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S重磅官宣!全新机器人专业来了

puppy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官宣了一个超酷的新专业——机器人理学硕士!这个项目可不是闹着玩的,它直接整合了计算机学院和设计与工程学院两大王牌学院的资源,让你全方位掌握机器人技术。想想看,在AI和自动化浪潮下,学这个毕业后该有多抢手!这可是个跨学科的宝藏项目,课程设置、申请要求、未来就业前景具体是怎样的?想第一时间了解所有细节,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吗?快点进文章看看,错过可就亏大啦!

NUS机器人理学硕士 (MSc in Robotics) 速览
项目名称:Master of Science in Robotics (机器人理学硕士)
开设学院:计算机学院 (School of Computing) & 设计与工程学院 (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联合开设
学制:1-2年 (Full-time)
首次入学:2024年8月
申请背景:强烈建议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或相关工程/科学学科背景
核心亮点:跨学科巨头联手、三大专业方向可选 (人工智能、控制、感知)、课程实践性强、新加坡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
语言要求:雅思最低6.5 / 托福最低92-93 (iBT)

哈喽,各位在留学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lxs.net的小编。最近刷手机,你是不是也被波士顿动力那个会后空翻的机器人Atlas刷屏了?我身边有个学弟Leo,就是个狂热的技术宅,他当时两眼放光地跟我说:“学长,你说我要是能亲手做出这种东西,得多酷啊!”

Leo的梦想,可能也是屏幕前很多同学的梦想。他之前一直在纠结,想搞机器人,到底是该申CS(计算机科学)还是ME(机械工程)?CS偏软,ME偏硬,感觉哪个都只沾了一半的边。就在他纠结得快要把头发薅秃的时候,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突然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是的,你没看错!NUS官宣了一个全新的硕士项目——机器人理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Robotics)!

这消息一出,我们编辑部的群里直接就炸了。这可不是哪个学院自己“单干”的小项目,而是NUS两大王牌学院——计算机学院(School of Computing, SoC)和设计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 CDE)——破天荒地联手打造的!这阵仗,简直就是“神仙打架”,强强联合,准备培养下一代的机器人大师。

对于像Leo这样目标明确的同学来说,这简直就是“天降理想型”。再也不用纠结于是该学代码还是学机械结构了,NUS把通往机器人大神之路给你铺得明明白白。今天,我就带大家好好扒一扒,这个新鲜出炉的“宝藏项目”到底有多香!

王牌联手,NUS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咱们先聊聊,为啥NUS这个新专业含金量这么高。很简单,看它的“出身”就知道了。

这个项目是计算机学院(SoC)和设计与工程学院(CDE)合办的。这两个学院在NUS是什么地位?我们直接用数据说话。根据最新的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NUS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排在全球第6位,而工程与技术领域更是高居全球第6位。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你将同时享受到两个世界顶尖学院的师资、课程和实验室资源。这种“双剑合璧”的培养模式,在全世界的大学里都非常罕见。

计算机学院会教你如何赋予机器人“大脑”,让它能思考、能学习。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到人工智能算法,这些都是让机器人“活”起来的关键。而设计与工程学院则负责打造机器人的“身体”和“神经系统”,比如机械设计、传感器技术、控制理论等等。软硬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这才是学习机器人技术的正确打开方式。

更重要的是,NUS搞这个专业,可不是一时兴起。它背后是整个新加坡的国家战略。新加坡正在全力推进“智慧国”(Smart Nation)计划,而机器人和自动化是其中的核心支柱。新加坡政府早在2016年就推出了“国家机器人计划”(National Robotics Programme),投入数亿新元资助研发和应用。比如,新加坡樟宜机场的行李搬运、医院里的药品配送、建筑工地上枯燥的重复性工作,都已经有机器人的身影。

举个真实的例子,新加坡科技公司NCS(新加坡电信的子公司)最近就和波士顿动力合作,把网红机器狗Spot带到了新加坡的5G实验室,用来做设备巡检。这意味着,你在NUS学到的技术,出门就能在真实场景中找到用武之地。毕业后,你面对的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而是一个实实在在、高速增长的巨大市场。

