对着Offer上的信息一个字母一个数字地核对,生怕填错一个,几万镑就打了水漂。

折腾了快一个上午,总算搞定。柜员姐姐微笑着递出回单,我一看,心凉了半截。按当时的汇率算,怎么比我手机上查的多付了三千多人民币?柜员解释说:“我们用的是银行的现汇卖出价,另外还有手续费和一笔固定的电讯费。” 我当时就懵了,这三千多块,够我从伦敦往返一趟爱丁堡,再吃上好几顿米其林了!钱还没花在自己身上,就先白白送给了银行,这感觉,简直比挂科还难受。

从那以后,我就发誓,再也不当这种“冤大头”了!经过我地毯式的搜索和亲身实践,今天就把压箱底的省钱秘籍掏出来,手把手教大家怎么在国内用人民币,舒舒服服地把学费交了,还能省下一笔不小的旅行基金!

别再迷信了!传统银行电汇,真的又贵又麻烦

咱们先来解剖一下爸妈眼里的“最安全”选项——银行国际电汇(Telegraphic Transfer)。听起来是不是特高大上?其实它就是咱们花钱把人民币换成英镑,再通过银行的国际网络转给学校。

这个过程里,有三个地方会让你“钱包出血”:

第一刀:汇率差。这是最隐蔽也是最狠的一刀。银行给你换汇时,用的不是你在网上搜到的那个实时汇率(叫“中间价”),而是他们的“现汇卖出价”。这个价格永远比中间价要高。别小看这零点几的差距,学费数额一大,差价就惊人了。

举个栗子:假设你的学费是 £20,000

在写这篇文章的今天,我查到的实时中间价大概是 1 GBP = 9.15 CNY

而国内某大银行的现汇卖出价是 1 GBP = 9.20 CNY

看起来只差了 0.05,对吧?我们来算一笔账:

£20,000 x (9.20 - 9.15) = 1000 人民币

看到了吗?啥也没干,光是汇率这一项,1000块钱就没了。这还只是个保守估计,有时候汇率波动大,差价会更夸张。

第二刀:明面上的手续费。这个是你一眼就能看到的费用,通常由两部分组成:

  • 手续费:按汇款金额的一定比例收,一般是0.1%,有最低和最高限额。比如最低50元,最高1000元人民币。
  • 电讯费:这是发一封“电报”给国外银行的固定费用,无论你汇多少,都要收,一般是80-150元人民币。

继续用£20,000的例子,假设手续费上限是1000元,电讯费是150元。那么光这两项,你就要额外支付 1150元

第三刀:隐藏的中转行费用。这是最坑的,因为你事先根本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如果你的汇款银行和学校的收款银行之间没有直接的合作关系,那这笔钱就得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人”银行才能到达。每个“中间人”都会扒层皮,收一笔手续费,大概在10-25英镑不等。这笔钱会直接从你的汇款总额里扣掉。也就是说,你明明汇了£20,000,学校最后可能只收到了£19,975。学校一看钱不够,就会发邮件催你补交,一来一回,不仅麻烦,还可能耽误注册。

咱们来算个总账:

用银行电汇交£20,000学费,你的总成本大约是:

£20,000 x 9.20 (银行汇率) + 1150元 (手续费+电讯费) + 约200元 (预估中转行费) = 184,000 + 1150 + 200 = 185,350元人民币

整个过程呢?你需要:

  • 工作日去银行网点排队。
  • 带齐身份证、offer、学费清单等一堆材料。
  • 手动填写复杂的英文表格,一个字母都不能错。
  • 等上3-5个工作日,心里还七上八下,不知道钱到没到。

说实话,除非你特别享受这种复古的仪式感,否则银行电汇在今天真的不是一个好选择了。

懒人福音!这些线上平台才是真正的“省钱神器”

好了,吐槽完传统方式,咱们来看看现在留学生圈子里最火的线上支付平台。这些平台就像是专门为留学生打造的“支付高速公路”,它们直接跟英国大学合作,把复杂的流程变得像淘宝购物一样简单。

最关键的是,它们真的能省钱!

神器一:Flywire (易思汇) —— 学校官方认证的“乖孩子”

你打开学校官网的支付页面,十有八九会看到一个叫“Flywire”的选项。它在国内的合作伙伴叫“易思汇”,是一家专门做留学缴费的公司,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顶级的。

它是怎么帮你省钱的?

1. 汇率更优:Flywire因为处理的交易量巨大,能从银行拿到比我们个人好得多的批发汇率。它们还推出了“最优汇率保证”,承诺提供比国内五大行更划算的汇率。

2. 费用透明:用Flywire支付,没有乱七八糟的电讯费和中转行费。你在支付页面看到的金额,就是最终需要支付的人民币总额,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所见即所得。

操作有多简单?