课程怎么设置?带你深入“机器人大脑”

说了这么多背景,我们来看看最核心的部分——课程。一个项目好不好,关键看它教什么,怎么教。

我特地去官网把这个项目的课程手册翻了个底朝天,总结下来就一个词:硬核!整个课程体系设计得非常科学,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首先,你得先上几门核心基础课,打好地基。这些课程包括:

机器人系统(Robotic Systems):这门课会带你建立一个对机器人学的宏观认知,从机器人的组成、运动学、动力学到控制方法,让你对一个机器人是如何从一堆零件变成一个能动的系统有个全面的了解。

机器人感知(Robot Perception):这是机器人的“眼睛”和“耳朵”。教会机器人如何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LiDAR)、传感器等设备来理解周围的世界。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就是靠这些技术来识别路上的行人、车辆和交通标志的。

人工智能规划与决策(AI Planning and Decision Making):光能看懂还不行,还得会“思考”。这门课就是教机器人如何根据目标和环境信息,规划出最优的行动路径。比如,扫地机器人是如何规划清扫路线,才能最高效地覆盖整个房间的。

打好基础后,最精彩的部分来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三个专业方向(Specialisation)中选择一个进行深造:

1. 人工智能方向 (AI Specialisation)

这个方向偏“软”,适合那些对算法和编程更感兴趣的同学。你会深入学习强化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尖端AI技术,并把它们应用在机器人上。比如,让机器人通过模仿人类的演示来学习新技能,或者让机器人能听懂你的语音指令并与你对话。NUS计算机学院的AI研究实力非常强,有很多大牛教授,比如领导Sea AI Lab的颜水成教授,都是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2. 控制方向 (Control Specialisation)

这个方向更偏向“硬”和“软”的结合部,关注如何让机器人精准、稳定地完成动作。你会学习高级控制理论、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课程。举个例子,工厂里的机械臂需要以毫米级的精度抓取和放置零件,不能有丝毫偏差,这背后就是复杂的控制算法在起作用。还有像无人机在空中悬停、外科手术机器人稳定地进行缝合,都离不开强大的控制系统。这个方向非常考验你的数学和物理功底。

3. 感知方向 (Perception Specialisation)

这个方向专注于机器人的“感官系统”。你会深入研究3D计算机视觉、传感器融合、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技术。SLAM技术就是让机器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能够一边绘制地图,一边确定自己在哪儿,这对于家庭服务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来说至关重要。比如,戴森(Dyson)在新加坡设立了全球总部和研发中心,他们研发的智能吸尘器,其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强大的环境感知和导航能力。

除了上课,项目还特别强调动手能力。你需要完成一个毕业项目(Capstone Project)或者一篇论文(Dissertation)。你可以加入教授的实验室,参与到那些最前沿的研究中去。比如,NUS工程学院的Marcelo Ang教授,是新加坡机器人领域的元老级人物,他的团队在人机交互、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能跟着这样的导师做项目,绝对是一段宝贵的经历。

什么样的你,能拿到这张“入场券”?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心动了?别急,我们来看看什么样的背景才能申请这个“神仙项目”。毕竟,好项目门槛自然不会低。

学术背景:

官方明确表示,强烈建议拥有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或相关工程/科学学科的荣誉学士学位(a good Honours degree)。注意“good”这个词,这意味着你的本科院校和在校成绩(GPA)都得拿得出手。对于国内的同学来说,如果你是985/211院校,均分在85分以上,会比较有竞争力。

数学和编程能力:

这是重中之重!机器人学是一个高度交叉的学科,对数学(尤其是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和编程(主要是C++和Python)的要求非常高。你在申请文书里,一定要重点突出你在这两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比如,你参加过的数学建模比赛、做过的编程项目、修过的高阶课程等等。

语言成绩:

对于国际学生,语言是硬性要求。雅思(IELTS)总分不低于6.5,或者托福(TOEFL iBT)不低于92-93分。这个分数对于申请NUS的热门专业来说,属于标准配置,建议大家尽早准备,越高越好。

申请材料的小Tips:

个人陈述(Statement of Purpose):这可能是你申请材料里最关键的一部分。千万不要写成千篇一律的模板。你要讲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故事:你为什么对机器人感兴趣?你为这个兴趣做过哪些努力(比如参加机器人比赛、在实验室做研究助理、自学ROS机器人操作系统)?你对NUS这个项目有什么了解?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用真诚的语言表达出来。

推荐信(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找2-3位了解你的专业课老师或者项目导师来写。最好是教过你核心课程,并且对你印象深刻的老师。提前跟老师沟通好,把你申请的项目信息和你的简历发给他们,方便他们更有针对性地为你写推荐信。

作品集/项目经历:虽然没有强制要求,但如果你有相关的项目经历,比如自己做的小机器人、参加“挑战杯”或“RoboMaster”的经历,一定要在简历和文书中详细展示出来。这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说服力。

首批入学是在2024年8月,这意味着第一轮申请可能很快就会开放,或者已经开放。大家一定要盯紧官网的申请截止日期(Application Deadline),千万别错过了!

毕业后去哪儿?薪资和前景有多香?

聊了这么多,终于到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学了这个专业,毕业后能干嘛?好找工作吗?工资高吗?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前景一片大好!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报告,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连年创下新高。而MarketsandMarkets的预测数据显示,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约766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21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惊人的16.1%。这是一个正在以火箭速度发展的黄金赛道。

在新加坡,机器人工程师更是“香饽饽”。新加坡正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政府和企业都把希望寄托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上。从先进制造业、医疗保健到物流运输,处处都需要机器人专家的身影。

具体来说,你的就业方向可以非常广泛:

科技巨头:像Google, Amazon, Dyson, NVIDIA这些公司都在机器人领域有大量投入。比如,亚马逊的Kiva仓储机器人改变了整个物流行业;NVIDIA的Jetson平台是很多小型智能机器人的“大脑”。这些公司在新加坡都设有分部,并且常年招聘机器人相关的职位。

汽车行业:自动驾驶是机器人技术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新加坡是全球少数几个允许大规模测试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国家之一。Motional(现代汽车和安波福的合资公司)就在新加坡运营着一支无人驾驶车队。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感知工程师、规划控制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

医疗健康:手术机器人(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智能假肢等正在改变医疗的面貌。新加坡的医疗体系非常发达,对这些高科技设备的需求巨大。这个领域不仅薪酬高,而且非常有社会价值。

初创公司:新加坡的创业生态非常活跃,尤其是在机器人领域。比如,本土创业公司SESTO Robotics,专注于研发自主移动机器人(AMR),为工厂和医院提供自动化物流解决方案。进入一个快速成长的创业公司,你将有机会接触到最核心的技术,成长速度也会非常快。

薪资方面呢?根据Glassdoor和Payscale等网站的数据,新加坡机器人工程师的平均年薪大约在7万到9万新元(约合人民币37万到48万)之间。对于有经验的资深工程师或者AI方向的专家来说,这个数字可以轻松超过12万新元。考虑到新加坡的税率相对较低,这个收入水平是相当可观的。

最重要的是,你在这个项目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全球通用的。无论你毕业后选择留在新加坡,还是回到国内,或者去欧美发展,你都将是就业市场上最抢手的那一批人才。

好了,关于NUS这个全新的机器人硕士项目,今天就先和大家聊到这里。信息量有点大,但每一条都和你的未来息息相关。

说真的,每次看到这种为未来而生的新专业,我都会打心底里为现在的你们感到兴奋。你们站在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有这么好的机会去接触和学习最前沿的知识。

所以,如果你也像我的学弟Leo一样,心里藏着一个“机器人梦”,别再犹豫了。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准备好并且敢于“吃螃蟹”的人。现在就开始行动吧,去官网仔细研究课程,开始打磨你的申请文书,把你做过的每一个项目、写过的每一行代码都整理出来。

这不仅仅是一次留学申请,这是一次通往未来的投资。你现在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可能在未来,让你亲手创造出那个能让世界惊叹的机器人。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962 Blog

Comments