全程线上操作,一部手机就能搞定:

  1. 在学校官网选择Flywire支付,或者直接访问Flywire官网。
  2. 输入你要支付的英镑金额,选择你的国家(中国)。
  3. 它会立刻给你显示出用各种方式(支付宝、微信、银联转账)需要支付的人民币金额和实时汇率,汇率还会给你锁定一段时间。
  4.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扫码或者网银支付,就搞定了!
  5. 最贴心的是,你可以全程追踪这笔款项的状态,就像查快递一样,钱到了哪一步,清清楚楚。学校收到款后,还会邮件通知你。

我们再用£20,000的学费来算一笔账:

我在Flywire官网实时查询了一下,支付£20,000,如果选择“银联银行转账”方式,它们给出的汇率是 1 GBP = 9.165 CNY,而且没有额外手续费

总成本:£20,000 x 9.165 = 183,300元人民币

对比一下:

银行电汇总成本:185,350元

Flywire总成本:183,300元

一里一外,直接省下:185,350 - 183,300 = 2050元!

两千块啊朋友们!这可是一张欧洲廉航往返机票,或者好几件漂亮衣服,就这么动动手指给省下来了,它不香吗?

神器二:Wise (前身TransferWise) —— 汇率透明的“技术宅”

Wise是另一个在留学生中口碑爆棚的神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极致的透明。它不像银行或者其他平台那样在汇率上加价,而是直接使用Google上能搜到的、最真实的“市场中间价”给你换汇。

它的模式是怎样的?

Wise的收费模式非常简单粗暴:实时市场汇率 + 一笔公开透明的、极低的手续费。

你花的每一分钱,它都给你列得明明白白。这种“所见即所得”的感觉,让人特别安心。

操作体验:

Wise的操作也基本是线上完成,你需要注册一个账户。它的流程可能比Flywire多一个步骤,因为它是一个更泛用的国际汇款工具,而不是专门为学费设计的。你需要先将人民币转给Wise在中国的账户,然后Wise再从它在英国的账户把等额的英镑付给你的学校。

我们用Wise算一下£20,000学费的成本:

我在Wise官网的计算器上输入,从人民币汇款,让收款方收到£20,000。

它显示的实时汇率是:1 GBP = 9.152 CNY (几乎就是市场中间价!)

它会收取一笔固定的手续费,我查到的大额汇款费用大概在 600-700元人民币 左右。

总成本:(£20,000 x 9.152) + 约650元手续费 = 183,040 + 650 = 183,690元人民币

这个价格和Flywire非常接近,都比银行电汇便宜了一大截。选择哪个,有时候就看当天谁家的汇率+手续费组合更优惠一点,或者你更喜欢哪个平台的操作界面。

小提示:Wise非常适合用于交学费之外的其他场景,比如给英国的银行卡转生活费,或者父母给你打钱,因为它点对点的汇款非常灵活高效。

最后的“下下策”:信用卡支付

很多学校的支付页面也有Visa/Mastercard的选项,看起来似乎是最方便的,输入卡号就行。但我要在这里大声提醒你:千万不要用国内的信用卡大额支付学费!

为什么?因为有一个魔鬼般的费用叫“货币转换手续费”(Foreign Transaction Fee)。

几乎所有国内银行发行的外币信用卡,在进行非人民币交易时,都会收取这笔费用。费率通常在1.5% - 2%之间。

我们还是用£20,000的学费来算,假设手续费是1.5%:

光是这笔手续费,你就要额外支付:£20,000 x 1.5% = £300

按照9.15的汇率,这就是 2745元人民币

这还没算上信用卡本身就不怎么美丽的换汇汇率。所以,用信用卡交学费,总成本可能会比银行电汇还要高。它唯一的优点就是“快”,但这个“快”的代价实在太高了。

信用卡只适合用来支付一些小额的费用,比如学校的申请费、宿舍押金等几十到几百镑的紧急情况,千万别用它来交上万镑的学费。

所以,到底该怎么选?

说了这么多,我知道你可能已经眼花缭乱了。别急,掏出你的小本本,记住下面这几句大白话:

想最省心最稳妥?直接上你学校官网的支付页面,看看它推荐了哪个官方合作伙伴,大概率就是Flywire这种。跟着官方走,闭眼操作都不会错,钱还能省下不少。

想追求极致的性价比?在交钱前,花五分钟,同时打开Flywire和Wise的网站,把你要交的£20,000输进去,像在比价网站上买机票一样,看看今天谁家给出的最终人民币总价更低,就选谁。

至于银行电汇,就让它和那些复杂难懂的表格一起,静静地留在爸妈那个年代的记忆里吧。我们新一代留学生,时间和金钱都要花在更酷的事情上!

省下来的那两三千块,是你在苏格兰高地租车自驾的油费,是你在西班牙广场上吃海鲜饭的餐费,也是你期末结束后飞去冰岛看极光的机票钱。每一次聪明的选择,都是在为你的留学生活增加更多美好的可能性。

别再让“交学费”成为一件让人肉疼的苦差事了。从今天起,做个精打细算的聪明留学生,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去体验、去探索、去享受独一无二的英伦时光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6881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